Workflow
信息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量子科技行业周刊:量子技术进入加速创新爆发期,行业尚处萌芽期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13:26
行业政策动态 - 欧盟委员会启动量子技术战略,目标2030年前使欧洲成为全球量子领域领导者,预计2040年创造数万个高技能岗位,全球市场价值突破1550亿欧元 [4] - 战略聚焦五大支柱:科研创新、量子基础设施、生态培育、航天与两用技术、量子人才 [5][7] - 德克萨斯州通过HB 4751法案启动"得州量子倡议",2025年9月生效,内容包括成立咨询委员会、制定战略框架和设立专项基金 [6][8] 技术研发进展 - 国际团队研制全球首台太空运行的光子量子计算机,卫星已发射至550公里轨道 [22] -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等团队提出新方法模拟容错量子计算中的GKP编码,突破传统计算机模拟限制 [23][24][25] - 中国科大实现多模量子纠缠态的耗散制备,保真度超84%,覆盖2-5模系统 [31][32][33] - C12公司与ENS大学在碳基电路中实现量子态相干控制,相干时间达1.3微秒创纪录 [35] 企业合作与产品 - IBM发布Qiskit SDK v2.1,新增C API支持,预测2026年实现实用量子优势 [37][38] - Xanadu与三菱化学合作开发EUV光刻量子模拟算法,优化芯片微缩工艺 [40][45] - AWS开源量子芯片设计工具DeviceLayout.jl,支持17量子位处理器设计 [43] - Orientom与EQ Tech Energy合作开发全球首个量子电网系统,目标2030年代中期商业化 [44] 投融资活动 - 量子纠错公司QEDMA获2600万美元A轮融资,IBM参与投资 [47] - D-Wave完成4亿美元股票增发,现金储备增至8.15亿美元 [48][49] - 荷兰Groove Quantum获1000万欧元EIC加速器资金,专注锗基量子比特研发 [50] - Omnes Capital募资1.12亿欧元扶持欧洲量子/AI等深科技企业 [51] 应用场景拓展 - 中电科30所与北邮演示16节点量子接入网,采用无源光网络架构解决"最后一公里"安全通信 [17] - "本源悟空"团队开发量子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在乳腺癌筛查中提升精度 [18][19][20] - CSIRO首次展示量子机器学习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欧姆接触电阻建模优于传统AI [29]
潘建伟:量子技术产业化需要耐心支持和理性环境
科技日报· 2025-07-07 07:29
量子技术概念与分类 - 量子技术分为第一次量子革命和第二次量子革命 第一次量子革命已在集成电路、导航、磁共振、手机存储等传统信息技术中广泛应用 第二次量子革命特指"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 [1] - 量子信息科技涵盖三大领域: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或称"量子传感") 量子通信已形成广域网络和实用终端产品 量子精密测量在导航、医疗等场景初显应用价值 量子计算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1] 量子计算发展现状 - "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超导量子体系迄今公开发表的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 但所有量子计算系统硬件水平距离产业化应用尚有差距 [1] - 量子计算当前主要可能应用是与人工智能结合辅助科学研究 产业化应用预计还需10年至15年发展 核心瓶颈是缺乏适用于现阶段量子计算机的实用算法 2024年谷歌悬赏500万美元寻找实用算法但无人获赏 [2] 量子技术产业化挑战 - 传统领域阻力:量子技术进入传统领域面临既有利益格局阻碍 例如量子保密通信需通过严格标准安全测试 传统技术可能延缓新技术应用 [2] - 行业宣传乱象:部分企业过度宣传未成熟技术 例如量子计算云平台被夸大能力 实际与传统计算机差异有限 炒作会误导公众和投资者损害技术公信力 [2] 量子技术发展建议 - 需政府和民间持续投入与耐心支持 社会各界应形成共识给予技术成长时间和空间 [2] - 需培养既懂量子技术原理又能调试仪器设备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 - 需支持电子束曝光机、分子束外延、稀释制冷机等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制 仪器设备是量子技术发展基石 [3] 量子技术未来展望 - 预计10年左右量子信息技术有望达到新高度 需抓住机遇推动技术稳健发展 [3]
科技分论坛 - 新格局 新供给 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会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计算机、固态电池、智能手机、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AI眼镜、清洁能源、智能家居、人形机器人、无人机、自然灾害监测、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云端计算、量子信息科技、电子、金融、医疗、通信设备、卫星通信、AI穿戴、智能家居、智慧监控 - **公司**:英伟达、DeepSeek、字节跳动、火山引擎、高通、恒玄、意法半导体、全志、联发科、紫光展锐、瑞芯微、巨星、Ceat、乐鑫科技、华为、小米、特斯拉、Panasonic、海光、寒武纪、壁仞、燧源、昆仑芯、摩尔线程、沐曦、商汤科技、中际旭创、长飞光纤、中国电信、舜宇、水晶、歌尔、灵犀、李派、苹果、国盾量子、生益科技、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天地科技、格尔软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I投资逻辑与算力需求 - **核心观点**:AI投资逻辑从训练端转向应用端,推理端需求大幅增长,全球推理算力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 [1][2] - **论据**:未来几年推理端需求预计占整体算力需求70%以上;2025 - 2026年H200 GPU需求量预计分别约为380.54万块和超1300万块;结合英伟达产品线产能,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 [3][16][17] 计算机行业表现与财务指标 - **核心观点**:2025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先扬后抑”,财务指标有改善但仍处底部探寻阶段,未来以费用优化为主,营收缓慢增长 [1][6][7][8] - **论据**:一季度DeepSeek发布带来云计算厂商投资机会,二季度因业绩未达预期回调;上半年营收同比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得益于费用优化,毛利率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ROE同比下降 AI Agent技术与应用 - **核心观点**:AI Agent技术取得超预期进展,但产品落地和用户数量低于预期,杀手级应用未出现 [1][10][12] - **论据**:在环境感知、规划能力、工具使用和记忆能力方面有进展;市场对杀手级应用落地预期高,但目前未出现,大模型是Agent核心 固态电池发展 - **核心观点**:2025年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元年,半固态先应用,全固态2027 - 2030年量产,部分环节有投资价值 [3][22][23] - **论据**:渗透率低但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有刚性需求;干法电极等制备工艺、电解质环节变革大;隔膜仍有应用空间 各科技产品AI能力 - **核心观点**:智能手机、芯片、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AI眼镜等产品AI能力提升,有不同功能和应用场景 [30][32][33][34][35] - **论据**:智能手机AI能力分级,芯片集成多种功能提升性能;各产品有相应AI驱动功能,如智能手表健康管理、AI眼镜替代手机部分功能 各行业投资机会 - **核心观点**:AI产业链、计算机、锂电池、通信设备等行业有投资机会 [18][19][20][28][98] - **论据**:AI产业链投资集中在海外NVIDIA算力链、国内AI应用生态等;计算机行业关注信创等;锂电池关注技术变革环节;通信设备关注中国电信、AI算力等细分赛道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I Agent推理算力供需剪刀差测算假设**:包括AI Agent日活用户数、渗透率、使用场景和请求次数等假设 [15] - **AI眼镜产业链构成与芯片方案**:产业链上游为部件供应商,中游为软件和模型提供商,下游应用广泛;芯片方案分高端、成本优化和自研三种 [36][38] - **量子信息科技领域**:分为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各有发展状况和应用价值,国家将其列为战略支柱产业 [85][96] - **各公司发展情况**:如国盾量子股东结构变化、生益科技海外算力链业绩增长驱动力、寒武纪订单情况等 [99][100][101]
科创上涨,科创半导体设备ETF、 科创半导体ETF、科创芯片设计ETF领涨
格隆汇· 2025-06-18 16:34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100指数上涨0.87%,科创50指数上涨0.53% [1] - 科创半导体设备ETF涨幅超过2%,科创100增强ETF易方达和科创半导体ETF涨幅超过1.7% [1] - 科创芯片设计ETF、科创创业50ETF、科创成长ETF等10余只主题ETF涨幅超过1% [1]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中国证监会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改革,优化制度供给,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 [2]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1/3 [2]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2] - 市值超千亿的A股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提升至27%,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2] 科创板制度改革 - 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3] - 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3]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增资扩股,健全科创板投融资协调机制 [3] 行业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受特朗普政策影响呈"V"型震荡,中小科创股领涨后受挫但已修复 [4] - 科创板整体营收及毛利出现底部特征,盈利端呈现结构性弱复苏,半导体、IT、机械制造等行业投资规模降幅收窄 [4] - 下半年科创板预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建议关注新兴产业、高成长细分领域龙头及高科技初创非上市公司 [4]
《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共同弥合科技鸿沟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4:59
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发布《成都宣言》,强调全球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更高水平,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1][3] - 宣言提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健康、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通过合作解决贫困问题与环境问题 [3] - 倡导前沿领域联合攻关,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科技专项合作计划 [3] 科技合作与产业融合 - 宣言提出抓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3] - 反对科技合作政治化,促进科研人员与资源全球自由流动,维护科研伦理与科技向善理念 [4] - 强调科技成果普惠共享,推动弥合技术鸿沟、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 [3][4] 科技人文交流与人才培养 - 扩大"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活动 [4] - 推动科技人员互学互鉴,实现创新成果互惠互享 [4] - 呼吁各国政府、科技界、产业界响应,推进创新丝绸之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信息科技与金融科技结合,风险咋防?六个角度剖析
搜狐财经· 2025-05-23 07:21
风险特征 - 信息科技金融领域的风险具有复杂性特征,包括传统金融风险和新兴网络安全、数据泄露风险,且相互交织难以识别[2] - 风险传播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可广泛扩散,如黑客攻击导致数据丢失和用户信任危机[2] - 风险具有隐藏特性,系统漏洞可能长期未被发现,如在线理财平台的算法漏洞在市场波动时造成巨大损失[2] 常见风险类型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威胁增多,如用户账户被非法盗刷[3] - 数据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决策错误,如不准确数据导致银行向高风险客户发放贷款,增加坏账风险[3] - 数据存储和管理不善可能引发数据泄露,给客户和金融机构带来损失[3] 监管政策 - 通过法律法规界定行业准入标准和运营规则,规范金融科技公司注册流程和业务范围[4] - 监管部门强化对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监管,评估和监控新产品及业务模式,如虚拟货币交易监管遏制金融诈骗[4] 技术防控 - 运用AI技术监控风险,分析海量交易数据识别异常模式,如银行快速发现信用卡非法使用迹象[7] - 区块链技术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分布式账本确保交易记录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如供应链金融领域遏制欺诈[7] 内部管理 - 金融机构需加强员工风险意识教育,定期培训最新风险种类和应对策略[8] - 设立员工评估及奖励制度,激励风险控制表现优秀的员工,惩罚违规操作[8] - 制定应急计划并明确责任,如系统遭黑客攻击时快速恢复运行[8]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预案可行性,增强员工突发事件应对能力[8]
海联金汇(002537) - 002537海联金汇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8:5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业务和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未来将在做大做强主业基础上,沿主业上下游或关联产业拓展 [1] 汽车零部件业务进展 - 2024 年聚焦主业,明确其为战略发展方向,出售第三方支付业务、剥离/重组商用车业务 [1] - 开拓业务机会,新进入 3 家知名主机厂供应链体系,进入某知名主机厂战略供应商清单,获多项表彰,获新项目定点近百个 [1][2] - 投入研发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新一代热成型技术等取得突破 [2] - 夯实经营管理,实施组织变革,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内部管理等 [2] - 关注产业投资并购机会,重点关注汽车零部件、机器人零部件行业 [2] 汽车零部件业务经营情况 - 为我国自主、合资汽车品牌主机厂商提供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产品涵盖多种总成 [3] - 在全国有 40 余家工厂布局,生产基地覆盖主流主机厂制造基地所在区域 [3] - 拥有多种生产线,具备多种产品生产能力,在多环节有竞争优势,连续 6 年荣登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 [3] 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进展 - 与全国多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行合作,拓展中小型行业客户云服务,吸引超千家新客户入驻 [2][6][7] - 2024 年核心客户稳定合作,与 4 家总行级客户完成 5G 消息业务签约,拓展多家金融类客户,年发送短信量超千亿条 [2][7] 行业状况 - 2024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连续 16 年稳居全球第一 [5] - 2024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 2747.7 万辆和 2756.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2%和 5.8%,国内销量 2260.8 万辆,同比增长 3.1%,出口销量 495.5 万辆,同比增长 19.7% [5] - 2024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 1797 万辆,同比增长 23.1%,市场占有率 65.2%,较上年同期上升 9.2 个百分点 [5]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 2023 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 [5] 公司发展定位与业务调整 - 若联动商务转让成功,联动优势主要从事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公司将聚焦智能制造主业,推进“智能制造 + 信息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推进科技出海 [8] - 拟将从事支付业务的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00%股权转让给交易对方,协议处于履行进程中,尚需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出售后不再从事支付业务 [9][10] 公司应对措施与规划 -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9 月实施股份回购,累计使用资金近 5.5 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9375 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7.99% [12] - 2025 年深耕主业并拓展,加强投资者沟通 [13] - 汽车零部件业务拓展新客户、新订单,加强研发创新,整合资源;强化人才培养,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关注投资并购机会 [13][14] - 移动信息服务业务以服务用户为中心开展系统设计,提升多方面能力,构建金融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以 AI 赋能 5G 融合消息全生命周期,开辟消息营销子赛道 [14] - 对完成三年业绩目标有信心,将推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提升经营业绩 [14]
2025全球徽商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沪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1:29
会议概况 - 2025全球徽商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海市安徽商会七届二次会员大会在上海举行 由徽商总会主办 上海市安徽商会承办 主题为"智链全球徽映天下" [1] - 参会规模达1500人 包括沪皖两地政府部门 美国 韩国 菲律宾等全球多地安徽商会代表 在沪商协会负责人及上海市安徽商会会员企业 [1] - 上海市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陈通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翠凤等两地高层领导出席 徽商总会执行会长洪清华主持活动 [1] 徽商发展现状与战略 - 徽商通过开拓进取铸就经济新高度 以智慧孕育创新生态 正以开放包容姿态构建全球产业新格局 [3] - 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 已通过政策对接 交通互联 产业协同等多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 [3] - 徽商与长三角的联系兼具历史延续性和新时代战略机遇特征 [3] 政府与商会发展指引 - 安徽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提出徽商发展三大方向:保持创新定力推动产业升级 开放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践行社会责任反哺家乡建设 [3] - 上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强调徽商应坚守实体经济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全球化布局 [5] - 上海市安徽商会发挥平台作用 传承徽商文脉 推动沪皖两地资源对接 服务区域建设 [4] 产业合作与科技前沿 - 会议现场举行"上海徽商学院"共建签约和"徽商出海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6] - 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汪扬探讨Web3与AI领域机遇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分享量子信息科技发展现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