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雄科技(02436)

搜索文档
外资加速布局下的DaaS样本:透视凌雄科技增长双引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22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速 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达900家 今年以来新增40家[1] - 国内DaaS行业以30%以上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崛起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1] - 当前国内DaaS市场渗透率仅为5% 未来5年有望提升至10% 存在千亿市场空间[10] - 外资企业在华加速布局带来标准化IT设备与运维服务需求 国内企业进入设备更新周期催生二手设备流转刚需[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7亿元 同比增长18.5%创同期历史新高 净利润约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 - 经调整EBITDA同比大增38.5%至1.94亿元 经调整利润达1864.5万元[2]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2] - 2022-2024年营收从16.64亿元增长至23.72亿元 经调整EBITDA从1.82亿元增长至2.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4.1%[3]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9% 从2022年8.28亿元增长至2024年18.36亿元[3] 业务运营数据 - 总设备订阅量达347.5万台 同比增长11.7%[2] - 设备订阅量从2022年近500万台跃升至2024年约617.6万台[3] - DaaS解决方案可帮助企业减少97.4%的设备首期投入 上半年设备订阅业务毛利同比提升约30%[5] - 2024年公司为社会贡献净碳减排量超8.3万吨[9]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布局 - 构建"IT设备回收-IT设备订阅-IT技术订阅服务-设备管理SaaS"全链条服务生态[4][7] - 自建专业整备再制造基地 通过"回收-翻新-再利用"模式延长IT设备使用周期[9] - 在全国19大城市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9] - 发展AI大数据区块链技术 优化智能风控模型 保持很低坏账率[9] - 各业务板块深度协同 设备订阅客户相互转化 IT技术服务增强客户粘性[8] 资本关注与发展前景 - "高成长强确定"成为资本布局核心偏好 公司成为资本市场关注潜力标的[1] - 突破DaaS行业"高增长但难盈利"担忧 展现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兑现进阶轨迹[3] - 创新闭环DaaS服务模式契合外资机构投资偏好 可精准对接外资企业需求[10] - ESG领域突出表现吸引长期资本关注 形成行业增长+企业盈利+资本认可正向循环[11]
凌雄科技(0243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18: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436[1]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其名称为凌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 - 公司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凯丰路10号翠林大厦5楼501[4] 管理层及治理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胡祚雄先生、陈修伟先生和曹维军先生[4]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李靖先生[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徐乃玲女士、姚正旺先生和邹盛和先生[4]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为邹盛和先生[4]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姚正旺先生[4]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胡祚雄先生[4] 收入表现(同比)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1.16671亿元,同比增长18.5%[37] - 凌雄科技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1.1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43亿元人民币增长18.5%[154][155][159] - 设备回收业务收入约人民币848.1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約人民幣681.9百萬元增長24.4%[26] - 设备回收收入为人民币8.48124亿元,同比增长24.4%[37][39] - 笔记本电脑及其他IT设备回收收入大幅增长105.3%至人民币4.34311亿元[39] - 设备订阅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91.9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約人民幣183.7百萬元增長4.5%[28] - 设备订阅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91914亿元,同比增长4.5%[29][37] - 设备订阅服务收入为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其中长期设备订阅收入1.68亿元,短期设备订阅收入2346万元[154] - IT技术订阅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663.3万元,同比下降0.5%[30][32][37] - IT技术订阅服务收入为766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702万元略有下降[154][156] - 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1.0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8.9%[155] 利润表现(同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純利約人民幣4.5百萬元,而2024年同期淨虧損約人民幣40.6百萬元[15] - 公司2024年同期錄得經調整虧損約人民幣22.3百萬元,本期轉為經調整利潤約人民幣18.6百萬元[20] - 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490.8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4058.3万元[1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亏损3980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570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利潤從2024年虧損人民幣39,792千元轉為2025年盈利人民幣5,655千元[168] 成本与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增至人民币10.148亿元,主要因已售存货成本增加至人民币8.186亿元[44] - 除稅前利潤相關項目中確認為開支的存貨成本從2024年人民幣637,513千元增至2025年人民幣801,226千元,增長25.7%[163]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費用從2024年人民幣138,389千元增至2025年人民幣147,752千元,增長6.8%[163]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7730万元人民币减少19.6%至6210万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8.2%降至5.6%[52] - 行政开支从4710万元人民币减少9.7%至4250万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5.0%降至3.8%[53] - 研发开支从1450万元人民币减少38.0%至900万元人民币,占收入百分比从1.5%降至0.8%[54] - 研发开支下降38.1%至900万元人民币[137] - 融资成本从2360万元人民币增加5.9%至2500万元人民币[55] - 融资成本为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借款利息开支2462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38万元[162] 毛利率表现 - 整体毛利率为9.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46] - 毛利率为9.1%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137] - 设备订阅服务毛利率提升至26.9%,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46] - 设备订阅服务毛利从3970万元人民币增至517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1.6%升至26.9%[48] - IT技术订阅服务毛利从4550万元人民币略增至458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从59.0%升至59.8%[49] 业务运营数据 - 设备回收客戶數目1,570家,較2024年同期1,309家增長19.9%[27] - 售出設備數目424,710台,較2024年同期449,029台減少5.4%[27] - 每名設備回收客戶貢獻平均收入人民幣540,206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520,896元增長3.7%[27] - 設備平均銷售價值人民幣1,513.5元/台,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1,472.3元/台增長2.8%[27] - 总设备订阅量达347.5364万台,同比增长11.7%[29] - 主要订阅设备类型的月平均使用率从86.5%上升至88.8%[48] - 深圳地区收入占比80.0%,达人民币8.93391亿元[4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300%至20.11亿元人民币[145] - 物業、廠房及設備購買金額從2024年人民幣141,432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幣128,556千元,降幅9.1%[170] - 公司获得新借款453,729千元,偿还借款410,626千元,净借款增加43,103千元[179] - 收购上海慧鎔导致现金净流出23,630千元[195] 资产负债状况 - 流动资产从8.934亿元人民币增加7.8%至9.627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从1.2倍升至1.3倍[64] - 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从255.6百万元减少至132.0百万元,降幅48.4%[68] - 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下降48.4%至13.2亿元人民币[139] - 贸易及租賃應收款項總額從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283,274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幣165,101千元,降幅41.7%[172] - 贸易及租賃應收款項預期信貸虧損撥備從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27,65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幣33,145千元,增幅19.9%[172] - 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132.9百万元减少至115.1百万元,降幅13.4%[69] - 其他應收款項、按金及預付款項總額從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132,85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幣115,053千元,降幅13.4%[174] - 向供應商墊款從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40,46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幣27,803千元,降幅31.3%[174] - 贸易应付款项从107.4百万元减少至92.0百万元,降幅14.3%[7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38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029千元,降幅为14.3%[177][178] - 6个月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01,483千元降至66,371千元,降幅达34.6%[178] - 6个月至12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从3,127千元激增至21,294千元,增幅达581.0%[17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67.7百万元增加至74.2百万元,增幅9.6%[71] - 总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175,060千元降至166,233千元,降幅为5.0%[17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95.9百万元增加至386.2百万元,增幅30.5%[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31.8%至36.5亿元人民币[139][145] - 银行借款从531.2百万元增加至550.3百万元,增幅3.6%[75] - 短期借款下降3.3%至56.62亿元人民币[139] - 其他借款从278.0百万元增加至302.0百万元,增幅8.6%[75] - 借款实际年利率区间从3.2%-9.4%调整为3.5%-7.7%[75] - 资本负债比率从113.0%微升至113.1%[77]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1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96亿元增长2.5%[155] - 存货增长31.3%至13.5亿元人民币[139] - 总权益增长5.2%至75.37亿元人民币[141]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125,431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213,611千元,增幅达70.3%[1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18] 上市募资使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381亿港元(约3.079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重新分配约1.3197亿元人民币未动用上市所得款项至设备回收业务采购及投标淘汰IT设备的新子类别[119] - 公司提前至2025年3月31日悉数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改善客户体验类别下所有子项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均为0元人民币[120] - 公司招股章程计划募集资金净额总计307.9百万人民币,实际公告计划用途金额为158.34百万人民币[122][125] - 截至2025年1月1日未动用资金为6.18百万人民币,期内已动用6.18百万人民币,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为0百万人民币[122][125] - 设备回收业务采购及投标淘汰IT设备计划投入资金131.97百万人民币[122] - 扩大精英销售团队及改善培训系统计划投入12.8百万人民币,期内已全额动用6.18百万人民币[122] - 线上客户获取营销活动计划投入27.71百万人民币,但期内未动用[122] - 品牌广告开支计划投入10.78百万人民币,期内未动用[122] - 系统服务器资源及软件许可投资计划4.62百万人民币,期内未动用[122] - 物联网技术升级及智能盘点功能开发计划投入6.16百万人民币,期内未动用[122] - 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技术升级计划投入7.7百万人民币,期内未动用[125]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计划投入30.79百万人民币,期内未动用[125] - 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从4,497千元降至3,973千元,降幅为11.6%[181] 收购活动 - 公司以24,500千元现金收购上海慧鎔电子49%股权,收购产生商誉2,388千元[188][192][193] - 上海慧鎔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126千元,其中无形资产为45,300千元[189] - 上海慧鎔收购贡献收入505.3万元人民币,利润23万元人民币[196] - 备考收购于2025年1月1日完成,集团年总收入将达111.8832亿元人民币,年利润467.1万元人民币[196]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设备订阅服务收入201.1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下降3.5%[197] - 关联方IT技术订阅服务收入19.8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增长187%[197] - 向关联方购买IT设备支出657.5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增长95.9%[197] - 关联方维修服务支出150.3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增长25.6%[197] -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刘先生通过两家实体持有约71.7%投票权[115] 雇员与薪酬 - 全职雇员数量从970名减少至942名,降幅2.9%[83] - 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支出249.9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增长5.6%[198]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125.4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下降62.5%[198] - 集团股份激励计划相关开支432.8万元人民币(2025年),同比下降45.5%[200] 股份激励计划 - LX Brothers雇员激励计划于2022年4月1日授予102名参与者购股权,可认购6,622,445股(资本化发行后调整为17,880,602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约5.06%[92] - 报告期内(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LX Brothers购股权归属3,118,721股,其中董事胡先生归属717,242股,其他雇员归属2,401,479股[93]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01港元,归属条件与雇员绩效评级挂钩(S/A级全额归属,B级50%归属,低于B级不归属)[94][100] - Beauty Bear激励计划预留30,000,000股股份,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约8.49%,由Teeroy Trust全资持有[98] - Beauty Bear购股权计划预留35,325,900股购股权,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99] - 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在2022-2024年期间授予奖励,归属价为每股0.01港元,行使期10年[102] - 报告期内受限制股份奖励归属3,244,072股,其中董事陈修伟和曹维军分别归属10,500股和19,500股,雇员Hua归属1,500,000股[102] - 奖励归属价格参考授出前收市价:2024年1月11日为7.45港元,2024年11月14日为3.60港元[102] - 股份在奖励归属日期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3.02港元[102] - 购股权及奖励的归属进度分批次进行(如25%/50%/75%按周年分期归属),具体比例因授予批次而异[100][102] 主要股东持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3,259,000股[106][115] - 胡先生总计持有公司股份97,039,741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7.47%[105] - Bear Family持有公司股份75,107,558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1.26%[110] - 湖南电广传媒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46,335,877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3.12%[110] - 达晨管理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46,335,877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3.12%[110] - UBS Trustees (B.V.I.)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公司股份39,589,868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1.21%[110] - 刘强东先生作为信托受益人持有公司股份39,589,868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1.21%[110] - 陈玮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36,896,591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44%[110] - Beauty Bear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27,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64%[110] - Little Bear持有公司股份19,063,215股,占已发行股本约5.40%[110] - 达晨管理由湖南电广拥有55%权益[116] - 上海誉竣持有36,896,591股股份,由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伙)作为唯一有限合伙人持有超过三分之一权益[116] - Hua先生根据员工激励计划获授6,00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3,000,000股已归属并由其购买[116] 其他收益与开支 - 公司期间經調整純利約人民幣18.6百萬元,經調整EBITDA約人民幣194.1百萬元[15] - 经调整EBITDA从1.402亿元人民币增加38.5%至1.941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3327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3212万元[161] - 政府补助收入为95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08万元有所减少[160] - 公司确认股息收入51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5万元大幅增长[161] - 所得稅抵免總額從2024年人民幣3,539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幣823千元,降幅76.7%[165] - 用於計算每股攤薄利潤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從2024年305,460,816股增至2025年329,731,755股,增幅7.9%[168]
凌雄科技(02436)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59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股份10亿股,面值0.01港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3.53259亿股,库存股份0,本月无增减[2] 期权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LX Brothers雇员激励计划股份期权数目为1777.1022万股,本月无增减[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5]
从华强北柜台到港交所敲钟,这个梅林企业家的故事很励志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2:16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于华强北创立 主营DIY电脑销售和二手电脑买卖业务并快速成为市场头部企业 [4] - 2008年切入IT办公设备短租市场 服务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冬奥会等国际级活动 [4][5] - 2013年推出IT办公设备长期租赁模式 帮助企业节省97%首期投入 三年内运营成本下降10%-30% [6] - 2017年推出IT设备回收服务 2018年推出设备管理SaaS系统 形成"租赁+回收+技术服务+SaaS管理"闭环DaaS模式 [6] - 2022年11月2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中国DaaS第一股" [7] 经营业绩与行业地位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2.3%至23.72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达11.17亿元 [7] -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80多个城市 累计服务数万家企业包括大量世界500强 客户满意度超98% [7] - 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连续多年稳居DaaS行业首位 [7] 业务模式创新 - DaaS模式解决企业轻资产化运营和IT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 [6] - 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缓解一次性购买资金压力、技术支持响应慢、设备管理灵活性差及利用率低等痛点 [6] - 2018年联合工行、滴滴等三十多家企业发起"信易+"联盟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9] 标准化建设与行业贡献 - 2018年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废旧移动终端信息清除安全管理规范》行业标准 [9] - 2023年参与编制《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办公电脑回收再使用规范》两项国家标准 [9] - 2024年牵头制定《办公电脑回收再使用规范》团体标准 参与《实物租赁术语》行业标准和《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国家标准 [9]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通过再制造技术延长百万台级IT设备使用周期 2024年净碳减排量超83740吨 [10] - 向广东乡村学校捐赠教学电脑并提供技术支持 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和教育赋能 [9][10] - 2024年底作为中国DaaS行业唯一代表出席COP29中国角主题边会分享循环经济实践 [11]
凌雄科技(02436) - 持续关连交易 - 修订2024年购买框架协议的年度上限
2025-08-27 17:56
设备购买额度 - 2025 - 2027年新、二手设备及总计购买年度上限均有修订[5] 交易金额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个月,新、二手设备实际交易金额总计7642万元[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个月,交易金额约760万元,占2025年现有年度上限约76%[11] 股权结构 - JD BVI持有公司395898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1.2%[1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刘先生通过相关公司持有京东集团约71.7%的表决权[15] 协议规定 - 补充协议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的规定[12] 监督机制 - 集团采购中心收集市价资料确保购买价格合理[8] - 公司每季检查协议交易情况,财务中心监督金额[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核数师分别审阅协议交易和定价条款及年度上限[10] 公司人员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公司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情况[16]
凌雄科技公布半年业绩 营收同比增长18.5%达11.17亿元
环球网· 2025-08-27 09: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达11.17亿元[1] - 毛利同比增长9.7%至1.02亿元[1] - 净利润扭亏为盈至500万元[1][3] - 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达1864.5万元[1] - 经调整EBITDA大增38.5%至1.94亿元[1] 业务运营数据 - 设备回收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0%[3]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3] -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3] - IT技术订阅服务实现营收0.76亿元[3] - 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11.7%至347.5万台[3] 行业前景展望 - 中国DaaS市场渗透率预计从当前5%上升至未来5年内的10%[3] - DaaS市场规模将进入持续稳步增长快车道[3] - 市场经营主体在配置IT设备时将首选DaaS服务[3] 核心竞争力 -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具有穿越复杂周期的能力[3] - 管理团队拥有应对复杂局面的卓越运营能力[3]
凌雄科技上半年业绩攀高向优:营收再创同期历史新高,净利润和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7 04: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达11.1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毛利同比增长9.7%至1.02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约500万元 [1] - 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达1864.5万元,经调整EBITDA大增38.5%至1.94亿元 [1]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 [1][4] - IT技术订阅服务营收约0.76亿元,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11.7%至347.5万台 [1] 业务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具有穿越复杂周期的能力 [2] - 闭环DaaS生态产生强大协同效应,完善回收翻新产业链支撑设备订阅服务 [4] - 智能风控体系保持低坏账率,战略股东提供强力支持 [4] - 数字化闭环DaaS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减少97.4%首期投入,三年内降低约30%运营成本 [9] - 通过再制造技术延长IT设备使用周期,2024年净碳减排量超83740吨 [9] 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 - 以收入计继续稳居DaaS行业第一 [1] - 牵头成立凌雄研究院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DaaS服务专业委员会 [8] - 参编《实物租赁术语》等行业标准及《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国家标准 [8] - 被认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10] - 获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DaaS市场规模保持3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2026年达1382亿元 [10] - 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2024年同比增长5.1%至6122.6万户 [5] - 企业对降本增效的一站式DaaS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5][12] - AI和算力中心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来DaaS服务新需求 [5] - DaaS市场渗透率将从当前5%上升至10%,进入持续增长快车道 [13] 战略举措与未来展望 - 持续深化数智化建设,2018年开始数字化转型,引入AI技术完善风控和客服系统 [5][6] - 核心业务客户数量稳步增长,设备回收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20% [4] - 市占率提升1倍可能带来20倍潜在增长空间 [13] - 进一步扩大重点区域市场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质效 [13] - 受益于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 [12]
凌雄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至11.17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2:17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至11.17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9.7%至1.02亿元 [1] - 实现净利润约500万元(扭亏为盈) [1] - 经调整利润约1864.5万元(扭亏为盈) [1] - 经调整EBITDA大增38.5%至1.94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 [1] -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 [1] - IT技术订阅服务实现营收约0.76亿元 [1] - 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11.7%至347.5万台 [1] 行业前景 - 中国DaaS市场渗透率预计从当前5%提升至未来5年的10% [1] - 市场消费意识和习惯将转向优先选择DaaS服务 [1] - 中国DaaS市场规模将进入持续稳步增长阶段 [1] -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已搭上发展快车 [1]
凌雄科技上半年业绩攀高向优:营收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净利润和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6 19: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至11.1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毛利同比增长9.7%至1.02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约500万元 [1] - 经调整EBITDA大幅增长38.5%至1.94亿元,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达1864.5万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0% [1][4] -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毛利同比大幅增长约30% [1][4] - IT技术订阅服务实现营收0.76亿元,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11.7%至347.5万台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稳居DaaS行业第一,具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生态 [1][3] - 构建行业领先的智能风控体系,常年保持低坏账率 [3] - 作为行业链主企业,牵头成立凌雄研究院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DaaS服务专业委员会 [7] 战略举措与运营效率 - 持续深化数智化建设,2018年起全面实现内部全链条信息无障碍流通 [5] - 引入AI技术完善风控体系和客服系统,提升运营质效 [6] - 通过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发展,参编十余项标准及两项国家级规范 [8] 社会价值与政策红利 - 数字化DaaS模式帮助企业减少97.4%首期投入,三年内降低约30%运营成本 [9] - 2024年净碳减排量超83740吨,2025年上半年向广东山区学校捐建2间电脑教室 [9] - 获国家商务部"双认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及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10]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中国DaaS市场规模保持3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6年达1382亿元 [10] - 市场渗透率预计从当前5%提升至10%,企业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登记企业6122.6万户,同比增5.1%) [5][12] - 政策支持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及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 [11]
凌雄科技发布中期业绩,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加18.47%
智通财经· 2025-08-26 19:2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4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565.5万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元 [1] 业绩驱动因素 - 持续拓展服务规模并推动精细化开支管理 [1] -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 [1] - 一体化循环商业模式体现战略价值 [1] 行业认可与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 体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领导地位 [1] - 2025年4月入选国家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强化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IT设备再利用中的作用 [1] - 2025年7月获评深圳市瞪羚企业 彰显创新能力与成长潜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