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凌雄科技(02436)
icon
搜索文档
凌雄科技向陆河未来学校捐赠教学电脑 助力粤东山区教育振兴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11:42
公司动态 - 凌雄科技向广东省汕尾市陆河未来学校捐赠一批教学电脑,这是继今年3月份向粤西地区乡镇小学捐赠后的又一教育振兴举措 [1] - 捐赠仪式有陆河县委副书记、教育局领导及公司董事会主席出席,体现政企合作推动教育发展 [1] - 公司协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教育帮扶,通过捐赠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以点带面推动粤东山区教育发展 [1] 公司定位与业务 - 凌雄科技是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DaaS行业头部企业,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社会责任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级DaaS供应商及DaaS行业第一股,创新数字化闭环DaaS服务模式 [2] - 业务涵盖设备订阅服务、IT技术订阅服务、设备管理SaaS、设备回收等全栈式服务,累计服务数万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2] 社会价值 - 公司通过整备再制造技术提升IT设备使用率,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创造可持续发展价值 [2] - 已向多地乡镇学校捐赠符合教学需求的电脑等IT设备,深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 - 董事会主席表示捐赠是回馈社会的重要举措,旨在为陆河学子成长增光添彩 [2] 合作方背景 - 陆河未来学校是县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以未来教育理念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旨在打破山区教育资源壁垒 [1]
锋芒|凌雄科技(02436)胡祚雄:中国成为工程师国家是历史必然 行业里迭代1万次胜过1万小时深耕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1:06
公司概况 - 凌雄科技是中国领先的DaaS(设备即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IT设备租赁、回收及算力设备租赁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1] - 公司从2004年华强北小档口起步,现已发展为覆盖全国19个重点城市、设备订阅量达617万台的港股上市公司(02436) [1] - 商业模式通过"设备订阅+IT技术服务+回收翻新"形成闭环,客户复购率达90%以上,满意度保持98% [18] 业务发展 - 核心DaaS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2024年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7.5%至617.6万台,目标未来维持10%增速 [5][16] - 第二增长曲线AI算力设备租赁业务通过回收大厂淘汰的GPU/服务器,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算力服务,目前基数小但增速快 [6] - 服务品类从电脑扩展至打/复印机、会议大屏等全品类IT设备,未来将持续根据客户需求扩充 [5][21] 市场前景 - 中国5800万中小企业中仅5%使用DaaS服务,渗透率不足美国1/10,行业空间巨大 [4][5] - 对标美国信思达(CTAS.US)800亿美元市值,凌雄科技认为DaaS是"长坡厚雪"赛道,最终将获市场认可 [3] - AI算力革命带来新机遇,公司预测算力设备租赁将成为未来3-5年重要增长点 [8] 战略布局 - 全国覆盖从9城扩展至19城,重点提升区域服务密度而非盲目扩张,计划三年服务10万家企业 [15][23] - 出海战略将跟随客户需求推进,优先考虑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市场 [24] - 与京东实现系统级融合,获得其千万级企业客户入口;与联想、腾讯等战略股东形成产业协同 [14][12] 运营优势 - 通过"租赁+回收"闭环降低设备综合成本,运维成本达行业最优水平 [9] - 自建数千人工程师团队和智能风控体系,坏账率极低且服务响应速度领先 [12][18] - 获客成本低于同行,因客户多从现有IT设备租赁延伸至算力设备租赁 [9] 财务策略 - 当前处于规模投入期导致账面亏损,但强调订阅模式能产生稳定现金流,预计过投入期后将实现持续盈利 [20][22] - 未来更注重有质量增长,通过区域深耕、设备效率提升和服务品类扩充三方面改善盈利 [21] - 暂未启动股票回购,因市场流动性不足且主要股东均为长期持有 [3][4] 行业洞察 - AI应用加速依赖三大时钟同步:技术成熟度提升、算力成本年降几十个百分点、各地政策补贴推动 [10] - 中国AI产业优势在于3000万工程师储备和全球第一的电力基础设施 [11] - DaaS本质是移动IT基建,将伴随中国制造全球化进程出海 [24] 管理理念 - 坚持"长期主义"而非追逐风口,认为持续迭代1万次比坚持1万小时更重要 [32] - 学习巴菲特投资逻辑,注重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企业文化构建 [28][29] - 决策机制强调客户需求导向,通过团队集体研判而非个人决策 [27]
港股估值关注度提升,凌雄科技(02436.HK)业务模式引市场观察
格隆汇· 2025-06-26 11:19
中国科技资产重估主线行情 - 2024年"924行情"以来港股成为中国核心资产价值发现主战场,科技资产重估成为市场主线 [1] - 互联网大厂到硬科技企业均面临价值重估,凌雄科技因独特业务模式进入观察名单 [1] 技术壁垒与科技价值重估 - 凌雄科技作为DaaS行业头部服务商,通过IT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2] - 业务各环节融合大数据、AI技术,提升设备周转率与利用率,数字化能力形成竞争壁垒 [2] - 牵头制定《办公电脑回收再使用规范》等4项行业/国家标准,技术话语权获官方认证 [3][4] - 中国DaaS市场复合增长率超30%,2025年规模将破千亿元,AI与循环经济重构行业价值逻辑 [3] 规模效应与盈利结构优化 -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具备规模效应:采购量增长带来议价优势,单位设备运营成本递减 [4] - 2024年设备回收客户平均贡献收入6.92万元(同比+6.5%),客户资源共享提升单客价值 [5] - 折旧到期设备账面价值下降但使用价值存续,2024年设备租赁毛利率提升至24.6%,IT技术服务毛利率达59.7% [5] ESG溢价与估值潜力 - 业务模式天然契合ESG:2024年净碳减排量8.37万吨,设备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 [6] - DaaS模式降低企业设备采购成本70%以上,助力数字化转型同时创造社会就业机会 [6] - 碳中和政策推动碳资产价值凸显,公司潜在碳资产尚未充分反映在估值中 [7]
支持世界环境日 凌雄科技汇聚行业精英 “全绿以赴”共议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1:58
环境日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凌雄科技在环境日举办"全绿以赴——以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联合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上下游探讨绿色低碳经济新模式[1] - 公司董事会主席胡祚雄强调科技创新和开放协作对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性[1] 循环经济实践与碳减排成效 - 凌雄科技通过DaaS模式推动IT设备循环经济,2024年实现净碳减排8.37万吨[2][3] - 公司每年回收超百万台二手IT设备(如办公电脑、服务器),翻新后延长使用寿命3~5年,累计延长141万台设备寿命[3] - 全球电子垃圾达6200万吨,仅22.3%被妥善回收,凸显IT设备循环利用的紧迫性[2] 业务模式创新与行业影响 - 公司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覆盖设备回收、订阅服务及IT技术订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减少碳排放[3] - DaaS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32%,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4]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凌雄科技牵头制定《办公电脑回收再使用规范》团体标准,并参与起草《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国家标准[4][5] - 公司参与制定的《服务器再制造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第3部分:服务器》国家标准即将发布[5] - 发布国内首份《企业办公电脑租赁标准化发展报告》,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标准化[5]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方向 - 公司呼吁跨界协作,从产品设计阶段融入回收属性,建立二手流通信任机制[5] - 绿色转型需产业链、政策端与公众认知协同,论坛旨在搭建开放协作平台[5]
持续聚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凌雄科技2024年营收再创历史新高达23.72亿元
金融界· 2025-04-23 20: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增长32.3%,创历史新高 [1] - 毛利同比增长33%至1.96亿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7.6%至2.83亿元 [1]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2.7%至18.36亿元,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9.1%至3.8亿元 [2] - 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7.5%至617.6万台 [2] 业务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DaaS业务模式展现穿越复杂周期的能力,管理团队具备卓越运营能力 [1] - 构建闭环DaaS生态、回收翻新产业链、智能风控体系和战略股东支持四大核心竞争力 [3] - 设备订阅服务毛利率稳步增长至24.6%,设备回收业务毛利扭亏为盈 [5]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运营,提升IT服务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4] - 上线小熊U宝APP客户端优化内部运营,AI客服系统提升服务效率 [4] - 自主研发"基于SaaS平台的企业IT资产管理系统"获省级认证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为DaaS市场提供基本盘 [6] - 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和绿色转型,强化DaaS服务认知 [6] - DaaS市场渗透率预计从5%提升至10%,行业进入增长快车道 [7]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海通国际研报指出市占率提升1倍可能带来20倍增长空间 [7] - 公司将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融入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7] - 行业头部地位巩固,未来营收和利润增长空间广阔 [7]
凌雄科技(0243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20: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2年1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上市日期为2022年11月24日,股份代号为2436[9][10] - 2024年是公司成立20周年,已从初创企业发展成设备全生命週期管理行业领导者[14] - 公司仍是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範平台成员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获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15] - 公司被评为2024年度深圳标准专家库专家,纳入2024年深圳企业500强[15] - 公司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在中国从事相关业务[14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邹盛和先生于2024年11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4] - 甘志成先生于2024年11月1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4] - 胡祚雄47岁,1998年6月取得湖北理工学院大专文凭,2004年11月创立集团,负责整体管理等工作[75][76] - 陈修伟39岁,2008年6月及2010年6月取得中山大学学士及硕士学位,2019年12月加入集团负责信息技术应用及研发[76][77] - 曹维军37岁,2008年7月取得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专文凭,2022年7月取得东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客户及战略业务发展[78] - 李靖44岁,2002年6月取得北方交通大学学士学位,2022年3月28日任非执行董事,为京东雇员[79][80][81] - 徐乃玲59岁,1986 - 1992年任职于中国金融学院等,2022年9月27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徐女士于2023年8月30日获委任为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姚正旺先生50岁,自2023年4月1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邹盛和先生58岁,自2024年11月15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蒋泽立先生42岁,于2019年9月加入集团担任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87] - 刘炎先生34岁,于2018年8月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及资金中心总经理,2022年3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88] - 张嘉伦女士35岁,于2022年7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的联席公司秘书[9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人民币2371.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793.1百万元增长约32.3%[15] - 2024年售出设备数目972,396台,较2023年的810,559台增长20.0%[24] - 2024年设备回收客户数目2,652名,较2023年的1,980名增长33.9%[24] - 2024年每名设备回收客户贡献的平均收入为692,190元,较2023年的649,692元增长6.5%[24] - 2024年设备平均销售价值为每台1,391.1元,较2023年的1,179.9元增长17.9%[24]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2,371.7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793.1百万元增加约32.3%[31] - 2024年设备回收收入1,835,688千元,占比77.4%,较2023年增长42.7%[31]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175.3百万元,占同期收入约91.7%,较2023年有所增加[38] - 2024年深圳地区收入1,717,743千元,占比72.4%,2023年占比82.9%[37] - 公司2024年毛利约19640万元,较2023年的14760万元增加约33.0%,毛利率从8.2%增至8.3%[39] - 设备回收业务2024年毛利约980万元,2023年毛损约2790万元,毛利率从 -2.2%升至0.5%,每台设备平均销售价值从1179.9元增至1391.1元,增幅约17.9%[40] - 设备订阅服务毛利从2023年的约7210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9320万元,毛利率从20.7%增至24.6%,主要设备每月平均使用率从87.9%升至88.8%[41] - IT技术订阅服务毛利从2023年的约10350万元减至2024年的约9340万元,毛利率从65.1%降至59.7%,短期服务收入从约5510万元减至约5080万元[43]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约1850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2800万元,因收到政府资金约1180万元[44]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约12840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14310万元,增幅约11.4%,占收入百分比从7.2%降至6.0%[45]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10250万元减至2024年的约9380万元,降幅约8.5%,占收入百分比从5.7%降至4.0%[46]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2550万元略减至2024年的约2510万元,降幅约1.7%,占收入百分比从1.4%降至1.1%[47]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4180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4760万元,增幅约13.9%[48] - 2024年净亏损约5830万元,较2023年的13100万元减少,经调整亏损从约6740万元减至约3050万元,经调整EBITDA从约24100万元增至约28340万元,增幅约17.6%[50][51][52] - 2024年年内亏损5825.5万元,2023年为1.31032亿元;2024年经调整亏损3051.4万元,2023年为6742.9万元[55] - 2024年EBITDA为2.55643亿元,2023年为1.77365亿元;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2.83384亿元,2023年为2.40968亿元[55] - 2024年末流动资产约8.934亿元,较2023年末的8.087亿元增加约10.5%;2024年末流动比率约为1.2倍,2023年末约为1.3倍[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由2023年末的约7.956亿元减至2024年末的约7.435亿元[57] - 存货由2023年末的约7900万元增至2024年末的约1.028亿元[58] - 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由2023年末的约1.06亿元增加至2024年末的约2.556亿元[59]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末的约1.478亿元减至2024年末的约1.074亿元[61] - 2024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959亿元,2023年末约4.166亿元[64] - 2024年末银行借款约5.312亿元,2023年末约4.55亿元;其他借款约2.78亿元,2023年末约2.372亿元;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乎3.2%至9.4%(2023年为3.2%至9.8%)[65] - 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113.0%,2023年末为93.6%[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509.5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4.2百万元[1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为人民币531.2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55.0百万元;其他借款为人民币278.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7.2百万元[1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部分借款以账面价值约人民币60.9百万元的IT设备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7.8百万元[16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设备全生命週期管理业务重点扩展设备回收及设备订阅服务线,财务和运营显著改善[21] - 公司本年度来自设备回收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1835.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286.4百万元增加约42.7%[22] - 公司设备回收业务从企业购买淘汰IT设备,翻新后用于设备订阅服务或销售[23] - 公司设备订阅服务提供定制化短期及长期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业务场景需求[23] - 2024年设备订阅业务收入约379.5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347.9百万元增加约9.1%[25] - 2024年IT技术订阅服务收入约156.5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58.8百万元减少约1.4%[2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推出AI任务专用服务服务器,满足对AI驱动型解决方案的需求[16] - 公司推出一体化人工智能工具,提升内部流程和工作流程管理等[21] 公司企业管治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91] - 公司由胡先生兼任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主席二职,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2][97] - 2024年12月31日及直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97] - 本年度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超过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99]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100]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自上市日期起计为期三年,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函自上市日期或获委任日期起计为期三年[100] - 邹盛和先生于2024年11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同日参加培训[101] - 2024年12月31日的全体董事于本年度均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1.4条及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04]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综合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已严格遵守规定标准[94] - 董事会已采纳标准守则规管相关雇员交易,本年度据悉概无相关雇员违反标准守则[94] - 公司将继续检讨及加强企业管治常规,寻求及制定适当措施及政策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93] - 2024年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胡祚雄等多位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09] - 董事会须每年大约按季度举行至少四次会议,定期会议通知提前至少14日发送,议程及文件提前至少3日发送[107] - 董事会须一直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108]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五次会议[11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徐乃玲和姚正旺出席率为100%,邹盛和出席率为100%,甘志成出席率为100%[110]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112][11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姚正旺、胡祚雄、徐乃玲出席率均为100%[113] - 邹盛和先生于2024年11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05][110] - 甘志成先生于2024年11月15日辞任董事[109] - 徐乃玲女士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15日期间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10]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4][116] - 本年度七名董事中一名为女性,公司认为已达性别多样化,致力维持至少10%女性代表,并计划三年内增至至少20%[117][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男性雇员703人,占比72.5%,女性雇员267人,占比27.5%[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30岁及以下雇员437人,占比45.0%;31 - 40岁雇员469人,占比48.4%;41岁及以上雇员64人,占比6.6%[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高级管理层成员均为男性[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炎先生及张嘉伦女士为联席公司秘书,每人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2] - 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2200千元人民币,非审核服务为400千元人民币,总计2600千元人民币[123] - 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24] - 公司建立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机制,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及评估[124] - 集团在招聘中坚持公平自愿原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招聘男女员工无困难[119][120] - 公司制定并采纳风险管理政策,主要程序包括风险确定、评估、应对、监控及汇报[125] - 公司采取严格内部程序管理合规及法律风险,法务部负责审核合约等[125] - 公司开发风险控制系统模型降低设备订阅服务资产安全风险[126] - 公司指派团队负责信贷限额及审批,采用信用风险管理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127] - 董事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28] - 公司实施反腐及反贿赂政策和内部控制措施,采用举报政策[128] - 公司落实处理及披露内幕消息的内部政策,实施控制程序[129][130] 公司股东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6日召开及举行股东周年大会[9] - 公司与股东建立多种通讯渠道,认为
DaaS业务模式持续保持强劲发展韧性 凌雄科技2024年经营稳健保持高质增长
金融界· 2025-04-16 10: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约23.72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毛利同比增长33%至约1.96亿元 [1]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7.6%至约2.83亿元 [1]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2.7%至约18.36亿元 [3] -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9.1%至约3.8亿元 [3] - IT技术服务实现营收约1.56亿元 [3] - 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7.5%至约617.6万台 [3] 业务模式优势 - DaaS服务模式可帮助企业减少97.4%的首期投入,三年内运营成本降低10%至30% [3] -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具有穿越复杂周期的能力 [1] - 业务之间存在深度协同性,增强发展韧性 [4] - 长期和短期设备订阅服务客户可相互转化 [4] - IT技术订阅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并增强交互关系 [4] - 回收和翻新能力对设备订阅服务起到支撑引流作用 [4] 核心竞争力 - 闭环DaaS生态产生强大协同效应,IT设备利用率显著提高 [5] - 完善且强大的回收翻新产业链 [5] - 智能风控体系保持很低坏账率 [5] - 战略股东强力支持 [5] - 持续深化数字化建设实现全链条信息无障碍流通 [6] - 上线小熊U宝APP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7] - 自主研发出"基于SaaS平台的企业IT资产管理系统"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我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比2023年底增长5.1% [8] - 国家政策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利好行业发展 [8] - 企业降本增效诉求旺盛,对DaaS服务刚需性更强 [8] - AI等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行业,提升运营和客服质效 [8] - 我国DaaS市场渗透率预计从5%上升到10% [9] - 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年复合增长率 [9] - 凌雄科技市占率提升1倍则潜在增长空间达20倍 [9]
凌雄科技等捐赠的教学设备设施正式启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3-28 22:16
文章核心观点 凌雄科技联合多方捐赠教学设备助力乡村教育,践行公益回馈社会并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1][2] 捐赠事件情况 - 2025年3月28日凌雄科技联合深圳市关爱基金会等单位向怀集县中洲镇中心小学捐赠的教学设备启用 [1] - 出席启动仪式的有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原局长等多方代表 [1] - 捐赠的教学设备由50台统一型号和配置的电脑及其配套设施构成 [1] - 深圳市关爱基金会等募捐二手电脑,凌雄科技用IT再制造技术整备并运送安装调试交付 [1] 公司理念与过往行动 - 凌雄科技作为DaaS行业头部企业,感恩社会支持,通过捐建电脑室等方式回馈社会 [2] - 凌雄科技是小熊U租母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20多年来公司依托相关模式和技术向多地乡镇政府与学校捐赠大量IT设备 [2]
凌雄科技(0243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7: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收入约23.717亿元,较2023年的约17.931亿元增加约32.3%[4] - 2024年度净亏损约5830万元,较2023年的约1.31亿元减少约55.5%[4] - 2024年度经调整EBITDA约2.834亿元,较2023年的约2.41亿元增加约17.6%[4] - 公司2024年总收入约2371.7百万元,较2023年的1793.1百万元增加约32.3%,主要因设备回收及订阅服务收入增加[16]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175.3百万元,占收入约91.7%,较2023年增加,主要因已售存货成本和设备订阅分部成本增加[22] - 2024年毛利约196.4百万元,较2023年的147.6百万元增加约33.0%,毛利率从8.2%增至8.3%[23]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约128.4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143.1百万元,增加约11.4%,占收入百分比从7.2%降至6.0%;行政开支从约102.5百万元减至约93.8百万元,减少约8.5%,占比从5.7%降至4.0%[28][2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2550万元略减1.7%至2024年的约2510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约1.4%降至约1.1%[30]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4180万元增加13.9%至2024年的约4760万元[31] - 2024年录得所得税抵免约550万元,2023年录得所得税开支约250万元[32] - 2024年净亏损约5830万元,较2023年的约13100万元减少[33] - 2024年经调整亏损约3050万元,较2023年的约6740万元减少[34] - 经调整EBITDA从2023年的约2.41亿元增加17.6%至2024年的约2.834亿元[35]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3460万元,2023年约6060万元[37] - 2024年流动资产约8.934亿元,较2023年的约8.087亿元增加10.5%,流动比率约1.2倍,2023年约1.3倍[4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95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4.166亿元,减少因投入资金用于业务发展[4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账面值约5.31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4.55亿元;其他借款约2.7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2.372亿元[49] - 2024年,集团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于3.2%至9.4%,2023年为3.2%至9.8%[49]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13.0%,2023年12月31日为93.6%[5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37171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93093千元人民币增长32.39%[66]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582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31032千元人民币减少55.54%[66]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19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43元人民币减少55.81%[6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2893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72361千元人民币减少4.98%[6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8933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08735千元人民币增长10.47%[6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76835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45173千元人民币增长19.09%[67] - 2024年公司净资产为71620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39809千元人民币减少3.20%[68]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20429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0033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6.2%[76][7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79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5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0.8%[8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756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83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7%[8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各项成本后列示,其中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97358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5091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7.8%[84] - 2024年即期税项和递延税项合计为 - 54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86千元人民币[85]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 - 569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31268千元人民币[87]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06927579股,2023年为305378399股[87] 设备回收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设备回收业务收入约18.35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2.864亿元增加约42.7%[7] - 2024年售出设备数目972396台,较2023年的810559台增长20.0%[8] - 2024年设备回收客户数目2652个,较2023年的1980个增长33.9%[8] - 2024年设备回收收入1835688千元,占比77.4%,较2023年增长42.7%,设备销量从810559台增至972396台[16][17] - 设备回收业务2024年毛利约9.8百万元,2023年毛损约27.9百万元,毛利率从 - 2.2%增至0.5%,因平均售价增加17.9%[24] - 2024年设备回收业务收入为1835688千元人民币,设备订阅服务收入为536031千元人民币[73] - 2024年设备回收收入为18356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863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2.7%[76][77] 设备订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设备订阅业务收入约3.79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479亿元增加约9.1%[9] - 2024年总设备订阅量6175846台,较2023年的5744050台增长7.5%[11] - 2024年设备订阅服务收入379482千元,占比16.0%,较2023年增长9.1%,长期订阅客户从21615名增至23818名,总订阅量从5744050台增至6175846台[16][19] - 设备订阅服务毛利从2023年的约72.1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93.2百万元,毛利率从20.7%增至24.6%,设备月均使用率从87.9%升至88.8%[25] - 2024年来自长期订阅设备客户的收入为329009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97757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5%[81] IT技术订阅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IT技术订阅服务收入约1.56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588亿元减少约1.4%[12] - 2024年长IT技术期订阅收入1.17847亿元,较2023年的1.15468亿元增长2.1%;短期订阅收入3870.2万元,较2023年的4337.2万元减少10.8%[14] - 2024年IT技术订阅服务收入156549千元,占比6.6%,较2023年减少1.4%,因短期服务需求减少[16][20] 地区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深圳地区2024年收入1717743千元,占比72.4%,2023年占比82.9%;其他地区2024年收入309050千元,占比13.0%,2023年占比2.0%[21] - 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为2104000千元人民币,香港市场收入为267719千元人民币[74] 客户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客户A的收入为344532千元人民币,2023年来自客户B的收入为405054千元人民币[75]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存货从2023年的约7900万元增至2024年的约1.028亿元[42] - 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约1.06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2.556亿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6770万元,较2023年的7230万元减少460万元[46] - 2024年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含第三方和关联方)为283,274千元,2023年为118,716千元,同比增长138.62%[88] - 2024年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7,651千元,2023年为12,738千元,同比增长117.15%[88] - 2024年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为255,623千元,2023年为105,978千元,同比增长141.20%[88] - 2024年3个月内贸易及租赁应收款项(扣除拨备)为232,594千元,2023年为87,645千元,同比增长165.38%[88]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总值逾期金额为33,513,000元,2023年为22,365,000元,同比增长49.85%[88] - 2024年逾期90日以上应收账款金额为13,645,000元,2023年为13,085,000元,同比增长4.27%[8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07,382千元,2023年为147,840千元,同比下降27.36%[89]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67,678千元,2023年为72,281千元,同比下降6.37%[89] - 2024年6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为101,483千元,2023年为113,363千元,同比下降10.48%[90] - 2024年6个月至12个月贸易应付款项为3,127千元,2023年为23,871千元,同比下降86.06%[90] 人员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970名全职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143名,减少因战略人力优化[55] - 2024年,雇员薪酬(不含董事薪酬)约1.938亿元,2023年约1.921亿元[55] 股息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63]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均未宣派或派付股息,报告期末后也不拟派息[86] 财务报表审核及报告发布相关 - 审核委员会认为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平呈列财务状况及业绩[62] - 2024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适时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65]
凌雄科技(0243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7 17:59
财务表现 - 2024年中期收入为XXX百万元,同比增长XX%[3] - 公司EBITDA為XXX百萬元,同比增長XX%[3] - 公司淨利潤為XXX百萬元,同比增長XX%[3] - 收入及毛利均錄得顯著增長,突顯策略性措施卓有成效[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為9.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6%[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為9,288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9%[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為9.9%,較2023年同期的8.5%有所提升[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經調整EBITDA為1.4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4.5%[29] - 期內虧損約人民幣40,583千元,經調整虧損約人民幣22,304千元[32] - 期內EBITDA約人民幣121,880千元,經調整EBITDA約人民幣140,159千元[32] - 收入同比增長14.6%,達到9.43億人民幣[73] - 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8.5%提升至9.8%[73] - 淨虧損同比收窄4.2%,達到4,058萬人民幣[73] 業務發展 - 用戶數達到XXX百萬,同比增長XX%[3] - 未來將持續加大新技術研發投入,推出多款新產品[3] - 計劃在未來XX年內實現在XXX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拓展[3] - 公司已完成XXX項重大併購,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3] - 公司將繼續優化管理團隊,提升運營效率[3] - 公司將進一步完善ESG管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3] - 加強銷售團隊、擴大營銷範圍,利用數據驅動洞察力更好地了解及滿足客戶需求[9] - 優化價值主張及鎖定主要區域市場,成功把握新商機,加深與現有客戶關係[9] - 結合數字與傳統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確立為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產業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9] - 設備回收業務由毛損轉為毛利,體現卓越營運及適應發展能力[11] - 計劃利用文印設備的整合和擴張帶來的協同效應,補充現有產品並提高整體服務質量[10] - 對研發能力的潛在提升感到興奮,將新興技術融入服務供應[10] - 致力於鞏固勢頭、應對行業挑戰、抓住新機遇,實現可持續增長[10] - 公司正在加強AI技術在前端業務流程及中台管理的應用,以提高運營效率[17] - 公司將加強銷售及營銷實力,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更好的整體體驗[17] - 公司擴大精英銷售團隊及改善銷售團隊培訓系統以鞏固銷售網絡[66] - 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營銷及品牌宣傳來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行業影響力[66] - 公司進一步加強技術能力及升級系統基礎設施以改善經營效率[66] - 公司升級及強化SaaS產品的功能,引入物聯網技術及智能盤點等功能[66] - 公司與第三方業務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具備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系統核心能力的客戶服務入口網站[67] - 公司擴大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升級智能風險控制模型及提升實時企業信貸評估能力[67] - 公司建立內部線下風險控制團隊,提高線上線下綜合風險控制能力[67] 財務狀況 - 公司現金流充沛,為未來發展提供有力支持[3] - 流動資產約人民幣915.5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約13.2%[33] - 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約人民幣763.1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33] - 存貨約人民幣101.2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3] - 貿易及租賃應收款項約人民幣98.8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33] -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約人民幣57.8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34] - 銀行結餘及現金約人民幣477.8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5] - 銀行及其他借款約人民幣776.1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6] - 資本負債比率為117.0%[37]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增加16.8%至4.56億人民幣[74] - 總資產增加13.2%至17.54億人民幣,其中流動資產增加13.2%[74] - 總負債增加12.1%至8.83億人民幣,其中流動負債增加16.8%[74] - 淨資產下降3.0%至7.18億人民幣,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下降2.9%[75] 業務收入 - 公司來自設備回收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681.9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約17.0%[14] - 公司來自設備訂閱服務的收入約人民幣183.7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約13.0%[14] - 公司總設備訂閱量達到3,112,036台,較2023年同期增加15.2%[14] - 公司平板電腦及手機類設備回收收入佔比69.0%,較2023年同期增加21.0%[20] - 公司來自長期設備訂閱服務的收入約人民幣159.9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14.0%[18] - 公司來自IT技術訂閱服務的收入約人民幣77.0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略微減少0.3%[16] - 公司設備回收業務2024年上半年毛利為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