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06196)

搜索文档
弘康人寿保险增持郑州银行(06196)1495万股 每股作价约1.3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9:13
公司动态 - 弘康人寿保险于7月31日增持郑州银行(06196)1495万股 [1] - 每股作价1.3303港元,总金额约为1988.80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65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12.36% [1] 市场交易 - 本次增持涉及金额接近2000万港元 [1] - 持股比例从增持前的水平提升至12.36% [1]
大举入市!7月已有7家险资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8-01 16:14
险资入市动态 -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弘康人寿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0.45% [1][2] - 平安资产7月28日增持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H股持股比例升至16.03% [1] - 7月内已有7家险资出手,涉及8只股票,包括江南水务、华菱钢铁、龙源电力等 [2][3] 险资举牌情况 - 截至7月30日保险公司举牌21次,超过2024年全年且创近五年新高 [4]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12只为H股 [11][12] - 中国平安重仓5只港股银行股,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持仓市值超2600亿港元 [8] 银行股投资策略 - 中国平安对工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8.08%,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16.09% [8][9] - 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15.01%,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14.10% [9] - 银行股因低估值、高分红特点成为险资核心配置,平均股息率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 [10] 其他重点行业 - 公用事业领域:瑞众人寿持续增持龙源电力H股,持股比例从6%快速升至17% [3][7] - 能源领域:中国太保持有中远海能H股比例达9.03%,看重其高股息特性 [12] - 交通运输领域:中邮人寿增持东航物流,持股比例达5%以上 [7][11] 投资逻辑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优质高股息资产成为配置重点 [10][12] - 银行股因经营稳健、流动性好、分红稳定成为险资压舱石,持仓市值达万亿元 [11] - 投资标的需满足良好盈利基础及持续分红能力,买入成本控制是关键 [12]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绿色金融债券跟踪评级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01 11:23
评级结论 - 郑州银行主体及绿色金融债券跟踪评级维持AAA级 [1] - 公司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2] 信用优势 - 公司经营所在地经济发展环境良好 [1] - 公司在当地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 - 公司存款结构较好 [1] - 作为上市银行拥有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 [1] - 获得郑州市政府支持 [1] 面临挑战 - 业务发展和资产质量易受当地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影响 [1] - 资产质量持续承压 [1] -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1] - 流动性风险管控及资本补充面临一定压力 [1]
42家上市银行分红大比拼:共计派现6325.94亿元,郑州银行分红比例最低
大众日报· 2025-07-30 11:58
2024年度A股上市银行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达6325.94亿元 较2023年度增加近200亿元 同比增长3.14% [1][4][5] - 六大行合计派发现金超4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分红金额最高为1097.73亿元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 农业银行846.61亿元 中国银行713.60亿元 交通银行281.46亿元 邮储银行259.41亿元 [5]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分红总额最高达504.4亿元 另有兴业银行224.33亿元 中信银行194.55亿元 浦发银行124.09亿元 平安银行117.98亿元 光大银行111.67亿元分红超百亿 [6] 银行分红比例分析 - 42家银行中有14家分红率≥30% 招商银行以35.32%成为分红比例最高银行 [7] - 六大行分红比例均≥30% 其中交通银行32.68% 工商银行31.3% 农业银行30.01% [8] - 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沪农商行分红比例达33.91% 上海银行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苏州银行 厦门银行 兰州银行 渝农商行均超30% [9] - 郑州银行分红比例仅9.69% 为唯一低于10%的银行 其分红总额1.82亿元也位列最低 [4][7][9]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进展 - 沪农商行 杭州银行 兰州银行 常熟银行 长沙银行 苏农银行等多家银行已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 [10][11] - 常熟银行首次计划实施中期分红 长沙银行表示分红金额将不超过半年度归母净利润 [11] - 2024年有23家银行实施中期分红 2025年预计参与银行数量增加 [12] - 基于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多数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中期分红总额预计超2024年水平 [1][12]
郑州银行获弘康人寿保险增持3038.6万股
格隆汇· 2025-07-30 07:04
股东增持情况 - 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以每股均价1.3788港元增持郑州银行3038.6万股,涉资约4189.62万港元 [1] - 增持后弘康人寿持股数量增至211,132,000股,持股比例从8.95%上升至10.45% [1][2] 交易细节 - 交易股份代号为06196,对应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 [2] - 披露日期范围为2025年6月30日至7月30日,实际交易发生在7月25日 [2] - 每股交易价格明确标注为1.3788港元,交易总量30,386,000股 [2]
郑州银行(06196.HK)获弘康人寿保险增持3038.6万股
格隆汇· 2025-07-30 07:01
股权变动 - 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以每股均价1.3788港元增持郑州银行H股3038.6万股[1] - 本次增持涉及资金约4189.62万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到211,132,000股,持股比例从8.95%上升至10.45%[1] 持股详情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2.11132亿股H股[2] - 持股比例达到10.45%[2] - 交易性质为场内增持[2]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06196)3038.6万股 每股作价约1.3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8:57
公司动态 - 弘康人寿于7月25日增持郑州银行(06196)3038.6万股 [1] - 每股增持价格为1.3788港元,总金额约为4189.62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2.11亿股,持股比例升至10.45% [1] 股权变动 - 此次增持使弘康人寿对郑州银行的持股比例突破10% [1] - 交易规模占郑州银行已发行股份的显著比例 [1]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3038.6万股 每股作价约1.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29 18:54
公司股权变动 - 弘康人寿于7月25日增持郑州银行3038.6万股H股 [1] - 每股作价1.3788港元 总金额约4189.62万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2.11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0.45% [1] 市场交易动态 - 交易标的为港股上市的郑州银行(代码06196) [1] - 本次增持属于二级市场大宗股权交易行为 [1] -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突破10%的重要股权门槛 [1]
A股上市银行分红季:工行、建行千亿领跑,招行领先同梯队,郑州银行分红总额最低
搜狐财经· 2025-07-29 17:49
银行股分红情况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超过6300亿元,比2023年有所增加 [2] - 六大行和超半数股份行分红比例在30%及以上 [2] - 工商银行分红金额最高,为1097.73亿元,建设银行紧随其后,达1007.54亿元 [2] - 六大行全年合计派发现金红包超4200亿元 [2] - 招商银行全年分红金额最高,共计504.40亿元,分红比例35.32% [2] - 兴业银行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达224.33亿元 [2] - 沪农商行分红比例较高,为33.91% [3] - 郑州银行分红比例低于10%,是唯一一家分红比例低于10%的银行 [3] 银行股业绩表现 - 常熟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2025年上半年均表现为"增收又增利" [5] - 齐鲁银行、杭州银行和常熟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13% [5] - 常熟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10%和13.55% [6] - 杭州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7% [6] - 宁波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3% [6] - 齐鲁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48% [6] - 杭州银行总资产达2.24万亿元,同比增速5.83% [6] - 宁波银行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1.04%至3.47万亿元 [6] 资产质量 - 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1个百分点至0.76% [7] - 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09% [7] - 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持平 [7] - 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520.89%、489.53%、374.16% [7] 行业趋势 - 行业整体已有企稳回暖之势 [8] - 2025年净息差下行仍是行业共性,但下降幅度收窄 [8] - 银行板块规模突破15万亿,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5.6% [8] - 年初至今没有1只银行股出现下跌,涨幅超过20%的银行股有16只 [8]
微信公众号不能买理财了?多家银行调整这些功能
金融时报· 2025-07-28 11:15
银行微信公众号整合趋势 - 银行微信公众号数量庞大,涵盖电子银行、信用卡、私人银行等业务条线,一家银行旗下账号数量可达数十个 [1] - 银行公众号存在内容交叉、服务重合、流量低迷等问题,引发对资源浪费的质疑 [1] - 多家银行近期加大对线上渠道整合,微信公众号精细化运营成为重要方向 [1] 具体银行调整案例 - 上海农商银行自2025年7月10日起调整微信公众号理财产品购买功能,跳转至手机银行APP完成交易 [1] - 上海农商银行自2025年9月11日起停止微信公众号所有理财产品购买交易,赎回功能暂不调整 [5] - 郑州银行公司金融公众号将于2025年7月31日下线,功能迁移至郑州银行微银行公众号 [6] - 兴业银行遵义分行微信公众号于6月23日停止运营,深圳分行服务号迁移至订阅号 [6] 历史整合背景与行业观点 - 2021年工商银行将"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公众号并入"中国工商银行客户服务"公众号 [7] - 农业银行合并"中国农业银行对公线上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微缴费"公众号,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企业微银行" [7] - 流量红利消失、新增用户放缓促使银行整合线上渠道以降低运营成本、集中资源 [7] - 第三方渠道推送规则不确定性高,强化手机银行App建设是提升线上自营竞争力的大势所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