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09699)

搜索文档
释放规模效应,持续提质增效
星展证券中国·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1.1%至124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达0.5亿元,净利润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0.4%[1] - 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53.58亿元,净利润将达到1.61亿元,Non-IFRS净利润增长率为180.3%[2] - 公司24/25年预计营收为154/18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4年PS为0.5倍,维持“强于大市”评级[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测2026年净现金/债务将达到397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了255%[6] - 预计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将降至30.0天,较2022年的33.1天有所下降[6] - 2026年资产周转率预计为3.2倍,较2022年的2.5倍有所增加[6] - 预测2026年现金净增加将达到928百万元,较2022年的净减少1081百万元有显著增长[7] 其他新策略 - 分析师及其关联方不与研究报告提及的公司或发行人有任何经济利益联系[15] - 星展集团及其子公司截至2024年3月25日未持有本研究报告推荐的证券[16] - 星展证券或星展银行并非报告中提及的公司的证券做市商[16]
23年业绩点评:扭亏为盈,期待24年继续兼顾增长与盈利
东吴证券· 2024-04-0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08%[1] - 公司2023年同城配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8%,B端收入增长12%[2] - 公司2023年最后一公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9%[2] - 2026年预测的净利润增长率为35.00%[3] - 2026年预测的ROE为10.52%[3] - 2026年预测的P/E为20.15[3] 投资评级 -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中,买入评级对应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6] -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中,增持评级对应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6] -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中,中性评级对应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6] -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中,减持评级对应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6] -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中,卖出评级对应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中,增持评级对应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7] - 行业投投资评级中,中性评级对应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之间[7]
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长期利润率3倍提升空间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顺丰同城2023年全年实现首次盈利,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率达0.4%[1] - 公司毛利润同比提升93%,达7.9亿元,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1] - 2023年同城业务收入增长13%,商户数增加14万,茶饮收入同比增长75%[1] - 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增长25%,净利润1.9亿元,利润率达1.2%[1] - 公司目标价微调至11.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 未来展望 - 2024年顺丰同城总收入预计将达到21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 - 同城配送服务对商家的增速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18%[3] - 2024年顺丰同城的毛利润率预计将达到9.0%[3]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逐年下降,2026年预计将降至0.7%[3] - 运营利润预计将从2024年的181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6年的768万元人民币[3] - 调整后净利润率预计将从-2.8%提升至3.3%[3] -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将从2024年的0.53元增长至2026年的0.75元[3] 目标价及评级 - 顺丰同城目标价及评级数据来源于FactSet和交银国际预测[4] - 交银国际对互联网及教育行业覆盖公司的目标价普遍较高,潜在涨幅较大[5] - 顺丰同城(9699 HK)收盘价为9.19,目标价为11.30,潜在涨幅为23.0%[5] - 京东物流(2618 HK)收盘价为8.10,目标价为9.50,潜在涨幅为17.3%[5] - 汇通达网络(9878 HK)收盘价为29.50,目标价为38.00,潜在涨幅为28.8%[5] - 携程集团(9961 HK)收盘价为354.00,目标价为440.00,潜在涨幅为24.3%[5]
顺丰同城(09699) - 2023 Q4 - 业绩电话会
2024-03-26 18:30
公司业绩 - 过去三年市场增长率超过20个百分点[1] - 公司首次实现盈利,连续六年盈利增长[1] - 公司首次完成现金流转型,解决了业务的健康和生存问题[1] - 2023年毛利率从4.0%增长至6.4%[6] - 2023年总费用率从6.6%下降至5.0%的目标[8] - 公司在过去三年内现金流有了显著提升,去年约为40亿元人民币,今年资金回报约为27亿元人民币[9] - 公司计划今年回购20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4年的股价预计将高于2023年,对股价表现充满信心[10] - 公司在2024年仍然保持高频率的砖速,继续专注于收入增长[13] - 公司与抖音的合作关系紧密,合作场景不断扩大,对公司收入增长有积极贡献[14] 用户数据 - 过去两三年内,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数量持续增长[1] - KA流量和个人用户流量增加[1] - 全年启动活动约95万次[1] - 网络覆盖范围超过60%,完成1000多次限制覆盖[1] - 单渠道频率增长超过30%[1] - 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中,销售量增长了30%[19] 未来展望 - 公司在2024年仍然保持高频率的砖速,继续专注于收入增长[13] - 公司在最后一公里业务增长较好,拓展了与集团的新合作场景[16]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实现物流行业的普通利润率[20] - 公司目前的利润率为17.7亿人民币,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达到物流行业的普通利润率[2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中,系统方向分为几个方向,包括智能营销系统的推广和优化[21] - 公司在核心订单分配转移能力和转移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2] - 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中一直在核心领域进行降低单元成本的工作[2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行业市场受到本地化攻击,包括许多本地电商平台[2] - 下游市场增长迅速,特别是由K&A带领的下游战役[2]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至今每年都看到不同城市的数据有所改善[26] - 公司希望通过进入香港股市来释放股票价值[27]
顺丰同城(0969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6: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387.4百万元,较2022年度增长21.1%[1] - 公司2023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人民币794.7百万元,毛利率为6.4%,较2022年度毛利率4.0%提升[2] - 公司2023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64.9百万元,净利率为0.5%,公司净利润稳步增长[3] - 公司2023年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440.9百万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6.3百万元[4]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7人民币,相比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0.25人民币有所增长[7] - 公司2023年年内利润为50,595千元,较2022年的亏损286,903千元有显著改善[7]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19,042千元,较2022年的677,218千元有所下降[8]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780,649千元,较2022年的3,425,455千元有所增长[8] 公司业务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同城即时配送服务[11] - 公司2023年同城即时配送服务收入为12,387,416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21.4%[21] - 公司已出售上海丰赞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现将同城即时配送服务作为唯一经营分部,不再披露分部数据[20] - 公司与阿里合作覆盖大部分阿里生态内即配业务场景,提供小时达服务收入年内实现快速增长[57]
沙利文发布报告: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增长动能强劲,顺丰同城发展领先
中金在线· 2024-03-19 14:54
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配送是即时零售的核心基础设施,保证了消费者“即时需求、即时满足”[1] -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面临广阔的发展机遇、拥有持续增长的动能[2] - 即时配送服务成为连接线上消费者与线下产品的关键桥梁[7] 行业细分市场 - 即时配送行业主要服务于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其中餐饮外卖渗透率高达24.5%,显著高于即时零售的渗透率[9] - 跑腿服务因其高度的定制化和灵活性而独树一帜,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体验表现出更高的溢价支付意愿[11] 市场规模预测 - 2023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达到约408.8亿单,同比增长22.8%,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4%[12] - 预计到2028年,全国即时配送订单规模将达到813.1亿单,未来5年保持年均14.7%的增长[13] 行业竞争与发展 - 流量多极化趋势加深,第三方即配服务抢占行业新增量,本地零售数字化转型提速[14] - 下沉市场即时配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城即配服务可以满足下沉市场居民更加多元、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17]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无人配送、云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助力同城即配行业智能化提效升级,无人车/无人机降本增效作用显著[22] - 人工智能/云计算当前的应用更为成熟,通过更智能和高效的运力调配、路线规划来提高履约效率,优化骑手体验[23] 企业案例 - 顺丰同城作为头部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凭借全覆盖全能力的弹性运力网络、中立开放的属性和全环节智能化新技术应用能力,提供全场景、定制化、一体化、一站式的高质量履约配送服务[24][26] - 顺丰同城注重挖掘下沉市场与非餐品类的增长潜力,专注于提升同城配送的精细化运作,通过多样化和多级别的高弹性、高韧性运力体系,引进四轮车辆运力、无人机运力等方式,为商家打造即时配送服务系统[26]
顺丰同城(0969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44.64亿元增长28.8%至57.492亿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3.834亿元及毛利率6.7%,较去年同期毛利1.806亿元及毛利率4.0%显著改善[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为4460万元,净利率大幅改善至0.8%,实现扭亏为盈[8]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7.49191亿元,2022年同期为44.63963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53.65762亿元,2022年同期为42.83351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83429亿元,2022年同期为1.80612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855.8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1.35979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560.6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1.14233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内利润为4457.6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1.14233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031.4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1.4394亿元[20]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3元,2022年同期亏损0.15元[2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8576亿元,2022年同期亏损1.4394亿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403,538千元,较2022年末的677,218千元有所下降;流动资产总值3,637,496千元,高于2022年末的3,425,455千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增加28.8%至5,749.2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4,464.0百万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成本增加25.3%至5,365.8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4,283.4百万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383.4百万元,毛利率为6.7%;2022年同期毛利为180.6百万元,毛利率为4.0%[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13.4%至92.8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81.8百万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研发开支增加19.4%至41.2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34.5百万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增加5.8%至240.2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227.0百万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减少52.4%至16.5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34.7百万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及净利润率分别为30.3百万元及0.5%,2022年同期净亏损及净亏损率分别为143.9百万元及3.2%[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01.1百万元,2022年6月30日为1,741.7百万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430万元,主要因除所得税前利润约人民币3130万元,并经非现金及非经营性项目、营运资金变动、支付所得税等项目调整[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360万元,主要由于出售上海丰赞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结构性存款产品收益、投资于无形资产及购买固定资产[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30万元,主要是由于支付租赁负债[39]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121亿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193亿元,主要因购买的金融资产汇率变动[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未偿还的借款;以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为人民币3.5亿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支出总计人民币4.1104亿元,其中就无形资产付款人民币3.907亿元,就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人民币203.4万元;2022年同期资本支出总计人民币5.6226亿元[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749,191千元,2022年同期为4,463,963千元,同比增长约28.8%[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83,429千元,2022年同期为180,612千元,同比增长约112.3%[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利润为28,558千元,2022年同期经营亏损为135,979千元[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5,606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114,233千元[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内利润为44,576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114,233千元[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4,262千元,2022年同期为29,707千元[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30,314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143,940千元[75][7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5元,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为0.12元[7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3元,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为0.15元[7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403,53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77,218千元有所下降[7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3,637,496千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3,425,455千元[7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4,041,034千元,略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4,102,673千元[77]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3,054,460千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3,016,537千元[7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11,122千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7,311千元[7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975,452千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068,825千元[78]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986,574千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086,136千元[7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4,326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 - 251,288千元[8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3,645千元,2022年同期为 - 535,511千元[8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42,658千元,2022年同期为 - 796,828千元[82] - 2023年上半年同城即时配送服务收入为5,749,191千元,2022年同期为4,463,963千元[102] - 2023年上半年来自顺丰控股之附属公司的收入为2,355,281千元,2022年同期为1,542,768千元[10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税收优惠为15,299千元,政府补助为1,202千元,其他为19千元,总计16,520千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分别为24,342千元、5,979千元、4,369千元,总计34,690千元[105]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8,716千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净额为95千元,汇兑收益为94千元,惩罚及补偿为 - 2,203千元,其他为175千元,总计6,877千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分别为1,575千元、194千元、 - 7,782千元、 - 208千元、 - 42千元,总计 - 6,263千元[106] - 2023年上半年劳务外包成本为5304861千元,2022年同期为4235254千元[107]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47893千元,2022年同期为233922千元[107]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7634千元,2022年同期为21746千元[109]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4003千元,2022年同期为1622千元[110] - 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一般企业所得税率为25%,2023年部分附属公司享15%优惠税率[111]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11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0314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43940千元[11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03元,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0.15元[1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4576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14233千元[115] 同城配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同城配送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29.292亿元增长15.7%至33.88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同城配送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19.7%至12.58亿元[10] - 2023年上半年同城配送面向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4%至9.692亿元[10] - 2023年上半年同城配送下沉市县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2.442亿元[10] - 2023年上半年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收入24.187亿元,同比增长12.2%[11] - 2023年上半年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9.692亿元,同比增长25.4%[13]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15.348亿元增长53.8%至23.612亿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3.8%至23.612亿元[15] 平台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12个月,平台年度活跃商户规模达38万,同比增长27.2%[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过去12个月,年度活跃消费者规模逾1850万人,同比增长50.3%[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12个月,平台年活跃骑手扩大至超86万名,同比增长23.3%[16] 业务品类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茶饮收入同比增长80%,医药等零售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超100%[11] 运力及配送时效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匹配的四轮运力规模同比翻倍增长,时效达成率约95%,3公里内订单平均配送时长加速至22分钟[11] 合作相关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与阿里生态合作相关收入同比翻倍增长[12] - 2023年上半年与顺丰控股集团月结客户带来外部增量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21.9%[12]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7月28日,公司4.51403783亿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的程序完成,转换的H股于7月31日开始在联交所上市[47] - 2023年7月28日,公司451,403,783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的程序完成,7月31日开始在联交所上市[71] - 公司于2023年2月7日和2023年7月31日分别将78,947,684股及451,403,783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并在联交所上市[157]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57]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58]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60]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孙海金持有内资股48,162,096股,持股百分比9.52%(占总数5.16%);持有H股16,936,304股,持股百分比5.46%(占总数1.81%)[53] - 陈霖持有内资股5,627,110股,持股百分比1.11%(占总数0.60%);持有H股2,188,321股,持股百分比0.71%(占总数0.23%)[53] - 李秋雨持有内资股279,368股,持股百分比0.06
顺丰同城(09699)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8-28 18: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8.8%,达到57亿元 [1][2][3] - 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6.7% [3] - 毛利润达到3.8亿元,净利润和净利率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0.5% [3] - 连续6年保持利润率上升,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和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13][14][15] - 首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9][20][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活跃商户和C端消费者分别增长27%和50%,订单规模增长23%至86万单 [5] - 即时零售、进厂电商等新业务占比达60%,收入增长超过100% [7] - 最后一公里业务同比增长54%,得益于与集团合作的规模提升 [8][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下沉市场增速高于大盘,公司将持续加大在下沉市场的投入 [40][41] - 流量多极化趋势明确,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各大流量平台的合作 [5][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坚持第三方定位,持续链接更多渠道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23][24][25] - 聚焦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成为行业领先的即时配送服务商 [23][24][25] - 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23][24][25] - 探索与快递业务的融合创新,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29][36][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消费市场复苏力度温和,需求恢复不均衡,公司把握市场机遇 [2] - 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公司将专注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23][24][25] - 看好即时配送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公司将持续投入创新 [29][36][3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美团合作情况 **提问** 公司与美团的合作情况如何,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何影响 [40] **回答** 公司作为第三方平台,与各大流量平台包括美团都保持开放合作态度,可以成为他们的能力补充和供应商 [55][56][57] 问题2:下沉市场发展 **提问** 公司在下沉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会有何举措 [40][41] **回答** 下沉市场增速高于大盘,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 [40][41] 问题3:技术创新 **提问** 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50][51] **回答** 公司在传统AI、通用AI、无人技术等方面持续投入,以提升运营效率和开拓新业务 [50][51]
顺丰同城(0969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7:47
财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8.8%至人民币5,749.2百万元[1]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人民币383.4百万元,毛利率为6.7%[2]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44.6百万元,净利润率为0.8%[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0.05元,较2022年同期的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0.12元)有显著增长[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0,31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期内利润(-143,940千元)有显著增长[6] - 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03,538千元,较2022年底的677,218千元有显著下降[7] - 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637,496千元,较2022年底的3,425,455千元有显著增长[7]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中国同城即时配送服务[10] - 公司的最终控股公司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11] - 公司已于2021年12月14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1] 财务运营 - 2023年上半年同城即时配送服务收入为5,749,19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463,963千元增长[19] - 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中,30天内的款项占比最高,为903,415人民币千元,占比约为80%[27] - 公司的贸易应付款项中,3个月内的款项占比最高,为521,621人民币千元,占比约为94%[28] 公司发展 - 公司已完成了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的附属公司,目标集团不再是公司的附属公司[33] - 公司已承诺但尚未开始的租赁包括1年内4,066人民币千元,1至2年4,194人民币千元,2至3年2,917人民币千元[91]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以持续监督风险管理政策在公司内部的实施情况[114]
顺丰同城(0969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4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21日,主要提供同城即时配送服务,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3] - 公司在2022年度报告中强调了全场景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各市县和商圈,不断拓宽服务场景的覆盖,深入各行业解决方案[15] - 公司积极迎合多元化、专业化和定制化的服务需求,努力成为各大流量平台等行业参与者的即时配送首选服务商[16] - 公司通过科技系统实现高效订单匹配和智慧运营,在调度和智能营销方面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持续改善财务表现[17]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完善整体产品能力,开放SaaS平台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助推商家及合作伙伴O2O数字化转型[18] - 公司在2022年的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外部收入增长28.3%[29] - 公司致力于打造行业一流的专业即时履约服务,覆盖生活帮忙、医疗健康、商务代办等个人工作和生活场景[39] - 公司加强了面向消费者的品牌营销,扩大了用户触达范围,提升了新客渠道的铺设和营销策略[39] - 公司推出了全新升级服务“安心送”,提供保价产品全程监控、全额极速理赔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受[39] - 公司成功推出无人机急送服务,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52] 财务表现 - 2022年总收入达到10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外部客户收入增长28.3%,继续扩大市场领先地位[10] - 毛利率连续四年提升至4.0%,2022年净亏损率同比改善8.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的进一步释放[11] - 公司2022年毛利为4.1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到4.0%[63] - 2022年度虧損为286.9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度减少至898.9百万人民币[71]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实现收入人民币4,649.7百万元,同比增长19.8%[31] - 平台上的年度活跃商户规模达到33万,同比增长27.7%[32] - 近场电商和近场服务等高附加值场景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33] 骑手管理 - 公司在2022年度活跃骑手数量同比增长29.4%,通过多维度关注骑手安全、健康、个人发展和技能提升,留住优秀骑手[21] - 公司的骑手数量进一步扩大至超过78万名,同比增长29.4%,注重骑手在业务匹配和新业务线探索上的高质量增长[44] - 公司致力于打造温暖骑手平台,提供友好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关注骑手的安全、健康和个人发展,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应接受持续专业发展培训,以提升知识和技能,确保履行职责[119] - 公司为全体董事组织了关于董事职责和责任、企业治理和法规更新等培训课程[122] -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治理守则安排并举行了七次会议,确保高效运作[124]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明确各委员会的职责范围[126]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协调内部审计师和外部核数师的工作[128]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王克勤先生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128] -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的角色和职责已在公司网站和香港交易所网站公开披露,以供投资者查阅[129] - 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评估和监督公司经营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率,确保公司运作符合法规[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