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控股(09993)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涨 中国金茂、建发国际涨超4%
格隆汇APP· 2025-08-07 10:33
港股内房股表现 - 港股内房股普遍拉升上涨,中国金茂、建发国际集团涨超4%,越秀地产涨2.6%,龙光集团涨2.2%,旭辉控股集团、世茂集团、融信中国、富力地产、金辉控股、龙湖集团均涨超1% [1] 房地产行业展望 - 华泰证券研报称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止跌回稳"的基础正在构建,但要全面达成仍需要时间 [1] - 下半年政策发力方向可能包括:稳定房价预期、更有效地激活购房需求、优化收储发力去库存、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1] - 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1] 投资推荐方向 - 继续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逻辑的"三好"地产开发商 [1] - 推荐分红与业绩稳健的头部物管公司 [1] - 推荐受益于香港资产重估逻辑的香港本地地产股 [1]
港股内房股午后异动拉升,美的置业(03990.HK)涨超45%,龙光集团(03380.HK)涨超15%,金辉控股(09993.HK)、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均涨3%。
快讯· 2025-07-15 13:41
港股内房股表现 - 美的置业(03990.HK)股价涨幅超过45% [1] - 龙光集团(03380.HK)股价涨幅超过15% [1] - 金辉控股(09993.HK)和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股价均上涨3% [1] 行业动态 - 港股内房股在午后交易时段出现异动拉升 [1]
港股内房股早盘持续走高,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5%,中国金茂(00817.HK)涨超4%,新城发展(01030.HK)、富力地产(02777.HK)、金辉控股(09993.HK)等个股跟涨。
快讯· 2025-07-07 09:57
港股内房股表现 - 港股内房股早盘持续走高 [1] - 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5% [1] - 中国金茂(00817HK)涨超4% [1] - 新城发展(01030HK) 富力地产(02777HK) 金辉控股(09993HK)等个股跟涨 [1]
内房股大涨,金辉控股飙升36%,有何消息刺激?
金融界· 2025-06-16 21:12
港股内房股异动 - 金辉控股(09993 HK)一度疯涨近90% 最终收涨3577% [1] - 雅居乐集团(03383 HK)涨逾7% [1] - 世茂集团(00813 HK)融创中国(01918 HK)华润置地(01109 HK)等多股跟涨 [1] 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 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9%和38% 与1-4月份基本持平 [2] - 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 多数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2] -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4、04和05个百分点 [2] -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5、04和05个百分点 [2] - 5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4月末减少715万平方米 连续三个月减少 [3]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4] - 扎实推进"好房子"建设 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4] - 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 优化现有政策 [4] - 广州市提出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5] 机构观点 - 国盛证券维持房地产行业"增持"评级 认为政策力度将超过2008和2014年 [6] - 看好一线+2/3二线+极少量三线城市 [6] - 配置方向可选:基本面alpha公司、地方国企/城投/化债、中介、边际催化、物业 [6] - 民生证券认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效果显现 城中村改造及收储有望下半年加速落地 [7] - 国泰海通认为2025年地产政策不存在模糊地带 收储进入实质工作期 [7] - 部分城市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到26%左右 对刚需购房有明显支撑 [7]
金辉控股(0999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0: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47.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7%[5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1.112亿元人民币[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4,766.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下跌27.7%[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9,111.2百万元[61] - 2024年已确认收入24,766,044千元,2023年为34,248,685千元[72] - 2024年毛利率为–23.4%,2023年为7.38%;2024年净利率为–40.6%,2023年为–1.27%[7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111,234千元,2023年为581,248千元[72] - 2024年物业开发及销售总收入24,347,082千元,交付总建筑面积1,919,922平方米,平均售价12,681元/平方米;2023年分别为33,814,274千元、2,658,048平方米、12,721元/平方米[76]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24,766.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34,248.7百万元减少约27.7%[102][103] - 2024年物业开发及销售收入约243.471亿元,较2023年的约338.143亿元减少约28.0%[106][108] - 2024年物业租赁收入约3.328亿元,较2023年的约4.169亿元减少约20%[107][109] - 2024年管理咨询服务收入约1470万元,较2023年的约1750万元减少约16%[110][115] - 2024年酒店服务收入为7140万元[111][116] - 2024年销售成本约305.653亿元,较2023年的317.2亿元减少3.6%[112][117] - 2024年公司录得毛损约57.992亿元,2023年为毛利25.287亿元;2024年负毛利率约23.4%,2023年毛利率约7.4%[113][118] - 2024年财务成本约2110万元,较2023年的约5160万元减少约59.0%[114][119]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2750万元,较2023年的约2310万元增加[120][12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7.846亿元,较2023年的约10.305亿元减少约23.9%[122] - 2024年行政开支约5.665亿元,较2023年的约6.863亿元减少约17.5%[12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1030.5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784.6百万元,减少约23.9%[126]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686.3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566.5百万元,减少约17.5%[128]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约295.8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364.5百万元,增加约23.2%,2024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约为5.26%(2023年:5.99%)[130][134] - 其他开支从2023年152.1百万元降至2024年99.7百万元,减少约34.5%[131][13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2023年收益约359.8百万元变为2024年亏损约619.5百万元,减少约272.2%[132][136] - 应占合营企业亏损从2023年约99.4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118.4百万元[133][137] - 应占联营公司从2023年溢利0.1百万元变为2024年亏损434.0百万元[138][144] - 除税前从2023年溢利约697.8百万元变为2024年亏损约8822.1百万元[139][145]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1131.7百万元增至2024年1230.1百万元,增加约8.7%[140][146] - 2024年净亏损约10052.2百万元,较2023年约433.9百万元增加约2216.5%[141] - 2024年净亏损约100.522亿元,较2023年的4.339亿元增加约2216.5%[147]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净值约133.955亿元,2023年约为232.333亿元;流动资产总额减少约32.9%至666.152亿元,流动负债总额减少约30.0%至532.198亿元[148]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馀约23.904亿元,2023年约为70.729亿元;其中约0.08亿元以港元计值,约0.15亿元以美元计值[149] - 2024年末未偿还借款总额约246.022亿元,2023年约为294.284亿元;人民币借款约235.759亿元,2023年约为272.856亿元;美元借款约10.263亿元,2023年约为21.428亿元;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5.26%,2023年为5.99%[150][151] - 2024年末即期借款总额75.32895亿元,非即期借款总额170.69321亿元[153] - 2024年末须偿还银行贷款一年內为56.38676亿元,一年至两年为52.39338亿元,两年至五年为26.42172亿元,五年以上为3.688亿元[155] - 2024年末须偿还其他借款一年內为6.54114亿元,一年到两年为3.95亿元,两年至五年为14.85067亿元,五年以上为31.45亿元[155] - 2024年末须偿还的其他公司债券及资产抵押证券一年內为12.40105亿元,一年至四年內为16.67921亿元,四年以上为21.26023亿元[155] - 2024年末按固定利率的债务为141.96117亿元,按浮动利率的债务为104.06099亿元[155] - 2024年末借款以约412.333亿元的资产作抵押,2023年约为449.928亿元[156][1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买家融资向银行提供担保总额约为157.299亿元(2023年:约271.06亿元),就关联公司融资向银行及其他机构提供担保总额约为12.421亿元(2023年:约13.417亿元)[168][1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与开发中物业等相关的资本承担为约131.578亿元(2023年:约184.308亿元)[170][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包括董事)约为2.567亿元(2023年:约3.256亿元)[179][1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住宅及商业物业开发销售,也包括商业物业租赁、管理咨询服务和酒店服务[102][103] 各地区表现 - 重庆地区项目土地储备面积小计929,874平方米,权益小计714,955平方米[82] - 武汉地区项目土地储备面积小计2,510,476平方米,权益小计1,919,615平方米[83] - 北京地区土地储备面积小计1,113,590平方米,权益小计1,056,209平方米[85] - 上海地区土地储备面积小计为1,550,820平方米,权益面积小计为733,797平方米[98] - 西安地区土地储备面积小计为358,323平方米,权益面积小计为181,073平方米[98] - 上海地区土地储备面积小计4,209,171平方米,权益小计3,811,293平方米[89] - 西安土地储备面积小计4,678,708平方米,权益小计4,491,560平方米[91] - 福建地区项目土地储备面积合计2,335,822平方米[94] - 福建地区项目权益面积合计2,015,584平方米[94] - 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开发的土地储备面积合计15,777,641平方米[94] - 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开发的土地储备权益面积合计14,009,215平方米[94] - 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为19,397,626平方米,权益总面积为15,617,671平方米[100] - 福建地区土地储备面积小计为789,537平方米,权益面积小计为377,265平方米[100] - 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开发的土地储备面积小计为3,619,985平方米,权益面积小计为1,608,456平方米[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中央政府计划实施更积极的宏观政策,房地产行业有望逐步“止跌回稳”[65][68] - 公司将抓住机遇,调整经营战略,构建新型管理模式,建设“好房子”[65][68] - 集团目标为通过运用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维持融资持续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平衡,并持续监控流动资金状况[166][171] - 集团认为诉讼产生的负债不会对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69][17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前50强”,2023年获“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23强”[7][10] - 2024年3月公司清零所有信用型债务[22][28] - 2024年4月15日公司完成美元债券支付并结清公开市场发行的信用债券[23] - 2024年5月20日公司升级“交付100行动”交付系统,实现交付前、中、后100%保障[24] - 2024年5月24日上海北外滩索菲特酒店正式开业[25] - 2024年7月12日公司成功发行5.5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26] - 2024年8月23日西安金辉广场D16创意街区正式开业[27] - 4月15日公司完成美元债兑付,结清所有公开市场发行的信用类债券[29] - 7月12日公司成功发行5.5亿元中期票据[32] - 2024年公司在全国22座城市累计交付27000 +套高品质住宅,多城提前交付[47][49] - 2024年公司共举办1946场社区活动,业主参与超57.8万人次[48][50] - 9月福清金辉喜来登酒店获2024年度“臻选会议服务酒店”奖[34][39] - 9月公司获“2024中国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本价值TOP30”和“2024中国房地产企业最佳雇主30”两项奖[34][40] - 2024第十四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上,公司获“年度稳健发展企业”奖[35][40] - 10月15日石狮金辉城获缪斯设计奖室内设计最高奖铂金奖[36][41] - 11月11日金辉优步系•襄阳优步学府设计获2024年度伦敦国际设计赛金奖[38][44] - 12月24日无锡金辉天奕铭著叠墅样板空间获2024伦敦设计奖“室内设计最高奖铂金奖”[46][49] - 2024年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出现公允价值损失,受合同销售价格下降、入住率和租金收入低于预期影响[57] - 金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由林先生拥有64.97%,林女士拥有35.03%[54]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1港元[54] -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和销售同比下降[58] - 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政策,旨在优化政策、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信心[58] - 2024年购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契税和增值税等税收调整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58] - 2024年政府实施收购商品房和盘活闲置土地等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58] -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去库存的关键驱动力,部分一二线城市市场出现企稳迹象[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7项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1,348,098平方米,1处持作未来开发的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约69,530平方米[77][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建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约10,566,823平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13%[78][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及应占总建筑面积分别约为19,397,626平方米及15,617,671平方米[8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713名雇员(2023年:1432名雇员)[179][183] - 2024年,公司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及出售[177][18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任何即时计划[178][182] - 2024年12月31日后直至年报日期,集团并无进行任何重大事件[180][184] - 林定强58岁,1996年9月创立集团,2019年10月17日任董事,2020年3月16日调任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0.07% 耀才证券获蚂蚁财富要约大涨超66%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12: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 07%至21997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 50% 早盘成交额966亿港元 [1] - 耀才证券金融大涨66% 蚂蚁控股拟溢价17 6%提全购要约 [1] - 金猫银猫涨9 6% 明日起更名"珠峰黄金" 机构认为市值未充分反映上游业务潜力 [1] - 泡泡玛特涨超11% Labubu IP推动其官方应用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1] - 布鲁可涨超7% 机构看好IP潮玩行业景气度及公司新品加速放量 [1] - 古茗涨超9%创历史新高 股价较招股价累计涨幅超1 4倍 [1] - 洛阳钼业涨超4%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0% 拟收购Lumina黄金公司 [1] - 绿色动力环保一度涨9%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 21%至1 85亿元 [1] - 荣昌生物涨超4% 泰它西普三期MG数据积极 多项成果入选2025 ASCO口头报告 [1] - 内房股集体下跌 金辉控股跌5% 绿城中国跌3% 机构认为Q2政策以托底为主 [1] 业绩下滑公司 - 中国神华跌3 57% 一季度煤炭业务量价齐跌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18% [2] - 比亚迪电子跌7% 一季度营收利润微增 iPhone出货结构变化或影响中框业务 [2] - 赤峰黄金跌3 66% 但月内累计涨幅近60% 金价上涨推动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1 4倍 [3]
港股房地产股走弱 金辉控股跌近7%
快讯· 2025-04-28 09:43
房地产行业股价表现 - 金辉控股(09993 HK)股价下跌6 87% [1] - 万科企业(02202 HK)股价下跌3 85% [1] - 绿城中国(03900 HK)股价下跌3 28% [1] - 华润置地(01109 HK)股价下跌3 14% [1]
突然爆发!3分钟,直线涨停
新华网财经· 2025-04-25 12: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 沪指涨0.15% 深证成指涨0.87% 创业板指涨1.07% 北证50指数涨1.11%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331亿元 较上日同期缩量469亿元 超3800只个股上涨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1.36% 恒生科技指数涨1.87% 国企指数涨1.29% [3] 房地产板块 - A股地产股集体走强 南国置业/世联行/渝开发/大龙地产涨停 大龙地产3分钟内直线封板 [4][5] - 港股地产股表现更强劲 金辉控股盘中最高涨超80% 收盘涨43.56% 融信中国涨超17% 远洋集团涨超11% [7] - 政策面推动行业回暖 上海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5.1% 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2.2% [9] - 机构观点认为地产板块超额收益源于政策预期 花旗建议增持中国地产股 看好ROE回升 [9] 电力板块 - 华银电力实现2连板 长源电力/西昌电力/华电辽能等涨停 [10]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4.3亿千瓦 同比增14.6% 其中太阳能装机同比增43.4% 风电装机同比增17.2% [10] - 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10.3% 电网工程投资同比增24.8% [10] AI硬件与创新药 - 光模块/铜缆高速连接等AI硬件方向强势 仕佳光子/致尚科技涨超10% [3] - 创新药板块局部调整 江苏吴中跌停 [3] 新股表现 - 新股N众捷首日最高涨超250% 触发临停 午盘涨203% 成交额7.24亿元 [11][12] - 公司主营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1%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0% [13]
房地产大爆发,金辉控股直线拉升超50%
中国基金报· 2025-04-25 11:1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微涨0 03%至3298 36点 深证成指涨0 51%至9928 81点 创业板指数涨0 6%至1947 45点 [1][2] - 大消费股活跃 食品零售板块领涨 安记食品9天8板 茂业商业 中央商场等多股涨停 [2] - 维生素 宠物经济等概念板块领跌 [2] 房地产行业 - 港股地产股集体走高 金辉控股直线拉升56 44%至3 42港元 市值142亿港元 [3][4][5] - 领地控股涨29 41% 金地商置涨17 65% 中国奥园 富力地产等涨逾10% [4][5] - A股地产股表现强劲 南国置业 世联行 渝开发等多股涨停 涨幅均超10% [6] - 花旗集团策略师建议建仓中国房地产股票 预计未来两年行业盈利能力将提升 [7] - 汇丰控股分析师认为主要开发商ROE将复苏 中信证券指出稳楼市政策提振消费 [7] 电力行业 - 电力板块延续强势 华银电力 西昌电力两连板 华电能源 华电辽能首板 [8][10] - 华银电力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894 61% 主要因煤价同比下降54 08元/吨及发电量增长7 37% [11] - 水电企业量价齐升 3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 5% 受益于来水改善和电价市场化改革 [11] - 国家电网2025年投资计划突破6500亿元 南方电网达1750亿元 合计8250亿元创历年最高 [12]
金辉控股(0999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247.66亿元[2] - 2024年公司亏损10.05亿元,2023年亏损4.34亿元[3]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5元,2023年为0.14元[4]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00.42亿元,2023年末为305.43亿元[5]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值为666.15亿元,2023年末为992.35亿元[5] - 2024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为532.20亿元,2023年末为760.02亿元[5]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93.10亿元,2023年末为178.27亿元[6]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241.28亿元,2023年末为359.49亿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亏损100.52176亿元,短期借款为75.3289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29772亿元[11]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247.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7.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1.112亿元[48] - 2024年毛利率为–23.4%,净利率为–40.6%,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225分;2023年分别为7.38%、–1.27%、14分[53] - 2024年资产总值966.57346亿元,债务总额246.02216亿元,净负债额222.11823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148.33422亿元[53] - 2024年净负债率为92.1%,剔除预收款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8.4%;2023年分别为62.19%、60.98%[53] - 2024年集团收入约247.66亿元,较去年同期342.49亿元减少约27.7%[60] - 2024年销售成本约305.65亿元,较2023年317.20亿元减少3.6%[66] - 2024年集团毛损约57.99亿元,2023年毛利为25.29亿元;2024年负毛利率约23.4%,2023年毛利率约7.4%[67]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末约992.348亿元减少32.9%至约666.152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末760.016亿元减少30.0%至532.198亿元[80] - 2024年度集团净亏损100.52176亿元[109][11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借款为75.32895亿元[109][11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29772亿元[109][110] 债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总有息负债为246.0亿元,较2023年末的294.3亿元下降48.3亿元[2] - 2024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5.26%,较2023年同期下降0.73个百分点[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余额约246.022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约16.4%;加权平均债务成本约5.26%,同比下降约0.73%[50] - 2024年公司完成美元债兑付,结清所有公开市场发行的信用类债券;7月成功发行5.5亿元的中期票据[50] - 2024年借款总额为2.46亿元,较2023年的2.94亿元下降16.4%[84][85] - 2024年有抵押借款为2.36亿元,无抵押借款为1026.35万元;2023年有抵押借款为2.73亿元,无抵押借款为2142.84万元[84] - 2024年须偿还银行贷款一年至两年为5239.34万元,较2023年的4475.41万元增长17.1%[85] - 2024年须偿还其他借款两年至五年为1485.07万元,较2023年的168万元增长783.97%[85] - 2024年按固定利率计息的借款为1.42亿元,较2023年的1.6亿元下降11.87%;按浮动利率计息的借款为1.04亿元,较2023年的1.34亿元下降22.53%[85] - 2024年集团借款以约412.33亿元资产作抵押,较2023年的约449.93亿元下降8.35%[86]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244.33226亿元,2023年为338.31807亿元[20] - 2024年物业租赁收入为3.32818亿元,2023年为4.16878亿元[20] - 2024年物业销售客户合约收入为243.47082亿元,2023年为338.14274亿元[21] - 2024年酒店服务客户合约收入为7142.2万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21] - 2024年管理咨询服务客户合约收入为1472.2万元,2023年为1753.3万元[21] - 2024年物业开发及销售收入约243.47亿元,较去年同期338.14亿元减少约28.0%[62] - 2024年租金收入约33.28亿元,较去年同期41.69亿元减少约20%[63] - 2024年管理咨询服务收入约1.47亿元,较去年同期1.75亿元减少约16%[64] - 2024年酒店服务收入为7.14亿元[65] 其他财务指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分配至剩余履约责任预期确认收入一年內为16,971,144千元,一年后为2,480,212千元,总计19,451,356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985,130千元、4,092,005千元、34,077,135千元[2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27,518千元,2023年为23,105千元[26] - 2024年财务成本总计364,480千元,2023年为295,840千元[2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总计30,903,939千元,2023年为32,152,368千元[28] - 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1,230,123千元,2023年为1,131,700千元;2024年应付税项总额6,195,266千元,2023年为5,739,088千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计37,491千元,2023年为39,458千元[4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2,123千元,2023年为2,224千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一年以内为2.4%、一至三年为15.9%、超过三年为100%,总计为5.4%;账面总值分别为37,514千元、1,025千元、1,075千元,总计39,614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885千元、163千元、1,075千元,总计2,123千元[43]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一年以内为2.7%、一至三年为10.3%、超过三年为100%,总计为5.3%;账面总值分别为40,143千元、464千元、1,075千元,总计41,682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1,101千元、48千元、1,075千元,总计2,224千元[4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一年以内为9,621,850千元,超过一年为614,161千元,总计10,236,011千元;2023年分别为10,390,127千元、663,447千元、11,053,574千元[44] - 2024年集团财务成本约2.11亿元,较2023年5.16亿元减少约59.0%[68]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2310万元增至2024年约2750万元[6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10.305亿元减少23.9%至2024年约7.846亿元[70]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6.863亿元减少17.5%至2024年约5.665亿元[71]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约2.958亿元增加23.2%至2024年约3.645亿元,2024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5.26%(2023年:5.99%)[72] - 其他开支从2023年1.521亿元减少34.5%至2024年9970万元[73]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2023年收益约3.598亿元变为2024年亏损约6.195亿元,减少约272.2%[74] - 除税前从2023年溢利约6.978亿元变为2024年亏损约88.221亿元[77]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11.317亿元增加8.7%至2024年12.301亿元[78] - 年内净亏损从2023年约4.339亿元增加约2216.5%至2024年约100.522亿元[79]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数据 - 物业开发为集团唯一可报告经营分部[17] - 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仅源自中国内地经营所得,无非流动资产位于内地以外地区[18] - 报告期末,对单一客户或共同控制下一组客户的销售未占集团收入的10%或以上[19] - 2024年集团在全国22座城市累计交付超27,000套高品质住宅[50] - 截至2024年底,集团在建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约1056.68万平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13%[57] - 截至2024年底,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及应占总建筑面积分别约为1939.76万平方米及1561.77万平方米[58] 税务相关信息 - 中国内地经营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征收[31] 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无)[33]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發末期股息[114] 每股亏损计算相关信息 - 计算2024年及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45,227,000股[34] 担保及资本承担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集团就授予物业买家的融资向银行提供的担保总额约为157.3亿元,较2023年的约271.06亿元下降41.94%;就授予关联公司的融资向银行及其他机构提供的担保总额约为12.42亿元,较2023年的约13.42亿元下降7.42%[93] - 2024年集团与开发中物业等相关的资本承担为约131.58亿元,较2023年的约184.31亿元下降28.61%[95] 公司重大投资及计划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附属公司等的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及出售,也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任何即时计划[97][98]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713名,较2023年的1432名减少[99] - 2024年度员工成本约2.567亿元,较2023年的约3.256亿元降低[99] 会计准则相关信息 - 集团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但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14][15][16]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林定强兼任两职,偏离企业管治守则[102]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钟创新[104] 证券交易相关信息 - 2024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13] 公司会议及人员委任相关信息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6月27日召开,6月24 - 26日暂停股东登记[115] - 自2025年3月28日起,吴琰坤女士及谢日康先生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16] - 变动后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116]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集团现金计值相关信息 - 2024年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中,约80万元和150万元分别以港元和美元计值[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