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资本(600061)

搜索文档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上海证券报· 2025-04-10 03:2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合理判断,拟以2 - 4亿元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用于可转债转股,以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2][6][32] 回购方案的审议及实施程序 - 2025年4月8日公司披露筹划回购提示性公告,拟以2 - 4亿元回购股份 [5][31] - 2025年4月9日九届二十二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议案,表决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且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32] 回购预案的主要内容 回购目的 - 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前景,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发展 [6][33] 拟回购股份种类 - 人民币普通股A股 [7][34] 回购方式 - 通过上交所股票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 [8][34] 回购实施期限 - 自董事会审议通过起不超12个月,若筹划重大事项连续停牌超10个交易日,复牌后顺延实施并披露 [9][35] - 回购资金达上限或董事会决议终止,回购期限提前届满 [10] 拟回购股份用途、数量、占比、资金总额 - 用于可转债转股,若3年内未实施,未实施部分股份将注销 [11][35] - 资金总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4亿元 [12][35] - 按2亿元、8.9元/股测算,回购约2247万股,占总股本0.35%;按4亿元测算,回购约4494万股,占总股本0.70%,具体以实际为准 [12][35] 回购股份价格或价格区间、定价原则 - 价格不超8.9元/股,未超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均价150%,具体由管理层结合情况确定,若有除权除息事项将调整 [14][36] 回购股份资金来源 - 自有资金等,总额2 - 4亿元 [15][37] 预计回购后公司股权结构变动情况 - 按2 - 4亿元及8.9元/股测算,回购2247 - 4494万股,若全部用于转股,总股本不变;若未实施用途,注销后总股本减少,具体以实际为准 [16][38] 回购股份对公司各方面影响分析 - 财务和盈利能力良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3024亿元,净资产549亿元,货币资金154亿元,2024年营收151亿元,净利润26.94亿元 [16][39] - 按4亿元测算,回购资金占总资产、净资产、货币资金比例分别为0.13%、0.73%、2.60%,对经营、财务和未来发展无重大影响 [17][39] - 不影响偿债、债务履行和持续经营能力,不导致控制权变化,不影响上市地位,有利于降低股份稀释,保护股东利益,提升形象 [17][40] 董监高、控股股东等相关情况 - 董事会决议前6个月内无买卖公司股份行为,无利益冲突、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行为,回购期间无增减持计划,如有将披露 [17][40] - 董监高、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未来3个月、6个月无减持计划,如有将披露 [19][40] 回购股份后注销或转让安排 - 用于可转债转股,3年内未实施,未实施部分股份将注销,不影响正常经营和财务,注销将履行决策程序 [20][41] 防范侵害债权人利益安排 - 不影响持续经营,不导致资不抵债,若注销股份将通知债权人保障权益 [21][42] 办理回购事宜授权 - 董事会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包括设立账户、择机回购、办理报批、调整方案等,有效期至授权事项办理完毕 [22][43] 回购预案的不确定性风险 - 若股价超上限、发生重大事项或内外部情况变化,存在回购方案无法实施、变更或终止风险 [24][43] - 可转债转股不足,存在回购股票不能全部转换风险,未实施部分股份将注销 [24][44]
国投资本(600061) -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2025-04-09 20:05
业绩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024亿元,归母净资产549亿元,扣除客户存款后货币资金154亿元[2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归母净利润26.94亿元[21] 股份回购 - 拟回购金额2 - 4亿元,价格不超8.90元/股,期限自2025年4月9日起不超12个月[2][6] - 按2亿下限测算,回购约2247万股,占总股本0.35%;按4亿上限测算,约4494万股,占0.70%[13][14]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等,用途为可转债转股,3年内未实施部分注销[2] 风险提示 - 回购期限内,若股价超上限等情况,存在回购方案无法实施或变更终止风险[30] - 回购股份用于可转债转股,可能存在转股不足,未实施部分将注销[30]
国投资本(600061) -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方案的公告
2025-04-09 20:05
业绩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024亿元,净资产549亿元,货币资金154亿元[13] - 2024年公司营收151亿元,净利润26.94亿元[13] 回购计划 - 2025年4月8日筹划回购,4月9日董事会通过方案[6][8] - 回购期限不超12个月,拟回购2247 - 4494万股,占比0.35 - 0.70%[9][11] - 回购资金2 - 4亿元,价格不超8.90元/股[11][12] - 回购用于可转债转股,3年未实施部分注销[17] 其他情况 - 董监高、大股东未来3、6个月无减持计划[16] - 按上限测算,回购资金占比分别为0.13%、0.73%、2.60%[14] - 董事会授权经营层办理回购事宜[19][20] - 多种情况可能致回购方案无法实施、变更或终止[21]
国投资本(600061) -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九届二十二次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09 20:00
公司决策 - 九届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4月9日通讯召开,9位董事全出席[3] 回购计划 - 公司拟2 - 4亿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用于可转债转股[5] - 回购价不超8.90元/股[5] - 回购期限自方案通过日起不超12个月[5] - 回购议案表决9票同意,0票反对与弃权[5]
国投资本(600061) -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08 12:34
回购计划 - 公司筹划回购A股用于转换可转债[1][2] - 回购资金2 - 4亿元,来源为自有资金[3][4] - 拟集中竞价交易,价格不超均价150%[4] - 实施期限12个月,需符合法规[6] - 事项待审议,有不确定性[7]
4月3日股市必读:国投资本(600061)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4-07 02:15
文章核心观点 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国投资本股价上涨,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投资者对公司分红和薪酬提出建议,公司回应薪酬与效益挂钩,同时公布可转债转股结果及股份变动情况 [1][3][4][5]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国投资本报收于7.12元,上涨0.28%,换手率0.37%,成交量23.8万手,成交额1.6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44.82万元,占总成交额13.25%;游资资金净流入589.9万元,占总成交额3.48%;散户资金净流入1654.92万元,占总成交额9.76% [4] 投资者建议与董秘回复 - 投资者建议把分红用于回购注销国投资本股票以提升每股收益和股价,要求董事会成员和集团公司部门负责人带头增持股票 [2] - 投资者质疑公司在各大券商降薪时人均薪酬逆市上涨,不满足降本增效宗旨 [3] - 董秘表示公司落实国资监管薪酬政策,建立薪酬与效益挂钩联动机制,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14%高于人均薪酬增幅,公司优化人员结构、落实降本增效措施 [3] 公司公告 - 自2021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转债累计有82.6万元转换为公司A股股份,累计转股数量为83,133股,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30%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尚未换股的可转债金额为79.99174亿元,占可转债发行总量的99.9897% [5] - 公司于2020年7月24日发行8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2021年2月1日起可转股,当前转股价格为9.55元/股 [5] - 2024年12月24日公司完成回购股份注销工作,转股价格未变 [5]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转债有6000元转换为公司A股股份,转换数量为624股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6,393,981,307股 [5]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3 02:1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披露2021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可转债转股情况及未换股可转债金额 [2][5] 可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 2020年7月24日公司公开发行8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0亿元,期限6年 [3] - 2020年8月20日公司8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国投转债”,代码“110073” [3] - “国投转债”自2021年2月1日起可转换为本公司股份,当前转股价格为9.55元/股 [3] 回购股份注销情况 - 2024年12月24日公司完成回购股份注销工作,注销31339011股,转股价格未变仍为9.55元/股 [4] 可转债本次转股情况 - 2021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转债累计82.6万元转换为A股股份,累计转股83133股,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30% [2][5]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转债6000元转换为A股股份,转换数量为624股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尚未换股的可转债金额为79.99174亿元,占可转债发行总量的99.9897% [2][5] 其他 - 公司联系部门为综合部(董办),电话010 - 83325163,邮箱600061@sdic.com.cn,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2号楼国投金融大厦,邮编100034 [7]
国投资本(600061) -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4-02 16:31
可转债发行与交易 - 2020年7月24日公开发行8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80亿元,期限6年[2] - 2020年8月20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 转股情况 - 2021年2月1日起可转股,当前转股价格9.55元/股[2] - 2021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82.6万元可转债转股83133股,占比0.0030%[3][5]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6000元可转债转股624股[5] 剩余可转债金额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换股可转债金额79.99174亿元,占比99.9897%[3][5] 股份变动 - 2024年12月完成回购股份注销31339011股[4]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和总股本均增加624股[7]
国投资本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3-29 07: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国投资本各业务板块受市场环境影响有不同表现,公司推进改革转型、优化布局、强化协同以提升业绩,同时公布利润分配预案、关联交易预计、担保预计等重要事项,相关议案待股东会审议[3][6][36]。 行业市场情况 证券行业 - 2024年股票市场波动大,监管趋严,IPO放缓,债权市场走牛,权益市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涨12.7%,深证成指涨9.3%,日均股基成交额增22.0% [3] 信托行业 - 2024年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27万亿,业务转型关键期,传统业务萎缩,创新业务未形成稳定盈利,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4] 公募基金行业 - 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万亿且创新高,改革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ETF规模超主动权益基金,个人养老金产品落地 [5] 期货行业 - 2024年政策明确发展路径,新增15个期货期权品种,成交额增长,机构客户占比提升,但存在同质化竞争和“增产不增收”问题,成交量降9.08%,成交额增8.93% [5] 公司业务情况 证券业务 - 2024年国投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增长,营收降14.71%,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长,各业务有不同表现 [7] - 财富管理转型推进,经纪业务净收入略降,新开客户等指标增长,理财业务良好,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获多项财富管理相关奖项,APP用户活跃 [7][8] - 机构业务发展,席位佣金净收入降,机构客群经营稳定,账户数、资产规模和交易额增长,资产托管业务发展良好 [9][10] - 投行业务向产业投行转型,净收入降45.11%,股权融资调整方向,债权融资规模提升,获债券承销资格,完成特色业务和绿色金融项目 [10][11][12] - 固收投资转型,获多项奖项,权益投资稳健,做市业务排名靠前,场外衍生品业务创新,直接投资有项目布局 [13][14] - 资管业务结构改善,净收入略降,产品管理市值下降,获多项奖项,公募资格申请受理 [15] - 信用业务稳中求进,净收入降7.29%,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略降,规模和风险可控,提升客户体验 [16] 信托业务 - 2024年国投泰康信托营收和净利润下降,推进战略转型 [17] - 资产服务信托业务布局加速,家族信托和家庭服务信托业务发展 [17][18] - 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完备,证券投资产品线丰富,资产证券化业务跃升,股权投资业务协同提升 [19] - 公益慈善信托业务提升,规模和渠道突破,获多项慈善奖项 [19] 公募基金业务 - 国投瑞银基金资产规模增15%,经营收入降3%,各方面表现良好 [20] - 提升核心投资能力,投研体系建设推进,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排名靠前 [20] - 打造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建立特色指数产品体系,布局高景气行业主题产品线 [21] - 提升投资服务客户陪伴体验,投教视频和线下活动受青睐 [22] 期货业务 - 2024年国投期货总资产、净资产和客户权益规模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可观,推进各项工作 [23] - 整合分支机构资源,优化网点布局,设分支机构16家 [23] - 深化业务协同,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IB业务收入提升 [24] - “国投大宗”品牌推广有效,服务实体功能发挥 [25] - 加强IT治理,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 [26] 公司重要事项 利润分配 - 2024年末总股本6393980683股,拟派现金红利约81203.55万元,每10股派1.27元(含税),回购股份16502.21万元,现金分红比例36%,因可转债转股等可调整分配总额 [36][53] 关联交易 - 2025年预计日常关联交易需股东会审议,交易遵循公平原则,对公司有积极影响 [38][45] 担保预计 - 2025年拟新增担保不超13331.28万元,年底预计担保余额不超210000万元,为全资子公司间担保 [60] 董事会决议 - 2025年3月27日九届二十一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股东会审议 [73] 监事会决议 - 2025年3月27日九届九次监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需股东会审议 [33]
国投资本2024年净利润增长14.32%,但营收下滑13.76%暴露隐忧
金融界· 2025-03-28 23:0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投资本2024年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增长 面临传统业务挑战 需在数字化转型和风险管理发力寻找新增长点 [1][7] 营收下滑背后的业务困境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76% 远低于市场预期 暴露核心业务困境 [4] - 全球经济复杂、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内经济转型需求不足等影响公司业务 证券、信托等传统业务受市场和政策影响营收不佳 [4] - 国投证券2024年营业总收入122.7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 但管理资产规模同比下降24% 资产管理业务有压力 [4] -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增长 但经营收入同比下降3% 基金业务市场竞争疲软 [4] 净利润增长的背后:成本控制与业务转型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32% 得益于成本控制和业务转型 [5] - 公司优化金融业务布局、推进改革转型、完善风控体系、强化业务协同 成本控制上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5] - 公司业务转型向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 聚焦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提升产业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6] - 国投证券研投顾财富管理转型 发展买方投顾业务 全年新增签约资产21.57亿元 管理规模达14.06亿元 缓解传统业务下滑压力 [6] 数字化转型与风险管理:未来发展的关键 - 2024年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 与国投证券联合组建AI项目组打造智能问答系统 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升级 [7] - 国投证券全年信息技术投入10.51亿元 为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7] - 公司完善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和基础保障 重构风险偏好和限额管理体系 建立风险监测指标库和控股企业健康度画像 整体风险可控 资产质量夯实 [7] -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 公司需加强证券、信托等高风险业务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