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银行(601229)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银行(601229):重塑信贷结构,化风险夯实基本面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21:5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上海银行"增持"评级,目标估值对应2025年0.6倍PB,较当前股价(2025年PB 0.51倍)存在18%上升空间 [1][6][9]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经历信贷结构调整阵痛后,基本面步入底部企稳区间,ROE有望实现底部修复 [4][6][9] - 信贷结构重塑成效显著,消费贷和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大幅压降,战略新兴领域贷款占比提升 [6][11][64] - 资产质量压力峰值已过,不良生成率自2020年峰值1.35%回落,零售不良率(2Q25:1.30%)已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 [6][82][83] - 负债成本管控优势突出,1H25存款成本低于可比同业平均27bps,资产端定价在监管"反内卷"导向下有望企稳 [6][12][56] - 高股息(当前股息率5.6%)和可转债主题构成短期催化,经济修复背景下业绩弹性突出 [6][9][12] 信贷结构调整 - 消费贷占贷款比重从2019年末18.0%压降至2Q25的7.2%,下降10.8个百分点 [6][64] - 对公房地产贷款占贷款比重从2019年末15.9%压降至2Q25的8.6%,下降7.3个百分点 [6][64] - 战略新兴领域贷款占比显著提升,2Q25制造业贷款占比8.2%、基建类贷款占比13.8%,分别较2021年末提升3.5和2.5个百分点 [6][68] - 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2Q25企业人民币贷款中科技/普惠/绿色贷款占比分别达22.2%/17.5%/15.2% [68][69] 资产质量演变 - 整体不良率从4Q22峰值1.25%回落至2Q25的1.18% [6][78] - 零售不良率2Q25为1.30%,低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1.48%) [6][78] - 对公房地产不良率2Q25为2.59%,较2022年峰值下降207bps,但受个案影响较年初抬升 [6][78][81] - 不良生成率自2020年峰值1.35%持续回落,2021-2024年均低于该水平 [6][81] - 逾期率自2021年高点下降48bps至2Q25的1.60%,关注率2Q25为2.04% [83] 盈利能力分析 - 2023年ROE为10.4%,较上市城商行平均低2.30个百分点(2019年低0.98个百分点) [4][22] - 息差处于行业底部,1H25净息差为1.15%,但负债成本优势显著(1H25存款成本1.62%) [56][62] - 信用成本持续改善,2024年信用成本0.39%已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0.47%) [62][6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3.5%/5.6% [6][10] 区域发展优势 - 长三角地区贷款占比达78%(其中上海地区48%),深度受益区域经济发展 [70][77] - 长三角地区贷款增速(2Q25:9.2%)高于全国平均2.4个百分点,但市占率较2021年下降0.27个百分点至1.50% [71][79][80] 市场估值特征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 0.51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6][9] - 股息率5.6%(基于最近一年分红),1H25分红率达32.2% [1][6][9] - 流通A股市值1271.7亿元,主动基金重仓比例仅0.07%,存在较大配置空间 [1][12][16]
香港金管局公布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将于10月9日生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8:26
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 - 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措施 将于2025年10月9日生效 旨在满足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需求[1] - 优化措施包括重新分配日间和即日隔夜人民币资金额度 总额维持400亿元人民币不变 日间额度从200亿元增至300亿元 隔夜额度从200亿元减至100亿元[3] - 新增翌日交收的两周和一个月期限回购协议 利率参考当前市场利率 为银行管理资金提供更大灵活性[3] 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三阶段实施 - 第一阶段自10月9日起实施 参加行可使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 免去此前25基点溢价 最低交易金额统一为1000万元人民币 期限增加1年选项[4] - 第二阶段自12月1日起实施 将特定人民币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定期贷款纳入合资格业务范围 扩大资金应用场景[4] - 第三阶段自2026年2月2日起实施 引入CMU第三方回购服务安排 允许参加行在回购交易期内更换抵押品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处理[5] 业务范围与交易机制优化 - 合资格业务范围从人民币贸易融资扩展至包括集团内部贷款 营运资金定期贷款和资本支出定期贷款[4][6] - 交易方式从组合及逐笔交易形式简化为统一的按每宗交易处理[4][6] - 抵押品管理优化 包括扣减率和每日市价估值安排的改进[5] 市场背景与政策支持 -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 人民币贷款对存款比率从2022年9月约20%攀升至2025年6月逾90%[7] - 香港金管局2025年2月推出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获得积极市场反应 参与银行表示更有信心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7] - 新措施运用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的货币互换协议 得到人民银行大力支持[8]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2025年中期权益分派时“上银转债”停止转股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3:44
权益分派实施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0日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和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公告 [5] - 自2025年10月9日至股权登记日期间上银转债停止转股 [2][5]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上银转债恢复转股 [2][5] 普通股分红方案 - 以股权登记日普通股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 [4]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8月28日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4] - 利润分配方案授权依据为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的利润分配提案 [4] 可转债相关安排 - 权益分派实施后将根据募集说明书条款对上银转债转股价格进行调整 [4] - 欲享受权益分派的可转债持有人需在2025年9月30日(含当日)前完成转股 [5] - 停牌终止日及复牌日具体信息将在后续转股价格调整公告中披露 [3] 信息披露 -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和董事会决议公告均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四大证券报披露 [4] - 本次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68476988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688号 [6][7]
银行投资基金:现状洞察、费改破局与逻辑重塑
开源证券· 2025-09-25 22: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银行自营投资基金规模达6.37万亿元,占总资产2.03%,股份行和城商行规模领先[4][15] - 银行基金投资行为由收益诉求主导,兼顾流动性管理和节税目标,2025H1出现结构性调整[4][5][6]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引发短期预防性赎回,长期偏好定制债基和债券ETF[6][7] 银行投资基金规模与结构 - 2025H1上市银行自营持仓基金规模6.37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4][15] - 股份行和城商行基金投资规模最大,分别为2.84万亿元和1.72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8%和5.91%[15] - 基金投资占FVTPL比例48.5%,城农商行占比更高达58.8%和56.4%[15] - 银行持仓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主(80%),货基占比9.10%,被动指数型债基占比7.90%[23] 参与部门与投资诉求 - 司库部门投资货基用于流动性管理,改善LCR指标[4][28] - 金融市场部通过基金投资增厚收益,节税效应显著:投资5Y国债、地方债、国开债、金融债、信用债和1Y同业存单的免税效应分别为4.4BP、5.0BP、49.4BP、52.7BP、55.6BP和41.7BP[4][34] - 同业机构部推动银基合作,如托管和代销[4][44] 产品投资变化 - 2025H1银行赎回货基和低收益利率债基,货基赎回压力集中在Q1[5][46] - 大行因存贷增速差负缺口走阔赎回货基,小行因盈利压力赎回低收益货基[5][49][53] - 银行增持信用债基,利率债基占比48.5%,信用债基占比15.5%[5][59] - 银行持仓债基久期拉长至3.48年,较2024年提升0.55年[5][80] 银行行为分化 - 2025H1股份行赎回910亿元,城商行增持486亿元[6][98] - 流动性管理: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存贷增速差收窄,赎回货基[6][101] - LCR管理:兴业银行LCR下降,增持货基[6][103] - 市值波动: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因FVTPL市值波动赎回基金[6][104] - 节税诉求:江苏银行所得税率降至10.17%,增持基金获取免税收入[6][30] 案例分析与产品偏好 - 兴业银行赎回14只低收益债基(平均收益率0.97%),新认购16只债基(平均收益率1.90%),增持信用债基和信用债ETF[5][90][93] - 银行偏好分化:兴业银行信用债基占比超40%,浦发银行利率债基占比高,浙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偏好金融债基[5][59] - 摊余成本法债基受偏好,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持仓规模较大[38] 未来趋势与改革影响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催化银行预防性赎回低收益利率债基和短久期利率债基[6][7] - 长期偏好定制债基、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和免赎回费的债券ETF[6][7] - 信用债ETF因费率低、流动性好成为银行增持方向[5][93]
上海银行:关于实施2025年中期权益分派时“上银转债”停止转股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20:13
公司行动安排 - 上海银行将于2025年中期实施权益分派 [1] - 普通股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前一交易日为2025年10月9日 [1]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后第一个交易日恢复"上银转债"转股功能 [1] 可转债特别安排 - "上银转债"自2025年10月9日至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停止转股 [1] - 转股功能暂停期间涵盖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前交易日至股权登记日 [1]
上海银行(601229) - 上海银行关于实施2025年中期权益分派时“上银转债”停止转股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5 16:47
利润分配 - 2025年中期向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现金股利3元(含税)[4] - 2024年度股东大会5月16日通过利润分配授权提案[4] - 董事会2025年第八次会议8月28日通过中期利润分配方案[4] 转债转股 - “上银转债”10月9日至登记日停转股,登记日后恢复[2][3][6] - 欲参与权益分派的持有人9月30日前可转股[6] 公告安排 - 10月10日刊登权益分派和转股价格调整公告[6]
城商行板块9月25日跌0.94%,重庆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16:37
板块表现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94% 领跌个股为重庆银行(收盘价8.94元 跌幅1.65%)[1] - 上证指数微跌0.01%至3853.3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445.9点 呈现市场分化态势[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全部下跌 跌幅区间为1.10%-1.65% 其中西安银行跌1.50%至3.95元 郑州银行跌1.48%至2.00元[1] 成交情况 - 杭州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0.47亿元 成交量69.29万手 上海银行成交5.67亿元居次[1] - 郑州银行成交量最大达145.51万手 厦门银行成交量最低为13.28万手[1]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78亿元 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入1.25亿元和1.52亿元[1] 资金流向 - 苏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808.24万元(占比16.25%) 游资净流出3223.56万元(占比10.89%)[2] - 齐鲁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85.55万元(占比6.49%) 但散户资金净流出2736.70万元[2] - 南京银行游资净流出3232.83万元(占比6.09%) 散户净流入2874.76万元(占比5.42%)形成明显对冲[2] - 重庆银行主力与游资分别净流出567.89万元和523.28万元 散户净流入1091.16万元(占比7.15%)[2]
城商行板块9月24日涨1.64%,齐鲁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917.6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当日上涨1.64%,领涨个股为齐鲁银行(代码601665)涨幅1.73% [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深证成指上涨1.8%至13356.14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6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持平 [1][2] 个股价格表现 - 齐鲁银行收盘价5.87元,成交量106.66万手,成交额6.24亿元 [1] - 杭州银行收盘价15.32元涨幅0.66%,成交额6.91亿元 [1] - 宁波银行收盘价26.55元涨幅0.23%,成交额7.29亿元 [1] - 南京银行收盘价11.01元涨幅0.46%,成交额8.06亿元 [1] - 厦门银行跌幅最大达0.92%,收盘价6.48元 [2] - 重庆银行跌幅0.76%,收盘价60.6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917.64万元,游资净流入1335.56万元,散户净流入5582.08万元 [2] - 宁波银行主力净流入7438.80万元,占比10.21%,游资净流出5109.77万元 [3] - 上海银行主力净流入1717.61万元占比3.13%,游资净流入1299.40万元 [3] - 成都银行主力净流入1631.17万元占比5.36%,游资净流入759.02万元 [3] - 南京银行主力净流入1004.62万元,但游资净流出4203.65万元 [3] - 杭州银行主力净流出548.34万元,游资净流出1012.74万元 [3]
上海银行将在10月5日至7日进行核心业务系统升级
金投网· 2025-09-24 11:20
系统升级时间安排 - 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时间为2025年10月5日22:45至10月7日22:45 [1] - 部分业务提前停办 最早自9月30日15:00开始暂停代理基金等业务 [4] - 系统全面恢复服务时间为10月7日22:45 [1][4] 暂停服务渠道 - 全辖营业网点暂停对外营业 [1] - 自助设备、个人网银、微信公众号、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APP、银企直联等渠道暂停服务 [1] - 个人手机银行APP部分业务暂停服务 [1] - 电话银行仅提供紧急挂失服务 其他功能暂停 [1][4] 受影响业务范围 - 个人和对公账户支付结算、贷款、理财业务全面暂停 [1] - 公用事业费代缴、资金代发等批量业务暂停 [1] - 10月5日至7日期间部分代扣代缴及收单业务资金清算入账延迟 [1] - 代理基金、资管计划、商业养老金业务自9月30日15:00起暂停 [4] - 代销理财、结构性存款、信托业务自10月5日19:00起暂停 [4] - 数字人民币业务自10月5日13:00起暂停绑卡、兑出、兑回等操作 [4] 正常运营业务 - 信用卡在银联、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渠道消费正常进行 [2] - 他行借记卡通过云闪付APP、他行银联自助机具对上海银行信用卡还款业务正常 [2] - 大额存单、心意存、通知存款等存款到期自动兑付业务按期处理 [2] - 信用卡查询业务通过个人手机银行APP、上银美好生活APP等渠道正常提供 [2] 特殊安排措施 - 升级期间到期贷款业务提供宽限期至10月8日 宽限期内还款不视为逾期 [1] - 存款到期自动兑付业务正常处理 但查询和入账短信通知待系统恢复后提供 [2] - 电话银行紧急挂失功能保持运营 包括上海市新版社保卡紧急挂失 [2]
开10张信用卡领一辆自行车,这些银行员工“拼”了
第一财经· 2025-09-23 20:55
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活动 - 近10家银行联合开展办信用卡送自行车活动 包括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广发银行 中信银行 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 华夏银行 上海银行 [5] - 活动要求客户办理2-10张信用卡可领取不同价位自行车 最低需办2张卡领取价值七八百元自行车 最高需办10张卡领取价值2000元以上自行车 [4] - 活动支持多人拼单办卡 也允许单人同时办理多家银行信用卡 现场还提供行李箱等礼品 办理1张信用卡可领取行李箱 [7][11] 活动实施细节 - 活动在北京朝阳区和海淀区商场同步开展 计划赠送10000辆自行车 客户领取组装好的自行车需支付20元组装费 [5][8][10] - 银行通过扫描身份证确认新客户资格 各银行派驻工作人员现场办理 活动主办方提供资源 多家银行联合采购获得优惠价格 [5][6][8] 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总量为7.15亿张 较上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连续11个季度下滑 较2022年6月末8.07亿张减少9200万张 [14] - 上半年6家国有大行和8家股份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6亿元 下降2.56% 12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14][15] - 10家银行信用卡流通卡合计8.9亿张 较去年同期减少391万张 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出现缩水 [15] 业务转型建议 - 专家建议银行动态调整战略 适当加大投入 坚持差异发展 严格风险管理 用好金融科技 [15] - 应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 推出服务乡村振兴 新市民等专属信用卡 灵活确定信用卡产品利率 [16] - 线上信用卡业务或将成为发展第二曲线 需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线上产品创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