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持股份(603903)

搜索文档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3:43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持建设向兴业银行南京江宁支行申请3000万元授信 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 - 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2][6] - 担保方式为最高额保证合同 金额3000万元 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6] 内部决策程序 - 2025年4月27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担保额度议案[3] - 2025年5月19日2024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新增融资担保额度25亿元[3] - 授权董事长在2025年5月19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办理担保手续[3] 担保额度管理 - 担保额度可在全资及控股子公司间调剂使用[3] - 新成立或收购的子公司也可分配担保额度[3] - 子公司相互调剂及新子公司分配额度无需单独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3] 累计担保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16日对外担保总额11.33亿元[7] - 担保总额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74.76%[7] - 对子公司担保总额9.08亿元 未超过股东大会批准额度[7] 担保目的与风险控制 - 担保用于补充子公司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投资[5] - 担保基于对子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风险的综合分析[5] - 担保风险在可控范围 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5][7]
中持股份(603903) -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公告
2025-09-16 17:46
担保对象及基本情况 证券代码:603903 证券简称:中持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5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担 | 保 对 | 被担保人名称 本次担保金额 | 3,000.00 | 中持(江苏)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万元 | | | --- | --- | --- | --- | --- | --- | | 象 | | 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 | 8,065.12 | | 万元(不含本次) | | | | 是否在前期预计额度内 | 是 | □否 | □不适用:_________ | | | | 本次担保是否有反担保 | 是 | 否 | □不适用:_________ | 累计担保情况 | 对外担保逾期的累计金额(万元) 0 | | | --- | --- | | 截至本公告日上市公司及其控股 | 113,346.38(含本次) | | 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万元) | | | 对外担保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 期经审计净资产 ...
环境治理板块9月11日涨0.97%,复洁环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16:57
环境治理板块市场表现 - 环境治理板块整体上涨0.97%,领涨股为复洁环保(涨幅19.99%)和中国天楹(涨幅9.92%)[1] - 上证指数上涨1.65%至3875.31点,深证成指上涨3.36%至12979.89点,板块表现弱于大盘[1] - 成交量居前个股包括启迪环境(158.73万手)、中国天楹(104.44万手)和远达环保(44.17万手)[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复洁环保(17.47元,+19.99%)、中国天楹(5.21元,+9.92%)、正和生态(11.46元,+6.60%)[1] - 跌幅前三位:绿茵生态(9.79元,-2.49%)、侨银股份(15.03元,-2.40%)、飞南资源(17.65元,-1.40%)[2] - 成交额居前个股:惠城环保(10.76亿元)、福龙马(8.07亿元)、远达环保(6.16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3.9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3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33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中国天楹(1.06亿元,占比19.99%)、远达环保(5275.77万元,占比8.57%)、朗坤科技(3681.15万元,占比11.31%)[3] - 游资资金集中流出中国天楹(-6303.18万元,占比-11.87%)和正和生态(-2627.42万元,占比-7.95%)[3] 重点个股资金动态 - 中国天楹获主力大幅买入1.06亿元,但遭游资抛售6303.18万元,呈现资金分歧[3] - 复洁环保主力净流入2735.72万元(占比12.33%),游资净流出2398.44万元(占比-10.81%)[3] - 金科环境主力净流入1352.96万元(占比19.21%),为板块主力净占比最高个股[3]
中持股份9月8日龙虎榜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17:3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中持股份9月8日跌停 日跌幅偏离值达-10.34% 振幅10.62% [2] - 全天换手率7.20% 成交额2.13亿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25.78万元 但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26.87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3175.80万元 大单资金净流出251.07万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762.61万元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772.97万元 [2] - 买入成交额2005.18万元 卖出成交额3767.79万元 [2] - 最大买入方为中信证券华南东莞分公司 买入457.44万元 最大卖出方为中金财富证券佛山季华五路营业部 卖出1167.13万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11亿元 同比下降9.67% [2] - 上半年净利润1000.39万元 同比增长24.51% [2]
中持股份6月30日股东户数1.49万户,较上期减少3.07%
证券之星· 2025-08-30 18:06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49万户,较3月31日减少472户,减幅3.07% [1] - 户均持股数量由1.66万股增至1.71万股,户均持股市值达13.38万元 [1] - 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期间股东户数减少472户,同时区间股价涨幅达16.74% [1] 行业对比情况 - 环境治理行业平均股东户数为2.78万户,公司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环境治理行业户均持股市值为22.47万元,公司13.38万元的户均持股市值低于行业水平 [1] 历史股东数据变动 - 2025年一季度股东户数减少703户(-4.37%),户均持股市值11.11万元 [2] - 2025年3月20日股东户数较1月10日增加554户(+3.57%),户均持股市值11.49万元 [2] - 2024年四季度股东户数波动较大,10月31日达1.64万户峰值,12月31日降至1.63万户 [2] 资金流向情况 - 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15.8万元 [4] - 同期游资资金净流出1716.5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00.75万元 [4]
中持股份(603903.SH)上半年净利润1000.39万元,同比增长24.51%
格隆汇APP· 2025-08-29 19:07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11亿元 同比下降9.67%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00.39万元 同比增长24.51%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1]
中持股份(603903) -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9 19:07
会议安排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9日以邮件发出[3] - 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上午9:30以通讯方式召开[3] 会议情况 - 应到董事9名,出席董事9名,由董事长张翼飞主持,监事和高管列席[3] 审议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议案已通过审计委员会审议[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4]
中持股份(603903) -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9 18:0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2025年8月19日邮件发通知[3] - 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上午10点半通讯召开[3] - 应到监事3名,实到3名,由监事会主席赵飞主持[3] 审议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表决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4]
中持股份(60390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7: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9.6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39万元,同比增长24.5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7.47万元,同比增长145.07%[20] - 利润总额762.38万元,同比增长461.09%[2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67%至41,129.18万元[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上涨24.51%至1,000.39万元[2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3.33%至0.04元/股[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00.00%至0.03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20个百分点至0.66%[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37个百分点至0.58%[21] - 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9.67%[3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11亿元,同比下降9.7%[9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799万元,同比增长91.3%[9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同比增长24.5%[99] - 净利润由2024年半年度亏损2265.25万元转为2025年半年度盈利1341.90万元[10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81亿元,同比下降10.42%[38] - 销售费用1376.4万元,同比下降22.12%[38] - 管理费用5298.96万元,同比下降18.78%[38] - 研发费用1364.72万元,同比下降37.77%[3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4.00亿元,同比下降13.3%[98] - 公司研发费用从2193万元降至1365万元,降幅37.7%[98][99] - 公司销售费用从1767万元降至1376万元,降幅22.1%[98] - 公司财务费用从3947万元降至3549万元,降幅10.1%[9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6.9%至-16,245.47万元[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62亿元,同比扩大56.9%[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滑[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2024年半年度-1.035亿元扩大至2025年半年度-1.625亿元[10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34.2%,从2024年半年度6.368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4.193亿元[10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减少48.6%,从2024年半年度4.948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2.545亿元[10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4.3%,从2024年半年度5.283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3.998亿元[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半年度流入3935.16万元变为2025年半年度流出301.27万元[105]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17.9%,从2024年半年度6767.18万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5552.43万元[10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4.6%,从2024年半年度5.283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3.981亿元[10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15.6%,从2024年半年度1.672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1.412亿元[10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2024年半年度-9585.66万元扩大至2025年半年度-2.512亿元[10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43.4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1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4%[20] - 货币资金3.43亿元,较期初下降48.88%[41] - 应收账款1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0.15%[41] - 预付款项3980.38万元,较期初增长36.21%[41] - 存货6820.88万元,较期初增长21.43%[41] - 合同资产增加至3.77亿元,同比增长6.91%,主要因未形成无条件收款权的工程款[42] - 应付职工薪酬大幅下降81.26%至729万元,因支付上年末计提年终奖[42] - 应交税费减少64.99%至1464万元,因支付上年末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42] - 其他应付款增长45.23%至4281万元,主要因暂收应付往来款增加[42] - 使用权资产下降27.78%至2188万元,因资产处置及折旧[42]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15.06%至1.01亿元,因可弥补亏损确认增加[42] - 受限资产总额达21.83亿元,包括质押的应收账款2.08亿元及特许经营权资产8.96亿元[44] - 货币资金中受限部分共8827万元,含共管账户、保证金及质押存款[44]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15.65亿元,较上年15.62亿元略有增加[4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2.59%[57] - 公司负债合计从20.71亿元下降至18.78亿元,降幅9.3%[9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4.71亿元增至14.84亿元,增幅0.9%[9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3.85亿元增至3.97亿元,增幅3.0%[96] - 货币资金减少至3.428亿元,较期初6.706亿元下降48.9%[91] - 应收账款增加至13.102亿元,较期初12.865亿元增长1.8%[91] - 合同资产增加至3.77亿元,较期初3.526亿元增长6.9%[91] - 存货增加至6820.88万元,较期初5617万元增长21.5%[91] - 公司总资产从463.19亿元降至434.56亿元,减少28.63亿元(-6.2%)[92][93] - 货币资金从5.03亿元降至2.21亿元,减少2.81亿元(-55.9%)[94] - 短期借款从7.89亿元降至7.39亿元,减少503.86万元(-6.4%)[92] - 应付账款从8.55亿元降至7.18亿元,减少1.37亿元(-16.0%)[92] - 合同负债从1.14亿元降至1.08亿元,减少620.54万元(-5.5%)[92] - 长期股权投资从15.57亿元增至15.60亿元,增加292.79万元(+0.2%)[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5.16亿元降至15.26亿元,减少97.43万元(-0.6%)[93] - 流动负债合计从20.91亿元降至18.36亿元,减少2.55亿元(-12.2%)[92] - 应收账款从6.74亿元增至7.02亿元,增加388.22万元(+5.8%)[94] - 存货从3377.53万元增至4485.32万元,增加1107.79万元(+32.8%)[94]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公司出资2000万元参与设立私募基金,占首次认缴出资比例30.77%[46] - 公司于2024年11月完成投资基金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47] - 截至报告期末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0,081.83元人民币,期末价值9,859,918.17元人民币[48] - 2025年6月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追加认缴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特殊有限合伙人追加50万元人民币[49] - 新增有限合伙人上海天使引导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49] - 主要参股公司中持建设总资产40,625.23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106.87万元人民币[51] - 浙江中持总资产34,579.93万元人民币,净利润837.70万元人民币[51] - 沧州中持总资产19,127.0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846.58万元人民币[51] - 沧州渤海中持总资产3,384.74万元人民币,净利润817.02万元人民币[51] - 宁晋中持总资产29,859.28万元人民币,净利润708.15万元人民币[51] - 公司不断加大对外投资并购力度[5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数量为45家[120][12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数53,015,728股于报告期内全部解除限售[83]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908户[84]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持股6313.30万股,占比24.73%为第一大股东[86] - 中持北京环保持股3321.58万股,占比13.01%为第二大股东[86] - 中持北京环保质押股份2060.61万股,占其持股62.0%[86] - 陈海华增持430.02万股,总持股781.12万股占比3.06%[86] - 王成华增持198.68万股,总持股198.68万股占比0.78%[86] - 古颂谦增持169.04万股,总持股169.04万股占比0.66%[86]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为25,531.9480万股[119] - 公司注册资本为25,531.9480万元[119]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29,201.76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00,718.70元[2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642,500.54元[24] 承诺和潜在义务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有重大虚假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并支付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68] - 公司承诺在监管部门认定后5个交易日内审议具体回购方案[68] - 公司承诺对投资者直接损失进行赔偿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及佣金印花税资金利息[68] - 实际控制人许国栋承诺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6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同承担招股书虚假陈述的赔偿责任[68] - 所有承诺事项自2015年4月9日起长期有效[68] - 报告期内承诺均得到严格履行无未完成事项[68] - 赔偿范围限定为投资者实际发生的直接经济损失[68] - 回购方案需根据除权除息情况进行相应调整[68] - 承诺类型均与股份制改革相关涉及发行条件合规性保障[68] - 首次公开发行后公司股本和净资产将大幅增加但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短期内可能下降[6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实施周期且项目预期效益存在不确定性[69]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填补即期回报措施将在股东大会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69] - 未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公司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69] - 2015年4月9日公司承诺冻结自有资金用于赔偿投资者损失[69] - 未履行承诺所获收益归中持股份所有并在5个工作日内支付[69] - 股份锁定期将自动延长至未履行承诺的不利影响消除之日[69] - 公司有权暂扣相关方现金分红直至承诺履行完毕[69] - 涉及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历史问题公司承诺承担赔偿责任[69] - 赔偿金额将通过协商或监管/司法机构确定[6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全部潜在社保及公积金补缴费用、滞纳金及诉讼成本[7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前持续履行避免同业竞争义务[70] - 公司承诺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前持续履行避免同业竞争义务[70] - 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平市场原则并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审批程序[70][71] - 控股股东及公司承诺不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70][7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并支持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71]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2]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72] 担保和关联交易 - 2025年预计日常关联交易总额约为103,400.00万元[73] - 报告期末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不包括对子公司)为22,140.00万元[7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88,545.46万元[78]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110,685.46万元[79]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72.54%[79]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42,548.00万元[79]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34,394.97万元[7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8,066.65万元[78] 风险因素和经营挑战 - 公司面临短期偿债风险[57] - 收入确认存在季节性波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57] - 工程项目回款出现不同程度延迟[57] - 特许经营类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56] - 5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63] - 主要污水处理项目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64][65]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重要应收账款单项计提标准为金额大于2,000万元[129]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累计发生额大于5,000万元[129]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净利润影响标准为超过合并净利润10%[129] - 重要联营企业投资标准为账面价值大于10,000万元[129] - 企业合并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发行权益或债务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3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涵盖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3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报表[133]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处置对价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35] - 分步处置子公司若属一揽子交易则合并处理差额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转入损益[136]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3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低风险投资[139] - 外币报表折算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外按发生日汇率[140]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三类[14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可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14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14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145]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移对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支付对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8]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涵盖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149] - 应收账款逾期超过30日通常被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51] - 公司对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款项在单项基础上计提减值准备[152] - 应收款项按销售业务类型分为三个组合:运营服务款项、建造类及产品和技术服务销售款项、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收款项[152] - 其他应收款项按款项性质分为四个组合:保证金及押金、增值税即征即退、其他往来款、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项[152] - 应收票据按承兑单位分为两个组合: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152][153] - 长期应收款按款项性质分为三个组合: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保证金、其他款项[153] - 合同资产分为两个组合:未结算合同款按应收账款组合2的一年期信用损失率计提、PPP类项目按应收账款组合1的一年期信用损失率计提[153] - 存货分类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合同履约成本,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161] -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62]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净额时,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67] - 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且需重新调整可比会计期间的列报[169]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7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71] -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