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派能科技(688063)
icon
搜索文档
派能科技(688063) -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5%整数倍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16 20:02
权益变动 - 本次变动后中兴新持股由43,218,677股增至61,339,813股,占比由24.61%增至25.00%[2] - 权益分派后公司总股本变为245,359,249股,中兴新持股增至60,506,148股,占比增至24.66%[6] 权益分派 - 2024年6月21日每10股派现10.40元,每10股转增4股[6] - 以174,332,290股为基数,合计转增69,732,916股[6] 增持情况 - 2025年4月22日增持750,000股,占比0.31%,花费2,675.97万元[7] - 2025年6月16日增持83,665股,占比0.03%[8] - 中兴新拟12个月内增持5000 - 10000万元[7] 其他 -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不违反规定[10] - 截至公告披露日,中兴新无减持计划,控股股东不变[10]
派能科技(688063)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2025-06-16 20:01
权益分派 - 2024年6月21日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金红利10.40元,每10股转增4股[11][31] - 权益分派后总股本变更为245,359,249股,中兴新持股由43,218,677股增至60,506,148股,占比由24.61%增至24.66%[11][31] 增持情况 - 2025年4月22日,中兴新以2,675.97万元增持750,000股,占总股本0.31%[11][32] - 2025年6月16日,中兴新增持83,665股,占总股本0.03%[11][32] - 中兴新拟自2025年4月22日起12个月内继续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高于10,000万元[11][32][36] - 权益变动前中兴新持股43,218,677股,变动后持股61,339,813股,持股比例从24.61%增至25.00%[33] 财务数据 - 2024 - 12 - 31总资产22,496,417.13万元,总负债14,127,628.19万元,净资产8,368,788.95万元[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7%,资产负债率(合并)62.80%[22] - 2024年营业收入12,527,849.33万元,净利润790,442.22万元[22] 公司信息 - 中兴新注册资本为10,000.00万元,成立于1993 - 04 - 29,经营期限无固定期限[15]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192224518G[15] - 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罗湖区莲塘鹏基工业区710栋6层,法定代表人为韦在胜[15] - 股东为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深圳航天广宇工业有限公司、珠海国兴睿科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为49.00%、34.00%、14.50%和2.50%[17] - 纳入合并范围但持股比例小于50%的子公司有中兴通讯等5家,中兴通讯注册资本478,353.49万元,中兴新持股比例20.09%[18][19] 未来展望 - 未来12个月,中兴新暂无改变公司主营业务等多项重大计划[38][39][40][41][42][43][44] 其他 - 本次权益变动资金来源于中兴新自有资金[37] - 权益变动后公司保持独立运营,中兴新出具保持独立性承诺函[46] - 权益变动不会新增同业竞争,中兴新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46] - 此前24个月,除已披露关联交易外,未发生合计金额高于3000万元或高于净资产5%以上的交易[50] - 本核查意见签署之日前24个月内,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董监高与上市公司董监高未发生合计超5万元交易[51] - 截至本核查意见签署之日,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董监高无对拟更换上市公司董监高的补偿或类似安排[52] - 截至本核查意见签署之日,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董监高未开展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正在签署或谈判的合同等安排[53] - 2025年4月中兴新增持股票价格区间35.50 - 35.85元/股,6月增持价格区间43.84 - 44.08元/股[54] - 本次权益变动中,财务顾问无直接或间接有偿聘请第三方行为[55] - 信息披露义务人除聘请财务顾问外,无直接或间接有偿聘请其他第三方行为[55] - 截至本核查意见签署日,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存在《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情形[56] - 信息披露义务人承诺《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无虚假记载等,承担法律责任[56] - 财务顾问认为本次权益变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报告书信息真实准确完整[57]
派能科技彭宽宽:坚守储能长期价值,应对行业发展挑战
华夏时报· 2025-06-14 09:55
行业展会与市场动态 - 2025 SNEC国际光伏与储能展览会在上海开幕,成为观察行业动向的重要窗口,数千家厂商和业界人士参与 [1] - 新能源发展进入深水区,技术、规模和收益之争激烈,储能企业推出适用于细分领域的新品以开拓市场 [1] - 派能科技展示完整且成熟的产品矩阵,单个产品从30度电到5MWh,覆盖各类储能应用场景 [1] - 工商业储能落地项目增多,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园区、高耗能制造工厂、光储充、台区、离网海岛等 [1] - 源网侧大型储能设备销售取得新突破,公司提供全套储能产品和资产运营服务 [1] 海外市场布局 - 欧洲、澳洲市场快速升温,亚非拉地区需求凸显 [2] - 推出新一代家庭储能Pylontech Fidus,适应-20度到55度的宽温域 [2] - 推出新一代1C液冷储能系统方案以满足国际市场电力调频需求 [2] - 加速全球化布局,在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美国、日本、澳洲建立分支机构,南非子公司正在落地 [2] - 在意大利与合作伙伴建立本地工厂并投入运营,海外市场设有十多个服务中心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电芯以磷酸铁锂为主,2024年已实现钠离子电池规模化交付 [2] - 碳酸钠价格远低于碳酸锂,理论上钠电池成本低于锂电池 [2] - 钠电安全性高于锂电,倍率和低温性能较好 [2] - NFPP材料体系钠电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45℃环境下循环8000次保持80%以上剩余容量 [2] - NFS材料性价比高,主要用于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等领域 [2] AI技术在储能行业应用 - AI技术助力储能行业,实现热失控预警和其他风险预警 [3] - 设备层面实现智能诊断与自适应控制,实时监测电池健康状态并优化充放电策略 [3] - 系统运营层面利用AI形成智慧调度中枢,生成最优能量管理方案 [3] - 液冷储能系统利用智能AI算法实现单包智能热量管理,包内电芯温差控制在2.5℃以内 [3] - 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动态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收益情况 [3] 行业政策与竞争格局 - 储能行业发展与电力系统紧密关联,电力市场在能源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中不断变化 [4] - 公司对政策变化持乐观积极态度,坚信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4] -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不足以支撑众多企业,导致价格内卷 [5] - 公司呼吁行业关注健康稳定发展,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坚持长期主义 [5] - 通过技术创新降本,通过运营服务增收 [5]
派能科技(688063)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6-09 20:18
减持计划 - 减持前融科创投持股27,822,710股,占比11.3396%[2] - 拟减持不超7,360,776股,不超总股本3%[2] - 减持计划首次披露于2025年3月15日[6] 减持实施 - 减持期间为2025年4月24日~6月6日[6] - 累计减持7,359,088股,占比2.9993%[3] - 减持价格38.74~45.70元/股,总金额303,588,083.05元[6] 减持结果 - 减持后融科创投持股20,463,622股,比例8.3403%[6] 权益分派 - 2023年每10股转增4股,融科创投获7,949,346股[4]
派能科技(688063)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6-09 20:18
减持前情况 - 融科创投原持股27,822,710股,占总股本11.3396%[2] 减持计划 - 拟减持不超7,360,776股,不超总股本3%[2] - 集中竞价不超2,453,592股,大宗不超4,907,184股[2] 减持实施 - 2025.4.24 - 6.6累计减持7,359,088股,占2.9993%[3][6] - 集中竞价2,452,088股,大宗4,907,000股[6] - 减持价格38.74 - 45.70元/股,总金额303,588,083.05元[6] 减持后情况 - 融科创投现持股20,463,622股,占8.3403%[6] 其他 - 2023年转增7,949,346股,2024.6.21流通[4] - 减持计划2025.3.15披露[6]
派能科技(688063)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6-05 16:30
公司治理 - 2025年4月11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1] - 2025年5月6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1] 公司信息 - 公司近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换发的《营业执照》[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4535.9249万元整[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5日[3]
派能科技(688063)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5-27 17:16
回购情况 - 2023年回购资金8000 - 12000万元,价格不超248.34元/股[1] - 2024年回购资金10000 - 20000万元,价格不超145.51元/股[2] - 截至核查日,回购股份5998520股,占比2.44%[3] 分红情况 - 拟10股派4.5元,派现107712328.05元,占2024净利润262.03%[4] 股价相关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43.73元/股[6] - 实际除权除息参考价43.28元/股[6] - 虚拟除权除息参考价43.291元/股[6] - 差异化权益分派影响绝对值约0.0254%[7]
派能科技(688063)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7 17:15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于2025年5月6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 - 每股现金红利0.45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07,712,328.05元(含税)[5][7]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6/4,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6/5[3][8] 股东派现情况 - 不同持股期限自然人股东及基金、QFII、港投股东、其他机构和法人股东派现不同[11][12][13]
派能科技: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事项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20:23
派能科技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事项 核心审批程序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并于2025年4月12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3][4] - 独立董事郑洪河公开征集委托投票权,激励对象名单经内部公示无异议后于2025年4月24日披露 [5] - 2025年5月7日公司披露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自查报告,董事会调整激励对象名单并审议通过首次授予议案 [5][7] 激励计划调整细节 - 因3名激励对象离职,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从311名减至308名,授予总量从500万股调整为496.6万股(首次授予400万股→397.3万股,预留100万股→99.3万股)[7] - 调整后激励对象均属原股东会批准范围,无需重新提交审议 [7][8] 授予条件与安排 - 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未触发《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授予情形(如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重大违法违规等)[8][9]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分三期归属:首次授予12个月后归属40%,24个月后30%,36个月后30%,禁归属期包括财报公告前15日等敏感窗口 [9][10][11] 首次授予分配情况 - 董事及高管获授67.6万股(占总授予量13.61%),核心技术人员获6.6万股,其他303名员工获303.7万股,预留99.3万股 [12] - 总裁谈文获授12万股(占比2.42%),副总裁级别每人获10万股,核心技术人员胡学平、季林锋分别获4万股、2.6万股 [12] 财务影响说明 - 股份支付费用将按《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具体影响以年度审计为准 [13]
派能科技: 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20:23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核心内容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为2025年5月26日,授予价格为22.43元/股,向308名激励对象授予397.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2% [1] - 激励计划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形式,总授予数量从500万股调整为496.60万股,其中首次授予从400万股调整为397.30万股,预留部分从100万股调整为99.30万股 [4] - 激励对象包括7名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合计获授67.60万股,占授予总量13.61%)和300名其他人员,预留部分占比20% [10] 激励计划实施程序 - 激励计划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并于2025年4月12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示 [2] - 因3名激励对象离职,首次授予人数从311名调整为308名,相应调整授予数量 [3] - 独立董事郑洪河作为征集人,就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向全体股东公开征集投票权 [2] 股票归属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设置三个归属期:首次授予12-24个月后归属40%,24-36个月后归属30%,36-48个月后归属30% [8] - 限制性股票归属需避开定期报告公告前15日/5日等敏感期,且激励对象需满足任职及绩效考核条件 [7][8] - 未归属股票不得转让或担保,因资本公积转增等新增股份同样受归属条件约束 [9] 会计处理与业绩影响 - 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股份支付费用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 [13] - 激励成本将在有效期内分期摊销,预计对各期净利润产生影响但长期有利于提升经营效率 [14][15] 合规性确认 - 董事会确认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未出现不得授予股票的情形,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 [5][6] - 法律意见书认为授予事项已取得必要授权,程序及内容符合相关规定 [15] - 独立财务顾问中金公司确认授予条件、授予日及价格等要素符合监管要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