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赛生物(688065)

搜索文档
合成生物学+海洋极端微生物!生物经济50人论坛在三亚成功召开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4-22 12:04
论坛概况 - 2025年4月19-20日,生物经济50人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办,主题为"海洋生物制造:重塑未来产业格局",由华谷研究院主办,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2] - 论坛汇聚国内200多位"产、学、研、投、用"领域专家,旨在推动生物经济创新发展 [2] - 预热会议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第三次理事会召开,50多位代表讨论工信部国家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及2024年联盟工作 [2] 论坛核心内容 - 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指出海洋生物制造主题具有战略远见,是海南及中国生物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开端 [4] - 华谷研究院发布《2024生物制造产业蓝皮书》,涵盖产品、政策、科技、投融资等,并提出五项战略建议 [4][5] - 成立国家生物技术与经济办公室,统筹资源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 [5] - 组建生物制造国家实验室,实施技术工程专项 [5] - 制定优先采购生物基产品政策,通过新标准替代化工制造 [5] - 推动中国"世界工厂"从高端制造转向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生物制造3.0 [5] - 将生物制造业培训纳入政府预算,加强人才培养 [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论坛标志着中国海洋生物制造从技术储备迈向产业化的关键转折点 [5] - 合成生物学与海洋极端微生物结合,自贸港政策对接产业创新,可能重塑全球工业格局 [5] - 三亚有望成为生物经济时代创新策源地,推动中国从"生物制造大国"向"生物经济强国"迈进 [5] 华谷研究院与产业联盟 - 华谷研究院由梅永红倡议,华大集团、凯赛生物等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是中国首个生物经济民办非营利组织 [6] - 研究院定位为行业风向标和高端智库,深度参与生物经济全环节 [6] - 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由凯赛生物、华大集团等48家单位组成,旨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完整产业链 [7]
凯赛生物(688065)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1 22:33
会议安排 -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发会议通知,4月21日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多项议案表决均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部分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5][7][8]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等具体内容可查看相关报告或公告[9][11][12]
凯赛生物(68806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2025-04-21 22:32
业绩总结 - 2024年净利润488,961,919.11元,上年度366,524,351.34元,上上年度553,265,973.38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469,584,081.28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营业收入7,513,190,395.11元[5] 分红情况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4元,合计拟派287,579,451.60元[3]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287,579,451.60元,上年度110,451,774.96元,上上年度104,786,128.80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502,821,123.36元[5] - 本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316,495,446.25元,占净利润比例64.73%[4] - 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金额合计287,579,451.60元,占净利润比例58.81%[4] 研发投入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610,182,017.16元,占累计营收比例8.12%[5][6] 其他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0]
合成生物深度:以生物造万物,构建AI+新质生产力新业态
材料汇· 2025-04-21 22:28
合成生物学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基于工程化设计理念的交叉学科,结合生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工程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技术,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以实现特定功能,本质是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所需物质 [2] - 与传统发酵工程的区别在于合成生物学可对细胞进行定向性干预,将被动筛选转为主动设计,大幅提升微生物细胞工厂效率 [12] - 目前可合成的大宗化学品仅几十种,在整体基础化学品中占比有限,但部分领域应用场景良好,具有战略与商业优势,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2] 技术驱动因素 - 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和算法可快速分析数据、建模生物系统,预测优化研发结果,减少实验盲目性和重复性,国内AI发展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 合成生物学主要技术工具包括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技术、微生物高效合成化学品代谢调控机制、无细胞合成技术 [11] -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效率高、操作快捷、效果准确等优点,是当前主流基因编辑技术,显著降低了合成生物学成本 [25]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分为三层:上游工具层聚焦使能技术开发,核心壁垒在于专业技术;中游平台层提供赋能型技术平台,核心资产是生物铸造厂和代码库;下游应用层为各行业带来创新产品,核心是控制大规模生产成本和良品率 [4][70] - 平台层与应用层界限模糊,海外企业多进行中下游一体化布局,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有追赶空间 [71] - 应用层企业商业化护城河不仅在于技术专利,更在于工业化能力和商业价值变现能力 [72] 市场应用前景 - 生物制造可覆盖70%化学制造产品,预计21世纪末将应用于全球1/3制造业,创造30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31] - 应用场景包括:替代部分长流程传统生产路径,为优化到极限的化学工程法打开新研究方向,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26] - 市场规模从2018年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1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7%,预计2028年达近500亿美元 [39] 政策环境 - 海外政策支持主要分为指导类、规范类和支持类政策,美国通过《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等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58] - 国内政策从国家战略部署到省市具体落实逐步推进,新的纲领性文件有望近期出台 [57] - 政策难点在于适用对象定义困难,涉及企业、技术等多方面,需要兼具创新与审慎的指导 [65] 代表企业 - 凯赛生物通过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实现对化学法的替代,是生物制造替代化工产品的范例 [76] - 华恒生物是生物法丙氨酸领军者,梅花生物为氨基酸领军企业,巨子生物是重组胶原蛋白领军者 [4] - 传统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杜邦等也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 [37]
凯赛生物(688065)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出具的审计报告
2025-04-21 22:27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9.5791155476亿元[6] - 王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期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约39.91%[25] - 上海凯器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38.20%[27] - 王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6.17%[25] - 上海凯器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536.17%[27] 资产负债 - 公司期末流动资产合计73.87亿元,上年年末为75.71亿元[20] - 公司期末流动负债合计29.18亿元,上年年末为34.10亿元[20] - 公司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16.35亿元,上年年末为112.63亿元[20] - 公司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0.03亿元,上年年末为6.51亿元[20] - 公司期末负债合计39.20亿元,上年年末为40.60亿元[20]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51.01亿元,上年年末为147.73亿元[20] - 公司期末资产总计190.21亿元,上年年末为188.33亿元[20] 现金流量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0929332.42元,上年同期为569451269.46元[29]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23060901.71元,上年同期为 - 1558809726.81元[29]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491983.87元,上年同期为 - 262160314.74元[29] 在建工程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59.4927819516亿元[9]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24.71%[187] - 年产24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35.10%[187] - 研究中心配套公寓项目工程进度100.00%[187] 其他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5.83亿元,股份总数5.83亿股[38]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40][41]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多项财政部颁布准则规定,对财务报表无影响[156]
凯赛生物(688065)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部分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4-21 22:27
募集资金情况 - 2020年公司公开发行41,668,198股,每股133.45元,募资556,062.10万元,净额527,999.38万元[1] 募投项目计划 - 募投项目原计划投资540,609.90万元,用募集资金469,891.00万元[4] 项目资金调整 - 2021年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资调为44,192.00万元,募资用20,789.00万元[5] - 2022年40000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募资投入调为50,125.00万元,120,977.00万元投新项目[6] 项目资金使用 - “乌苏技术项目”用51,612.79万元受让凯赛(太原)49.875%股权[10] 资金节余与补充 - 凯赛(乌苏)项目预计节余2,149.72万元,拟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13] - 2025年4月21日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节余资金补充议案[18]
凯赛生物(688065)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5-04-21 22:2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1,668,198股,发行价每股133.45元,募集资金5,560,621,023.10元,净额为5,279,993,815.60元[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净额529,407.39元,项目投入累计542,500.59元,利息收入净额累计15,402.21元,应结余和实际结余均为2,309.01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个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23,090,141.98元[6][7] - 2024年度公司未进行募集资金置换[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1] - 2023年10月30日公司同意用不超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2024年未使用[12][13] - 2024年度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0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 - 2024年度公司未用超募资金用于在建及新项目[15] - 2024年度公司无节余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使用情况[16] - 2024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698.06万元,募集资金总额为527,999.38万元[24]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20,977.00万元,占比22.91%[24]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42,500.59万元[24] - 超募资金小计为58,108.38万元,累计投入61,828.63万元,投入进度为106.40%[25]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69,891.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556,062.1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27,999.38万元,超募资金总额为58,108.38万元[26] 项目进展与效益 - 万吨/年生物癸二酸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50,921.18万元,投入进度为101.59%,本年度实现效益64,821.49万元[24] - 生物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8,863.56万元,投入进度为90.74%[24] - 凯赛(乌苏)有限公司相关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29,010.97万元,投入进度为92.96%,本年度实现效益90,535.98万元[24] - 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27,297.63万元,投入进度为105.22%[25] - “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于2023年6月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完成结项审批[26] - “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于2023年1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完成结项审批[28] 项目变更与延期 - 公司将“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17][18]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计划建成时间从2024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并计划于2024年底先行建成部分产能[28]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20,977.00万元,实际累计投入127,297.63万元,投资进度为105.22%[29]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变更实施项目主体及地点是因基础设施、产业链和资金支持等因素[29] 资金使用差异原因 - “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使用节余募集资金受让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实际投资金额与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的差异原因系使用了募集资金的利息收入[26][28] - “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存在结余资金是因控制费用、有利息收入和待付尾款[27] - “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结余是因控制费用、利用共用资源和有利息收入[28] 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情况,不存在违规情形[20] - 保荐人认为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无变相改变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情形[21] 流动资金补充 - 前次募投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0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202,965.83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8]
凯赛生物(688065)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
2025-04-21 22:27
内部控制审计 - 审计公司对凯赛生物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审计[3]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控有效性[4] - 审计公司负责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内控重大缺陷[5] 审计结论 - 内控有固有局限,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6] - 审计公司认为公司于该日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7]
凯赛生物(688065)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5-04-21 22:2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1,668,198股,发行价每股133.45元,募集资金5,560,621,023.10元,净额为5,279,993,815.60元[1] - 截至2024年末,募集资金净额529,407.39元,项目累计投入542,500.59元,利息收入净额15,402.21元,结余2,309.01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2个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23,090,141.98元[6][7] - 2024年度公司未进行募集资金置换[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1] - 2023年10月同意用不超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2024年未使用[12][13] - 2024年度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0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 - 2024年度公司未用超募资金用于在建及新项目[15] - 2024年度公司无节余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使用情况[16] - 2024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698.06万元,募集资金总额为527,999.38万元[24]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20,977.00万元,占比22.91%[24]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42,500.59万元[24] - 超募资金小计为58,108.38万元,已累计投入61,828.63万元,其中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投入进度100.00%[25]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69,891.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556,062.1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527,999.38万元,超募资金总额为58,108.38万元[26] - 前次募投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00,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202,965.83万元[28] 项目进展与效益 - 万吨/年生物癸二酸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50,921.18万元,投入进度101.59%,本年度实现效益64,821.49万元[24] - 生物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8,863.56万元,投入进度90.74%[24] - 凯赛(乌苏)有限公司相关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29,010.97万元,投入进度92.96%,本年度实现效益90,535.98万元[24] - 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27,297.63万元,投入进度105.22%[25]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20,977.00万元,实际累计投入127,297.63万元,投资进度105.22%[29] - “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于2023年6月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完成结项审批[26] - “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于2023年1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完成结项审批[28] 项目延期与差异原因 - 公司将“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并计划于2024年底先行建成部分产能[17][18][28] - “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实际投资金额与承诺金额差异因使用募集资金利息收入[26] - “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实际投资与承诺金额差异因使用募集资金利息收入[28] - “使用节余募集资金受让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实际投资与承诺金额差异因使用募集资金利息收入[28] - “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结余原因包括费用控制、利息收入等[27][28] 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情况,不存在违规情形[20] - 保荐人认为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无变相改变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情形[21]
凯赛生物(688065)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部分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4-21 22:27
募资情况 - 2020年公司公开发行41,668,198股,每股发行价133.45元,募资556,062.10万元,净额527,999.38万元[1] 募投项目调整 - 2021年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资总额由20,789.00万元变更为44,192.00万元,使用募资20,789.00万元不变[5] - 2022年40000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募资投入由171,102.00万元调整为50,125.00万元,120,977.00万元投入新项目[6] 项目资金使用与节余 - “乌苏技术项目”原预计节余51,264.31万元,已用51,612.79万元受让凯赛(太原)49.875%股权[10] - “乌苏技术项目”实际节余增加2,149.72万元,拟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 - 凯赛(乌苏)项目募资拟投入78,000.00万元,累计投入80,789.19万元,利息收入净额4,938.91万元,预计节余2,149.72万元[13] 决策情况 - 2025年4月21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节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议案[18] - 监事会同意部分募投项目节余募资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事项[19] - 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对部分募投项目节余募资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事项无异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