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赛生物(688065)
icon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688065)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商建刚)
2025-08-01 19:15
候选人资格要求 - 不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非前十股东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2] - 不在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单位或前五股东单位任职及其直系亲属[2] - 近36个月未受证监会行政处罚、司法机关刑事处罚[2] - 近36个月未受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2] - 兼任独立董事境内上市公司不超三家[3] - 在公司连续任职不超六年[3] 其他要求 - 参加培训并取得交易所认可培训证明[3] - 通过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3] - 核实并确认符合独立董事任职资格[3] 声明日期 - 2025年8月1日[5]
凯赛生物(688065) - 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连立帅)
2025-08-01 19:15
独立董事提名 - 公司董事会提名连立帅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1] - 被提名人已通过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6] - 提名人声明时间为2025年8月1日[8] 任职资格要求 - 被提名人持股、亲属关系、处罚记录等有多项限制[3][4][5] - 以会计专业人士提名需具备资格及经验[5]
凯赛生物(688065) - 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吴向阳)
2025-08-01 19:15
独立董事提名 - 董事会提名吴向阳女士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1] - 被提名人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通过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1][6] 任职资格 - 无独立性限制情形,近36个月无处罚和谴责[3][4][5] - 兼任上市公司数量及任职年限合规[5] - 会计专业被提名人需特定资格和经验[5]
凯赛生物(688065)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吴向阳)
2025-08-01 19:15
独立董事候选人要求 - 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等[2] - 不得在特定股东单位任职及其直系亲属[2] - 最近36个月无相关处罚和谴责批评[2]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三家且连续任职不超六年[3] - 具备相关专业岗位5年以上全职经验[3] - 取得证券交易所认可培训证明材料[3] 其他 - 吴向阳于2025年8月1日签署声明与承诺[5]
凯赛生物(688065) - 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商建刚)
2025-08-01 19:15
独立董事提名 - 公司董事会提名商建刚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1] - 提名人于2025年8月1日作出声明[8] 任职资格 - 被提名人具备相关知识经验并取得培训证明[1] - 被提名人任职资格符合规定[1] - 被提名人不存在禁止任职情形[3][4][5] - 被提名人已通过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5]
凯赛生物(688065)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01 19: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18日14点在上海闵行区召开[3] - 网络投票8月18日,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3][6] - 会议会期半天,出席人员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18] 议案信息 - 议案1、2、3、4经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三会议审议通过[7] - 议案3选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5人[6] - 议案4选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3人[6] - 股东大会表决取消公司监事会并修改公司章程等议案[22] 股权登记信息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11日,A股代码688065[13] - 登记时间8月15日9:30 - 12:00、13:30 - 17:00[15] - 登记地点在上海闵行区公司证券事务部[15] 联系方式 - 公司邮编201203,联系人臧慧卿[18] - 电话021 - 50801916,传真021 - 50801386[18][20] - 邮箱cathaybiotech_info@cathaybiotech.com[18][20] 投票制度 - 股东大会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24] - 股东每持股一股拥有与应选人数相等投票总数[24] - 股东以每个议案组选举票数为限投票[24]
凯赛生物(688065.SH):累计回购23万股
格隆汇APP· 2025-08-01 19:07
股份回购情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230,366股 占公司总股本721,289,794股的0.0319% [1] - 回购成交最高价53.40元/股 最低价44.08元/股 [1] - 支付资金总额10,497,716.71元 不含印花税及交易佣金等费用 [1]
凯赛生物股价下跌2.1% 年内完成59亿元定增补充流动资金
金融界· 2025-08-01 03:07
股价表现 - 7月31日收盘价48.1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 [1] - 当日最高价49.12元,最低价47.90元,成交金额1.56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904.16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03% [1] - 当日呈现资金净流入状态 [1] 融资活动 - 年内完成59亿元定向增发,规模超过IPO融资金额 [1] - 定增规模在年内A股市场40亿元以上案例中位居前列 [1] -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 公司业务 - 属于化学制品行业,主营生物基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1]
工信部公示,新和成、凯赛生物等首批36家入选
DT新材料· 2025-08-01 00:05
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第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共36项产品入选,涉及36家企业,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入选企业包括首朗生物、微元合成、凯莱英、华恒生物、凯赛生物、蓝晶微生物、华熙生物等知名企业,覆盖食品、饲料、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 [1] - 具体产品包括乙醇梭菌蛋白、阿洛酮糖、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等创新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等生物制造技术生产,具有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优势 [4][5][6][7][8]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9] - 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9][15][16][3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11] 生物制造产业动态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出席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浙江合成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20]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上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和"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已发布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地上榜企业名单 [41][43] - 专题论坛将讨论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AI赋能生物制造等前沿话题 [28][30][36][37]
最新!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5年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研发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15:05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概述 - 非粮生物基材料以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等非粮食类生物质为原料,具有低碳环保、可降解特性,避免与粮食生产竞争资源 [7] - 按原料可分为木质纤维素类、非粮淀粉类、藻类及微生物类,按化学组成分为多糖衍生物、脂类聚合物、蛋白质基材料等 [7][8] - 应用领域涵盖包装材料、纺织纤维、生物医用等,代表材料包括PLA/PHA共混物、生物基PTT纤维、壳聚糖缝合线等 [7][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 - 2023年六部门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建成万吨级糖化、十万吨级乳酸生产线目标 [1][32][33]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转化为非粮生物基材料原料 [39] - 工信部与农业农村部启动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工作,聚焦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 [1][39] 资源禀赋 - 中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10.05亿吨(2024年),可收集量8.54亿吨,玉米秸秆占比42% [40][41] - 林业废弃物年产量超3亿吨,综合利用率不足40%,边际土地面积达4亿亩以上 [45][46] - 秸秆利用率30%可支撑年产2.5亿吨糖化原料,潜在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40] 技术突破 - 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编辑优化菌种(如C5/C6糖共利用),使PHA生产成本降低40%以上 [49][50] - 连续流发酵与智能控制技术将透明质酸发酵产率从16-17g/L提升至73g/L [53] - 秸秆酸处理-真菌脱毒技术使糖转化率提升至86.5%,成本较玉米淀粉降低40% [54] 市场需求 - 2024年中国生物降解膜市场规模约320亿元,需求量260万吨,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和300万吨 [61][62][63] - 欧盟碳关税(CBAM)推动生物基材料出口增长,2024年预计增长35% [65] - 汽车轻量化、生物医用等高附加值应用场景加速拓展,预计2030年替代20%石化基材料 [65] 行业研发现状 市场规模与产业化 - 2024年中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783.2亿元,非粮生物基材料占比30%(约234.96亿元) [69][71] - 山东京博建成全球首条万吨级非粮生物基橡胶产线,安徽丰原实现十万吨级PLA连续化生产 [69][83] - 行业面临原料收集成本高(秸秆运输半径需<50km)、糖化效率不足(C5糖利用率<60%)等挑战 [69] 技术/产品创新 - 京博中聚开发玉米芯基衣康酸酯橡胶,减排1.4吨CO₂/吨,获ISCC认证并出口欧盟 [83][96] - 丰原集团突破秸秆混合糖发酵技术,PLA成本降至1.2万元/吨 [83][98] - 蓝晶微生物通过合成生物学优化PHA菌种,千吨级中试线成本达行业领先水平 [83][94] 细分市场分析 生物基橡胶 - 京博中聚全球首条万吨级玉米芯基橡胶产线投产,产品应用于轮胎、鞋材等领域,每吨减排1.4吨CO₂ [96] - 预计2025-2030年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5-20%,性能达欧盟"双A"级标准 [96] 聚乳酸(PLA) - 丰原集团构建"秸秆-糖化-聚乳酸"全产业链,十万吨级产线成本1.2万元/吨 [98][101] - 全球塑料和化纤年产量5亿吨,中国消耗量2亿吨,PLA替代潜力巨大 [103][104] 其他细分市场 - 凯赛生物生物基尼龙56(PA56)以蓖麻油为原料,耐高温性能达180℃,产能占全球80% [106][107] - PEF(聚酯)阻氧性优于PET 10倍,糖能科技2025年将建成万吨级示范线 [94][106] - PTT纤维弹性回复率98%,恒源新材料5万吨/年产线供应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