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科技(688088)

搜索文档
中国国新首批增持800亿元维护市场稳定,科创AIETF(588790)涨近2%,虹软科技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4-08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央汇金等公司宣布增持,科创AIETF及相关指数和成分股上涨,中金公司认为中国资产重估进行中,科创AIETF在流动性、规模、份额、资金流入、收益能力、费率、跟踪精度等方面表现良好 [1][2] 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7 - 8日凌晨中央汇金等公司宣布增持,截至4月8日09:42,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涨2.72%,虹软科技等成分股跟涨,科创AIETF涨1.96%,最新价报0.52元 [1] - 中央汇金增持ETF并将继续增持,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将以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股票及ETF,首批金额800亿元 [1] 行业分析 -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具备有利条件,中国资产短期有韧性,中期机会大于风险,“中国资产重估”进行中 [2] - 科创AI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选30只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反映科创板人工智能产业表现 [2] 科创AIETF表现 流动性 - 科创AIETF盘中换手3.06%,成交7625.20万元,截至4月7日近1月日均成交3.32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规模 - 科创AIETF最新规模达24.30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5 [4] 份额 - 科创AIETF最新份额达47.92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5 [5] 资金净流入 - 科创AIETF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1.45亿元,合计3.54亿元,日均净流入5904.24万元 [6] 收益能力 - 截至2025年4月7日,科创AI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5.59%,最长连涨月数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26.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5.59%,月盈利概率74.42%,历史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100.00% [6] 回撤 - 截至2025年4月7日,科创AI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6% [6] 费率 - 科创AIETF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7] 跟踪精度 - 截至2025年4月7日,科创AIETF近1月跟踪误差0.01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8] 指数权重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澜起科技等,合计占比70.57% [8] - 给出部分权重股涨跌幅和权重,如寒武纪涨3.16%,权重2.41%等 [10] 产品信息 - 科创AIETF(588790),场外联接有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023520)和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023521) [10]
虹软科技(688088) - 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3-16 19:15
股东持股与减持 - 瑞联新产业持股46,070,332股,占总股本11.48%[3] - 拟减持不超12,035,112股,不超总股本3%[3] - 过去12个月减持3,000,000股,比例0.75%[6] 减持规则与安排 - 集中竞价90日内减持不超总股本1%,大宗交易不超2%[3] - 本次减持期为2025/4/9 - 2025/7/8[6] - 限售期满2年内每年减持不超上市时持有总股份50%[7] 其他要点 - 公司最新总股本401,170,400股[5] - 前期减持价27.61 - 32.29元/股[6] - 锁定期满2年内减持市值需超120亿[7] -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8]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307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6 17:25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 - 持续看好低估值、高股息、业绩好的"三桶油"及油服板块 [3] - 持续看好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材料企业,国产半导体材料、面板材料有望受益 [3] - 看好农药化肥及民营大炼化板块 [3] - 看好维生素及蛋氨酸板块 [3] 电子行业 - Fab厂投资额增长带动半导体行业高景气,预计中国大陆300mm晶圆厂从2024年29座增至2027年71座 [4] - 半导体材料领域将迎来国产化机遇 [4] 通信行业 -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创中国民营企业该领域最大投资纪录 [5] - 通义千问大模型已成为全球知名开源模型,巨额投资将提振相关产业信心 [5] 计算机行业 - 虹软科技凭借计算机视觉和AIGC技术领先地位,有望受益于端侧AI快速发展浪潮 [6] - AI眼镜有望放量,虹软科技已导入雷鸟及某AIoT大厂,并与高通合作优化AR1芯片性能 [6]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8.2亿元(+22%),归母净利润1.8亿元(+98%) [7] 中国海油 - 北部湾海域涠洲10-5油气田获高产油气流,勘探获重大突破 [8] - 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1250-1350亿元,勘探、开发、生产资本支出占比分别为61%、20%、16% [8] 安迪苏 - 2024年营业收入155亿元(+18%),归母净利润12亿元(+2209%),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10259%) [9] - Q4营业收入42亿元(+17%),归母净利润2亿元(+132%) [9] 东方雨虹 - 2024年营收280.6亿元(-14.5%),归母净利润1.1亿元(-95.2%),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93.3%) [10] - Q4营收63.6亿元(-14.8%),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10]
虹软科技(688088)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7 16:00
营业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1,517.35万元,同比增长21.62%[4][6] 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营业利润20,164.29万元,同比增长87.25%[4][8] - 2024年利润总额20,173.39万元,同比增长88.99%[4][8]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520.61万元,同比增长98.00%[4][6][8]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45.74万元,同比增长126.91%[4][6][8] 每股收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长100.00%[4][8]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总资产302,017.95万元,较期初下降3.22%[4][6] 所有者权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71,631.16万元,较期初增长1.64%[4][6] 股本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股本40,117.04万股,较期初下降1.19%[4] 每股净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6.78元,较期初增长1.80%[4]
虹软科技20250212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5-02-13 01:1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手机、智能驾驶、商拍、AIOT 公司:宏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增长原因 - 2024年成本和费用稳定可控,主要收入构成业务为手机为主的智能移动终端和智能驾驶为主的智能驾驶及其他,手机业务增速稳定[1] 手机业务 - 2023 - 2025年手机业务能保持稳定小幅上扬,因2023年推出创新产品智能超越融合,截至2024年底已出货五到六个功能模块,2024年下半年新产品算法覆盖视频产品,后续将推广视频相关功能[3] - 新增长点可能来自苹果推进新端测手机,安卓阵营跟上带来的机会[4] - 目前AI手机重云端服务有诟病,未来众端侧功能应用更值得期待,公司在图片视频应用有储备技术,待市场需求推进[5] AIOT业务(AI眼镜) - 公司在AI眼镜信息收集、处理及多平台应用上优势和技术壁垒高,能为AI眼镜提供多种算法和基础功能[7] - 已和雷鸟、小米签订AI眼镜合作,正与其他手机品牌厂商和小AI公司洽谈,新增订单会公开分享[8] 汽车业务 - 产品分一站式软件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软硬一体解决方案,2023 - 2024年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全来自一站式软件解决方案,毛利率高达90%,已定点车型存量两百来款,累计出货三十来款,前装定点项目车型生命周期三到五年,2025 - 2026年预期增速能保持[9][10] - 一站式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中,舱内Taho产品2024年有海外车型定点,2025年有少部分收入体现;舱外AIDA L2+产品(West Lake)已签署国内APA的QC,未来看与厂商POC交付情况切入量产车型项目[10][11] - 2024年汽车业务目标增速60% - 100%,基本符合;2025年目标增速维持在60% - 100%;2026年目标待2025年情况再定[12] 商拍业务 - 目前注重市场培育和使用者习惯教育,技术产品不断升级,功能从图生图到图生视频、图文生图、文生图等多元化[13] - 收费模式有分月订阅、与电商平台API接入、点对点服务大客户定制化开发三种,已上线淘宝牵牛、阿里1688、抖音海内外、拼多多、京东六个电商平台,未来会与更多海内外主流平台合作[14] - 未来期待增加产品使用者粘性,拓展B端和C端用户,待注册用户规模化后进行流量转换[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汽车业务60% - 100%的增速是收入端目标值[15] - 预计2025年手机业务保持平稳并小幅增长[16]
虹软科技深度报告:视觉AI龙头,商拍+AI眼镜业务续写新篇章
浙商证券· 2025-01-24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虹软科技是国内视觉AI领军厂商,智能手机业务受益端侧AI应用显著复苏,2023年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22.8%,2024年预计营收约8.15亿元,同比增长约21.60%,归母净利润预计约1.78亿元,同比增长约101.16% [1] - 公司积极布局AI行业应用技术,智能眼镜及AI商拍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AI商拍功能已入驻阿里巴巴、Tiktok生态下的各电商平台,潜在收入空间可近每年百亿元 [2] - 公司基于视觉AI积极拓展场景,智能驾驶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7.3%,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43%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视觉AI龙头厂商,拥抱生成式AI时代浪潮 - 深耕计算机视觉行业三十载,端侧AI技术积淀深厚,业务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2023年进军AIGC,推出智能商拍云工作室 [21] - 实控人长期持股,核心团队技术实力雄厚,研发人员数量和学历占比提升,巩固核心竞争力 [26][30] - 公司营收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盈利能力持续修复,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6.1%,2024年预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稳定,净利率回升,费用控制较好,研发投入增加 [32][33] AIGC加速端侧渗透,手机 + 眼镜成为重要场景 - 多模态大模型加速迭代,手机侧AIGC应用商业化渗透提速,预计2025年中国多模态AI相关内容市场规模达832.7亿元,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为AI手机,到2028年将增至54% [42][45] - AI眼镜功能迭代有望打开市场,公司已与下游厂商深度合作,Meta AI眼镜出货量增长,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规模预计2033年达153.6亿美元,雷鸟V3 AI拍摄眼镜搭载虹软画质算法 [54][57] 入局AIGC,AI商拍有望贡献新成长级 - 公司抢抓机遇积极布局AIGC在手机端侧的应用和新产品,推出商拍应用,提供订阅制和定制服务,入驻阿里巴巴、Tiktok等电商平台 [59][62][64] - 公司形成文生视频功能,持续扩充商拍功能矩阵,Arcmuse视频引擎可降低卖家视频制作成本 [67][71] - 市场空间广阔,公司AI商拍对应服装类市场规模可超百亿,广告商拍是多模态AI重要应用场景,测算阿里系潜在卖家数约182.82万家,TikTok Shop潜在卖家数约378万家 [72][77][78] 公司整体业务基本盘稳固 - 手机业务企稳复苏,Turbo Fusion技术推动手机摄影升级,2023年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8%,未来有望推动主营规模持续增长 [79][80] - 智能驾驶业务快速增长,有望受益高通市占率提升,2023年智能驾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7.3%,与高通深度合作,产品亮相峰会,功能矩阵完善 [89][90][91] - 基于视觉能力,公司前瞻性布局XR核心技术,构建空间计算技术体系,优化基础技术指标,实现手眼联合交互 [103][106][10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持续提升,增长率分别为21.61%/20.78%/18.90%,对应营收分别为8.15/9.84/11.71亿元 [4][11][108]
虹软科技20250116
2025-01-17 15:41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主要涉及消费电子和智能驾驶领域,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业务[1][2] - 公司在AI眼镜和AR/VR领域也有布局,并与雷鸟等公司有合作[4][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规模金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01.16%,扣非规模金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8.87%[1] - 2024年净利润增速大幅超过营收增速,主要得益于费用率的控制[23] 业务增长 - 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下游客户对视觉算法需求的增加[1] - 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60%到100%的增长[13] - 商拍业务在第三季度商业化,流量引入达到30%,预计2024年一季度或二季度会有进一步进展[6] 技术与产品 - 公司在AI眼镜领域布局较早,技术上有优势,但市场体量较小,预计2025年会有产出[4][5] - 公司在手机业务中推出了TurboFusion超越融合方案,逐步融合AI技术,但不会单独收费[9] - 公司在汽车业务中,ADAS部分在2024年尚未进入量产定点,预计2025年会有量产定点和收入[14]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较高,2024年达到45%-50%,未来将继续根据市场需求和前沿技术研究进行投入[10][11]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公司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挑战[12] - 海外市场拓展面临地缘政治问题,公司正在调整策略,通过海外团队拓展市场[16] 客户与合作 - 公司与雷鸟在AI眼镜领域有深度合作,技术上有继承性,但眼镜场景对功耗要求更高[19] - 公司在汽车业务中,海外客户主要是中企或合资企业的海外车型,部分海外车企也在合作中[2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继续稳固移动终端业务,大力推进车载智能驾驶业务,并积极布局AI、AR/VR等新兴业务[35] - 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和利润将继续实现双增长[35] 数据与百分比 - 2024年预计规模金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01.16%[1] - 2024年扣非规模金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28.87%[1]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到45%-50%[10] - 2025年智能驾驶业务预计增长60%-100%[13]
虹软科技:业绩超预期,智能驾驶高速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1-16 13:55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虹软科技买入评级 目标价58.71元 [1][8] 业绩表现 - 2024年预计营收8.15亿元 同比增长21.6% 归母净利1.78亿元 同比增长101.16% [1] - 24Q4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9% 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2倍 [2] - 2024-2026年EPS预测上调至0.44/0.71/0.98元 [5] 智能驾驶业务 - 2024年智能驾驶业务预计实现高速增长 主要得益于智能座舱算法量产出货 [3] - 虹软是国内智能座舱DMS领域龙头厂商 市占率不断提升 [3] - 2025年有望获得核心主机厂舱外ADAS量产定点 [3] - 新研发面向低端车型的ADAS解决方案 具备性价比优势 [3] 智能终端业务 - 2024年智能终端业务营收实现较快增长 保持高盈利水平 [4] - 2025年AI手机、AI眼镜有望成为新增量 [4] - 持续推出超域融合解决方案 并向视频应用延伸 [4] - 智能商拍业务占据主流电商平台渠道 拓展中大型品牌客户 [4]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营收预测为8.15/10.20/13.05亿元 [7]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预测为1.78/2.84/3.93亿元 [7] - 2024-2026年ROE预测为6.23%/9.03%/11.12% [7] - 2024-2026年PE预测为88.87/55.74/40.25倍 [7]
虹软科技(688088)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15 18:37
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17,800.00万元,同比增长101.16%[3]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5,579.03万元,同比增长128.87%[3]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48.77万元[4]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06.94万元[4] 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 - 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0%[5] 业务板块发展 - 公司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收入的双双攀升[6] - 在消费电子领域,AI新技术、新产品的加速探索和落地为行业注入活力,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6] - 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定点项目的开拓和推进对营业收入产生积极贡献,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6] 公司战略与使命 - 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赋能行业为使命,聚焦主业经营,巩固在视觉AI领域的优势地位[6] 业绩预告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是公司财务部门基于自身专业判断进行的初步核算,尚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7]
虹软科技(688088) - 第三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1-02 00:00
会议安排 - 第三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12月27日送达全体监事[2] - 会议于2024年12月31日以现场结合通讯会议方式召开[2] - 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2] 会议决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3]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