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尔生物(688139)
icon
搜索文档
海尔生物: 海尔生物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56,905,698.60元人民币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累计支出1,029,056,832.19元,其中本年度投入40,678,702.91元 [1] - 募集资金余额为52,258.70元,较初始金额大幅减少主要因项目支出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开设专项账户实施专户存储 [1][2] - 募集资金专户已于报告期内按计划使用完毕并完成注销手续 [3] - 监管协议执行情况良好,无重大差异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投入募投项目总额8,767.87万元,累计投入112,305.68万元 [7] - 使用超募资金4,7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95% [5]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8,784万元购买年化收益率1.70%的大额存单 [5] 募投项目具体进展 - 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27,604.47万元,进度92.01% [7] - 产品及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4,371.32万元,超计划投资4,371.32万元 [7] - 销售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0,929.89万元,超计划投资929.89万元 [7] 资金使用合规性 - 公司不存在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或违规使用情形 [6] - 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被董事会认定为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7] - 未发生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4]
海尔生物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齐头并进 数智化战略激活创新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2] 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3年3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7%,同比增加7.27个百分点 [3] - 形成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四大产业协同格局 [3][4][5] 细分产业竞争力 - 智慧用药产业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与泰国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进军东南亚市场 [4] - 血液技术产业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居国内第一,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及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 [4] - 实验室解决方案中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居国产第一和第二份额,生物安全柜系列6月市场份额第一 [5] - 低温存储产业超低温/低温、恒温系列2025年1-7月市场份额行业第一,自动化样本场景方案翻番增长,海外25个国家份额领跑 [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 [6] - 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 [6] - 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10类产品方案实现首发或首创,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7] - 新增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强化技术壁垒 [7]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累计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 [8]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8] 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于国内分级诊疗深化、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增加政策红利及海外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升级需求 [2] - 通过内生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2024年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9]
海尔生物2025年半年报:四大产业齐头并进,数智化战略激活创新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同比提升11.61% [5]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7] 四大产业协同发展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达47%,较2023年提升7.27个百分点 [2] - 低温存储产业在超低温/低温、恒温系列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海外市场在25个国家份额领跑 [4] - 自动化样本场景方案实现翻番增长,欧洲及亚太区域收入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4] 智慧用药产业突破 -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推出医院药品"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方案 [3] - 与泰国RAM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产品与方案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 [3] - 开发IncGPT-Med模型提升药物抓取速度和精准度,解决大型医院取药慢、核对慢痛点 [5] 血液技术产业领先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 [3] - 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等新品 [3] - 业务模式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3] 实验室解决方案国产化 - 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生物安全柜系列居市场份额第一 [4] - 联合南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广州研发中心,首创PBMC标准化分离分装自动化解决方案 [4] - 采用AI算法实时监测溶血指数、分层界面,利用液面探测+图像分割技术提升细胞回收率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 [5] - 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10类产品方案实现首发或首创 [6] - 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新增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 [6] 海外市场扩张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7] - 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采用"一国一策"本地化策略 [7] -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动第二增长曲线形成 [7] 战略发展驱动 - 通过并购补强技术短板,2024年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 [8] - 形成"传统业务稳基本盘、新业务提增速"的产业结构优化格局 [7] - "四横四纵"研发体系以AI、自动化、智能化、材料4大通用技术为基础,覆盖4大垂直技术领域 [6]
海尔生物2025年中报:海外收入同比超30%,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22: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亿元 [1] 业务转型 - 从单一低温存储厂商转型为覆盖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企业 [1] - 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等)收入占比从2023年3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7% [1] - 新产业收入占比同比提升7.27个百分点 [1] 海外拓展 - 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报告期内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 [1] - 累计在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包括英国、美国、新加坡、阿联酋等 [1] - 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 [1] - 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1]
海尔生物(688139.SH)上半年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39.09%
格隆汇APP· 2025-08-26 20:45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2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降39.0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下降41.6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1]
海尔生物(688139) - 海尔生物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6 20:32
会议信息 - 海尔生物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14:00召开[1] - 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1]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2] - 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案》[5] 表决结果 - 两项议案表决均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4][6]
海尔生物(6881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19:35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以下是按主题分组的要点: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96亿元,同比下降2.27%[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下降39.0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下降41.68%[17] - 利润总额为1.56亿元,同比下降39.66%[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股,同比下降39.19%[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7%,同比减少2.22个百分点[18]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49,638,753.5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11%[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1.88亿元,其中生命科学板块收入5.99亿元,医疗创新板块收入5.89亿元[57] - 营业收入为11.9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23亿元下降2.27%[115]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1.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72]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4%[17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17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股,同比下降39.2%[174] - 净利润为13,362,070.05元,较上年同期123,579,061.42元下降89.2%[17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部分)为1.43亿元[185]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099亿元[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39%,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18] - 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率为46.28%,材料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61] - 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研发投入1.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3.39%[61][64] - 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3.41个百分点[61] - 营业成本为6.4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3亿元增长1.49%[115] - 销售费用为1.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6亿元大幅增长27.59%[115] - 研发费用为1.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3亿元增长11.61%[115] - 财务费用为-1741.5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826.96万元变动38.40%,主要系利息收入减少所致[114][115]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10.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9%[172] - 销售费用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7.6%[172] - 研发费用为1.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6%[172] - 财务费用为负1741.53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达1605.40万元人民币[173] - 信用减值损失为-5,503,087.16元,较上年同期-3,709,700.96元损失扩大48.4%[17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084,453.52元,较上年同期23,806,382.00元下降95.4%[17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4.01万元,同比下降39.87%[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40,066.76元,较上年同期59,276,033.76元下降39.9%[17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5,572.69元,较上年同期2,098,745.48元下降28.7%[18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534,215.16元,较上年同期-191,956,159.43元现金流出扩大12.3%[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56,363,413.19元,较上年同期1,042,814,256.74元增长10.9%[179]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175,569,771.63元,较上年同期1,079,793,870.68元增长101.5%[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1,861,452.01元,较上年同期1,128,101,988.44元下降67.9%[18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2.2%,从5112万元增至1.03亿元[18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9.5%,从6.72亿元增至8.03亿元[18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7.1%,从2.34亿元降至1.00亿元[182]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12.3%,从8.03亿元增至17.04亿元[18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加6.1%,从-1.98亿元增至-2.10亿元[182][18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2亿元,较期初下降84.9%[183] 业务板块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为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19] - 公司新产业占收入比重提升至47%,同比增长7.27%[59] - 公司低温存储产业2025年上半年相较于2024年下半年增长16.73%,但同比下滑高个位数[59] - 公司上半年海外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57] - 公司上半年国内收入7.61亿元,同比下滑低双位数[58] - 国内市场收入7.61亿元,同比下降14.64%[76] - 海外市场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6.67%[77] - 血浆采集方案市场份额超过50%[76] -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76] - 超低温/低温系列市场份额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恒温系列市场份额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76] - 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过50%[86] - 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86] - 公司三大低温产品线在海外25个国家市场份额居首位[8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56.12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03%[17] - 应收票据为1903.2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4%,较上年同期的714.59万元大幅增长166.34%[114] - 预付款项增加至4166.89万元,占总资产0.74%,同比增长52.82%[11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大幅增加至3.53亿元,占总资产6.30%,同比增长179.22%[116]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至1090.45万元,占总资产0.19%,同比下降54.76%[116]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至1.86亿元,占总资产3.31%,同比增长34.63%[11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翻倍至1800万元,占总资产0.32%,同比增长100.00%[116] - 合同负债减少至8835.31万元,占总资产1.57%,同比下降41.87%[116] - 长期借款新增1000.65万元,占总资产0.18%[116] - 境外资产规模为1.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30%[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654,325,470.06元,较2024年末的901,227,075.69元下降27.4%[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92,041,914.78元,较2024年末的877,249,950.54元下降9.7%[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404,761,178.15元,较2024年末的323,845,820.79元增长25.0%[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353,317,848.03元,较2024年末的126,539,483.63元增长179.2%[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303,027,739.69元,较2024年末的334,744,974.95元下降9.5%[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85,774,018.60元,较2024年末的137,987,031.94元增长34.6%[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建工程为115,345,386.15元,较2024年末的95,034,029.25元增长21.4%[165] - 公司总资产从578.75亿元下降至561.21亿元,减少约26.39亿元,降幅为4.6%[166][167]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31.35亿元下降至30.05亿元,减少约1.3亿元,降幅为4.1%[166] - 无形资产从4.02亿元下降至3.82亿元,减少约2000万元,降幅为5.0%[166] - 商誉基本保持稳定,为7.58亿元[166] - 流动负债总额从10.22亿元下降至8.97亿元,减少约1.25亿元,降幅为12.2%[166] - 合同负债从1.52亿元下降至8835万元,减少约6360万元,降幅为41.8%[166] - 应付账款从3.37亿元下降至2.86亿元,减少约5190万元,降幅为15.4%[1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3.72亿元下降至43.08亿元,减少约6370万元,降幅为1.5%[167]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3.11亿元下降至2.10亿元,减少约1.01亿元,降幅为32.5%[168]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18.59亿元增长至19.07亿元,增加约4800万元,增幅为2.6%[169] - 2025年半年度末负债合计为10.88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47亿元人民币[170]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346,796,813.24元[190] - 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97,580,821.46元[19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减少85,969,397.37元,变动幅度约为-2.4%[19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39%,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18] - 公司新品研发周期同比缩短6%,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6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6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34亿元增长11.6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39%,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99]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6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累计拥有1,596项专利和394项软件著作权[94] - 公司累计获得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35项(900余个型号),并获得境外认证400余项,包括欧盟CE认证200余项和美国FDA认证80余项[9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有32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累计主导或参与发布64项国际、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95] - 报告期内,公司“数智样本全场景解决方案”等产品荣获德国IF 2025国际工业设计奖,变频双系统超低温系列获全球首个ACT环保认证[95]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48%[82] - 研发人员数量为828人,研发费用投入连年保持在10%以上[83] - 公司累计拥有32项国际领先水平成果,主导或参与发布1项国际标准和3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82] - 公司累计35项900余个型号获得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82] - 研发人员数量为828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8.89%,较上年同期的796人(占比30.37%)增加32人,但占比下降1.48个百分点[107]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11,699.81万元,平均薪酬为14.1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626.68万元和13.24万元分别增长10.10%和6.72%[107]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40岁年龄段人员占比最高,为56.16%(46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18.84%(156人)[107] 技术与产品创新 - 细胞批次间差异性波动下降54个百分点[71] - 药物抓取速度提升25%,精准度提升10倍[66] - 发药效率提升10%-15%[67] - 血浆秤精度可达±1g,采集血浆成品误差≤3g[66] - 公司AI应用盘点效率提升80%,存取效率提升50%[65] - 无极深绿制冷控制技术相比压缩机制冷节能50%,可靠性提升100%[89] - 碳氢深低温双机制冷技术与国际同类先进品牌相比能耗降低26%,噪音低至45分贝[89] - 双级协同变频控制算法技术提升节能效果10%,存储空间温度均匀性达±3℃[89] - 复合绝热工艺技术降低对液氮依赖,补液频率降低至2年/次[89] - 生物制品冻干技术冷冻速度提升50%以上,捕冰速率提升50%以上,冻干成品含水量≤3%[90] - 超低温环境下机械传动和控制技术实现机械手末端定位精度±0.05mm,挑管准确率99.99%[90] - 稳定流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使风速调节能力提升20%,风速均匀性提升33%[90] - 复杂环境下多参数高精控制技术实现温度±0.1℃稳定控制[90] - 集约式自动化细胞培养技术使制备效率提升4倍以上,批次间差异性≤±4%[90] - 基于电机与传动的多变量抑振技术使设备机壳振动幅度下降为原来25%以下[90] - 生物物质高速离心分离关键技术实现转速精度、温控精度、振动噪音达国际先进水平[13] - 民用航空用主动温控技术实现超长续航(RKN型50小时,RAP型180小时)及温度均匀度±2℃[15] - 光源稳定技术实现光源波长190nm-850nm稳定输出及光源寿命延长至10万次以上[16] - 高均匀度医用冷藏箱设计实现温度均匀性≤±1℃及耗电量减少60%[19] - 组合式相变恒温技术在无供电高温环境下保温时间长达135小时,远超WHO标准[21] - 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技术实现储能相变材料利用效率95%以上[22] - 血液智慧化管理系统使取血等待时间由40分钟缩短为2分钟,用血浪费率从30%降低为0[27] - 疫苗接种自动化管理技术实现疫苗全流程信息闭环追溯和安全监管,达国际领先水平[23] - 智能疫苗AI接种推荐技术基于推理模型与算法,结合传染病监测数据生成个性化接种建议[25] - 高精准识别定位抓取技术通过视觉飞拍和超高频射频技术实现药品高精度自动抓取[30] - 公司血浆采集技术中血浆秤精度可达±1克,采集血浆成品误差≤3克[93] - 公司一次性血浆分离器产品获得欧盟Ⅱb类高风险认证[94] - 公司“药剂管理场景大模型”入选2025年山东省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攻关项目名单[96] 在研项目与投资 - 在研项目“超低温、低温存储系列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3.1亿元,本期投入4,499万元,累计已投入3.005亿元[102] - 在研项目“实验室通用仪器系列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2.4亿元,本期投入2,859万元,累计已投入2.347亿元[102] - 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平台项目预算为3000万元,本年度投入504.80万元,累计投入2926.43万元[103] - 样本自动化平台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1.7亿元,本年度投入2347.27万元,累计投入1.66亿元[103] - 实验室试剂耗材系列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2100万元,本年度投入753.68万元,累计投入1224.65万元[103][104] - 生物工艺系列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3400万元,本年度投入82.89万元,累计投入3363.54万元[104] - 智慧公共卫生平台及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1.3亿元,本年度投入2503.58万元,累计投入1.2亿元[104] - 药剂自动化管理系列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4600万元,本年度投入861.59万元,累计投入5061.88万元[104][105] - 血液成分制备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7000万元,本年度投入943.13万元,累计投入6589万元[105] - 航空转运平台产品研发项目预算为4400万元,本年度投入655.13万元,累计投入4297.02万元[105] - 公司研发项目总预算为10.95亿元,本年度总投入1.6亿元,累计总投入10.56亿元[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7.92亿元,本期购买金额18.28亿元,出售/赎回金额19.12亿元[121] - 报告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额为5400万元,较上年同期1.82亿元下降70.33%[122] - 公司并购子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整体达双位数[73]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生命科学工具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306.9亿美元,亚太地区是增速最快地区[42] - 2024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497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91
海尔生物(688139) - 海尔生物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5-08-26 19:32
募集资金情况 - 2019年10月22日募集资金实际到账11.62亿元,发行价15.53元,发行不超7926.79万股[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净额11.57亿元[3] 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12月5日,同意使用3亿元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实缴出资及增资用于募投项目[6] - 2019年,使用1.56亿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置换283.61万元已支付发行费用[10] - 2025年3月28日,同意使用最高不超1.5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2] - 2025年3月28日,同意使用47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比例29.95%[14] - 2020年,将“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节余的3055.5万元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16] 资金投资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支出10.29亿元,本年度投入4067.87万元[3] - 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8767.87万元[25]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12305.68万元[25] - 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投入进度92.01%[25] - 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进度108.74%[25] - 销售网络建设投入进度104.65%[25]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投入进度100.00%[26]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投入进度59.91%[26] - 合计投入进度97.07%[26] 其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银行大额存单未到期金额8784万元,年化收益率1.70%[13]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占比0%[25]
海尔生物(688139) - 海尔生物关于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6 19:32
研发情况 - 上半年研发投入1.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39%[4] - 新品研发周期同比缩短6%,发明专利累计获数同比增长48%[4] - 累计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牵头或参与起草标准64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5项[4] - 形成17个智能体集群,依托13个软硬件体系让AI融入医疗决策和科研实验[3] - 实现10类产品方案首发或首创[5] - 实验室细胞培养工作站场景方案使细胞批次间差异性波动下降54个百分点[7] 市场与用户 - 上半年智慧用药方案新进入60多家医疗机构,累计服务超300家[9] - 国内市场上半年收入7.61亿元,同比下降14.64%[11] - 2025年1 - 7月,超低温/低温、恒温系列市场份额同比分别提升3和6个百分点[11] - 海外市场上半年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30.17%,二季度同比增长56.67%[12] - 超低温保存箱等3大产线在25个国家份额领跑[12] - 上半年新增16个型号获境外认证,累计近400个[13]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修订及制定3项公司制度[14] - 报告期内召开3次董事会、2次监事会[16] 荣誉与活动 - 公司连续两年获Wind ESG AAA评级,连续三年入选标普全球年鉴[17] - 报告期内累计接待机构投资者60余次,发布记录表14篇,回复问题51个[18] 分红与回购 - 2019 - 2024年连续6年分红,累计7.88亿元[19] - 2024年股份回购于25年1月完成,共169.12万股,支付近五千万元[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一轮回购163.68万股,拟用1 - 2亿元[20] - 报告期内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增持5729305股,占比1.8%,金额18183.69万元[20] - 2025年6月6日每10股派现4.7元,合计147310197.91元,占净利润40.18%[21]
海尔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09%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降39.09% [1]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 同比减少39.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