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莱特光电(688150)
icon
搜索文档
莱特光电: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实施地点及延期的公告
2024-12-27 19:27
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实施地点及延期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27 日召 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 资金投资项目新增实施地点及延期的议案》,同意募集资金投资项目"OLED 终端 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新增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 园东西五路以北公司全资子公司陕西莱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特电子") 现有 1#厂房 1 层为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同意在实施主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项 目规模均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募投项目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 2026 年 8 月。保荐机构发表了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本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募集资金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基本情况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关于同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4122 号 ...
莱特光电: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4-12-17 20:52
证券代码:688150 证券简称:莱特光电 公告编号:2024-049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北京君联成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君 联成业")持有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份 13,263,757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3.30%;北京君联慧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 称"君联慧诚")持有公司股份 10,473,526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2.60%;君联成业与 君联慧诚系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23,737,283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为 5.90%。 上述股份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取得的股份,于 2023 年 3 月 20 日起上市流通。 减持计划的实施结果情况 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 1 日披露了《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 份计划公告》(公告编号:2024-044),君联 ...
莱特光电(688150)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2月5日)
2024-12-09 18:24
公司产品及研发进展 - 公司持续供货头部客户,重点布局红、绿、蓝三色 Host 材料及掺杂材料,其中 Red Prime 材料及 Green Host 材料稳定量产供应,新产品 Red Host 材料通过客户量产测试,Green Prime 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测试中 [2][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4,385.52万元,同比增长14.5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31%,重点进行OLED发光层材料系列化产品的开发,包括Tandem器件的CGL材料、敏化类绿光TADF材料、高色域显示材料、钙钛矿等 [3] - 公司持续推进蓝光系列材料的自主研发,与客户联合进行蓝色磷光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已有产品在客户端验证,新产品也在持续开发中 [3] OLED行业及市场前景 - OLED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OLED已成为智能手机主流显示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折叠屏手机及AI技术赋能推动终端换机需求增长 [4] - 国内京东方、维信诺先后宣布投资建设8.6代高世代OLED产线,面向平板、笔电等IT产品及车载显示市场,推动OLED从小尺寸向中尺寸应用领域渗透,带动OLED材料需求增长 [3] - 叠层OLED技术已应用于多款终端产品,如华为Mate 70 RS、荣耀Magic 6 RSR、苹果iPad Pro等,车载显示领域也有极氪001、007等车型搭载,叠层OLED器件具有亮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发光层材料用量较单层OLED器件有所增加,相关材料厂商有望受益 [3] 新技术及未来布局 - 公司布局钙钛矿材料,因其与半导体显示技术有较高相似性,公司在OLED有机材料领域的技术沉淀可复用于钙钛矿材料开发,形成协同效应,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 - 公司对未来展望积极,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丰富产品品类等多方面举措,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及核心竞争力 [4]
莱特光电:OLED材料领先企业,高景气下业绩有望高增
华安证券· 2024-12-06 2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贝塔角度看,中国OLED行业受益于对传统LCD的持续替代以及对海外厂商份额的抢占;从阿尔法角度看,莱特光电在客户群体扩张和其他材料迭代及导入上拥有明显优势,在行业风口下,公司作为OLED领先企业,有望实现较大的营收和业绩弹性 [2] - 莱特光电是国内少数几家突破国外专利封锁、掌握OLED终端材料核心专利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具备一体化生产能力,客户包括京东方等全球知名OLED面板生产企业 [2] - OLED下游领域不断替代LCD,小中尺寸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面板厂商布局产线,OLED材料国产替代在即 [2]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高筑护城河,OLED材料高盈利推动业绩增长,通过全产业链持续进行工艺优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持较好的毛利率水平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少数突破OLED终端材料的厂商 - 深耕OLED终端材料,实现一体化生产:公司专注于OLED终端材料研发,具备“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OLED终端材料”的一体化生产能力,是国内少数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客户覆盖范围广,坚持研发路线,多代产品有进展 [20][22] - 股权结构稳固集中,管理层多有技术研发背景:股权结构稳定,控股股东为王亚龙,各子公司分工明确;创始人及高管团队经验丰富,有技术研发背景,公司还有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计划 [30][35][38] - 新品放量营收快速增长,研发费率持续提升:2024H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维持在60%左右,净利率持续上行;研发实力增强,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投入比例提升 [40][43] OLED第二波渗透拐点已现,有望实现高增 - 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核心部分,位于产业链上游:OLED有机材料可细分,我国企业在终端材料领域布局薄弱,国产化率低,终端发光材料海外厂商主导,国内毛利率高;公司产品涵盖多种核心功能层材料,中间体有重点研发方向;有机材料处于产业链上游,下游应用扩大和中游产能抬升将推动其发展 [45][49][51] - OLED技术优势显著,有望替代LCD成为主流:OLED具有诸多优点,部分厂商将产能重心转向AMOLED,有望成为显示技术主流;小尺寸OLED屏涨价,大尺寸OLED面板制作成本过高 [57][60] - 下游领域需求增加拉动全球OLED市场,中尺寸快速渗透:小尺寸领域面板渗透率超50%,iPhone将全面搭载OLED,可折叠OLED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增长显著;中尺寸领域苹果布局有望带动渗透,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布局叠层技术;大尺寸领域OLED在车载显示和高端电视中渗透率提升 [63][69][74] 国内有机材料市场扩张,终端材料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 面板国产化带动材料国产化需求,国内面板产能持续上升:终端需求增加将增大上游有机材料需求,中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预计持续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和面板生产基地,前端材料国产化已达58%;国内厂商布局推进OLED面板产线,产能持续上升 [80][82][86] - 国外厂商垄断专利,终端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大:终端材料专利壁垒高,海外企业占据市场,国内企业布局薄弱;国内极少数企业突破国外专利封锁,实现量产供应,奥来德、莱特光电等公司有相关进展 [91][92] 坐拥优质客户毛利优势尽显,持续扩展多款材料体系 - 与京东方深度合作,积累广泛高质量客户:京东方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高,公司与京东方合作开发蓝光技术;公司产品获客户广泛认可,下游客户包括多家全球知名显示面板企业 [95][99] - 终端材料毛利率超70%,产品性能得到广泛认可: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高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原因包括产品有专利、客户优质、性能达国际标准 [101] - 多款材料在研,有望随产业链下游需求上涨快速扩张: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多个在研项目有进展和应用前景 [10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主要假设:给予2024 - 2026年OLED终端材料100%/70%/70%的营收增速和65.00%/65.00%/65.00%的毛利;其他中间体和其他业务2024 - 2026年营收与2023年持平,毛利率分别保持2.7%和22.75% [109] - 业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8、9.18、15.31亿元,同比增速为85.6%、64.6%、66.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1、2.70、3.83亿元,同比增速为135.4%、49.1%、41.8% [4][5][110][115]
莱特光电(688150)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1月28日)
2024-11-29 17:19
公司业绩情况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19.18万元,同比增长79.91% [2]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975.32万元,同比增长131.70% [2] - 今年前三季度OLED有机材料收入占比约89%,其他中间体、面板用清洗液及其他收入合计占比约11% [2][3] 产品进展情况 - OLED终端材料方面,Red Prime材料及Green Host材料稳定量产供应,Red Host材料通过客户量产测试,Green Prime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测试中,多支发光材料在硅基OLED器件中测试表现优良 [3] - 公司持续推进蓝光系列材料自主研发,与客户联合推进蓝色磷光技术产业化,已有产品在客户端验证,新产品持续开发中 [3] - 公司有多支发光材料及CGL材料在客户端叠层OLED器件体系验证测试 [3] 行业趋势及影响 - 叠层OLED技术已应用于多款终端产品,其结构新增CGL层材料,发光层材料用量较单层OLED器件有所增加 [3] - 京东方、维信诺宣布投资建设8.6代高世代OLED产线,有望推动OLED从中尺寸应用领域渗透,带动OLED材料需求增长,若采用叠层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需求 [3] 材料成本占比 - Red Prime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12%左右 [4] - Green Host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10%左右 [4] - Red Host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9%左右 [4] - 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及Blue Host材料合计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20%左右 [4] 行业发展及公司展望 - OLED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扩大,应用拓展,取代传统显示技术,折叠屏手机及AI技术赋能有望推动换机需求增长 [4] - 国内建设8.6代高世代线及叠层OLED技术推广应用,将使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随下游需求提升而增长 [4] - 公司立足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多举措提升市场份额及核心竞争力 [4]
莱特光电(688150)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1月22日)
2024-11-25 16:54
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19.18万元,同比增长79.91%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975.32万元,同比增长131.70% [2] - 2024年前三季度,OLED有机材料收入占比约89%;其他中间体、面板用清洗液及其他收入合计占比约11% [2][3] 产品进展 - OLED终端材料持续供货头部客户,重点布局红、绿、蓝三色发光功能材料、主体材料及掺杂材料 [3] - Red Prime材料及Green Host材料稳定量产供应;Red Host材料通过客户量产测试、Green Prime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测试中 [3] - 多支发光材料在硅基OLED器件中测试表现优良,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 [3] 研发投入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4,385.52万元,同比增长14.5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31% [3] - 坚持“前瞻、在研、应用”三代产品同步推进的研发路线,重点开发OLED发光层材料系列化产品 [3] - 进行Tandem(叠层)器件的关键核心CGL材料、敏化类绿光TADF材料、高色域显示材料、钙钛矿等材料的研发,与客户联合推进蓝色磷光技术产业化 [3] 蓝光材料开发 - 持续推进蓝光系列材料自主研发,与客户联合推进蓝色磷光技术产业化,加速蓝光材料国产化进程 [3] - 已有产品在客户端验证,新产品持续开发中 [3] 专利布局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83项,其中发明专利878项;获得授权专利346项,其中发明专利341项 [3] - 自有专利覆盖OLED核心功能层材料,专利保护区域覆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 [3] 材料成本占比 - Red Prime材料占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12%左右 [4] - Green Host材料占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10%左右 [4] - Red Host材料占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9%左右 [4] - 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及Blue Host材料合计占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20%左右 [4] 行业发展与展望 - OLED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扩大,应用拓展,成为智能手机主流显示技术,渗透率提升 [4] - 折叠屏手机、AI技术赋能、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拓展为OLED市场带来新机遇 [4] - 国内京东方、维信诺投资建设8.6代高世代线,加速OLED面板在中尺寸应用领域渗透 [4] - 公司立足OLED有机材料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市场份额及核心竞争力 [4]
莱特光电(688150)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1月13日)
2024-11-13 18:08
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19.18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975.32万元,同比增长 [1] - OLED有机材料收入占比约89%;其他中间体、面板用清洗液及其他收入合计占比约11% [2] 产品进展 - OLED终端材料持续供货头部客户,重点布局红、绿、蓝三色发光功能材料、主体材料及掺杂材料 [2] - Red Prime材料及Green Host材料稳定量产供应;新产品Red Host材料通过客户量产测试、Green Prime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测试中 [2] - 多支发光材料在硅基OLED器件中的测试表现优良,在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 [2] 研发投入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4,385.52万元,同比增长14.5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31% [2] - 坚持“前瞻、在研、应用”三代产品同步推进的研发路线,重点开发OLED发光层材料系列化产品 [2] - 进行Tandem器件的关键核心CGL材料、敏化类绿光TADF材料、高色域显示材料、钙钛矿等材料的研发,与客户联合推进蓝色磷光技术产业化 [2] 叠层技术 - 叠层OLED技术已应用于多款终端产品,车载显示领域也有车型搭载采用叠层结构的柔性OLED中控屏 [2] - 叠层OLED器件新增CGL层材料,发光层材料用量较单层OLED器件有所增加,公司有多支发光材料及CGL材料在客户端叠层OLED器件体系验证测试 [2] 专利布局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83项,其中发明专利878项;获得授权专利346项,其中发明专利341项 [2] - 自有专利覆盖OLED核心功能层材料,专利保护区域覆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 [3] 材料占比 - Red Prime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12%左右 [3] - Green Host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10%左右 [3] - Red Host材料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9%左右 [3] - 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及Blue Host材料合计占到OLED面板所用OLED有机材料采购金额的20%左右 [3] 行业展望 - OLED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显示领域应用不断拓展,已成为智能手机主流显示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折叠屏手机以及AI技术赋能有望推动终端换机需求增长,OLED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拓展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3] - 国内京东方、维信诺先后宣布投资建设8.6代高世代线,加速OLED面板在中尺寸应用领域的渗透 [3] - 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有望随下游市场需求提升进一步增长,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市场份额及核心竞争力 [3]
莱特光电20241111
2024-11-13 15:45
一、涉及公司 莱特光电[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莱特光电是国内OLED发光材料龙头厂商,主要为国内OLED面板厂提供关键材料,在国产替代方面有重要地位,是国内主要OLED面板厂商的核心供应商[2][3]。 (二)未来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国内OLED面板厂商产能和市场份额提升、OLED发光材料国产化进度加快、双层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化进展等因素将驱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后续催化剂包括下游高世代线扩产、PC和PAD等终端产品中OLED渗透率提升、各类消费电子终端搭载双层OLED新品发布,以及下游面板厂商对不同线下品端验证和导入进度[4]。 (三)市场不同观点及反驳 - 市场普遍认为传统OLED手机需求放缓,发光材料领域国产化难度较大,对双层OLED产品商业化进度存在分歧,但莱特光电具备多重成长性,如国内OLED面板厂扩产带来的全球份额提升、国产替代加速渗透,以及在品类扩张和双头LED驱动新成长方面表现突出,所以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优于预期[5]。 (四)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莱特光电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3.2亿元和4.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7%、76%和40.7%,对应2025年约30倍PE估值,后续约20倍PE估值,考虑到公司在横向对标其他同类企业时估值处于相对平均水平,但因其领先地位及不断扩展客户群体,应当获得充分估值溢价[6]。 (五)目标价及未来空间 - 考虑到oled面板厂商持续扩产、oled材料领域国产化渗透率提高以及短期内多款新品发布会催化,预计单台设备采用双层LED相比单层LED将带来60% - 80%的价值量提升,给予公司明年45 - 50倍PE,对应目标价36元,市值140 - 150亿,现价看近50%的收益空间,综合考虑竞争格局及成长确定性,强烈推荐投资者关注[7]。 三、其他重要内容 (一)风险因素 -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oled面板材料国产化不及预期、oled面板厂商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双层LED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不过短期内相关减持已结束,不再构成股价压制,看好公司在华为产业链及消费电子创新产业中的表现[8]。
莱特光电(688150)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1-13 15:3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简称莱特光电,代码 688150,2024 年 11 月 12 日举办线上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王亚龙等 [1] 产品与市场需求 - AR 眼镜显示技术重要选择之一是 OLED,公司多款 OLED 发光材料产品在硅基 OLED 客户端验证测试进展良好,AR 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增长将增加对 OLED 材料需求 [1][2] - 公司 OLED 终端材料持续批量供货头部客户,重点布局红、绿、蓝三色发光功能材料等,Red Prime 材料及 Green Host 材料稳定量产供应,新产品 Red Host 材料通过客户量产测试,Green Prime 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测试中 [2] OLED 市场应用前景 - 智能手机领域,OLED 成主流显示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折叠屏手机及 AI 技术发展有望推动换机需求增长 [2] - IT 终端应用领域,OLED 加速渗透,苹果、华为等推出搭载 AMOLED 屏幕的平板电脑产品,推动其在中尺寸显示产品应用 [2] - 车载显示领域,AMOLED 特性为车载显示增添更多应用 [2] - 大尺寸显示应用领域,OLED 在电视市场占比小,但随着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有较大发展潜力 [2] - 智能穿戴设备、照明、医疗器材等领域,OLED 技术有良好发展前景 [2] 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立足内生式发展,对外延式发展保持开放态度,是否收并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有计划会及时披露 [2] - 公司目前没有合并宇隆光电的计划 [2] 股价与价值 - 公司股价受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生产经营良好有序,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有信心 [3] - 管理层致力于加强公司治理等,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加大和资本市场沟通力度传导公司价值 [3]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 4,385.52 万元,同比增长 14.59%,研发投入均费用化处理 [3] - 公司秉持经营理念,形成研发及技术优势,加强成本管控、提高研发效率 [3]
莱特光电深度报告:OLED材料国产化提速,双层OLED驱动新成长
浙商证券· 2024-11-10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莱特光电“买入”评级[9][66][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莱特光电是国内OLED发光材料龙头厂商,受益于国内OLED面板厂商产能扩厂、份额提升以及发光材料国产化提速,同时双层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化有望进一步拉动全球发光材料需求,驱动公司未来盈利超预期[1] - 国内OLED面板厂产能及份额提升、OLED发光材料国产化进度、双层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化进程超预期是公司的超预期点[2] - 国内OLED面板厂商高世代线扩展顺利推进、OLED材料国产化加速提升、双层OLED商用化进程优于预期等是公司的驱动因素[3] - 市场认为传统OLED手机需求放缓、发光材料国产化难度较大、双层OLED产品商业化速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报告认为公司成长性在于多重逻辑叠加,业绩有望持续优于预期,且产业跟踪渠道显示相关产品已陆续推出并有望在2404见到更多采用双层OLED方案的旗舰配置[4] - 下游国内面板厂OLED高世代线扩产落地、OLED在PC/PAD等显示终端产品渗透率提升、国内面板厂商OLED发光材料验证及导入进度、搭载双层OLED各消费电子终端新品发布等是公司的催化剂[5] - 下游国内面板厂OLED高世代线扩产进度、OLED材料国产化率水平、搭载双层OLED方案手机及Pad等新品销量反馈是检验及跟踪指标[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莱特光电:OLED发光材料龙头,国产替代先锋 - 莱特光电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西安,业务定位于OLED有机材料行业,2022年3月在科创板上市,是国内率先实现OLED终端材料从0到1突破的企业,为国内面板厂商提供OLED终端材料,产能规模及出货量国内领先,改变了国内面板厂商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实现进口替代,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有专利覆盖多种OLED核心功能层材料[16] - 公司业务分为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两大业务条线,OLED终端材料涵盖多种核心功能层材料,OLED中间体包括氘代类以及非氘代类产品,终端市场应用领域为多种OLED显示设备,公司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从化学品贸易到进入显示材料领域,再到专注OLED有机材料并形成一体化生产能力,客户包括多家全球知名显示面板龙头[17][18] - 公司实控人为王亚龙,直接持股49.52%公司总股本,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前十大股东除实控人外还包括多家投资公司和社保基金等[20][21][22] - 公司2021 - 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一定波动,2024Q1 - 3业绩回暖,主要由于消费电子需求回暖、OLED材料需求增长、OLED渗透率提升、国内面板厂商竞争力增强、产能扩大等因素,公司核心业务为OLED材料,2023年主要业务营收分别为OLED材料2.57亿元、其他中间体0.20亿元、其他业务0.24亿元,公司毛利率持续维持高位得益于完整产业链、自主供应中间体、工艺优化,公司重视研发创新,研发费用率有所变化但研发费用绝对值增长,多项材料取得成果[25][26][27] 2. OLED渗透率持续提升,发光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 OLED是电致发光器件,按驱动方式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AMOLED是目前OLED屏幕的主流技术,具有多种优点,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根据IHS统计数据,2019 - 2024年AMOLED市场规模和占比将持续提升[30][32] - 在手机领域,AMOLED显示已成主流,具有轻薄、可弯曲、可折叠等特性,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其优势进一步体现,未来市场占有率将持续增加,在电视面板领域,OLED性能虽优但大尺寸屏幕生产工艺要求高,不过随着技术提升和企业推出相关产品,其市场占有率也将拓展,在智能穿戴和VR设备等新兴领域,AMOLED也有应用且将持续扩大[34][35][36][38] - OLED全球产能迅速提升,中大尺寸赛道提速明显,国内核心OLED面板供应商在产线建设和量产方面进展良好,中国有望在OLED产能和份额上快速反超韩国,材料端严重依赖外采,海外厂商凭借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占据市场份额,我国在OLED材料产业上游中间体环节有进步,但终端材料尤其是发光材料薄弱,进口材料价格高侵蚀行业盈利,国产替代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国内有潜力的材料厂商有望受益[41][42][43][44][46] 3. 国内OLED有机发光材料领先者,充分渗透行业龙头客户 - 公司拥有全球先进的OLED有机材料生产工艺和OLED器件制备技术研究平台,建立了全产业链研发体系,掌握全面、领先的OLED有机材料核心技术与生产诀窍,研发技术团队实力雄厚,博士及硕士研发人员合计56人,坚持自主创新并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截至2024年中报研发人员占比约29%,其中博士4人,硕士52人[47][48] - 公司已形成“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OLED终端材料”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具有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势,能保证终端材料品质稳定、降低成本、提升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拥有多种核心技术且大多已批量产品化[49][52] - 公司客户包括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和辉、信利等OLED面板厂商,产能规模及出货量国内领先,产品进入多家面板厂商供应链体系并实现量产,具有先发优势和良好口碑,与客户联合开发能把握材料性能要求和技术趋势,京东方为第一大客户,2023年公司营收约75%来自京东方,OLED有机材料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快速提升,国内相关材料厂商将受益于行业增长趋势[58][59][60] 4. 盈利预测 - 细分业务盈利预测方面,OLED材料行业渗透率提升、产能放量、国产替代动力强,公司OLED终端材料相关产品发展良好将带来增量收入,预计公司OLED产品2024 - 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00%/70%/40%,毛利率分别为71%/72%/73%,其他中间体业务短期相对稳定,预计2024 - 2026年无增长,综上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5.58/9.18/12.68亿元,同比增长85.58%/64.56%/38.11%,归母净利润为1.82/3.21/4.52亿元,同比增长136.79%/76.16%/40.73%[61][62][63] - 估值与投资建议方面,公司处于类似赛道的可比公司有奥来德、鼎龙股份和瑞联新材,公司作为国内OLED终端材料领先者,导入头部客户,应享有估值溢价,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82/3.21/4.52亿元,同比增长136.79%/76.16%/40.73%,对应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45/0.80/1.12元,PE分别为52.99/30.08/21.37倍,给予“买入”评级[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