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内镜(688212)

搜索文档
澳华内镜(688212) -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7-01 20:46
业绩总结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收到政府补助338.00万元[3] - 补助属与收益相关,未经审计,影响以审计结果为准[3][4]
澳华内镜(688212)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20:34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1月6日[2] - 实施期限为2025年1月3日至2026年1月[2]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万元至20,000万元[2]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249.91万股[2][4] - 占总股本比例1.86%[2][4] - 累计回购金额9,998.69万元[2][4] - 实际价格区间36.98元/股至41.99元/股[2][4] 其他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45.00元/股[3]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通过方案起12个月内[3]
澳华内镜(688212) - 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6-27 17:15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情况 - 2025年实际参与认购员工22人[1] - 最终缴纳认购资金6000万元[1] 股份情况 - 认购对应股份1499250股,于2025年6月26日非交易过户[1][2] - 过户价格40.02元/股[2] - 持股占总股本比例1.11%[3] 计划期限 - 存续期36个月,锁定期12个月,期满一次性解锁[3]
澳华内镜(688212) -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6-25 17:15
业绩总结 - 公司2025年6月24日收到政府补助230万元[3] - 补助属与收益相关,未经审计[3][4] - 会计处理及损益影响以审计结果为准[4]
澳华内镜: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1:26
大股东持股基本情况 - 顾康、顾小舟及小洲光电合计持有公司41,822,800股,占总股本的31.06% [1] - 小洲光电单独持有16,960,000股,占总股本的12.59% [1] - 顾小舟单独持有21,740,500股,占总股本的16.14% [1] - 所有股份均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已于2024年11月15日起上市流通 [1] 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减持计划于2025年5月23日披露,计划减持不超过1,252,840股(占总股本0.93%) [1] - 实际减持1,252,840股,全部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完成,减持比例0.93% [2][3] - 减持价格区间为45.70~51.90元/股,总金额60,201,714.48元 [3] - 减持后当前持股数量降至40,569,960股,持股比例30.13% [3] 减持主体及一致性关系 - 减持主体为小洲光电,系公司持股平台,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 实际控制人顾康、顾小舟及关联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参与减持 [1] - 顾康与顾小舟为父子关系,共同控制小洲光电,构成一致行动人 [2]
澳华内镜(688212)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6-23 18:16
减持前持股情况 - 顾康、顾小舟及小洲光电合计持有公司41,822,800股,占总股本31.06%[2] 减持计划 - 2025年5月23日披露,小洲光电拟减持不超1,252,840股,不超总股本0.93%[2] 减持实施情况 - 2025年6月16 - 23日,小洲光电集中竞价减持1,252,840股,占总股份0.93%[8] - 减持价格区间45.70 - 51.90元/股,总金额60,201,714.48元[8] 减持后持股情况 - 减持后当前持股数量为40,569,960股,持股比例为30.13%[8]
澳华内镜20250622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内窥镜行业 - 公司:澳华内镜、奥林巴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澳华内镜业绩承压原因 - 医院端反腐行动从 2023 年 7 月开始,干扰医院采购节奏,2024 年上半年采购需求阶段性减少[4] - 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政策 2024 年 3 月立项,进展低于预期,24 年 Q3 招标金额和数量低,11、12 月订单未体现在当年业绩报表[4] - 2024 年下半年公司及行业整体去库存,扰动短期业绩增速[4] 澳华内镜新品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高,自上市以来研发费用超一亿,占比超 20%,在医疗器械行业中较高[5] - 产品迭代加快,下半年有望推出新一代 AQ400 超高清内镜系统,搭载高光谱技术平台,波段数据拓展到 26 个[5] - 重点开发超声内镜和 ERCP 手术机器人,超声内镜完成专利初审进入公开阶段,ERCP 手术机器人完成型式检验并启动临床,有望 2027 年获证上市[5][6] 澳华内镜海外业务发展情况 - 海外业务发展迅速,25 财年海外收入占比达 88.9%,未来提升空间大[2][7] - 推动高竞争力产品在海外市场拿证,扩展营销网络,有慕尼黑团队负责欧洲市场,深圳团队负责其他地区[7] 澳华内镜未来经营预期 - 2026 年将迎来突破性经营变化,高管回购股份彰显信心,截至 25 年 5 月 31 日,已回购 250 万股,总额 9999 万元[8] - 新品推出及海外市场拓展将带来持续增长动力[8]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内容 - 向不超过 22 名核心管理人员发放股份募集资金,参与认购股份不超 150 万股,总金额不超 6000 万元[9] - 股票购买价格 40.02 元,与回购均价一致,展示高管信心[9][10] 2026 年是公司经营重大拐点的原因 - AQ - 400 新品上市,作为胃肠镜旗舰机型,预计显著提升业绩,参考以往机型上市情况,2026 年将带来显著增长[11] - 国内软件行业大年,奥林巴斯 X1 推进有望带动内镜行业,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 XRAY 系统产品将带动国内医院软件采购需求释放[11] - 海外销售高增长,在 24 年基础上持续推进产品认证和营销网络建设,2026 年将保持高增长[11] - 长期空间广阔,内镜设备行业强垄断,但国产企业在高端消化道内镜市场有突破,全球消化疾病高发等因素推动行业未来增速[11] 内窥镜行业未来发展模式 - 向设备、耗材和维保三位一体格局发展,目前主要收入来自设备销售,未来将增加耗材和维保服务收入[3][11] - 以奥林巴斯为例,2084 年收入中 ESD 业务占 55%,硬件设备加镜体收入占 10%,维保服务占 35%[12] 内窥镜行业拓展方向 - 消化内镜耗材,如活检钳等,随软镜开展率增加而快速发展[13] - 软硬件并举发展,如奥林巴斯与德国硬件厂商合作进入硬件赛道,微创外科手术有增长空间[13] - 一次性内镜应用,在感染风险要求高且成本敏感度低的赛道前景广阔,与重复性内镜长期共存[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目前处于清库存阶段,25 年下半年推出新品,预计 26 年迎来突破性拐点,是较好投资节点[13][14]
澳华内镜: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18
股东权益变动 -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顾康、顾小舟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小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由31.06%减少至30.75%,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 [1][2] - 小洲光电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1.4950万股,导致合计持股数量由4,182.2800万股减少至4,140.7850万股 [2] - 本次权益变动未违反已作出的承诺、意向、计划,且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1] 股东持股情况 - 顾康持股数量为1,695.0200万股,持股比例为12.59%,未发生变动 [2] - 顾小舟持股数量为2,174.0500万股,持股比例为16.14%,未发生变动 [2] - 小洲光电为本次减持主体,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16日 [2] 其他说明 - 减持事项与股东此前已披露的计划、承诺一致,且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参与本次股份减持 [2] - 公司将继续督促股东严格执行减持相关规定,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2]
澳华内镜(688212):深度研究报告系列三:清库存,上新品,迎拐点
华创证券· 2025-06-19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约 64 元 [1][10][8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大环境影响,澳华内镜 2024 年和 2025 年经历两年调整,但研发成果和海外市场开拓向好,2026 年经营情况有望迎来突破性变化,软镜行业长期有空间且有壁垒 [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受大环境影响,澳华内镜 2024 年和 2025 年经历两年调整 - 2024 年上半年院端反腐持续影响,公司业绩承压于医院设备采购需求阶段性减少 [6][8][13] - 2024 年国家推动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但部分地区执行进度低于预期,相关收入未确认到公司报表端 [6][8][14] - 2025 年医疗设备更新大规模落地,招投标数据向好,但软镜企业持续去库存,业绩短期承压 [6][8][24] 尽管业绩承压,研发成果和海外市场开拓持续向好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下一代超高清内镜系统 AQ - 400 有望于 25 年下半年获批上市,超声内镜相关专利已初审公开,ERCP 手术机器人已启动临床试验 [6][8][30] - 海外软镜市场空间广阔,国产软镜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有提升空间,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叠加销售网络建设,海外销售持续加速 [6][8][38] 2026 年澳华内镜经营情况有望迎来突破性变化 - 公司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高管原价买入彰显信心,且减少股份支付费用 [6][9][45] - 参考奥林巴斯 X1 和公司 AQ - 300 上市后的放量节奏,AQ - 400 上市后预计带动公司 26 年销售规模迅速增长 [6][9][49] - 26 年我国软镜行业有望随 X1 4K 镜体上市迎来增长新周期,政策支持下,澳华内镜等国产软镜企业有望受益 [6][9][52] - 公司海外业务处于早期高速发展阶段,26 年在产品布局、品牌力和营销网络建设推进基础上,海外销售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6][9][55] 软镜行业长期来看有空间且有壁垒 - 软镜行业呈现强垄断格局,全球和我国市场大部分份额被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占据,但市场空间广阔 [6][9][57] - 参考奥林巴斯,软镜企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未来可向半耗材商业模式发展 [6][9][65] - 消化内镜耗材、微创外科器械和耗材、一次性内窥镜是行业延展方向,各领域有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 [6][9][7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0、1.09、1.36 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 +280.0%、+35.9%、+25.8%,EPS 分别为 0.59、0.81、1.01 元 [10][85][87] - 根据 DCF 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 86 亿元,对应目标价约 64 元 [10][87]
澳华内镜实控人方套现2086万元 近1年1期扣非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11:00
股东权益变动 - 股东顾康、顾小舟及其控制的小洲光电合计持股比例由31 06%减少至30 75%,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 [1] - 小洲光电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41 4950万股,减持金额2085 54万元(按加权均价50 26元计算) [1] - 本次减持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实际控制人顾康、顾小舟及关联董事、监事、高管未参与减持 [3] 股权结构明细 - 小洲光电直接持股比例由2 33%降至2 02%,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 [2] - 顾康与顾小舟个人持股比例未变动,分别为12 59%和16 14% [2] - 本次减持为已披露计划的一部分,不涉及要约收购或控制权变更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 50亿元(同比+10 54%),但归母净利润2101 22万元(同比-63 68%),扣非净利润亏损628 62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 24亿元(同比-26 92%),归母净利润亏损2879 1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947 96万元 [5] 上市及募资情况 - 2021年科创板上市发行3334万股(发行价22 50元/股),募资净额6 59亿元,超原计划1917 8万元 [4] - 募资投向包括内窥镜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及流动资金项目 [4]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获承销及保荐费6142 71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