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内镜(688212)

搜索文档
澳华内镜(688212):业绩符合预期,看好海外持续高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4-28 13: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国内市场受行业影响增长放缓,海外营销网络扩张且增长高,公司坚持研发创新推出新产品,看好未来发展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下降63.68%,扣非归母净利润 - 628.62万,同比下降114.13%;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26.92%,归母净利润为 - 2879.15万元 [6] - 2024年内窥镜设备收入7.14亿,同比增长14.72%,内窥镜诊疗耗材2101.65万元,同比减少50.63%,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1275.80万元,同比增长3.31% [11]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3.93%,增速慢于整体,因国内终端市场招采活动和招投标总额下降 [2][11] - 海外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42.70%,毛利率提升至58.15%,因海外多国产品准入和市场推广顺利 [2][11] 产品情况 - AQ - 300三级医院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年底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137台、522根,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116家 [11] - 2024年推出高光谱平台、AQ - 150、AQ - 120等内镜系统、640倍细胞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等新产品 [11] 业务推进 - 持续推进县域医疗计划,在天水市、晋中市等多地基层医院协助开展诊疗技术普及与提升、诊疗模式升级以及设备引进 [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1.00、1.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77、54、39倍 [11]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财务数据 [17]
澳华内镜(688212) -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4-27 17:46
证券代码:688212 证券简称:澳华内镜 公告编号:2025-032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获得补助的基本情况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收到软件产品增 值税即征即退退税款人民币495.24万元,均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 二、政府补助的类型及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有关规定,确认上述事项并划分 补助类型。上述政府补助未经审计,具体的会计处理以及对公司损益的影响情况最终以 审计机构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4月28日 ...
澳华内镜(688212)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4-25 18:19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954.95万元,同比增长10.54%[16]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下降63.68%[16]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28.62万元,同比下降114.13%[1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66,055,677.44元,较报告期期初减少1.01%[42][4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减少62.79%[4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83%,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43] - 2024年营业成本238,927,723.27元,同比增长16.44%[46] - 2024年销售费用250,203,776.88元,同比增长22.09%[4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8,928,269.81元,同比下降311.01%[42][46]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351,125.70元,同比增长1,130.11%[46] - 2024年应收账款为272,456,276.42元,占比15.58%,较上期增长41.49%[49] - 2024年在建工程为210,879,625.26元,占比12.06%,较上期增长570.12%[49] - 2024年递延收益为31,061,556.06元,占比1.78%,较上期增长93.42%[50] 未来展望 - 2025年度董事会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加强自身建设[25] - 2025年董事会将完善内控治理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25] - 2025年董事会将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高披露质量[25] - 2025年董事会将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保障投资者权益[25] - 2025年公司监事会将强化监督,促进公司规范运作[37] - 公司预计2025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度保持一定增长[74] 其他信息 - 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于5月8日14:00在上海市闵行区召开,网络投票同日进行[11] - 2024年度公司累计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7] - 2024年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董事会严格执行决议[20] - 2024年公司第二届董事会召开15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18][19]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认真履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21][22] - 本年度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发生违规情形[23] - 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24] - 2024年度公司监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29] - 2024年度公司股东大会等会议召集、召开等均合规[31] - 2024年度公司财务管理规范,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32][33] - 2024年度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合法合规[34] - 2024年度公司关联交易符合规定,未超预计额度[35] - 公司已建立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架构,内控体系无重大缺陷[36]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715,173.52元[52] -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0.99%[52] - 2024年董事长顾康获税前报酬36.12万元,董事顾小舟获49.29万元[57] - 公司独立董事2025年度津贴标准为10万元/年[58] - 2024年徐佳丽等获不同金额税前报酬,刘海涛和朱正炜报酬为0[62] - 2025年担任其他职务的监事按具体职务领薪,不另领监事薪酬[63] - 公司拟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年度审计机构,聘期一年[66] - 2025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期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70] - 2025年预算与2024年决算报表合并范围一致[71] - 2025年财务预算假设公司多方面无重大变化[73]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查看[77]
澳华内镜(68821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4-24 21:24
业绩数据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7245.63万元,占期末总资产15.58%[18] - 2024年外销收入16127.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1.57%[19] - 2024年营业收入74954.95万元,同比增长10.54%[2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减少63.68%[2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 - 628.62万元,同比下降114.13%[29] - 报告期末总资产174867.66万元,较期初增长9.63%[29]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36605.57万元,较期初减少1.01%[2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减少62.79%[29]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1.83%,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29] - 2024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6359.80万元,较2023年变化幅度11.29%[41]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1.83%,较2023年增加0.15个百分点[41] - 截至2024年末,商誉账面原值7816.57万元,已计提商誉减值1583.15万元[22] 业务情况 - 2024年国内终端市场招采活动减少,招投标总额下降,国内业务收入增长有限[6] - 2024年为提升竞争力,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净利润受影响[6] - 2024年预计无法完成部分考核期业绩考核,冲回之前年度累计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6] - 2024年主营业务、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及主要财务指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7] - 2024年主要采用直销和经销模式,需保持经销网络稳定健康发展[14] 市场地位 - 以日系企业为代表占据全球和国内软性电子内窥镜医疗器械市场较高份额,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12] 研发进展 - 医用电子内窥镜新产品从研发到注册成功周期长,研发风险较高[8] - 公司在全国设立3大研发中心,拥有3大类核心技术[32] - 4K超高清软性内窥镜系统本期投入84295296.20元,取得多项产品上市及检测成果[42] - AQ - 200系统升级及配套开发本期投入9686023.50元,完成多项国际注册[42] - 3D消化内镜开发本期投入115893.00元,完成工程样机设计开发验证[42] - 内窥镜机器人系统本期投入13607231.88元,已完成型检并启动临床试验[43] - 配套设备开发及其他本期投入14456845.96元,多项升级方案完成注册并导入生产[4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长顾康直接持有公司1695.0200万股[48] - 董事、总经理顾小舟直接持有公司2174.0500万股,小洲光电持有公司313.2100万股,其持有小洲光电16.11%股权[48] 其他情况 - 保荐人于2025年3月27 - 28日、4月17日、4月22日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3] - 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公司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38] - 本持续督导期内,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合规,无重大违规情形[45][46]
澳华内镜(68821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持续督导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4-24 21:24
公司资本与募资 - 公司注册资本为134,665,250元人民币[1] - 首次公开发行3,334万股,发行价22.50元/股,募资总额75,015.00万元,净额65,917.80万元,实收69,139.73万元[3] 项目变更 - 2022年4月“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原计划建筑面积2,000㎡[7] - 2022年9月“医用内窥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变更实施主体、地点和方式,投资39,680.03万元,拟投募资37,500.00万元,新获土地18.47亩,自建24,631.66平方米[8][9] - 2023年3月“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增加实施主体和地点并调整内部投资结构[10] 业绩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44,525.90万元,同比增长28.30%[13]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71.53万元,同比下降61.93%[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969.21万元,同比减少79.69%[13] - 2024年营业收入74,954.95万元,同比增长10.54%[14]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下降63.68%[14]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非净利润 - 628.62万元,同比下降114.13%[14] 业绩分析 - 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带动整体业务收入增长,国内业务收入增长有限[14]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致净利润变化[14] - 2024年冲回之前年度累计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14] 合规情况 - 公司能按规定向保荐人等提供文件资料,配合保荐工作[16] - 保荐人认为持续督导期内公司已建立并执行信息披露制度[19] -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基本符合规定,已对相关情况整改[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22]
澳华内镜(68821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24 21:24
项目进展 - “医用内窥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1月[8]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于2024年1月完成结项,内部投资结构与招股书有差异[9] 公司治理 - 2024年2月2日和4月8日审议确认调整后的内部结构[9] - 持续督导期内建立并执行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4][5] 合规情况 - 持续督导期内未发现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等违规情形[7][11][12] 经营状况 - 持续督导期内上市公司经营正常[14] 保荐建议 - 保荐人建议公司完善治理结构等[16] 检查时间 - 现场检查时间为2025年3月27 - 28日、4月17日、4月22日[1]
澳华内镜(688212):业绩阶段性承压,海外市场开拓顺利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4 11: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目标PS 9X,上调目标价55.29元(原为53.81元,2024年85倍PE,+3%)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调整带来短期承压,国产替代长期趋势不变,软镜行业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仍较高,国产可替代空间大,公司产品性能提升及市场宣传力度增加,临床端认可度在提升 [3][6] - 旗舰产品AQ - 300持续推广,拉动中高端机型装机量提升,2024年设备端营收7.14亿元(+14.72%),中高端系列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同时深耕县域市场 [3][6] - 海外市场推进顺利,有望保持较高增速,24年全年境外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42.70%,系列产品在多国获批,海外市场准入进一步发展 [3][6]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8亿、7.50亿、8.27亿、10.17亿、12.48亿元,增速分别为52.3%、10.5%、10.4%、23.0%、22.7% [2]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5800万、2100万、9100万、1.17亿、1.69亿元,增速分别为167.0%、 - 63.7%、332.6%、29.1%、44.2% [2] - 2023 - 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43、0.16、0.68、0.87、1.26元 [2]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2%、1.5%、6.8%、8.4%、11.4% [2]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94.01、258.86、59.83、46.34、32.15 [2]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2023 - 2027年公司财务状况,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票据、营业总收入等项目的变化 [4]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4.2%、1.5%、6.8%、8.4%、11.4%,ROA分别为4.0%、1.2%、5.3%、6.7%、9.4%等 [4] 可比公司估值表 - 选取爱博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三家医疗器械企业作为可比公司,展示了其总市值、营业收入及PS等数据 [5]
澳华内镜: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渠道调整下收入或短期承压-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医院招投标放缓使收入利润短期承压,2025年渠道库存等调整下收入或仍有压力,但有望逐步恢复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或仍承压,新品持续商业化有望形成新增拉动,随着招投标恢复利润增速恢复可期 [2] - 2025年在收入压力下净利率或仍较低,但整体有稳步提升趋势 [3]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 [4] 各部分总结 成长性 - 2024年实现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Q4单季收入2.49亿元,同比下滑0.2%,2025年Q1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26.9%,2025年上半年收入或仍有压力 [1][2] - 2024年3月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和电子膀胱镜,5月发布电子输尿管肾盂镜,镜种逐步完善并拓展科室,新品商业化有望拉动新增收入 [2] - 2024年Q4归母净利润 - 0.16亿元,2025年Q1归母净利润 - 0.29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压力下利润增长或仍承压,长期利润率有望提升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68.1%(同比 - 5.7pct),净利率2.7%(同比 - 6.3pct),2025年Q1毛利率66.36%,同比下降10.0pct,净利率 - 23.28%,2025年净利率或仍较低但有提升趋势 [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8.27/10.46/13.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2%、26.44%、25.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1.33/2.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9.62%、252.61%、55.91%,对应EPS分别为0.28/0.99/1.54元,对应2025年7倍PS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9.55|826.93|1045.60|1316.98| |营业收入(+/-) (%)|10.54%|10.32%|26.44%|25.9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01|37.74|133.08|207.49| |归母净利润(+/-) (%)|-63.68%|79.62%|252.61%|55.91%| |每股收益(元)|0.16|0.28|0.99|1.54| |P/S|7|7|5|4| [5]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10][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指标的预测 [10][11]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对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P/S、P/B等指标进行了预测 [11]
澳华内镜:招投标减少使国内业务增长受限,海外业务进展顺利迎来快速发展-20250423
山西证券· 2025-04-23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B”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小幅增长得益于海外市场推广顺利,但市场调整使2025Q1销售承压;2024年国内终端市场招采活动减少致国内业务收入增长有限,海外营销网络布局带动整体业务收入增长;2025Q1受市场调整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 [5][6]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下降,净利率下降幅度更大;毛利率下滑受海外销售收入增长快且海外销售部分毛利率偏低影响,净利率下滑受销售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 [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基层县域医疗诊疗水平提升,2024年研发费用增长,产品管线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维持“增持 - B”评级 [10]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22日收盘价40.34元,年内最高/最低为59.00/31.51元,流通A股/总股本为1.35/1.35亿股,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54.32亿元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为 - 0.21元,每股净资产9.88元,净资产收益率 - 2.17%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母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减少63.68%;扣非归母净利润 - 628.62万元,同比减少114.13%;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减少62.79%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减少26.92%;归母净利润 - 2879.15万元,同比减少1143.36%;扣非归母净利润 - 3100.1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 - 0.21元 [5] - 2024年境内主营业务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3.93%;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42.70% [6]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8.12%、2.71%,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1、6.25个百分点;境外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8.15%,境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0.97% [7] - 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8%、14.48%、21.83%、0.01%,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3.16、1.08、0.15、0.40个百分点 [7] - 2024年研发费用为16,359.80万元,同比增长11.29%,占营业收入比例21.83% [8]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8.73、10.71、12.72亿元,同比增长16.4%、22.7%、18.8%;分别实现净利润0.75、1.24、1.72亿元,同比增长257.1%、65.6%、38.6%;对应EPS分别为0.56、0.92、1.28元,以4月22日收盘价40.3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72.4X、43.7X、31.5X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包含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如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金额及变化 [15] - 涵盖成长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主要财务比率数据及变化 [15]
澳华内镜(688212):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看好去库存压力消化后业绩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4-18 18:34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短期承压但全年有望向好,新品上市及市场拓展将为业绩带来加速度,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1][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26.92%,归母净利润 - 0.29亿元,同比下降1143.36%,扣非净利润 - 0.31亿元 [1] 业绩承压原因 - 受市场调整及渠道库存压力影响,25Q1销售不及预期,对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存货合计计提597.8万元 [2]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2.3%/24.22%/33.75%/-0.28%,同比变化 + 4.75pct/7.82pct/+7.48pct/-0.07pct [2] 业绩向好预期 - 25Q1以来第二轮设备更新推进,院端招标恢复,库存压力进一步消化,AQ 300引领下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增长,中高端产品放量,业绩有望修复 [2] 新品上市情况 - 25Q1陆续推出640倍细胞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双钳道内镜、复合电子支气管镜等新品,全新电子胸腔镜、AQ150搭载60全系列消化内镜临床落地 [3] 市场拓展情况 - 持续深耕县域基层市场,推进内镜临床应用渗透率提升,24年3月到25年3月新增覆盖181所医院,开展300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培训2400多位基层医生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67/10.27/12.17亿元,同比增长15.64%/18.47%/18.53%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0.95/1.25/1.67亿元,同比增长353.19%/31.02%/33.82%,对应PE分别为54/41/31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