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688271.SH)上半年净利润为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格隆汇APP· 2025-08-29 19: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 同比增长12.7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1]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元(含税) [1]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5-08-29 18:08
证券代码: 688271 证券简称: 联影医疗 公告编号: 2025-03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 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或"联影医疗")将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 用情况专项报告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关于同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 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327 号),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 民币普通股(A 股)10,000 万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109.88 元/股,募集资金总 额人民币 1,098,800 万元。公司募集资金总额扣除所有股票发行费用(包括不含 增值税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以及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 264,158,460.63 元后的募集 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10,723,841, ...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2025-08-29 18:04
证券代码: 688271 证券简称: 联影医疗 公告编号: 2025-03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预案)已经 2024 年年度股东会授权,公司第二届 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利润分配方案内容 根据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98,018,064.12 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母公司累 计未分配利润为 7,388,058,953.35 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拟以 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 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 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的权利。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 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30 元( ...
联影医疗: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9.98亿元,同比增加5.03%
搜狐财经· 2025-08-29 17: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1] - 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长4.31% [1] 市值情况 - 当前市值为1169亿元 [2]
联影医疗(68827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7:4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60.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9%[22][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22][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1%[22][30] - 基本每股收益1.21元/股,同比增长4.31%[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0%,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24] - 整体毛利率47.93%,服务业务毛利率超60%[99]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3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5%[197] - 销售费用9.38亿元,销售费用率15.60%[99] - 研发费用7.66亿元,研发费用率12.74%[99] - 管理费用2.57亿元,管理费用率4.28%[99] - 销售费用为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3%[197] - 研发费用为7.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1%[197] 财务业绩:现金流和其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76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6.25亿元人民币[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至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9.69%[197][198] - 财务费用为负4961.6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理财收入略有减少[197][19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4544.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3.21%,因金融资产股价变动[197][198][199] - 资产减值损失为负19.7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50%,因存货可变现净值增加[197][198][199] - 营业外支出增至610.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33%,主要因捐赠支出增加[197][198][199] 业务分地区表现 - 联影医疗中国市场收入48.73亿元,同比增长10.74%[109]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2.48%至11.42亿元,占总收入18.99%[98]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占总营收比重18.99%[133] - 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139] - 拉丁美洲与东南亚市场订单与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142] 业务分产品线表现:MR - MR设备实现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110] - uMR Jupiter 5T中国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超过20个百分点,全国累计装机量突破40台[110] - 基于uMR Jupiter 5T累计发表SCI论文50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110] - 3.0T磁共振产品线中国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超5个百分点[111] - 公司≤1.5T超导磁共振中国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头部[112] - 全球首台碳化硅磁共振系统uMR 600设备能耗直降57%[112] - uMR 600智能诊断效率提升30%[112] 业务分产品线表现:CT - 2025年上半年CT设备收入15.15亿元[115] - 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系统uCT SiriuX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115] - 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上市许可[117] - 光子计数CT探测器像素面积缩小至传统1/9[118] - 心脏能谱成像支持4cm准直宽度[118] - 相同剂量条件下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显著提升[119]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落地的中国企业[117] 业务分产品线表现:分子影像 - 分子影像产品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121] - PET/CT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第一,全球累计装机超600台,覆盖近30个国家和地区[121] - 美国市场PET/CT累计装机超150台,全球长轴PET/CT装机量居首[121] - 中国市场PET/MR装机量全球首位,2024年科研产出跃升全球领先水平[122] - 公司累计实现全球600多台分子影像设备装机[121] - PET/MR产品在中国市场累计装机量第一[122] - 分子影像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上半年保持较快增长[120] 业务分产品线表现:放疗 - 放疗业务收入2.42亿元,中国市场占有率同比大幅提升近18个百分点[127] - 公司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109] - 中国市场放疗产品线占有率同比提升17.70个百分点[109] 业务分产品线表现:XR及DSA - XR产品线延续平稳增长,悬吊/立柱/移动DR及乳腺产品线协同发力[130] - 公司DSA中国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超5个百分点[131] - uAngio AVIVA系统图像分辨率提升57%,信噪比提升4.6倍,辐射剂量降低70%[131] - 介入产品线占有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109] - DSA业务整体订单稳步增长,采购金额增长明显[129][13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95%,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24] - 公司研发投入11.40亿元,研发人员总数增至3,391人,占比超40%[105] - 研发投入总额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9%[184]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56%[184]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7.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1%[184]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32.77%,同比增加13.99个百分点[184] - 累计专利申请突破9,70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超80%,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60余项[153] - 累计知识产权申请11,656项,获得6,102项[181][182] - 累计发明专利申请8,043项,授权3,699项[181][182]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68项,获得337项[181][182]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拥有1.5T、3.0T、5.0T及更高场强超导磁体技术,并推出行业首款75cm大孔径3.0T/5.0T全身磁共振产品[38] - 公司自研时空探测器支持最薄层厚0.5mm,双极性CT球管技术及高压发生器技术已实现突破[39] - DSA系统锥束CT重建视野扩大至431mm,XR用高压发生器已量产并应用于部分产品[40] - PET探测器通过SiPM数字化模块和大轴向视野设计实现高灵敏度与低剂量扫描[40] - 6MV加速管输出剂量率行业领先(均整模式600MU/min@1m,非均整模式1400MU/min@1m)[41] - 公司具备长轴PET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为行业少数实现该技术企业之一[40] - 动态多叶光栅技术实现精准容积调强,减少患者正常组织照射剂量[41] - 一体化CT影像系统集成技术实现CT与医用直线加速器同轴同床设计[41] 市场趋势与行业环境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2020年达537.0亿元,预计2030年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3%[37] -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学科创新、技术创新及服务创新模式升级[41][42] - 中国DSA设备每百万人口保有量仅为6.4台,远低于美国的45.5台,显示巨大市场替代空间[52] - 国产DSA品牌当前市场占有率约10%[52] - 中国每年冠脉介入治疗量超过100万例,全球居首[52] - PET/CT、MR和CT等高端设备市场曾被外资企业占据90%以上份额[52] - 政策要求加强医疗机构装备更新,涵盖MR、CT、XR、PET/CT、PET/MR及RT等设备[45] - 国内部分医学成像设备使用年限超10年,亟需更新换代[45] - 国家要求淘汰过期、失效和落后的医疗设备[45] - 政策推动县域医疗设备提质升级及数字化转型[44] - 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被列为重点任务[49] - 深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49] - 国家卫健委2023年3月新版大型医用设备目录将甲类设备由4个减至2个乙类由6个减至4个 PET/MR调整为乙类所有CT和MR设备不再需要配置证[53] - 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预计从2022年10%升至2050年16% 届时65岁以上人口将是5岁以下儿童两倍几乎与12岁以下儿童数量相当[57] - 全球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老年人群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导致医疗服务需求显著增加 多国面临医护人员资源紧张和医疗安全风险上升[57]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06,603,103.36元(含税),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68%[4] - 公司总股本为824,157,988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4,134,116股后作为利润分配基数[4]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已披露相关风险因素,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3] - 公司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联影医疗参股公司包括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江西一脉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12] - 联影医疗员工持股平台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影聚、影力、影健、影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及上海影董企业管理合伙企业[12] - 联影医疗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包括上海博蒂科投资、上海影晨投资管理、麻城市影源企业管理中心、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上海联影智慧医疗投资管理、上海联影微电子科技、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上海联影智元医疗科技和上海联影医疗高新技术研究院[12] - 联影医疗股东包括联影医疗技术集团、上海影升投资合伙企业、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科道富投资合伙企业、上海北元投资合伙企业、上海易端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影智投资合伙企业[12] 竞争对手 -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GE HealthCare、Siemens Healthineers、Koninklijke Philips、医科达、瓦里安、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北京万东医疗科技和东软医疗系统[12] - 面临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巨头竞争[191] 产品组合 - 公司累计推出超过140款产品包括MR CT XR PET/CT PET/MR RT及生命科学仪器[63] - 公司产品线涵盖MR CT XR PET/CT PET/MR等诊断产品[161] - 公司MR产品覆盖1.5T 3.0T 5.0T及以上超导机型包括行业首款全身成像5.0T MR uMR Jupiter 5T[65][66] - 公司拥有国产首款自主研发3.0T MR机型uMR 770及国产首款高性能科研型3.0T MR uMR 790[66] - 公司推出行业首款75cm超大孔径3.0T MR机型uMR Omega支持术中和放疗定位[66] - 公司CT产品覆盖光子计数能谱CT 320排/640层及128排及以下机型[60] - 公司PET/CT产品覆盖AFOV>120cm AFOV50-120cm AFOV<50cm及PET/MR机型[60] - 公司直线加速器及图像引导直加产品覆盖放射治疗领域[60] - 公司产品线与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在高端医学影像及放疗领域覆盖范围基本一致[61] - 2025年半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统计显示公司各产品线排名均处于行业前列[61] 海外业务拓展 - 公司高端影像设备覆盖美国超70%州级行政区,累计装机超400台/套[135] - 公司PET/CT设备在美国部署超150台[135] - 海外市场订单快速增长,北美、欧洲、印度、拉美等市场实现多笔高价值订单签约[134] - uAngio AVIVA系列获美国FDA及欧盟CE认证,成为国产唯一获NMPA/CE/FDA三重认证系统[132] - 欧洲市场高端CT和MR设备实现批量部署[141] - 公司与新加坡中央医院达成合作[143] - 澳大利亚中标当地公立医疗系统首个招标项目[143] - 印度与Apollo集团达成多款高端影像设备订单[144] - 土耳其签下首台5T Jupiter磁共振订单[144] - 科威特首台uMI Panorama 35签约落地[144] - 公司累计获得上市产品超140款,其中53款通过美国FDA认证,57款获得欧盟CE认证,7款产品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146] - 公司全球装机量已突破36,000台/套,拥有超1,000名服务工程师团队和覆盖全球的超30个备件库[155] - 产品已进入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167] - 已通过25家境外子公司搭建海外销售渠道[192] - 海外市场存在政策审批壁垒和注册周期较长等风险[190] 研发项目与未来方向 - 联影医疗2023年启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光子计数能谱CT和磁共振引导放疗直线加速器系统研发及临床验证项目[55] - 联影医疗2024年5月启动基于无线功率传输技术的CT滑环研发与应用项目旨在解决高端CT滑环国产化问题[56] - 精准医疗中PET成像技术成为提高肿瘤治疗精准性和效果的重要工具 FDA批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基于PET成像结果判断[53] - 多模态融合与诊疗一体化成为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主要方向 公司针对多场景多疾病临床需求推出多模态精准化智能化及诊疗一体化创新设备[54][56] - 智能化和个性化医疗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技术实现对病情精准分析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58] - 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借助5G通信技术升级跨越地域限制 物联网技术让患者随时随地获取医疗信息和健康管理服务[58] - 医学装备更多运用在预防和健康管理上 配合AI大模型技术实现慢性病早期干预有效管理 降低疾病发生率和复发率[58] - 公司推动长轴PET/CT系统在高端临床场景部署,强化科研与临床融合[123] - 下半年将推出新一代短轴PET/CT产品,聚焦基层医疗和新兴市场[123] - 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38亿元人民币[186] - 软件研发项目一累计投入3.13亿元人民币[186]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550,550万元,累计投入410,931.37万元,预算执行率74.6%[187] 人力资源与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数量3,391人,同比增长9.3%,占总员工比例40.27%[18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85,341.17万元,同比增长17.5%[18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5.17万元,同比增长7.5%[189] - 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79.53%,其中博士368人[18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38.99%,30-40岁占比49.57%[189] - 公司员工总数8420名[163]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提出以2023年为基准到2035年将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强度降低50%的目标[157] - uAngio AVIVA血管造影系统将辐射剂量降低40-86%[162] - 公司首次参与CDP问卷填报即获得管理级最高评级B级[157] - uCT 780 X射线设备成为国内首个通过ISO 14067碳足迹认证的CT产品[158] - 公司在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并跻身全球医疗设备行业前15%[157] - 公司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中国区164家领先企业[157] 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 - 掌握5.0T及以上高场人体超导磁体核心技术[170] - 梯度强度覆盖33mT/m到300mT/m[170] - 梯度切换速度覆盖125T/m/s到220T/m/s[170] - 梯度功放功率覆盖0.5兆瓦到3.5兆瓦[170] - 实现75cm超大患者孔径3.0T超导磁体[170] - 高通道专用射频接收线圈可覆盖全身各部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71] - 光梭成像技术平台实现0.5秒/期快速动态高清成像[171] - 智能光梭成像技术实现全身各部位百秒级成像[171] - 时空探测器可降低电子学噪声并提升图像分辨率,性能行业领先[172] - 全视野锥形束CT重建技术将重建视野扩大至431mm,实现腹部全视野覆盖[174] - 基于光学编码的无放线定位技术避免额外试曝光,提高手术效率[174] - 乳腺断层融合系统通过抑制伪影提高不同方向分辨率[174] - 动态透视实时多尺度处理技术提升成像实时性能及清晰度[174] - 自动曝光参数调节技术保证成像质量一致性同时减少辐射剂量[174] - 多自由度机电系统控制技术实现高运动自由度设备的精确运动控制[174] - 移动式X光机辅助定位系统采用空间位置自动检测技术,实现自动规划和记忆功能,应用于移动
联影医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7: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1]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9 17: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向沪市公司发出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 行动的公开倡议》,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或 "公司")积极将 ESG 理念与行动融入到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之中,持续优 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在 2025 年 4 月 30 日发布《2024 年度"提 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报告暨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积极落实。 2025 年上半年,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努力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 定的增长,通过分红、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致力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 度,实现与投资者的共赢发展。现将公司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进展及成效公告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全球化合作共赢"的核心战略, 将外部环境扰动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通过核心技术攻坚、创新生 态共建、高端价值重塑,联影医疗在高端医学诊疗装备领域进一步巩固全球领跑 者地位。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展 ...
医疗器械板块8月29日涨0.11%,透景生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1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1
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表现 - 板块整体上涨0.11% 跑输深证成指(上涨0.99%)但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3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12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14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98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透景生命领涨板块 收盘价30.88元 单日涨幅10.40% 成交28.30万手 成交额8.53亿元 [1] - 华康洁净涨幅9.89% 收盘价37.78元 成交11.21万手 成交额4.07亿元 [1] - 天臣医疗上涨7.92% 收盘价55.90元 成交4.30万手 成交额2.35亿元 [1] - 之江生物上涨7.86% 收盘价27.17元 成交11.91万手 成交额3.12亿元 [1] - 联影医疗上涨4.07% 收盘价141.80元 成交12.31万手 成交额17.22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联影医疗获主力净流入7095.54万元 净占比4.12% 但遭游资净流出8818.00万元 [3] - 赛诺医疗获主力净流入6088.36万元 净占比3.10% 游资净流入2437.25万元 [3] - 透景生命获主力净流入3945.45万元 净占比4.62% 但遭游资净流出2970.42万元 [3] - 华强科技主力净流入1863.37万元 净占比高达10.89% [3] - 之江生物获主力净流入1487.12万元 同时获游资净流入1842.50万元 净占比5.91% [3] 下跌个股表现 - 济高发展跌幅最大达4.89% 收盘价3.11元 成交33.54万手 成交额1.06亿元 [2] - 美好医疗下跌4.25% 收盘价24.09元 成交22.96万手 成交额5.56亿元 [2] - 硕世生物下跌3.46% 收盘价61.71元 成交1.59万手 成交额9923.51万元 [2] - 睿昂基因下跌3.18% 收盘价29.22元 成交1.58万手 成交额4647.36万元 [2]
医疗器械板块飘红,赛诺医疗涨超3%!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震荡上行,盘中净流入超4000万份!机构:政策优化+需求恢复支持医疗器械补涨
搜狐财经· 2025-08-29 14:52
医疗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 医疗器械板块走强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上涨0.24%至0.846元 [1]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获4100万份净申购 近20日累计净申购金额超1.6亿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 透景生命涨超10% 济民健康涨超5% 赛诺医疗、联影医疗、迪安诊断涨超3% [1] 成分股涨跌幅及权重 - 迈瑞医疗权重14.62%下跌1.57% 乐普医疗权重3.41%下跌1.46% [2] - 赛诺医疗权重1.51%上涨3.86% 联影医疗权重8.06%上涨3.59% 迪安诊断权重1.24%上涨3.83% [2] - 济民健康权重0.52%上涨5.62% 透景生命权重0.33%上涨10.51% 爱美客权重4.50%上涨1.89% [2] 行业政策支持 - 药监局支持性政策推动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AI+医疗等领域发展 [3] - 七部门要求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4] - 医保局为脑机接口设立专门价格项目 包括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 [5] 市场需求与增长 - 2024年下半年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显著改善 预计行业逐季回暖 规模增速上修 [3]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400亿美元 2040年突破1450亿美元 [4] - 脑机接口领域全球投融资交易超1000笔 近400家企业获投资 总额近100亿美元 [5] 投资机会方向 - 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和设备更新 自费支付需求扩容血制品和家用医疗器械 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和呼吸道联检 [3] - 研发储备强、品牌认知度高的细分领域龙头有望受益 具备产品竞争力企业可能成为领军者并获取海外收入 [3] - 明确的医保定价增强医院采购信心 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 [5]
联影医疗涨2.05%,成交额4.9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48.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139.05元/股 总市值1145.99亿元 成交金额4.95亿元 换手率0.4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8.18万元 特大单买入2045.25万元(占比4.13%) 卖出2871.63万元(占比5.80%) 大单买入1.27亿元(占比25.69%) 卖出1.23亿元(占比24.9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0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71%/4.31%/3.71%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4万户 较上期增加17.32% 人均流通股27,678股 较上期减少14.77%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332.77万股(较上期减少273.82万股) [3]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659.23万股(较上期减少65.26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419.68万股(较上期减少14.97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1345.18万股(较上期减少3.60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增长1.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5.34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 于2022年8月22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81.99% 维修服务13.16% 其他业务4.04% 软件销售0.81% [1] - 行业分类: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大盘、百元股、基金重仓、融资融券、人工智能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