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微透(688386)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拟投资5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快讯· 2025-06-13 15:37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500万元人民币在常州武进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泛亚安捷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 [1] - 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完善公司在医疗应用领域的布局 [1] - 投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 [1]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1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议案 [1] - 董事会同意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具体负责办理全资子公司的设立等相关事宜 [1]
泛亚微透(688386) - 泛亚微透关于持股5%以上的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11 17:32
股东减持情况 - 权益变动前合计持股比例15.32%,变动后13.49%[2] - 赛富创投2025年6月10 - 11日减持1347613股,持股降至6.49%[5] - 南方精工2025年6月11日减持306900股,持股降至7.00%[5] 股数变动 - 赛富创投变动前股数725.7965万股,变动后591.0352万股[6] - 南方精工变动前股数667.6874万股,变动后636.9974万股[6] - 合计变动前股数1393.4839万股,变动后1228.0326万股[6] 变动说明 - 本次为减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涉资金来源[6] - 系履行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6] - 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化[6] - 不涉及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7]
泛亚微透(688386) - 泛亚微透关于持股5%以上的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09 20:18
股东权益变动 - 赛富创投权益变动前持股比例8.36%,后降至7.98%[2][5] - 2025年6月9日减持347,507股,持股数减至7,257,965股[5] - 本次减持履行已披露计划,未实施完毕[6]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4年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46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包括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和每股转增0.3股,以总股本70,000,00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000,000元,转增21,000,000股,分配后总股本增至91,000,000股 [4] - 本次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方案已于2025年5月20日经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 [4] 股本结构变动 - 本次权益分派后,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70,000,000股增加至91,000,000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无变动 [9] - 公司首发战略配售股份已全部上市流通 [9] 分红实施细节 - 现金红利发放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进行,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 [4] - 红股或转增股本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按股权登记日持股比例直接计入股东账户 [5]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根据持股期限分别为20%(1个月内)、10%(1个月至1年) [6][7] - QFII股东和香港市场投资者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09元 [8]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需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税,公司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为税前每股0.1元 [9] 摊薄每股收益 - 实施送转股方案后,按新股本总额91,000,000股摊薄计算的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1.09元 [9]
泛亚微透(688386) - 泛亚微透2024年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9 17:30
利润分配 - 股权登记日2025/6/6,除权(息)等日期为2025/6/9[4][9] - 以70,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1元,共7,000,000元[6][8] - 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3股,共转增21,000,000股[6][8] 税收政策 - 不同股东类型税负不同,如自然人持股1月内20%等[11] 业绩数据 - 按新股本摊薄计算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1.09元[17]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0:17
股东会召开情况 - 股东会于2025年5月20日在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前漕路8号公司一楼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共35人 持有表决权数量28,495,934股 占公司表决权总数的40.7084%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由董事长张云主持 [1] 议案审议结果 - 所有议案均获得通过 无被否决议案 [1] - 主要议案表决情况: - 普通股股东同意票28,490,432股 占比99.9806% [1] - 反对票1,902股 占比0.0066% [1] - 弃权票3,600股 占比0.0128% [1] - 关联股东张云、李建革、王爱国在相关议案中回避表决 回避股份数20,263,796股 [2][3] 议案内容 - 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相关议案 [2] - 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 [2] - 审议通过了续聘公司相关机构的议案 [3] - 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预计事项的议案 [3] 法律意见 - 律师覃正伟、万茜出具法律意见 认为会议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3] - 确认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合法有效 表决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 [3]
泛亚微透: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关于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0 20:17
股东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于2025年5月20日下午14:30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前漕路8号公司会议室召开,同时提供远程视频参会系统 [3] - 会议通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公告,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上午9:15至下午15:00 [2][3] - 召集与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3] 出席会议人员及召集人资格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及代理人10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23,100,740股(占总股本33.0011%),网络投票股东25人,代表股份5,395,194股(占总股本7.7074%) [3] - 出席股东均为2025年5月15日股权登记日在册股东,资格由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验证 [4] - 召集人资格合法有效,包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见证律师 [3][4] 表决程序与结果 - 审议议案与公告内容一致,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未出现临时修改议案情形 [5] - 总表决结果显示:同意票28,490,432股(占比99.9872%),反对票1,902股(占比0.0067%),弃权票3,600股(占比0.0128%) [5][6][7] - 中小股东表决情况:同意票占比99.8222%,反对票占比0.0614%,弃权票占比0.1164% [6][7][8] - 关联股东张云、李建革、王爱国对特定议案回避表决,其代表股份不计入有效表决权总数 [9][10][11] 法律意见结论 - 股东会召集程序、出席资格、表决程序及结果均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11] - 会议记录经董事及董事会秘书签署,未收到股东对表决结果的异议 [11]
泛亚微透(688386) - 泛亚微透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20 19:45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20日在常州市武进区召开股东会[2] - 35人出席,所持表决权占比40.7084%[2] - 董事、监事全出席,董秘出席,高管列席[3][5]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同意票数比例超99.9%通过[4] - 5%以下股东对部分议案表决情况[9] 见证结论 - 见证律所广东信达,程序合法有效[11]
泛亚微透(688386) -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关于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20 19:45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4月30日刊登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通知[3] - 2025年5月20日下午14:30召开现场会议,网络投票时间为当天9:15 - 15:00[4] - 出席股东会35人,代表28,495,934股,占比40.7084%[5]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等多项议案总表决同意率超99.9%[9][11][12][13][15][17][18][19] - 中小股东对某项议案表决:同意3,089,579股,占99.7899%[16] - 《关于续聘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等议案中小股东同意率超99.8%[17][18][19]
泛亚微透(688386):ePTFE材料领先企业,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8 2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泛亚微透是中国 ePTFE 材料领先企业,实现了 TRT 膜国产化替代,营收利润持续上涨,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积极布局多元应用场景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泛亚微透成立于 1995 年 11 月,2021 年 7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掌握 ePTFE 膜全产业链技术,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 [2][3] - 公司主要从事 ePTFE 微透产品、CMD 及气体管理产品、SiO₂气凝胶产品和高性能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覆盖汽车、新能源等利基市场,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等车企与零部件厂商 [2][3] 营收利润情况 - 2022 -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64、4.11、5.15 亿元,同比分别+15.11%、+12.64%、+25.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1、0.87、0.99 亿元,同比分别 - 52.79%、+176.08%、+14.58% [2][4] - 2024 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上升得益于产品多元化拓展、核心技术研发、客户结构优化以及智能制造与降本增效措施推进 [2][4] 受益趋势与业务增长曲线 - 受益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依托 ePTFE 和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布局高毛利、高壁垒应用场景 [2][5] - CMD 及气体管理产品打破外资垄断,被多家车灯厂和电池厂采用,业务高速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5] - SiO₂气凝胶复合材料解决传统气凝胶难题,2024 年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通过收购拓展至舰船领域,有望在高温绝缘等场景放量 [2][5] - ePTFE 膜产品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客户覆盖头部企业,未来借助国产替代拓展至医疗、消费电子等新领域 [2][5] 多元应用场景布局 - 围绕 ePTFE 膜与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推动材料复合与产业化应用,拓展高附加值细分领域 [2] - 汽车领域,CMD 产品和微透组件用于车灯与电池包冷凝管理系统,获头部企业采用形成稳定收入 [2] - 医疗领域,聚焦 ePTFE 膜生物医疗应用,相关膜材进入验证阶段 [2] - 航空航天领域,气凝胶复合产品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通过子公司拓展至舰船等特殊装备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