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风电(688660)
icon
搜索文档
电气风电(688660)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48
公司基本面分析 - 综合得分56 50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数据显示 当日主力成本8 46元 5日主力成本8 54元 20日主力成本8 32元 60日主力成本7 84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6次 跌停1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463 08万股 占流通比0 34% 昨日净卖出42 52万股 5日累计减持0 064% 20日累计增持0 02%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8 68元 短期支撑位8 44元 中期压力位8 68元 中期支撑位7 79元 [2] - K线形态呈现三只乌鸦 可能见顶回落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02 73万元 占总成交额-17%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50 04万元 大单净流出1752 69万元 散户净流出39 37万元 [2] 行业关联性 - 关联板块包括风电设备(涨幅0 34%) 央国企改革(0 20%) 新能源(0 17%) 风能(-0 03%) [2]
电气风电(688660)每日收评(06-13)
和讯财经· 2025-06-13 17:42
电气风电股票表现 - 综合得分53 56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分析:当日8 28元 5日8 26元 20日7 79元 60日8 22元 [1] - 周期内涨跌停:过去一年涨停6次 跌停1次 [1]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持股量463 08万股 占流通比0 34% [1] - 昨日净买入-42 52万股 增仓比-0 032% 5日增仓比-0 064% 20日增仓比0 0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61 15万元 占总成交额-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1 21万元 大单净流出549 9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11 72万元 [2]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8 43元 支撑位8 26元 中期压力位8 76元 支撑位7 50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需观望 中期趋势不明朗 [2] - K线形态显示长上影 表明上档压力沉重 升势受阻 [2] 关联板块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下跌0 41% 央国企改革下跌1 10% 新能源下跌1 07% 风能下跌0 83% [2] MACD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3]
电气风电(688660) - 关于董事会、监事会延期换届选举的公告
2025-05-29 18:16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任期于2025年05月31日届满[1] - 董事会、监事会将延期换届,各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人员任期相应顺延[1] - 换届选举完成前,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继续履职[1] - 董事会、监事会延期换届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1] - 公司将推进并尽快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并及时披露信息[1]
电气风电: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9:14
股东会基本情况 - 会议于2025年5月23日在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15号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321人,持有表决权数量839,922,616股,占公司表决权总数的62.9942% [1] - 会议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记名表决方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情况 - 所有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得通过,同意票比例均超过99.6% [1][2] - 具体议案表决情况如下: - 第一项议案同意票838,476,313股(99.8278%),反对票1,177,032股(0.1401%),弃权票269,271股(0.0321%) [1] - 第二项议案同意票838,477,313股(99.8279%),反对票1,179,032股(0.1404%),弃权票266,271股(0.0317%) [1] - 第三项议案同意票837,570,330股(99.7199%),反对票2,023,380股(0.2409%),弃权票328,906股(0.0392%) [1] - 其他议案同意票比例在99.6780%至99.7833%之间 [2] 重大事项表决 - 涉及5%以下股东表决的议案包括利润分配预案、董事薪酬方案、续聘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等 [2] - 所有重大事项议案均获得通过 [2] 会议合规性 - 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乔银平主持 [1] - 律师贺琳菲、王浩见证确认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3]
电气风电(688660) -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3 19:00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23日在上海徐汇区漕宝路115号公司会议室召开股东会[2]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321人,所持表决权839,922,616,占比62.9942%[2] - 公司在任董事9人出席8人,监事3人出席1人,董事会秘书出席[4]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838,476,313,比例99.8278%[5]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838,477,313,比例99.8279%[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票837,570,330,比例99.7199%[5] - 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议案同意票837,935,640,比例99.7634%[6] - 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同意票837,841,307,比例99.7522%[6] - 2024年度董事薪酬方案同意票837,218,213,比例99.6780%[6] - 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同意票838,102,739,比例99.7833%[6]
电气风电(688660) -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23 19:00
会议时间 - 董事会2025年4月26日公告通知召开会议[4] - 2025年5月17日发布会议资料[4] - 2025年5月23日15点会议召开[4] 投票信息 -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4] - 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时间9:15 - 15:00[4] 参会情况 - 321名股东及委托代理人参会[6] -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839,922,616股,占比62.9942%[6] 会议相关 - 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7] - 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表决[8] - 审议议案均获通过[8]
电气风电: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6 17:11
行业动态 - 陆上风电市场新增容量规模可期,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 - 风机技术不断迭代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1] - 各风机厂家加速出海,国际市场成为新增长点[1] - "千村万乡驭风计划"等政策快速落实推动行业发展[1] 公司经营 - 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值,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31%[2] - 较上年同期实现减亏4.86亿元[2] - 毛利率水平有所改善但未能完全弥补风机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2] - 公司坚持"十四五"战略目标,聚焦主业拓展市场规模[2] -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2] 募投项目 - 江苏滨海测试基地项目实施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4] - 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已于2023年12月31日结项[4] - 深远海运维母船项目、海上/陆上风电机组柔性化生产技改项目本年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结项[4]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审议决议51项[4][5] - 审计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作出决议26项[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5] - 独立董事召开4次专门会议,作出决议7项[6][7] - 2024年披露定期报告4份,临时报告62份[7] 人事变动 - 董事郑刚、薛伟平退休离任[8] - 独立董事张恒龙、董事张洪斌因工作调动辞职[8] - 补选吴改、刘向楠、束融融为非独立董事,蒋琰为独立董事[8] - 副总裁王勇辞职[8] 重大交易 - 全资子公司转让44,42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交易金额1,985.57万元[10] - 交易标的评估价值经上海市国资委授权单位备案[10] - 已完成款项支付和产权过户手续[10] 2025年计划 - 全力改善经营业绩,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毛利率水平[14] - 强化市值管理,优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14] -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落实新《公司法》要求[15] - 深化ESG工作,制定碳减排路线图[15]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竞争力建设[14]
电气风电(688660) - 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5-16 16:30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8亿元,同比提升3.20%[1][180]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85亿元,实现减亏4.86亿元[1][180] - 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 -0.59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4.31%[1] - 2024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 -7.7068962373亿元,母公司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18.8339738808亿元[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 -15.294215亿元,未弥补亏损为15.294215亿元[167] 项目进展 - 延长募投项目“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江苏滨海测试基地项目”实施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2.26亿元[10] - “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于2023年12月31日结项,“投资定制深远海运维母船项目”等3个项目于2024年度结项[10]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董事会召开10次会议,股东大会召开6次会议,监事会召开6次会议[48][115][145] - 2024年多位董事和高管变动,补选吴改、刘向楠、束融融为非独立董事,补选蒋琰为独立董事[22][23][24][70] - 2024年董事会对多项制度进行修订,内控制度健全有效[30][31] 交易事项 - 2024年8月23日风电山东公司转让44420平方米土地,交易金额1985.57万元[28]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未超出股东会批准额度[63][98][129] 未来规划 - 2025年将市值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优化治理体系和财务状况[33] - 2025年以抓扭亏和谋发展为主线改善经营业绩[34] - 2025年制定并实施市值管理年度计划,平衡内在与市场价值[35] - 2025年优化信息披露,加强与投资者沟通[36][37] - 2025年推进ESG工作,制定碳减排路线图和目标[39] 其他 - 2024年发布临时报告62份,除更正三季度报告外无其他披露问题[21] - 2024年为董监高开展多项培训,提升履职和市值管理能力[25][27] - 2024年公司续聘普华永道中天,后改聘安永华明为审计机构[67][69][102][104][133][134][135] - 2024年度审计费用为323万元,2025年度审计费用将不高于2024年度[183][184] - 2024年度拟发放给乔银平先生的税前薪酬总额为135.70万元[181] - 责任保险赔偿限额不超过2亿人民币,保险费用不超过90万人民币,保险期限为2025年07月01日至2026年06月30日[187][188]
透视“风光储”财报:风电、储能“回春”,光伏还在“挣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6:22
风电行业 - 2024年23家A股风电公司合计营收2251.53亿元(+4.39%),净利润132.39亿元(-12.70%),但2024Q4起单季度盈利明显回升[5] - 2025Q1风电行业加速回暖,23家公司营收475.75亿元,净利润42.21亿元,金风科技表现突出:营收94.71亿元(+35.72%),净利润5.68亿元(+70.84%),在手订单51.09GW(+51.81%)[6] - 风机价格企稳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修复,电气风电2024年亏损收窄38.27%,2025Q1亏损进一步收窄至1.87亿元,三一重能因库存产品交付和低价订单导致2025Q1亏损1.91亿元[7][8] - 行业呈现"旺季提前"特征,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将高速增长,叶片、铸件等环节价格持续上涨[8] 光伏行业 - 2024年110家A股光伏公司营收1.38万亿元(-17.96%),净亏损3.63亿元(-100.25%),2025Q1营收2791.36亿元,净利润47.44亿元,规模持续缩水[9] - 行业呈现"主材亏损、设备辅材盈利"格局:隆基绿能(-86.18亿元)、TCL中环(-98.18亿元)等一体化龙头亏损严重,阳光电源(110.36亿元)、阿特斯(22.47亿元)等储能协同企业表现突出[10][11] - 2025Q1组件企业集体亏损83.77亿元,晶科能源由盈转亏13.90亿元,隆基绿能减亏至14亿元,N型组件价格0.75元/W较2024年同期下降21%[12][14] - 2025Q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9.71GW(+30.5%),但产能出清速度决定企业盈亏平衡时点,隆基绿能目标Q3实现盈亏平衡[13][14] 储能行业 - 2024年21家储能企业营收6821亿元(-3.59%),净利润745.41亿元(-21.4%),2025Q1营收1580.73亿元(+12.39%),净利润210.33亿元(+34%)[15] - 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瓜分大部分订单,亿纬锂能储能电池营收占比已逼近动力电池[16] - 国内抢装潮驱动短期需求,2024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137.9GW(占全球37.1%),但政策变动导致5月31日后并网项目存在不确定性[17][18] - 海外市场仍是利润核心,阳光电源2025Q1预计发货12GWh(环比+10%),海博思创计划3-5年内实现海外业务与国内规模持平[19][20]
电气风电:2025一季报净利润-1.87亿 同比增长11.7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20:2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16元改善12.5%,但仍低于2023年一季报的-0.12元 [1] - 每股净资产3.7元,同比下降12.74%,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4.24元,2023年5.23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恶化至-1.29元,同比降幅达79.17%,反映累计亏损扩大 [1] - 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18%,但未恢复至2023年同期13.86亿元水平 [1] - 净利润亏损1.87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亏11.79%,但亏损额高于2023年的1.67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3.73%,同比恶化1.6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为负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65.93%,较上期增加1796.06万股 [2] - 上海电气集团持股61.4%保持控股地位,未增减持 [3] - 新进四位自然人股东:汪月英(1.67%)、李志军(0.34%)、高勇(0.28%)、宫煜(0.23%)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609.98万股,持股比例降至0.41% [3] - MORGAN STANLEY等四家机构退出前十大股东,合计减持1123.67万股 [3] 分红政策 - 本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