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科技(688711)

搜索文档
宏微科技(68871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5-04-18 17:30
业绩相关 - 2023年12月预计2024年保持不低于50%高速增长[21] - 2024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业绩预计补充披露不及时[10] - 2024年9月完成全年业绩目标调整,10月补充披露预计情况[21] 合规情况 - 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募投项目延期系审慎决定,无违规使用情形[13] - 部分现金管理产品投资期限超授权,但可随时赎回[15] - 本督导期无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及关联交易等违规情形[12][16] 建议与检查 - 建议加强合规培训,规范处理现金管理产品,合规使用资金[21][22] - 现场检查时间为2025年4月10 - 11日,公司配合检查[4][24] - 会计师配合保荐人访谈并提供资料[24]
宏微科技(68871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持续督导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4-18 17: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21288.37万元[2] 募资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4623334股,发行价27.51元,募资总额677387918.34元,净额596804289.33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资部分未使用完毕[18] 督导与整改 - 中信证券督导期为2022年12月6日至2024年12月31日[6] - 2023年5月24日,事务所就年报审计问题出具整改报告[8] - 2023年1月20日、2024年11月4日因信息披露问题收警示函并整改[9][11] - 持续督导期内公司已建立并执行信息披露制度[16] 保荐人意见 - 保荐人认为公司募资管理和使用合规,无违法违规情形[17][18]
宏微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11.5%,净利润亏损1447万元,行业复苏低于预期
金融界· 2025-04-16 11:18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半导体行业复苏低于预期,宏微科技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但在研发技术、产品放量和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将围绕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版图以实现经营目标 [4][7] 行业情况 - 2024年半导体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特征,数字芯片相关领域率先回暖,功率半导体领域表现疲软 [4]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1亿元,同比下降11.52%;归属净利润为-1446.73万元,同比减少112.45%;扣非净利润为-3399.02万元,同比减少133.73%,自2020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1] - 2024年公司毛利润从2023年的3.34亿元大幅下降至2.05亿元,归属净利润从2023年的1.16亿元转为亏损,扣非净利润从2023年的1.01亿元大幅下滑至-3399.02万元 [4]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2.48%,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7.63% [4] 业绩亏损原因 - 功率半导体领域受光伏产业调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和工业控制产业技术升级延后影响,公司订单释放进度不及预期,车规产品单价承压 [4] 研发技术突破 - 公司在光伏、车规应用的IGBT&FRD芯片以及SiC MOSFET芯片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如1000V/1200V M7U芯片完成开发和认证并量产,车规级750V M7i+EDT3芯片通过可靠性测试进入头部新能源车企业认证阶段,首款1200V 40mohm SiC MOSFET芯片通过可靠性验证 [5] 产品放量 - 光伏用1000V三电平定制模块和储能用650V三电平产品已批量交付 [6] - 车规级280A - 820A/750V灌封模块和400 - 800A/750V双面/单面散热塑封模块通过相关认证并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 [6]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9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4%,同比增加1.54% [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93人,同比增长9.66%,其中硕士、博士合计37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19.17% [7] 专利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专利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 [7] 质量管理提升 - 公司围绕方针开展质量提升举措,2024年IGBT模块整体良率提升2%,性能获国内头部客户认可 [7] - 公司通过扩充实验室容量、提升实验能力、严格修订可靠性标准等措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7]
穿越周期 宏微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构筑新增长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8:4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深度调整,宏微科技短期业绩承压,但通过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为新一轮增长积蓄势能,2025年确立“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战略,有望在行业复苏周期抢占先机 [1][2]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深度调整,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和风光储需求放量,行业技术替代窗口正在打开 [1][2] 公司业绩 - 2024年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传导、行业库存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 [1] 公司技术研发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24%,在碳化硅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包括1200V40mohm SiC MOSFET芯片研制成功并通过可靠性验证等 [1] - 公司创新构建“预研—中试—量产”三级技术孵化机制,依托上海宏微爱赛研发中心整合长三角科研资源,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高压大电流产品开发 [1]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为产品矩阵扩张奠定基础 [1]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2025年公司确立“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战略,纵向深挖技术红利,横向拓宽应用边界,形成“车规级打品牌、工控级保利润、特种应用拓增量”的产品组合 [2] - 当前市场布局呈现“内外并进”态势,国内深化与新能源车企、逆变器厂商协同创新,海外突破高端工业客户供应链,功率模块在欧洲储能市场导入进度超预期 [2] 公司前景 - 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前瞻布局,若顺利实现技术转化与产能释放,有望在2025年行业复苏周期中抢占先机 [2]
宏微科技:逆势加码第三代半导体,筑底蓄能静待行业回暖
观察者网· 2025-04-15 16:3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深度调整,公司营收13.31亿元,净利润阶段性亏损,但通过“技术攻坚+市场卡位”双轮驱动为产业复苏积蓄势能 [1] 技术破局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1亿元,同比增长1.54%,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17.66%,形成133项专利技术 [2] - 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实现关键突破,1200V/40mΩ SiC MOSFET芯片完成可靠性验证,车规级1200V/13mΩ芯片进入评估阶段,自主研发的SiC SBD芯片已小批量出货 [2] - 公司通过“硅基+碳化硅”双技术路线构建全电压产品矩阵,在高压场景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第七代IGBT模块性能比肩英飞凌EDT3技术,1700V M61模块达行业领先水平 [2] 市场突围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智能工业”三极战略成效显著,车规级模块累计出货120万只,光伏领域模块大批量交付,储能产品同步放量,工业控制领域与龙头企业深度绑定 [3] - 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本土深耕+全球拓展”布局对冲单一市场波动风险,车规产品覆盖核心场景,SiC模块产业化突破有望打开10亿元级新增市场空间 [3] 行业透视 - 2024年功率半导体市场传统需求疲软,新兴领域增长强劲,Omdia预测2025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将达357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超40% [4] - 公司阶段性调整与行业周期共振,下半年营收环比增长9.13%,工控订单企稳回升 [4] - 公司通过工艺突破和产业链协同提升成本控制和交付稳定性,2.6亿元在建工程投向车规级产线扩建,2025年产能释放后有望抢占先机 [4]
宏微科技(688711)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
2025-04-14 21:50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5年首次授予121人236.07万股,占授予总数80%、股本1.11%[1] - 预留59.00万股待确定,占授予总数20%、股本0.28%[1] - 合计授予295.07万股,占股本1.39%[1] 人员获授情况 - 7名董高技获授65.80万股,占授予总数22.30%、股本0.31%[1] - 114名其他激励对象获授170.27万股,占授予总数57.70%、股本0.80%[1]
宏微科技(688711)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025-04-14 21:50
激励计划规模 - 拟授予295.0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1.39%[5][30] - 首次授予236.07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11%,占授予权益总额80%[5][30] - 预留59.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28%,占授予权益总额20%[5][30] 授予价格与对象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35元/股(含预留)[6][42][43] - 拟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21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11.07%(截至2024年12月31日)[6][25] - 激励对象包括公司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赵善麒[25] 时间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8][35] - 公司需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首次授予权益,预留部分须在12个月内授出[11][36] 考核目标 - 2025年营收增长率X1≥15%,公司层面归属比例100%;10%≤X1<15%,归属比例90%;X1<10%,归属比例0%[48] - 2026年营收增长率X2≥32%,公司层面归属比例100%;21%≤X2<32%,归属比例90%;X2<21%,归属比例0%[48] - 2027年营收增长率X3≥52%,公司层面归属比例100%;39%≤X3<52%,归属比例90%;X3<39%,归属比例0%[48] 其他要点 - 激励对象个人年度绩效系数Y≥1,个人层面归属比例1;0.95≤Y<1,归属比例0.6;Y<0.95,归属比例0[50]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需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54] - 公司对内幕信息知情人在激励计划公告前6个月内买卖本公司股票情况进行自查[53]
宏微科技(688711)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
2025-04-14 21:50
激励计划股份授予情况 - 2025年激励计划拟授予295.0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1.39%[3] - 2025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36.07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11%,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80.00%[3] - 2025年激励计划预留59.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28%,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20.00%[3] - 2022年8月26日向124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36.97万股限制性股票,价格30.06元/股[6] - 2023年3月3日向23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35.31万股限制性股票,价格30.06元/股[6] 激励对象情况 - 2025年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121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11.07%(截至2024年12月31日)[14] - 赵善麒获授20.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6.78%,占公司股本总额0.09%[18] - 李四平获授10.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3.39%,占公司股本总额0.05%[18] - 崔崧获授10.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3.39%,占公司股本总额0.05%[18] 激励计划比例及价格 - 核心技术人员激励占比22.30%,占总股本0.31%[19] - 其他激励对象激励占比57.70%,占总股本0.80%[19] - 首次授予及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35元/股[34][35] 激励计划时间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23] - 首次授予须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完成,否则终止[24] - 预留部分授予日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确认[24] 归属期及比例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分三个归属期,比例分别为30%、30%、40%[28]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分两个归属期,比例均为50%[28] 业绩考核指标 - 首次授予部分考核年度为2025 - 2027年,按营收增长率确定公司层面归属比例[45] - 预留部分2026 - 2027年按营收增长率确定公司层面归属比例[47]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为营业收入增长率[49] 费用摊销 - 首次授予的236.07万股限制性股票需摊销总费用1517.92万元,2025 - 2028年分别摊销579.37万元、581.04万元、286.90万元、70.61万元[71] 调整公式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公式:Q=Q0×(1+n)[57] - 配股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公式:Q=Q0×P1×(1+n)÷(P1+P2×n)[58] - 缩股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公式:Q=Q0×n[59]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情况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公式:P=P0÷(1+n)[61] - 配股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公式:P=P0×(P1+P2×n)÷[P1×(1+n)][62] - 缩股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公式:P=P0÷n[63] 其他规定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需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53] - 公司具有对激励计划的解释和执行权,不为激励对象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财务资助[74] - 激励对象资金来源为自筹,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在归属前不得转让、担保或偿债[79]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或纠纷应先协商等,60日内未解决可向法院诉讼[81] - 股东大会审议前变更激励计划需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变更由股东大会决定[82] - 股东大会审议前终止激励计划需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终止由股东大会决定[84]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或内控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情况,激励计划终止[86] -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及证监会认定需终止激励计划的情形出现时,激励计划终止[87] - 公司控制权变更未触发重大资产重组等,激励计划不变更[88] - 公司控制权变更且触发重大资产重组等,由股东大会决定激励计划是否变更调整[88] - 信息披露文件有问题致不符合授予或归属条件,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作废,已归属需返还权益[88] - 激励对象职务变更仍在公司任职,限制性股票按原程序归属;因过错变更或离职,未归属股票作废[89] - 激励对象离职,自离职日起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作废,离职前需支付已归属股票个税[89] - 激励对象正常退休返聘,限制性股票继续有效按程序归属;不再任职,未归属股票作废[91] - 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限制性股票可按原程序归属;非因执行职务,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92] - 激励对象因工伤身故,限制性股票由继承人继承按原程序归属;非因工伤身故,未归属股票不得归属[94] - 激励计划未规定情况由公司董事会认定并确定处理方式[95]
宏微科技(688711)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审核报告
2025-04-14 21:49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审核报告 天衡专字(2025)00384 号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关于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2024 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审核报告 天衡专字(2025)00384 号 | 論制单位: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 项目11号 | 本年度(万元) | 具体扣除情况 | 年度(万元 | 具体扣除情 | | --- | --- | --- | --- | --- | | 业收入金额 | 133, 136. 03 | | 50, 473. 94 | | | 业收入扣除项目合计金额占营业收入的 业收入扣除项目合计金 | 0. 34% 454. 32 | | 1. 20% 809. 53 'I | | | 1. 正常经营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出租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包装物,销售材料,用材料进在非非 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 | 454. 32 | 售材料及废料收入 186.68 万元 术开发服务收入 267.64 万元; | 1, 809. 53 | 售材料及废料收入 1,419. 元; 技术开发服务收入 381. 65 ...
宏微科技(68871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4-14 21:49
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江苏宏 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微科技"或"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人,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经审慎核查,就宏微科技 2024 年度募集 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发表意见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的金额和资金到账情况 1、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317 号)同意,江苏宏微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并经上海证券 交易所同意,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 24,623,334 股, 本次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