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微科技(688711)
icon
搜索文档
宏微科技:控股子公司与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签订了《零部件采购合同书》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7:26
公司业务动态 - 控股子公司常州芯动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与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签订《零部件采购合同书》[1] - 合作方为国内领先的高端自主汽车品牌[1] - 此次合作扩大了公司在SiC产品领域的配套份额[1] 市场竞争地位 - 此次合作巩固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1]
宏微科技(688711.SH):控股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书》
格隆汇APP· 2025-10-27 17:23
格隆汇10月27日丨宏微科技(688711.SH)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芯动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芯动 能")与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简称"车企客户")签订了《零部件采购合同书》(简称《采购合同 书》),上述车企客户是国内领先的高端自主汽车品牌,本次合作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供应链 能力及产品质量的认可,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SiC产品领域的配套份额,巩固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 力;如后续订单陆续顺利转化,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影响金额及影响时间将视订 单的具体情况而定。 ...
宏微科技(688711)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获得车企客户项目定点进展暨签订《采购合同书》的公告
2025-10-27 17:16
市场扩张 - 公司控股子公司芯动能与车企客户签订《采购合同书》[2] - 合作扩大公司在SiC产品领域配套份额,巩固提高竞争力[3] 未来展望 - 后续订单若转化,预计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 - 合同履行可能受宏观因素影响,存在不达预期或终止风险[4] 信息披露 - 公司将密切关注进展并及时披露信息[5][6]
宏微科技:控股子公司获车企客户项目定点进展
新浪财经· 2025-10-27 16:54
公司合作动态 - 宏微科技控股子公司芯动能与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签订《零部件采购合同书》[1] - 合同为框架性约定,不涉及具体数量和金额[1] - 合作体现了客户对芯动能的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和产品质量的认可[1] 战略与市场影响 - 合作有助于扩大公司在SiC产品领域的配套份额[1] - 合作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1] - 若后续订单顺利转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宏微科技(688711.SH):未与英伟达建立直接的商业合作关系
新浪财经· 2025-10-23 15:49
公司商业合作状态 - 公司目前未与英伟达(NVIDIA)建立直接的商业合作关系 [1]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拥有1700V GWB模块产品可适配固态变压器(SST)以面向高压直流领域的高电压平台需求 [1] - 公司将推出多款应用在HVDC电源系统的SiC器件和GaN器件产品 [1] - 新产品旨在进一步填补高压大功率场景下的高效功率器件供给 [1] 行业市场需求 - 高压直流领域存在240V、±400V、400V、800V高电压平台的需求 [1]
宏微科技股价跌5.1%,万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9.01万股浮亏损失24.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1:1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5.1%至24.00元/股,成交额为1.14亿元,换手率为2.18%,总市值为51.14亿元 [1] - 万家国证2000ETF因持有公司股票,在当日股价下跌中测算浮亏约24.53万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IGBT、FRED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模块和电源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模块(封装)占73.83%,单管(封装)占22.67%,芯片占1.72%,受托加工业务占1.62%,其他占0.15%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万家基金旗下万家国证2000ETF(159628)二季度持有公司股票19.01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0.41%,为公司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8.09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7.25%,近一年收益率为29.36%,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7.2% [2] - 该基金基金经理杨坤累计任职时间6年2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7.7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81.38% [2]
核聚变板块继续走低 多股跌超5%
新浪财经· 2025-10-17 13:23
板块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整体继续走低 [1] - 航天晨光与宏微科技股价跌幅超过8% [1] - 国光电气 旭光电子 永鼎股份 合锻智能 哈焊华通 中国核建等超过20只股票跌幅超过5% [1]
10月14日科创板高换手率股票(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8:42
科创50指数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今日下跌4.26%,报收1410.30点 [1] - 科创板全日成交量为56.19亿股,成交额为2835.50亿元,加权平均换手率为2.96% [1] - 科创板个股中80只上涨,504只下跌,其中涨幅在5%至10%的有3只,跌幅超10%的有8只 [1] 个股换手率分布 - 换手率超过20%的个股有2只,换手率10%至20%的有18只,换手率5%至10%的有105只 [1] - 换手率3%至5%的个股有149只,换手率1%至3%的有260只,换手率不足1%的有55只 [1] - 换手率最高的个股为灿芯股份,换手率达26.34%,成交额28.38亿元 [1] - 换手率居前的个股还包括先锋精科(23.55%)、兴福电子(17.58%)、联芸科技(16.25%)和宏微科技(14.10%) [1] 高换手率个股市场表现 - 换手率超5%的个股中,22只上涨,涨幅居前的有赛恩斯(上涨6.63%)、品高股份(上涨4.89%)和凯因科技(上涨4.14%)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有开普云(下跌17.17%)、品茗科技(下跌15.70%)和燕东微(下跌11.86%) [1] 高换手率个股行业分布 - 在换手率超5%的个股中,电子行业个股数量最多,有54只 [2] - 电力设备行业有19只个股,计算机行业有16只个股 [2] 资金流向分析 - 高换手率个股中,46只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国盾量子净流入2.80亿元、西部超导净流入2.19亿元、赛诺医疗净流入2.02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较多的个股有中芯国际(净流出25.47亿元)、佰维存储(净流出3.87亿元)和华虹公司(净流出3.22亿元) [2] - 杠杆资金方面,72只高换手个股近期获融资净买入,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较多的有华虹公司(增加10.35亿元)、燕东微(增加4.44亿元)和西部超导(增加4.28亿元) [2] - 融资余额减少金额较多的个股有中芯国际(减少11.33亿元)、腾景科技(减少3.48亿元)和杰华特(减少2.17亿元) [2]
BEST装置2027年建成,中国可控核聚变领跑全球,这些企业抢占先机
36氪· 2025-10-14 16:25
行业技术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其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标志着主体工程进入新阶段,该装置预计2027年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平台 [1][3] - 全超导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创造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的世界纪录 [3] - BEST装置总价值超1亿元的偏滤器靶板等核心部件已于10月11日启动招标,建设进程正稳步推进 [3] - 可控核聚变技术如果实现产业化,将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单次聚变释放的能量比化学反应高出百万至千万倍 [3] 资本市场反应 - 可控核聚变概念在资本市场关注度飙升,10月14日早盘快速拉升,安泰科技(000969.SZ)涨10.03%,白银有色(601212.SH)涨7.87%,合锻智能(603011.SH)涨7%,中国核建(601611.SH)涨6.53% [1] 相关企业参与及订单 - 合锻智能完成了"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聚变堆Inconel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并参与BEST真空室偏滤器及包层项目研制工作 [6] - 中洲特材(300963.SZ)凭借高温合金材料独家中标BEST核聚变真空室支撑部件,订单金额为1.8亿元,其给BEST堆供的第一壁材料耐温突破2000℃,BEST项目订单占其核电收入的40% [6] - 东南网架(002135.SZ)于2024年中标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某批次预埋件采购,项目正常履行中,公司近日新增"可控核聚变"概念 [6] - 新风光(688663.SH)正在积极参与可控核聚变的电源项目,并与相关科研机构及项目公司保持密切联系 [7] - 宏微科技(688711.SH)已与国内头部的核聚变装置厂商、多家电源厂商达成合作,加速实现公司的高压模块在背景磁场电源、能量回收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7] - 中航光电(002179.SZ)正跟进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下游阀门系统及整机科研院所开发需求,已有部分产品配套 [7] 政策支持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核聚变列为重点领域,要求打造全链条装备体系 [8] - 生态环境部在2025年4月印发《关于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将聚变装置纳入统一辐射安全监管体系 [8] - 202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获得通过,明确鼓励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8]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人工智能+能源"实施意见,将AI助力等离子体预测控制纳入技术路径 [8] 市场前景预测 - 研究机构IgnitionResearch预测,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万亿级美元的市场,对应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 [9] - 据聚变工业协会(FIA)报告,全球聚变行业过去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97亿美元 [9]
电力行业周报:BEST装置建设全面启动,核心部件招标有望提速-20251012
开源证券· 2025-10-12 12:1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核聚变装置研发建设稳步推进,订单持续释放,看好板块长期发展前景,建议关注磁体、主机和电源等核心部件 [8][35] 板块回顾 - 本周(20251009-20251010)可控核聚变板块多数细分环节上涨,个股涨多跌少 [5][15] - 涨幅前五标的为哈焊华通(+29.6%)、合锻智能(+21.0%)、安泰科技(+21.0%)、国光电气(+19.8%)、永鼎股份(+16.5%) [15] - 细分环节中,磁体(+10.9%)、真空室等金属锻件(+10.8%)、上游金属材料(+7.6%)涨幅居前 [5][17][19] 行业动态 - 美国Zap Energy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其聚变工程测试平台Century可稳定以0.2Hz频率(每5秒1次)完成等离子体放电,单次放电电流最高达500kA,平台总输入功率57kW,其中39kW可直接输送至等离子体真空室,能量传输效率显著优化 [20] - BEST装置杜瓦底座成功落位装配,该底座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标志着装置核心部件有望陆续开启招标 [6][22] - 德国宣布《聚变行动计划》,承诺至2029年提供超过20亿欧元的专项资金,其中约17亿欧元投入研发,7.55亿欧元用于建设激光设施和关键技术示范堆,目标在2040年建成示范堆 [25]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在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进展,基于中国环流三号(HL-3)实验数据开发的数据驱动模型,将强化学习智能体的训练时间从数十小时大幅缩短至数十分钟 [26][27] - 欧洲聚变初创公司Gauss Fusion发布其聚变电站概念设计报告,预计投入150-180亿欧元,目标在2040年代中期建成首座商业聚变反应堆 [31] - 等离子体所、聚变新能发布/更新多项采购,累计预算金额达数亿元,涉及低温氮系统、加热电源系统、冷却系统、偏滤器系统等核心部件 [6][32][33] 公司动态 - 杭氧股份成功中标合肥某单位低温液氦综合性能测试系统项目,该项目包含一套作为可控核聚变低温系统核心部机的氦液化装置 [7][34] 受益标的梳理 - 磁体环节: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线材)、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带材)、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联创光电(高温超导磁体服务)等 [8][35] - 真空室和堆内构件:合锻智能(真空室、第一壁、包层和偏滤器)、国光电气(第一壁、包层和偏滤器)、安泰科技(第一壁、包层和偏滤器)等 [8][35] - 电源总成:英杰电气(磁体电源和PSM电源)、爱科赛博(磁体电源和PSM电源)、四创电子(PSM电源)、新风光(磁体电源)、赛晶科技H(脉冲电源)等 [8][35] - 微波和电源器件:旭光电子(真空脉冲功率器件等)、国力电子(氢闸流管、回旋管、速调管)、宏微科技(IGBT)、王子新材(电容)等 [8][35] - 燃料增殖和循环:国光电气(氚工厂)等 [8][35] - 检测设备:皖仪科技(氦检漏、真空检漏)等 [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