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688737)

搜索文档
中自科技(688737) - 总经理工作细则(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第三条 公司设总经理一名,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设财务 总监一名,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助理若干名,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设董事会秘书一名,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选举产生。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为公司高级管 理人员。 第四条 《公司法》第 一百七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以及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市 场禁入者,并且禁入尚未解除的人员,不得担任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总经理及管理层的工作,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 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对公司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有约束力。 第二章 任职条件及聘任程序 第五条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后连聘可以连任。 第六条 公司应与高级管理人员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第七条 总经理负责主持公司日常工作,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协助总经理工 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第八条 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五)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二)组织实施董 ...
中自科技(688737) -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第一条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有效防范公 司对外担保风险,确保公司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 "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担保"是指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包括公司为控股子 公司提供的担保。 本制度所称"对外担保总额",是指包括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在内的公司对外担 保总额与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之和。 第三条 公司对外担保实行统一管理,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 议,未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任何人无权以公司名义签署对外担保的合同、协议 或其他类似的法律文件。 第四条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审慎对待和严格控制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 并对违规或失当的对外担保产生的损失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条 公司对外担保应当遵循合法、审慎、互利、安全的原则,严格控制担 保风险。 (一)因公司业务需要的互保单位; (二)与公司具有重要业务关系的单位; 第六条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应 ...
中自科技(688737) -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规范运作,充 分发挥董事会秘书的作用,加强对董事会秘书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 称"《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交所 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2025 年 5 月修订)》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自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 董事会秘书的地位、主要职责及任职资格 第二条 董事会秘书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 并对董事会负责,承担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所要求的义 务,享有相应的工作职权,并获取相应报酬。 第三条 董事会秘书的主要职责: (二)办理信息披露事务,包括负责公司信息对外发布、未公开重大信息的 保密工作以及内幕信息知情人报送事宜,制定并完善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三)督促公司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遵守信息披露相关 ...
中自科技(688737) -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第三条 公司应当建立并完善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使用、改变用途、监 督和责任追究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募集资金使用的分级审批权限、决策程序、 风险控制措施及信息披露要求,规范使用募集资金。 公司董事会应当持续关注募集资金存放、管理和使用情况,有效防范投资风 险,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应及时办理验资手续。募集的货币资金须 经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实物资产须经相关资 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且该资产所有权已转移至公司。 第六条 募投项目通过公司的子公司或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实施的,公司 应当确保该子公司或者控制的其他企业遵守本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法 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维护股东的合法利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以下简称"《监 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颁布的《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
中自科技(688737) -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披露 工作的管理,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其它利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公 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中自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披露所有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 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或者对投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事项(以下简称重大信息或者 重大事项)。 信息披露义务人是指公司及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股 东或存托凭证持有人、实际控制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重大交易 有关各方等自然人、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破产管理人及其成员,以及法律、行政 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 第三条 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收购 人、资产交易对方、破产重整投资人等相关方作出公开承诺的, ...
中自科技(688737) - 对外融资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公司科学、安全与高效地做出决策,明确公司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等 组织机构在公司融资决策方面的职责,控制财务和经营风险,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融资行为。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融资管理制度 第二章 融资的决策权限 第五条 公司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由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计划财务部、 证券事务部共同组织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股东会批 准。 第六条 公司债务性融资决策的审批权限: (一)新增融资金额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以合并报表为计算依据)达到 50%以上的融资事项,由董事会审议批准; (二)新增融资金额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以合并报表为计算依据)达到 60%以上的融资事项,除公司董事会审议外,应当提交股东会审议批准; (三)未达到本条(一)款标准的融资事项,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第七条 公司融资方案涉及以资产对外提供抵押、担保的,需同时按《公司 章程》及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程序。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融资是 ...
中自科技(688737)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幕信息管理, 做好内幕信息保密工作,维护信息披露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广大 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 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5 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以 下简称"《监管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 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 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下属各部门、分支机构、控股子公司及公司能够 对其实施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 第三条 公司董事会是内幕信息的管理机构,应当保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 真实、准确和完整,公司董事长为主要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负责办理公司内幕信 息知情人的登记入档和报送事宜。 第四条 公司在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时应当出具书面承诺(见附件四), 保证所填报内幕信息知情人信息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董事长与董事会 ...
中自科技(688737) -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第一条 为了提高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 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并规范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 责任人的问责机制,提高年报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以及《中自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 定本制度。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年报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职责 第六条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编制年度报告草案,提请董事会审议;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子 公司负责人有义务将年度报告需披露的信息及时向上述人员报告。 第七条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信息的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第三章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 第八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年报 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 ...
中自科技(688737) - 自愿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9: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愿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 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与标准统一,切实保护公司、股东及投资者的 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称《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 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自愿信息披露》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中自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称《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自愿信息披露是指虽然所披露的信息未达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 披露管理办法》《上市规则》等规定的披露标准,但基于维护投资者利益而由公司自 愿进行的信息披露。公司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以及本 制度的规定,及时、公平地披露与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以下 简称"相关信息"),并应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二章 自愿信息披露的基本准则 第三条 除依法需要 ...
中自科技(68873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9: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7.8039亿元,同比增长5.65%[22] - 公司营业收入780,386,808.82元,同比增长5.65%[32] - 营业收入从738,682,715.46元增长至780,386,808.82元,增幅5.6%[14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至6.788亿元(2024年同期:5.563亿元)[1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1.97万元,同比下降313.86%[22] - 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1,919,741.79元[3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5,573,596.56元转为亏损-11,919,741.79元[141] - 净利润同比下降99.1%至6.15万元(2024年同期:675万元)[144] - 利润总额为-1659.96万元,同比下降774.50%[22] - 营业利润从2,815,879.80元转为亏损-14,232,004.98元[141] - 净利润从6,698,581.33元转为净亏损-10,711,932.32元[14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下降266.67%[20]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6元/股降至-0.10元/股[14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5%,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854亿元,同比下降469.16%[22] - 2025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9亿元,同比下降469.16%[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3.085亿元(2024年同期:正8358万元)[1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1亿元,同比扩大368%[1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31.3%至3.611亿元(2024年同期:5.256亿元)[14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同比增长286.9%至1.470亿元(2024年同期:3799万元)[148]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大幅增长至4.659亿元(2024年同期:8000万元)[149]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36.3%至6925万元(2024年同期:5081万元)[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86.16万元,同比由负转正(上年同期为-1.10亿元)[15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亿元,同比增长86%[1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728.79万元,同比减少76%[152] - 投资支付现金844.67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8%[15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3.33亿元,同比增长316%[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21.5%至1.133亿元(2024年同期:3525万元)[1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00.21万元,较期初下降22%[152] - 公司2025年1-6月毛利率为12.44%,2024年为9.52%,2023年为10.70%,2022年为5.58%[64]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7.8亿元,2024年为15.65亿元,2023年为15.44亿元,2022年为4.47亿元[64]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8%至5.959亿元(2024年同期:5.060亿元)[144] - 2025年1-6月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63%至2712.06万元[69] - 销售费用从11,810,614.72元大幅增至27,120,556.00元,增幅129.6%[141] - 2025年1-6月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46%至5997.65万元[69] - 研发费用从45,974,238.84元增至59,976,469.03元,增幅30.5%[14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8%至5407万元(2024年同期:4333万元)[14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较上年同期提升1.40个百分点[50] - 研发投入61,352,800元,同比增长28.50%[33] - 研发投入总额为61,352,802.42元,同比增长28.50%[50] - 总资产为32.72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77%[22] - 公司总资产3,272,263,281.40元[32] - 资产总计增长至32.722亿元,较期初28.761亿元增长13.8%[131] - 公司总资产从2,832,066,251.11元增长至3,037,089,104.11元,增幅7.2%[137] - 负债合计增加至14.376亿元,较期初10.308亿元增长39.5%[132][133] - 负债总额从959,666,025.25元增至1,164,627,419.86元,增幅21.3%[1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29.87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199.24万元[23] - 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3.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9.66%[65] - 报告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558.27万元[65]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长251.14%至2.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54%[73]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加至2.466亿元,较期初0.702亿元增长251.2%[130]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62.42%至3.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02%[73] - 在建工程增加至3.606亿元,较期初1.374亿元增长162.5%[131]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1.15%至6.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98%[73] - 短期借款增加至6.211亿元,较期初4.400亿元增长41.1%[131] - 短期借款从400,043,805.28元大幅增加至591,129,877.49元,增幅47.8%[137] - 应付账款增加至3.191亿元,较期初2.033亿元增长56.9%[132] - 货币资金减少至1.308亿元,较期初1.401亿元下降6.6%[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3.557亿元,较期初4.773亿元下降25.5%[130] - 应收账款减少至5.512亿元,较期初5.947亿元下降7.3%[130]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0.693亿元,较期初0.812亿元下降14.7%[1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14,094,099.69元[32]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058.49万元,同比下降0.57%[154] - 未分配利润减少1191.97万元,反映当期亏损[1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179.27万元,主要因未分配利润减少1191.97万元[1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1,458.39元[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698,581.33元[1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减少2,357,836.28元[1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13,805.90元[159][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9,070,223.51元[159][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变动127,055.05元[1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890,315,260.63元[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13,051,080.96元[16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872,461,684.25元[166]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17,977,796.86元[16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752,793.56元[167]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7,350,209.02元[168] - 公司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额为9,070,223.51元[167][1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72,400,225.86元[1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28,020,467.09元[16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较上年同期提升1.40个百分点[50] - 研发投入61,352,800元,同比增长28.50%[33] - 研发投入总额为61,352,802.42元,同比增长28.50%[50] - 研发人员总数219人,占员工总数28.11%[32] - 研发人员数量为21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8.11%[6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765.64万元,平均薪酬为8.06万元[60]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中本科占比41.55%,硕士研究生占比26.03%[6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占比49.32%,30-40岁占比36.99%[60] - 新增知识产权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33] - 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334项,其中发明专利246项[48] -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16项,包括国内发明专利130项及欧美发明专利8项[48]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1项(发明专利9项),获得专利授权9项(发明专利5项)[48] - 公司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十三五"3项、"十四五"7项[30]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30]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修订行业相关标准25项[30] - 公司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重型商用柴油机超低排放项目)[46] - 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然气尾气净化催化剂)[47] - 储氧材料经1,000°C/10h高温老化后未出现物相分离,保持高比表面积[42] - 氧化铝材料经1,100°C/10h高温老化后保持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容特性[43] - 贵金属分散技术通过表面活性物质络合和等电点匹配实现用量减少[44]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120mAh/g,负极材料比容量达360mAh/g[55] - 钠离子电芯能量密度达140mAh/g,常温0.5C循环寿命≥12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55] - 钠离子电池低温-30℃放电比容量为常温比容量的80%[55] - 钠电能量密度目标≥160Wh/kg,循环寿命≥5000次,产品成本目标≤0.4元/Wh[55] - 高温固化高韧性环氧树脂预浸料完成开发,适合热熔两步法和自动铺丝工艺[55] - 超低成本DOC催化剂开发完成技术方案定型,满足国六或T4性能要求[56] - 重型柴油机后处理催化剂建成年产60万套生产线,完成2500款柴油整车匹配[56] - 碳纤维/聚芳醚酮热塑性预浸料完成PEEK、PPS两种树脂含量测试方法建立[56] - 热塑性预浸料生产线目标年产50万套,改变高端应用依赖进口局面[56] - 低温固化预浸料样品开发完成并通过客户试用合格[56]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资额为24419.32万元,累计投入13726.95万元[58] - 重型天然气车催化剂开发项目投入334.43万元,产品贵金属用量为12-15g/ft³[57] - 钠离子电池开发项目投入1357.83万元,因成本高于铅酸电池且安全性较低已申请关闭[57] - 汽油车国六催化剂开发项目投入788.36万元,满足国六b及RDE标准并通过2款车型认证[57] -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项目投入1354.66万元,已达成目标并结项[58] - 储能电池系统开发项目投入514.84万元,因海外认证费用高暂缓推进[58] 募投项目进展 - 电SOFC堆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600.3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13.7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696.78万元[53] - 集装箱储能系统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78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37.9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37.98万元[53] - 轻型车混合动力车型第二代催化剂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75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604.1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460.11万元[53] - 新型材料及固态电池工程化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66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97.0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265.27万元[53] - SOC系统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641.6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4.5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36.29万元[53] -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预浸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94.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81.0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28.62万元[53] - 电SOFC堆技术开发项目实现单电池年产20,000片批量制备能力,单电池衰减率低于0.5%/1000小时[53] - 集装箱储能系统开发项目目标为开发电池容量为5MWh的集装箱储能产品[53] - 轻型车混合动力车型第二代催化剂开发项目满足贵金属使用量低于2克且老化后污染物排放值低于国六b限值的80%[53] - 新型材料及固态电池工程化技术开发项目完成能量密度300Wh/kg电芯材料选型及制备[5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52,496.99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40,718.97万元[10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97,806.85万元,总体投入进度69.51%[105][10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4,408.40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3.13%[105] - 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项目实际投入32,321.63万元,投入进度71.25%[106] - 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实际投入8,285.29万元后终止,原投入进度32.39%[106] - 国六b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实际投入6,206.91万元,投入进度38.58%[106] - 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实际投入2,986.63万元,投入进度46.66%[106] - 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48,006.39万元,超额完成原计划101.51%[106] - 多个募投项目经历延期调整,最终新型催化剂、国六b及氢能源项目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结项[107][109] - 公司使用4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末余额33,000万元[112]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公司汽油车产品国六阶段主要技术路线为TWC+cGPF,柴油车为DOC+cDPF+SCR+ASC,天然气车为TWC+ASC[28] - 国六b标准已全面实施,国七标准预计2027-2030年逐步实施[28] - 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计2025年达200GW,同比增长35%[29] - 2025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15.16GW/36.54GWh,电网侧独立储能占比超70%[29] - 储能系统成本较2023年下降30%[29]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面临铂基催化剂成本偏高、耐久性不足等技术瓶颈[29] - 国内五部门批复五大示范城市群及"成渝氢走廊"推动氢能技术突破[29]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4] - 公司报告未经审计[5] - 累计回购股份2,062,238股,占总股本1.72%[35] - 股份回购支付总额29,989,791.76元[35] - 报告期内举办投资者活动63场[37]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8,563户[118] - 控股股东陈启章持股39,008,704股占比32.63%[120] - 银鞍岭英持股7,648,785股占比6.4%[120] - 陈耀强持股3,472,000股占比2.9%[120] - 陈翠容持股2,896,437股占比2.42%[120] - 圣诺投资持股2,650,756股占比2.22%[120] - 罗华金持股2,535,260股占比2.12%[120]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股2,062,238股占比1.72%[120][121] - 圣诺开特持股1,680,000股占比1.41%[120] - 核心技术人员吴冬冬持股减少2,890股至19,910股[125] - 公司控股股东陈启章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