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潍柴动力(000338)
icon
搜索文档
11月24日基金调研瞄准这些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1-25 11:49
昨日基金共对10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晶晨股份、威力传动、海优新材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1月24日共17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0家公司的调 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6家。晶晨股份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35家;威力传 动、海优新材等分别获19家、8家基金集体调研。 基金参与调研的公司中,按所属板块统计,深市主板公司有5家,创业板公司有3家,科创板公司有2 家。 从基金调研公司的A股总市值统计,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共有1家,其中总市值超千亿元的有潍柴动 力等,总市值不足100亿元的有6家,分别是达意隆、永东股份、海优新材等。 市场表现上,基金调研股中,近5日上涨的有2只,涨幅居前的有晶晨股份、永东股份等,涨幅为 15.68%、3.35%;下跌的有8只,跌幅居前的有海优新材、美瑞新材、众生药业等,跌幅为14.83%、 10.52%、9.20%。(数据宝) 11月24日基金调研公司一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 代码 | 简称 | 基金家数 | 最新收盘价(元) | 近5日涨跌幅(%) | 行业 | | --- | --- | --- | --- | -- ...
INC指数均值578,山东上市公司10月传播影响力前十揭晓
搜狐财经· 2025-11-25 09:59
2025年10月,山东上市公司的品牌传播效果整体表现如何?日前,壹点智库Brand-C品牌数字实验室对山东上市公司的品牌传播 效果进行了大数据测评,发布了10月份山东上市公司网络传播影响力指数(简称"INC指数")。数据显示,该月份310家山东上 市公司的INC指数平均值为578.32,与9月相比传播影响力均值下降0.78%。全部品牌INC指数排名上涨最多的是德州联合石油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涨222名;下降最多的是国美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降168名。位居排行榜前十的分别是东阿阿胶股份 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华熙 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 公司,其中排名上涨最多的是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升5名。上个月排名前十的品牌本月下降最多的是歌尔股份有限公 司,下降4名。 INC指数全称是"网络传播影响力指数",是数字化时代品牌传播效果量化评价体系。山东上市公司的INC指数评价维度包括传播 广度、传播热度、网络关注度、官网呈现度。INC指数的理 ...
潍柴动力(000338) - 2025年11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5 08:58
SOFC业务发展 - 与希锂斯签订电池电堆技术许可协议,全面掌握电池、电堆、系统、电站核心技术 [2] - 聚焦AI数据中心、工业园区场景,推出新一代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产品,性能显著提升 [2] - 凭借性能优势与国内外多家头部企业达成意向合作,为规模化商用奠定基础 [2] - 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 [3] 大缸径发动机及数据中心业务 - 前三季度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超7700台,同比增长超30% [4] - 前三季度数据中心市场销售超900台,同比增长超3倍 [4] - AI技术驱动算力基建加速,带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市场及高端发动机需求井喷 [4] - 产品凭借启动速度快、加载能力强、可靠高效经济等优势,在国内外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完成交付验收 [4] - 积极开拓国内外战略客户,推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新能源动力业务 - 前三季度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超80% [5] - 力争全年业务收入达到40亿元,实现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5] - 完成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全面布局,产品性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5] - 已实现集团内外客户全面对接及商用车、工程机械等细分市场配套应用,配套率持续提升 [5] 股东回报与分红政策 - 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57% [6] - 自2021年以来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190亿元 [6] - 2025年开展了A股股份回购工作 [6] - 后续将充分考虑股东期望,结合市场环境与经营需要,保持积极稳健的分红政策 [7]
国盛证券:AIDC高景气下美国电缺口加剧 聚焦SOFC上游材料
智通财经网· 2025-11-24 16:47
行业背景:AIDC需求激增与美国电网瓶颈 - 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在2023-2028年间增长2-3倍,达到325-580TWh,占全国总电力需求比例将从6.7%提升至12% [1] - 美国电网老旧且建设周期长,电力基础设施和审批制度拖慢了新增AIDC投放进度,若维持当前建设速度,美国电网需要至少80年才能满足未来10年电力需求 [2] - 数据中心开发商需承担自建电源责任,2030年自建电源数据中心占比预期由2024年4月的13%大幅提升至30%,全球已宣告的Onsite Power数据中心项目体量已达8.7GW [2] SOFC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 - SOFC作为Onsite Power主流路线之一,具有产能充足、部署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可有效解决AIDC开发商痛点 [1][3] - 对比燃气轮机核心供应商产能饱满情况下的漫长交付周期,SOFC部署速度更快 [1][3] - 头部企业如Bloom Energy已与下游Equinix、Oracle等龙头实现订单签约,SOFC市场有望迎来中长期维度高增长 [1][3] SOFC技术核心与产业化进展 - SOFC电池单元由阴极、电解质、阳极和连接体四部分组成,电堆成本占比65%,其中电解质成本占比25-30%、电极成本占比25-30% [4] - 支撑体是SOFC的结构骨架,承担机械支撑、气体扩散、集流三大核心功能,其材质直接决定固态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机械强度、制造成本等指标 [4] - 目前产业化主流为陶瓷体系电解质支撑,Bloom Energy第五代技术陶瓷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单电池功率密度已提升至0.7W/cm²,启动时间缩短至30分钟,寿命突破8万小时 [4] 相关公司 - 海外龙头为Bloom Energy(BEUS) [5] - 国内相关公司包括潍柴动力、三环集团、壹石通、中自科技、佛燃能源等 [5]
荣光EV亮相,引领五菱红标迈入“全面新能源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11-24 16:21
产品战略发布 - 五菱红标在第二届致敬奋斗者大会上正式宣告全面迈入新能源时代 [2] - 集结全部新能源产品矩阵,涵盖五菱扬光、五菱宏光纯电版/增程版、五菱之光EV与五菱荣光EV [2] - 五菱荣光EV为首发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提供荣光与荣光L两款车型,支持“一车三动力”选择 [2] 市场表现与销量 - 五菱红标累计销量超2100万辆 [2] - 今年1—10月,五菱红标累计销量达50万+,荣获全国商用车累计销量冠军 [2] - 今年1—10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12.24万辆,登上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销量第一 [2] - 五菱扬光家族累计销量超10万辆,连续19个月蝉联新能源轻客市场第一 [2] - 五菱宏光新能源家族累计销量达5.5万辆,居新能源后驱MPV市场榜首 [2] - 五菱之光EV家族连续9个月稳居新能源微客市场第一 [2] - 五菱荣光家族累计销量已突破360万辆 [3] 产品与技术亮点 - 五菱荣光EV的推出标志着“扬宏荣之光”家族全部实现新能源化 [3] - 新车将搭载专为中国商用车正向开发的“灵犀动力商用增程”系统与“神炼电池商用版” [3] - 五菱红标全面新能源化背后是“天·灵·神”技术体系的深度赋能,涵盖智能制造、平台架构、核心三电与智能生态 [3]
潍柴动力& Ceres Power管理层电话会议要点_对 Ceres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应用及潍柴制造产能提升持积极展望
2025-11-24 09:4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行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备用电源行业、重型发动机制造业[1][50] * 公司:潍柴动力(Weichai Power,2338 HK/000338 SZ)、锡里斯动力(Ceres Power,CWR L)[1] SOFC技术与市场概述 核心观点与论据 * SOFC技术因其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竞争力提升 而成为数据中心和工业园区有吸引力的发电替代方案 具备高效率(发电效率60%+)、低排放、快速部署(部署时间少于三个月)和长寿命(系统寿命10-15年)等优势[4][7] * 锡里斯动力第三代SOFC技术相比布鲁姆能源(Bloom Energy)第一代技术具有优势 包括更低的工作温度(约600°C vs 800°C)以及在启停周期中更低的衰减(成功通过2000次启停循环测试)[4][7][8][29] * 全球SOFC市场需求预期显著上调 管理层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求至少10GW 远高于两年前最初预测的2GW[4][10] * 目标市场为天然气价格合理且电价高于1 00元/千瓦时的地区 包括欧洲、大部分亚洲和北美地区 同时包括像韩国这样虽经济性不佳但重视排放控制的区域[10] * 应用场景以数据中心和工业园区需求强劲 但SOFC在发电方面的优越经济性意味着其应用不限于此[10] 潍柴动力的战略与展望 产能与投资计划 * 潍柴动力的产能扩张计划远超预期 当前规划产能已超过100MW 并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50亿元人民币扩大制造能力 相当于约700MW的燃料电池产能[4][14][21] * 建设新产能的周期短 约六个月即可完成产能爬坡[4][21] * 为实现到2030年1GW的产能目标 累计资本支出预计约为70亿元人民币 公司将谨慎控制扩张节奏以避免过高的折旧负担[14] 市场策略与竞争优势 * 市场策略将主要聚焦海外市场 与锡里斯动力的许可协议没有地域限制 对于国内市场 因天然气价格高而电价低 经济性不佳[10][21] * 北美市场被视为战略要地 计划通过其海外子公司PSI(位于美国)和Baudouin(位于法国)服务美国市场 并考虑在美国建立SKD/CKD工厂 但首选仍是在中国制造以利用显著的成本优势[10][21] * 竞争优势包括:作为锡里斯动力最大股东(持股19 5%)享有紧密合作关系和新技术的优先获取权;在系统集成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数十年深厚经验;在中国生产具有劳动力和能源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14] 盈利前景 * 预计明年将开始产生SOFC销售收入(部分来自数据中心客户) 采用基于销量的特许权使用费支付模式[14][21] * 管理层对即使在生产初期也能实现正毛利率充满信心 并预计随着规模扩大将产生可观的盈利能力[14] 对锡里斯动力的影响 增长前景与财务预测 * 潍柴动力积极的产能计划表明 高盛对锡里斯动力所有被许可方总制造产能1 15GW的基本情况假设是容易实现的 甚至可能被超越[4][21] * 预计到2030年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基本情况下可达7580万英镑 在乐观情况下可达1 779亿英镑 届时特许权使用费将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并推动息税前利润率达到约50%[18][30][31][33][39][42] * 高盛给予锡里斯动力12个月目标价530便士 意味着约46%的上涨空间 估值方法结合了2030年EV/EBITDA(14倍)和DCF模型[43][44][45][46][49] 其他重要内容 竞争格局 * 博世(Bosch)曾是锡里斯动力的被许可方 但于2025年3月暂停合作 成本是博世退出SOFC市场的关键原因之一[14] * 锡里斯动力采用轻资产、许可商业模式 限制了其直接面临制造供应链瓶颈和竞争的风险[15] 投资主题与风险 * 对潍柴动力的买入评级基于其对重型卡车周期前景的积极看法、通过液化天然气和大缸径发动机实现更强的跨周期盈利能力 以及其SOFC和数据中心业务到2030年可能贡献约25%的净利润[2][4][50][51][53] * 主要风险包括:亚洲合同进展慢于预期、成本或资本支出高于预期、合作伙伴制造计划延迟影响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流、现有合作伙伴关系取消等[47][48][55]
评估人工智能瓶颈 -燃气动力设备增产以满足需求-Assessing AI bottlenecks_ Gas power equipment ramping up to meet demand
2025-11-24 09:4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燃气发电设备(特别是燃气轮机)行业,服务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 [1][2][3] * 公司:报告覆盖九家全球燃气发电供应链公司,包括Baker Hughes (BKR US)、Bloom Energy (BE US)、Caterpillar (CAT US)、Dongfang Electric (1072 HK/600875 CH)、Doosan Enerbility (034020 KS)、GE Vernova (GEV US)、Harbin Electric (1133 HK)、Siemens Energy (ENR GR)、Weichai Power (2338 HK/000338 CH) [5][9][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投资热潮驱动燃气发电设备需求** * 预计到2030年,AI领域总投资额将达到5万亿美元,其中约50%来自前五大超大规模企业 [2][12] * 2025年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预计为0.4万亿美元,2026年增长约45%至0.6万亿美元,2028年达到0.75万亿美元 [13][15]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是24/7的全天候基荷型需求,天然气发电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且具备现有分销网络而成为理想选择,尤其在美国 [19][20] * 2025年燃气轮机订单摄入量预计达到70GW,为十年来的高点,较2024年的60GW有所增长,是2021年低谷水平的两倍 [35] * 美国是需求增长的核心区域,2025年美国燃气轮机订单预计比2019-2024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45% [2][36] **2 强劲的定价能力和利润率上升周期** * 来自AI及其他应用(煤改气、电网稳定)的强劲全球需求支撑了订单增长,大量预订协议提供了需求可见性 [3] * 供应商对价格不敏感的客户拥有强大的定价权,新设备和服务的高定价正在推动利润率上升周期 [3] * 主要供应商如三菱重工、西门子能源和GE Vernova均已上调盈利预测或指引 [21] **3 市场繁荣惠及燃气发电垂直领域的更多参与者** * 新重型燃气轮机订单的交货期长达四年或更久,对快速交付的溢价需求正拓宽至中型燃气轮机、工业及航空衍生轮机、基于发动机的发电设备和燃料电池 [4] * 三大重型燃气轮机供应商各自将产能提升约30%,较小供应商也在效仿,基准情景下预计到2029年总供应能力达到90GW [4] * 与2000年代初的繁荣-萧条周期不同,本轮周期有受监管的公用事业公司更广泛参与、更高的预付款和槽位付款,降低了取消风险,供应增长也更渐进 [47][51] **4 新的商业模式加速电力供应** * 电网互联排队时间在美国已超过五年,催生了"自带电源"模式,数据中心公司通过增加第三方容量或电池及需求响应来要求加快互联 [56] * 离网"能源岛"模式出现,例如Meta在俄亥俄州的数据中心园区计划完全绕过电网 [59][60] * 燃料电池(如Bloom Energy与布鲁克菲尔德高达50亿美元的合作)和天然气+碳捕获等新技术路线也受到关注 [62][63] 其他重要内容 **1 电力需求预测** * 基准情景下,全球数据中心工作量预计从2025年的95GW增长到2030年的205GW,年增量在后期加速 [67] * 预计其中55%(50GW)的增量在美国 [67] * 全球数据中心功耗预计从2024年的400TWh增加到2030年的900TWh [72] **2 美国电力市场现状** * 2024年美国拥有1.2TW的已安装发电容量,总消费量为4,177TWh,平均负载因子为40% [84] * 截至2025年4月,有91GW新容量在建,另有488GW计划在2029年前投建,其中约75%为太阳能和储能 [85][86] * 2025-2029年,美国天然气发电容量预计净增加23GW [87][88] **3 个股投资主题摘要** * **Baker Hughes (BKR US, 买入)**:航空衍生轮机适用于<150MW数据中心,跟踪其2025-27年获得超过15亿美元数据中心订单的目标 [90][91] * **Bloom Energy (BE US, 买入)**:AI数据中心天然气燃料电池纯玩家,到2026年底产能翻倍至2GW [92][93] * **Caterpillar (CAT US, 买入)**:目标到2030年将电力销售翻倍,大型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能分别提升100%和150% [94] * **Doosan Enerbility (034020 KS, 买入)**:首次获得美国H级燃气轮机出口订单,进入美国重型燃气轮机市场 [30][98][99] * **GE Vernova (GEV US, 持有)**:重型燃气轮机市场领导者,但估值较高限制上行空间 [101][102] * **Siemens Energy (ENR GR, 买入)**:上调FY28目标,燃气服务业务前景强劲,估值较GEV有折价 [105][106][111]
小鹏汽车第100万台整车下线,广州车展车企竞逐具身智能新赛道
开源证券· 2025-11-23 13: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国产高端豪华乘用车市场需求超预期,竞争格局良好,随着产品矩阵拓展,业绩有望迎来放量 [68] - 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盈利能力有望拐点向上,叠加下游扩展,成长性依旧较高 [68] -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成为行业新焦点,多家车企及科技公司在此领域加速布局,开辟全新成长赛道 [25] 行业重点新闻总结 - 2025年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225万辆,新能源零售预计135万辆左右,渗透率有望首次提升至60% [13] - 小鹏汽车实现第100万台整车下线,从第50万台到第100万台仅用14个月,并计划2026年向海外推出3款新车型 [15] - 华为乾崑智驾ADS的33款合作车型月销量突破10万,城区领航辅助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 [20] - 小米汽车宣布其HAD超级智能驾驶系统将于今年Q4升级XLA端到端架构,并预计本周达成全年35万台交付目标 [19] - 广汽与华为合作的启境汽车亮相,定位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市场,首车计划于2026年北京车展亮相并年中上市 [17] - 广州车展上机器人成为“新主角”,广汽、小鹏等车企集中展示具身智能成果,如何小鹏看好20万亿美元机器人市场 [25] - 蓝思科技永安园区正式投产,将年产1万台大型自动化设备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 [21][22] - 吉利智驾整合取得新进展,极氪智驾团队员工正陆续换签至合资公司“千里智驾” [16] 板块市场表现总结 - 本周(2025年11月17日-21日)沪深300指数下跌3.77%,汽车板块下跌5.09%,涨跌幅在A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6][30] - 汽车板块各子板块悉数下跌:乘用车Ⅱ指数下跌5.22%,商用车指数下跌4.04%,汽车零部件Ⅱ指数下跌5.43% [6] - 细分零部件领域中,Tier1板块跌幅相对较小(-3.26%),轻量化&结构件板块下跌3.76%,电机板块下跌6.56%,轴承板块下跌7.66% [6][36] - 个股方面,乘用车板块中江淮汽车本周上涨0.8%领涨;商用车板块中海伦哲上涨3.9%领涨;汽车零部件板块中天普股份上涨14.7%、路畅科技上涨8.1%领涨 [31][32][33] 估值与上游数据总结 - 本周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板块的市盈率(PE TTM)均有所下降 [46] - 上游原材料价格方面:钢材价格指数和铝锭价格略有上升;天然橡胶和聚丙烯价格略有下降;浮法平板玻璃价格略有上升;碳酸锂价格保持平稳 [51][52][53][54][55][56][57][58][59][61][62][63] - 物流成本方面:中国/东亚-北美西海岸及中国/东亚-北欧的集装箱运价指数均略有下降 [64][65][66][67] 投资建议总结 - 乘用车领域:推荐江淮汽车、赛力斯,受益标的为吉利汽车 [68] - 零部件领域:推荐德赛西威、浙江仙通、美力科技,受益标的包括潍柴动力、科博达、华域汽车、双环传动、福耀玻璃、旭升集团、伯特利、瑞鹄模具、松原股份 [68]
年内最牛新股诞生!大鹏工业首日狂飙超1600%,中一签最高赚1.5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6:00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 - 2024年11月21日北交所新股大鹏工业股价最高触及159元,较发行价9元涨幅超过1600%,刷新年内新股首日最高涨幅纪录[1] - 盘中两次触发临时停牌,收盘报118元/股,涨幅达1211.11%,日内换手率超98%[1] - 以发行价计算,股民中一签(100股)最高可赚1.5万元[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专用智能装备生产商,产品应用于车辆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清洗,在清洁度、生产节拍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 公司瞄准大尺寸工业零部件检测痛点,布局机器视觉检测产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等多项资质认证[1] - 客户资源包括比亚迪、长安、吉利、长城等主流车企,以及潍柴动力、一汽集团等大型零部件企业[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7亿元、2.60亿元和2.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089万元、4869万元、4349万元[2]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8.3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0.92%至1636.94万元[2] 上市历程 - 公司曾在2020年12月冲刺创业板,但于2021年8月撤回申请[2] - 转战北交所后,因连续两家审计机构被证监会处罚而被迫中止审核,先后更换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天职国际,最终与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完成上市[2]
铂智7开启预定,广汽丰田入局20万级纯电轿车领域
北京商报· 2025-11-21 15:57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广汽丰田在广州国际车展首次全量发布铂智7信息,新车同步开启预定 [1] - 铂智7是丰田鸿蒙座舱豪华旗舰D级纯电轿车,是公司入局20万级纯电轿车领域的战略产品 [1] - 新车代表公司“聚变2030”战略发布一年来在“油电同强”路线上的最新落地成果,是在电动主战场的关键落子 [1] 产品核心配置 - 铂智7配备“豪华新三件”,包括双腔空悬、鸿蒙座舱与激光雷达智驾 [1] 预定政策 - 公司承诺12月31日前预定铂智7的用户,因2026年购置税政策变化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由广汽丰田直接承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