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饮食(000721)

搜索文档
西安饮食(000721) - 关于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3-10 18:45
股权质押 - 西旅集团本次解除质押40,000,000股,占所持22.51%,占总股本6.97%[2] - 西旅集团持股177,680,388股,比例30.96%,累计质押27.47%[2] - 三家公司合计持股240,461,088股,比例41.90%,累计质押44.95%[3]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10日[4]
西安饮食(000721) - 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
2025-01-23 00:00
限售股份情况 - 本次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份解除限售数量为74,858,388股,占总股本13.04%[3] - 可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1月27日[3] - 2022年1月向西安旅游集团发行74,858,388股,发行价每股4.06元[4] - 发行后总股本由499,055,920股增至573,914,308股[4] 股份结构变化 - 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前,限售股占比23.77%,流通股占比76.23%[7] - 上市流通后,限售股占比10.73%,流通股占比89.27%[7] 承诺与合规 - 公司承诺多项业务、股东权利及减持相关事项[10] - 西安旅游集团严格履行承诺,无违规情形[11] - 保荐机构认为解除限售数量和时间符合规定[13]
西安饮食(000721)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1-23 00:00
业绩总结 - 2022年1月公司向西安旅游集团非公开发行74,858,388股A股,发行价每股4.06元[1] - 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由499,055,920股增至573,914,308股[1] 股份流通 - 本次非公开发行认购股票自2022年1月27日起锁定36个月[1] - 本次限售股份可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1月27日[3] - 本次可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74,858,388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3.04%[3] - 西安旅游集团持有177,680,388股,本次可上市流通股数占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的17.11%[4] - 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前,限售条件流通股/非流通股为136,412,388股,占比23.77%[5] - 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后,限售条件流通股/非流通股为61,554,000股,占比10.73%[5] - 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437,501,920股,占比76.23%[5] - 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512,360,308股,占比89.27%[5] 公司承诺 - 公司承诺依照法规及章程行使股东权利,不越权干预经营管理,不侵占公司利益[8] - 公司承诺履行填补回报措施,违反承诺给公司或投资者造成损失愿承担补偿责任[8] - 自承诺出具日至非公开发行实施完毕前,若证监会有新规定,公司将按最新规定出具补充承诺[8] - 自2020年8月28日前六个月至承诺函出具日,公司无减持西安饮食股票情况[8] - 自承诺函出具之日起至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36个月内,公司不减持本次认购的西安饮食股票[8] - 若违反不减持承诺,减持所得全部收益归西安饮食所有,并承担法律责任[8] 其他情况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西安旅游集团严格履行相关承诺,无违反承诺情形[8] - 西安旅游集团不存在对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无对其提供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行为[9]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解除限售数量和上市流通时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股东限售承诺[10] - 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解除限售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10]
西安饮食(000721)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17 20:05
净利润及亏损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0,500万元至1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5%至下降14.49%[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1,500万元至14,6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4%至下降17.13%[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830元/股至0.2352元/股,上年同期为亏损0.2055元/股[3] 营业收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62,000万元至73,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8,016.96万元[3] - 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为60,000万元至67,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4,589.79万元[3]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4年餐饮行业市场需求低迷,竞争加剧,导致客单价和客流量下滑,营业收入未达预期[5] 财务数据披露及审计情况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的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但已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预沟通,双方不存在分歧[4] - 具体财务数据将在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6]
西安饮食(000721)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1-03 00:0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通知2024年12月20日发出,2025年1月2日召开[2] - 会议应到董事9名,实到9名,3名监事列席[2] 人事选举 - 选举刘勇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自当选起为法定代表人[3] - 选举刘勇为第十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4] - 董事会其他各专门委员会成员不变[4]
西安饮食: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16 17:49
会议决策 - 2024年12月16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8名董事全到,3名监事列席[2] - 全体董事通过推举董事冯凯代行董事长等职责的议案[3] - 全体董事通过补选刘勇为董事候选人的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 - 全体董事通过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6] 候选人信息 - 刘勇出生于1968年3月,曾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任西安旅游集团党委委员等职[10] - 刘勇未持有公司股份,与控股股东有关联关系,与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等无关联关系[10]
西安饮食:关于公司董事长辞职的公告
2024-12-16 17:49
人事变动 - 西安饮食董事长靳文平因工作变动辞职[2] - 靳文平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未持股[2] - 辞职申请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2] 后续安排 - 公司将尽快完成补选董事及选举董事长工作[2]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12月16日[2]
西安饮食:关于召开公司2025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12-16 17:49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2025年1月2日14:30召开[2] -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2025年1月2日9:15 - 15:00进行[2] -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互联网投票系统2025年1月2日9:15 - 15:00进行[2]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12月25日[3] - 出席现场会议登记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9:00 - 17:00[6] - 审议提案为《关于补选公司董事的议案》[5] - 普通股投票代码为"360721",投票简称为"饮食投票"[12] - 提案填报表决意见为同意、反对、弃权[12] 会议相关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于2024年12月16日召开[2] - 相关提案详细内容于2024年12月17日在指定媒体刊登[5]
西安饮食:关于推举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及补选董事的公告
2024-12-16 17:47
人事变动 - 董事长靳文平因工作变动辞职且生效[1] - 推举董事冯凯代行董事长职责至新董事长任职生效[1] - 提名刘勇为董事候选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 后续安排 - 尽快完成补选董事及选举董事长工作[1] 合规情况 - 董事会兼任高管董事人数未超总数二分之一[1]
大面积塌方开始了
商业洞察· 2024-11-07 16:01
餐饮行业现状 - 2024年餐饮业被列为天坑行业之一,多地"排队王"餐厅客流量下降,预订率降低导致营业额大幅缩水[1][2] - 餐饮人自嘲开店时资金20多万,关店时负债40多万[3] - 1-8月全国餐饮收入34998亿元,同比增长6.6%,但增速为十年最低[4][5] - 上半年餐饮企业倒闭量达105万家,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5] - 高端餐饮品牌如鼎泰丰、山河万朵等陷入困境,即使推出298-398元平民套餐仍难挡关停潮[6][7][8] 行业分化表现 - 头部企业如海底捞、萨莉亚、瑞幸咖啡、百胜中国等实现逆增长或维持营收平衡[10][11] - 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多数企业营收和净利同比下滑: - 甲哺明哺营收23.95亿元(-15.92%),净利-2.73亿元(-11439.08%)[12] - 味千(中国)营收8.27亿元(-6.26%),净利-0.07亿元(-105.38%)[12] - 海底捞营收214.91亿元(+13.8%),净利20.38亿元(-9.74%)[12] - 达美乐中国营收20.5亿元(+48.98%),净利0.11亿元(+24.64%)[12] - 中小餐饮营收普遍下滑15%-50%[13] - 中间价位餐厅和网红餐饮店处境艰难,倒闭速度与崛起速度一样快[14][15][16] 节假日效应 - 国庆期间餐饮业异常火爆,排队时长普遍2小时以上[22] - 美团、携程数据显示线下餐饮消费超过去年同期30%以上,夜间时段增长44%[23][24] - 景区餐馆如天水麻辣烫、山西刀削面、淄博烧烤等迎来消费高峰[21] - 但节假日过后消费热情难以持续转化为长期效应[25] 行业困境原因 - 消费降级明显,M1货币同比下降7.4%,显示市场活力不足[26] - 市场过度饱和,2023年新增商户注册量超过300万家,全国餐厅门店超900万家[28][31] - 成本持续上升: - 一二线城市商业街租金涨幅超50%[35] - 人工成本上涨[36] - 原材料价格攀升,鲜菜涨20%以上,猪肉涨16.1%[36] - 收支压力巨大,部分月营业额30万的餐厅仍亏损[38] 行业建议 - 切忌追涨杀跌,避免盲目跟风热门品类[43][45] - 需注重选址、采购、定价等专业能力,而非仅凭直觉进入行业[44][47] - 在同质化严重环境下,需提高产品性价比和特色度[49] - 过去简单经营模式已失效,需建立稳定出品能力和专业团队[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