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鞍钢股份(000898)
icon
搜索文档
小摩:重申紫金矿业为内地原材料板块首选 升鞍钢股份评级至“中性”
智通财经· 2025-09-03 12:01
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材料指数自7月初以来表现优于MSCI中国指数19% [1] - 行业表现受益于企业上半年业绩稳健、降息预期升温及反内卷化政策主题 [1] - 原材料板块下半年预计延续优异表现 [1] 细分领域偏好排序 - 材料指数表现顺序为铜或金、铝、钢铁、煤炭、锂 [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紫金矿业为首选标的 维持增持评级及28港元目标价 因盈利增长强劲 [1] - 洛阳钼业维持增持评级及13.5港元目标价 建议股价高位调整时买入 [1] - 鞍钢股份目标价从1港元上调至2.3港元 评级由减持升至中性 [1]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重申紫金矿业为内地原材料板块首选 维持目标价28港元
格隆汇· 2025-09-03 11:17
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材料指数自7月初以来表现优于MSCI中国指数19% [1] - 优异表现受惠于企业上半年业绩稳健、降息预期升温及内地反内卷政策主题 [1] - 原材料板块下半年预计延续优异表现 [1] 细分领域偏好排序 - 材料指数表现看好顺序为铜或金、铝、钢铁、煤炭、锂 [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紫金矿业为首选 维持增持评级及目标价28港元 因盈利增长强劲 [1] - 看好铜股 建议投资者在股价调整时买进洛阳钼业 维持增持评级及目标价13.5港元 [1] - 鞍钢目标价由1港元上调至2.3港元 评级由减持升至中性 [1]
鞍钢股份(000898) - H股公告-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8:3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14.1154亿股,法定/注册股本14.1154亿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79.57681258亿股,法定/注册股本79.57681258亿元[1] - 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93.69221258亿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14.1154亿股[3]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79.57681258亿股[3] 股份授予与回购注销 - 2021年1月8日,以每股1.85元向174名对象授予4680万股已回购A股[4] - 2021年12月10日,以每股2.31元向37名对象授予524.14万股已回购A股[4] - 2023年12月19日,以每股1.85 - 2.31元回购注销1537.0971万股限制性A股[6] - 2024年7月29日,以每股2.01 - 2.41元回购注销45.0666万股A股[7] - 2025年2月28日,以每股1.85元和2.03元回购注销1418.0048万股限制性股票[7]
鞍钢股份(000898)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16:48
财务与股东权益 - 2024年度因亏损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 [2] - 控股股东鞍山钢铁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6,143,538股,增持金额8,682.07万元人民币 [2] - 鞍山钢铁持股比例达53.92%(截至2025年7月21日) [2] 产品结构与竞争优势 - 产品系列涵盖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等11大类钢铁产品 [2][3] - 产品应用于机械、汽车、船舶、家电、能源、桥梁等12个行业领域 [2][3] - 中厚板研发水平国内领先,造船用钢实现船级社认证全覆盖 [3] - 管线钢(尤其5500产线)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 [3] - 桥梁钢形成高强韧、耐腐蚀三大系列,规格品种齐全 [3]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2025年上半年铁水产量1,216.43万吨 [4] - 铁矿石采购主要依赖鞍钢集团自有铁矿及代理进口渠道 [4] - 通过关联交易协议保障铁精矿采购稳定性与连续性 [4] - 根据价格变动灵活调整国内与进口铁精矿采购结构 [4]
鞍钢股份(0034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38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註冊股份1,411,540,000股,面值1元,法定/註冊股本1,411,540,000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法定/註冊股份7,957,681,258股,面值1元,法定/註冊股本7,957,681,258元[1] - 2025年8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9,369,221,258元[1] 已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庫存股份、已發行股份總數均為1,411,540,000股[3]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已發行股份總數均為7,957,681,258股,庫存股份0股[3] 股份回购与授予情况 - 2020年12月10 - 24日,公司在深交所已回購但尚未註銷A股52,450,023股[4] - 2021年1月8日,公司按每股1.85元向174名對象授予46,800,000股已回購A股[4] - 2021年12月10日,公司按每股2.31元向37名對象授予5,241,400股已回購A股[4] - 2022年2月25日,公司按每股1.88元回購及註銷2,229,750股A股[4] - 2023年2月10日,公司按不同價格回購及註銷1,356,000股、450,000股、234,931股A股[5]
鞍钢股份(00347) - 将於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九日举行之二零二五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适用之代理人委任...
2025-09-01 20:38
临时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于2025年9月19日在辽宁鞍山铁西区鞍钢厂区公司会议室举行[1][2] - 会议将对选举田勇为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投票[2] H股相关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2] - 代理人委任表格须提前24小时交回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2] - 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M楼[2]
鞍钢股份(00347) - 二零二五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通告
2025-09-01 20:34
临时股东会信息 - 鞍钢股份2025年9月19日下午2时召开临时股东会[2] - 审议选举田勇为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4] - 以投票方式表决,预计需时半天[6][7] H股股份相关 - 9月16日至19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6] - 9月16日营业结束时H股股东有权参会投票[6]
鞍钢股份(00347) - (1) 选举一名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及 (2) 二零二五年第三次临时股东...
2025-09-01 20:31
临时股东会信息 - 2025年9月19日下午2时在鞍山市铁西区鞍钢厂区会议室召开[4][21][27] - 通告及代理人委任表格9月1日登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4][23] - 填妥表格需在会前24小时交回[4][23][31] - 9月16 - 19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23][31] - 9月16日营业结束时H股股东有权出席并投票[31] - 未过户H股股东9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交文件可参会投票[23][31] - 决议案以投票表决,联名股东首列者有权投票[24][31][33] - 预计需时半天,恶劣天气重新安排[33] 执行董事选举 - 田勇获提名担任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16] - 任期自批准起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17] - 截至公告日持有99,000股A股[19] - 董事建议股东投票赞成选举决议案[20] - 临时股东会将审议选举田勇为执行董事的普通决议案[21][29] 股票面值 - A股、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9]
全球首个绿电绿氢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线实现工艺贯通
科技日报· 2025-09-01 19:33
核心技术突破 - 全球首套绿电绿氢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线实现全流程工艺贯通 稳定产出绿色近零碳直接还原铁产品 金属化率达到95% [1] - 采用先进碱水电解制氢技术生产绿氢 解决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偏高和高活性材料稳定性不足问题 实现自动安全可靠的氢气连续化生产和供应 [1] - 依托流化床氢气还原铁新技术 突破传统氢冶金原料适应性差 还原效率低和黏结失流等难题 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包 [1] 环保与经济效益 - 相较传统高炉工艺 每吨直接还原铁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2] - 产出的直接还原铁产品杂质含量低 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钢等高端产品需求 [2] - 对铁矿石品位要求低 具备更强原料适应性 有利于提升矿产资源利用率并缓解铁矿石进口压力 [2] 战略规划与应用前景 - 项目所需绿电来自风电机组 实现绿电制氢与绿氢冶金的清洁能源闭环 [1] - 未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将凸显成本竞争力 为我国引领全球绿色钢铁发展提供支撑 [2] - 计划打造绿电制氢-绿氢冶金-绿钢应用的绿色钢材供应链 推进50万吨/年流化床炼铁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 [2]
研判2025!中国集装箱房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1.2亿元,未来海外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09:3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集装箱房是以集装箱为基本结构模块改造而成的可居住或办公建筑形式 具有模块化设计 灵活组合 拆卸运输 耐用环保 成本低廉 适应性强等优点 [3] - 主要分为三类 传统货柜集装箱房利用废弃货柜 坚固耐用 全新焊接式活动房以运输安装便捷和成本低著称 使用寿命达20余年 可拆装箱式活动房融合活动板房与集装箱房优点 通过模块化生产拆解为标准零部件 现场快速组装 降低运输成本 [5] 行业发展历程 -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军事临时营地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出现少量进口集装箱改造临时工棚 [6] - 20世纪90年代外资企业引入标准化集装箱办公室 如1993年德国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用6个40尺集装箱拼接两层办公楼 [6] - 2001年北京申奥推动临时建筑需求 奥林匹克公园使用拼装式箱体 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使企业研发加强型箱体结构 [6] - 2020年新冠疫情增加临时住房需求 国内集装箱房市场迎来爆发期 疫情后市场增速逐步放缓 国内企业积极出海寻求新增量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 铝材 玻璃等基础材料及螺丝 铆钉 密封条等零部件 钢材是关键原材料 供应稳定性与质量对安全性和耐用性至关重要 大型钢铁企业如宝武钢铁 鞍钢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铝材因耐腐蚀性 轻质高强特性在高端市场应用增多 [6]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企业负责加工组装原材料和零部件形成成品 过程包括钢板切割 成型焊接 门窗安装及内部装修 [6] - 下游应用环节涉及房地产开发商 建筑公司 物流企业 政府机构等用户群体 用于临时办公 售楼处 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办公室 仓储配送中心 救灾应急响应 旅游度假区 商业展销活动等场景 [6] - 钢材产量从2017年10.46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2025年1-6月产量达7.34亿吨 同比上涨4.6% 预计未来持续上涨 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保障供应稳定性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受城市化进程加速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及临时住房需求攀升驱动 集装箱房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10] - 2020-2022年中国集装箱房行业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增速均达10%以上 [10] - 2024年中国集装箱房市场规模达661.2亿元 同比上涨3.1% 较2023年下降6.9个百分点 [10] - 增速放缓原因包括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大量短期跟风入局企业及过剩产能被加速淘汰 以及集装箱作为全周期耐用品 拆解后二手箱优先在国内市场循环流转 平抑新增需求增长节奏 [10] - 国内市场增长需求放缓 但中国集装箱房凭借便捷 环保 价廉等优势受到海外市场关注 预计未来海外需求不断上涨 [10] - 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作为预制程度最高的装配式建筑 应用范围包括酒店 学生宿舍 住宅等 [9] - 2024年中国装配式模块化建筑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以上 同比上涨3.1% [9] - 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中集装箱占比最高达43.50% 混凝土 钢结构及其他分别占比13.18%和43.32% [10] 竞争格局 - 呈现头部企业主导 中小企业差异化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占据高端市场与大型项目份额 中小企业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如旅游度假 住宅别墅 公共商业或区域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 [11] - 相关企业包括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雅致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上海互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诚栋国际营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等 [11] 主要企业分析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市场提供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 集装箱业务包含传统集装箱业务(干货箱 冷藏箱 常规特箱) 集装箱+业务(模块化建筑 集成装备 增量特箱)及创新业务(冷链 复合材料 地板 智能制造) 2024年集装箱制造营业收入622.05亿元 同比上涨105.89% [11] - 深圳雅致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致力于新型集成建筑及特种集装箱开发和经营 拥有打包箱 特种集装箱 模块化建筑等系列产品 应用于国内外建筑营地 能源矿山营地 政府安置 部队营房 应急保障 旅游度假 酒店 公寓 医疗 学校 住宅别墅 多式联运 环保节能 5G基建 新能源储备等领域 江苏常熟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万台以上 产品远销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 突破传统建筑工地与野外作业局限 向文旅民宿 商业门店 应急医疗等新兴领域延伸 文旅领域集装箱民宿凭借独特设计风格与快速部署能力成为景区住宿创新选择 商业领域集装箱咖啡馆 书店等新型业态凭借低成本与高灵活性成为城市商业空间改造热门方案 模块化结构与标准化生产模式可快速响应自然灾害后临时安置需求 [12]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国内市场需求放缓 容量趋于饱和 企业将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发展中国家面临住房短缺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难题 集装箱房凭借建设周期短和成本低优势成为解决住房困境优选 欧美发达国家环保理念深入 对绿色可循环建筑需求增长 集装箱房以废旧集装箱为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模块化设计便于改造移动 满足个性化居住办公需求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 企业将加速拓展东南亚 中东等基建需求旺盛地区 注重本土化运营 结合当地市场需求与文化特色开发定制化产品与服务 [13] - 政策驱动下行业规范化 国家层面通过《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要求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 推动行业向标准化 模块化方向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 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研发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 政策导向下行业逐步建立消防 抗震等认证体系 推动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能提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