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影业(001330)

搜索文档
博纳影业(001330)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254亿元,同比增长19.4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4%至525,416,831.43元,上期为439,919,804.17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52亿元,同比下降17,303.9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44亿元,同比下降6,831.57%[5]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达955,348,846.97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284,318.35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同比下降17,600.00%[5]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040元恶化至-0.70元[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89%,同比下降19.98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激增271.8%至1,487,389,056.38元,主要由于营业成本暴涨358.5%至1,204,513,186.86元[18]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35,677,496.85元,上年同期为34,958,821.72元[18] - 资产减值损失暴增至277,017,507.01元,上年同期仅为227,343.14元[1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2.76万元,同比增长138.1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8,827,626.54元,上年同期为负75,584,885.75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063,901.99元,同比下降78.9%[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31,050,864.32元,上年同期为负73,492,369.59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33.3%至327,968,147.75元[2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为126.71亿元,同比下降7.1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3.26亿元,同比下降18.06%[5]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2%[15]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15] - 公司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9.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8.3%[15] - 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6.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3.1%[15]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8.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5.6%[15]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78.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2%[15] - 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4%[15]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9.4%[16] - 公司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1.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62.9%[16]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8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大幅下降[16] 其他收入和收益 - 公司收到各项影片补贴1777.88万元[7] - 公司理财产品收益685.59万元[7]
博纳影业(00133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61亿元,同比下降9.1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7亿元,同比亏损扩大56.8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9.7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0.9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股,同比下降57.5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9%,同比下降6.59个百分点[2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61亿元,同比下降9.12%[3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7亿元,同比下降56.87%[30]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4.61亿元,同比下降9.12%[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传媒行业毛利率为-0.70%,同比下降16.68个百分点[70] - 电影业务毛利率为-20.85%,同比下降43.46个百分点[70] - 剧集业务毛利率为4.09%,同比下降95.91个百分点[70] - 影院及院线业务毛利率为4.83%,同比下降11.88个百分点[70]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80.05%,从2.93亿元降至5838万元,主要因宣发影片项目减少[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投资和发行影片共计7部,合计票房46.97亿元[30] - 2024年电影院业务实现总票房7.21亿元,同比下降31.14%[32] - 2024年电影院业务营收9.41亿元,同比下降23.65%[3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院线旗下已加盟137家影院,同比净增加11家[32] - 2024年博纳院线票房收入在全国院线中排名第13,市场份额占比为2.10%[3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拥有自有影城111家,银幕总数908块[32] - 公司剧集业务营收2.78亿元,同比增长显著,主旋律剧《上甘岭》集均收视率3.315%,创2019年12月以来台播剧收视纪录[35] - AIGC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全网播放量1.6亿次,抖音短剧热度榜第二,获国际奖项并入围洛杉矶电影节半决赛[36] - 电影业务收入2.58亿元,同比下降43.92%,占营业收入比重17.66%[68] - 剧集业务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853,119.65%,占营业收入比重19.02%[68] - 影院及院线业务收入9.41亿元,同比下降23.65%,占营业收入比重64.41%[68] - 国外业务收入11.44万元,同比下降99.70%,占营业收入比重0.01%[68] - 传媒业务中影院及院线收入同比下降12.76%,从10.27亿元降至8.9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76.01%降至60.88%[73]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公司新开业影城6家,其中海口龙湖天街店位列同市票房第一,三亚大悦城店位列前二[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2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探索虚拟影棚、AR拍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103] - 公司计划每年推出3部青年导演电影,当前储备20余个电影项目[104] - 公司计划推进"谷子经济",提升影院非票收入占比[106] - 公司计划与多地合作打造"考古宇宙"系列作品[107] - 公司计划开发沉浸式体验场景及衍生IP,形成影视+文旅+商业立体化运营[108] - 公司将持续拓展影视IP授权范围,加大衍生品开发力度[109] - 公司将在虚拟现实电影方面加强探索,计划打造VR大空间作品[110] - 公司计划投拍精品影片并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制作,以区分院线电影项目[113] - 公司将持续投拍精品影片并涉足网剧/电视剧,以平衡季节性波动影响[114]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亿元,同比下降460.82%[2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36.51亿元,同比下降12.41%[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2.80亿元,同比下降15.00%[21]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136.5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2.80亿元[3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6亿元,较2023年的1.91亿元有所下降[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460.82%,从-7859万元增至-4.41亿元,主因票房下降及影片回款减少[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27.39%,从-5.95亿元转为正7.58亿元,因理财投资减少[80][81] - 公司净利润亏损8.74亿元,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差异主要来自资产减值及电影项目资金占用[81] - 货币资金减少34.34%,从22.62亿元降至14.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63%[85] - 长期借款增加48.03%,从14.26亿元增至21.1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31%[85][86] - 存货减值损失达4.03亿元,占利润总额42.09%,主要来自存货及预付制片款减值[83] 市场趋势 - 202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66.1%,观影人次10.1亿,恢复至2019年的58.5%[38] - 2024年全国院线上映新片497部,国产片票房占比76.37%,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38] - 2024年票房20亿元以上影片占比29.5%,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票房过亿影片72部[39] - 2024年在映影院13,283家(+4.4%),银幕90,968块(+5.4%),新建影院1,026家(+19.9%),银幕6,223块(+27.5%)[41] - 2024年假日档期票房135亿元(+5.5%),非假日档期票房141.4亿元(-38%)[42] - 2024年票房前十影片合计票房196.11亿元,其中《热辣滚烫》以34.17亿元居首[43] - 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达95.1亿元,观影人次1.87亿,创历史纪录[45] - 2025年一季度电影总票房243亿元,同比增长49.10%[45] -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为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22.6%[95] - 2024年观影人次为10.1亿,较2023年下降22.3%[95] -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下降22.3%[98] 公司治理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29%[135]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20%[135] - 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56%[135] - 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31%[135] - 董事长于冬持有公司股份282,228,883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37] - 公司高管及董事均未在控股股东关联企业兼职,保持人员独立性[132][137] - 公司财务完全独立,拥有独立银行账户和纳税专户[135] - 公司资产与控股股东实现账实分离,无产权纠纷[131] - 公司业务独立,未与控股股东发生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130]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证监会要求,无重大差异[128] - 监事会主席陶云逸任期从2020年3月26日至2026年5月30日[138] - 财务总监何英于2024年4月2日上任,任期至2026年5月30日[138][140] - 副总裁陈庆奕于2024年12月18日因个人原因离职[139][140] - 董事会秘书黄明芳于2024年4月2日因退休离职[139][140] - 新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顾晓江于2024年12月6日上任,任期至2026年5月30日[139][14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变动涉及总金额282,228,883元[139] 社会责任 - 公司影城建设优先选择节能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187]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未发生环保处罚情况[188] - 2024年公司共组织4场次内部培训,涵盖专业技能、管理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194] - 2024年公司纸张使用量同比下降30%,通信费用同比降低15%[199] - 公司向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紧急捐赠100万元用于当地抢险救灾[198] - 公司影院为上海近10万视障人士打造无障碍观影环境[197] - 公司为留沪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免费观影服务[197]
《哪吒2》产生巨大“虹吸效应”后,传统电影公司如何跳出600亿元票房思维,勇闯2000亿元的更大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0:51
行业结构性变革 - 中国电影市场正经历剧烈结构性变革,《哪吒2》以153亿元票房刷新纪录的同时,大量影片日票房不足千万元,暴露出行业产能过剩与观众分流的双重困境 [1] - 行业面临600亿元票房市场向2000亿元短剧、中剧集、长剧集市场的转型挑战,年产量从1080部降至不足500部,剩余产能需向剧集市场转移 [2] - 春节档后市场迅速转冷,清明小长假后持续淡季,供给不足与观众分流导致票房下滑,大部分国产影片亏损严重,项目搁置或延期 [2] 内容跨形态转化 - 公司需具备内容跨形态转化能力,如将13万字电视剧剧本浓缩为3小时电影《长津湖》,又延展为24集剧集《上甘岭》 [2] - 爱奇艺与尹力合作的《钦差大臣林则徐》采用"双向改编"模式,电影版聚焦虎门销烟,16集短剧完整呈现人物生平 [3] - 数字资产复用显著降低成本,如博纳扫描1955年香港街景用于电影《克什米尔公主号》及20集电视剧制作 [5] 观众需求与生产周期矛盾 - 年轻观众大量流失且口味快速迭代,高燃剧情需求激增,但电影生产周期长达2到3年导致创意与市场脱节 [3] - 《哪吒2》的"虹吸效应"掩盖其他优秀电影,腰部内容生存空间狭窄,行业需遵循"唯快不破"逻辑,借助AI实现快速生产 [3] 科技赋能电影制作 - AI技术已应用于剪辑、音效处理及补拍环节,可一键生成补拍场景,解决因环境限制无法实景重拍的难题 [4][5] - AI尚无法替代真人表演,但在特殊补拍中展现强大能力,如博纳通过AI让新演员重拍特定戏份并融入原有场景 [5] - 数字扫描场景数据实现资产复用,如香港街景用于多部作品,达成"一次搭建、多次使用"的成本优化 [5] 技术迭代与创作可能性 - 技术快速迭代使《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一季内容显陈旧,第二季需提升技术水平 [4] - AI技术为大小成本影片均带来创作可能性,帮助电影人拓展思路并将创意更好转化为作品 [5]
博纳影业股权冻结危机:于冬的资本困局与主旋律电影的寒冬突围
新浪证券· 2025-04-11 10:27
股权冻结事件 - 控股股东于冬持有的1.37亿股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占其个人持股的48.70%,占公司总股本的10%,冻结期限为三年(2025年3月31日至2028年3月30日)[1] - 被冻结股份属于首发前限售股,短期内无法通过市场交易缓解压力[1] - 于冬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48%,此次冻结后累计被冻结比例达44.48%[2] 财务与资本状况 - 公司股价从2022年上市时的10元左右跌至2025年4月8日的4.04元,市值仅55.53亿元,较上市初期高点缩水逾60%[1][2] - 公司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54亿元,全年预亏6.37亿-8.81亿元[1] -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总负债87.21亿元,资产负债率60%,短期债务占比达47.9%[3] - 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向关联方上海亭东借款7000万元[3] 商业模式与内容战略 - 公司曾凭借《长津湖》等主旋律大片实现2021年营收31.24亿元、净利润3.63亿元,但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20.12亿元、16.08亿元,同比下滑35.60%、20.06%[3] - 2025年春节档大片《蛟龙行动》耗资10亿元,票房仅3.54亿元,片方分账不足1.3亿元[3] - 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审美疲劳加速显现,公司仍固守"三部曲"策略,2025年开机项目《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仍为主旋律史诗[4] - 非主旋律项目接连失利,《传说》票房仅8000万元、《红楼梦金玉良缘》票房只有600万元[4] 行业环境 - 2025年Q1剧集开机率同比腰斩,清明档票房3.78亿元,同比下滑55%,创除疫情年份外十年新低[4] - 短剧崛起(红果短剧月活1.58亿)与观众娱乐习惯碎片化,迫使传统影企转型"轻量化"[4] 破局策略 - 资本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如国资背景基金)、优化债务结构、剥离非核心资产、通过定增或可转债补充流动性[5] - 内容层面:探索"主旋律+"模式、加大中小成本类型片投入、利用AI技术赋能制作[6] - 生态层面:深化与视频平台合作(如定制网络电影、分账剧)、开发IP衍生品和实景娱乐项目[6]
影视院线板块走高 北京文化涨停
快讯· 2025-04-11 09:35
影视院线板块市场表现 - 北京文化(000802)涨停 [1] - 华谊兄弟(300027)涨幅超过9% [1] - 博纳影业(001330)、欢瑞世纪(000892)、慈文传媒(002343)跟涨 [1]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1] 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正涌入影视院线相关股票 [1]
影视板块异动拉升 幸福蓝海、博纳影业双双涨停
快讯· 2025-04-10 10:42
影视板块异动拉升 - 幸福蓝海、博纳影业直线拉升涨停 [1] - 流金科技、华谊兄弟、百纳千成、光线传媒、上海电影等跟涨 [1]
A股影视院线板块走高,博纳影业涨停,幸福蓝海涨超10%,华谊兄弟、中广天择、中视传媒、百纳千成、上海电影等跟涨。
快讯· 2025-04-10 10:39
行业表现 - A股影视院线板块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1] - 幸福蓝海涨幅超过10% [1] - 华谊兄弟、中广天择、中视传媒、百纳千成、上海电影等公司股价跟涨 [1] 公司表现 - 博纳影业股价涨停 [1]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18
文章核心观点 博纳影业实际控制人于冬先生所持公司股份部分被司法冻结,系个人事项所致,公司控股股东正积极解决,暂不存在平仓或强制过户风险,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对公司生产经营等无重大影响 [1][2] 分组1:股东股份冻结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于冬先生所持公司股份部分被司法冻结,本次股份冻结系于冬先生个人事项所致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于冬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有累计被冻结情况 [1] 分组2:其他说明 - 公司控股股东正积极解决司法冻结事项,暂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过户风险 [2] - 本次股份被冻结事项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公司治理等方面无重大影响,不存在业绩补偿义务履行情况 [2] 分组3:备查文件 - 备查文件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质押及司法冻结明细表 [3]
博纳影业(001330)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
2025-04-03 18:31
股权结构 - 于冬持股282,228,883股,比例20.53%[3] - 西藏祥川持股25,772,232股,比例1.88%[3] - 影视基地持股1,030,890股,比例0.08%[3]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09,032,005股,比例22.48%[3] 股份冻结 - 于冬137,451,900股被司法冻结,占其持股48.70%,占总股本10.00%[1][3]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股份占其所持44.48%,占总股本10%[3] - 股份冻结起始2025年3月31日,到期2028年3月30日[1] 影响与应对 - 股份冻结不导致控制权变更,对经营无重大影响[4] - 公司将关注进展并及时披露信息[5]
每周股票复盘:博纳影业(001330)为子公司提供3000万元担保
搜狐财经· 2025-03-29 07:00
文章核心观点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博纳影业股价下跌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不超3000万元流动贷款担保 且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有担保额度安排 [1][2] 股价与市值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 博纳影业报收于4.67元 较上周的4.78元下跌2.3% [1] - 本周3月24日盘中最高价报4.8元 3月25日盘中最低价报4.55元 [1] - 博纳影业当前最新总市值64.19亿元 在影视院线板块市值排名11/19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328/5139 [1] 公司担保情况 - 博纳影业为全资子公司北京博纳汇鑫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与中国银行北京奥运村支行签署的总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流动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担保范围包括本金、利息、违约金等 担保期限为主债权清偿期届满之日起三年 [1]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及2023年度股东大会同意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提供总计不超过654825.58万元人民币的担保额度 截至公告披露日 已使用担保额度为91056.64万元人民币 剩余额度为193193.36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总计3186亿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51.30% 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