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影业(001330)
搜索文档
节后影视院线板块集体下跌,华策影视、光线传媒跌幅超10%
第一财经· 2025-10-09 14:17
国庆档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 不及去年和前年 [3] - 档期内无单片单日票房破亿 无影片票房破5亿 [3] - 平均票价降至36.6元 观影人次较2024年减少约202万人次 [3] 影视院线板块股价表现 - 国庆长假后开盘第一天影视院线板块整体下滑 跌幅为4.42% [2] - 多家影视公司股价大跌 华策影视跌12.70% 光线传媒跌10.48% 博纳影业跌10.05% [2] - 横店影视 中国电影跌停 万达电影 幸福蓝海跌超7% [2] 市场表现原因分析 - 国庆档新片供给丰富 类型多元 但缺乏爆款头部影片带动 市场表现相对黯淡 [1][3] - 两部IP续作成今年国庆档新片票房主力 [3] - 节后影视板块下跌被视为正常调整 此前暑期档和春节档期间板块曾有过较快增长 [3]
影视院线板块重挫,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博纳影业跌停
新浪财经· 2025-10-09 11:03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股价出现重挫 [1] - 多只相关股票大幅跟跌,包括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万达电影、金逸影视、上海电影等 [1] 重点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电影股价跌停 [1] - 横店影视股价跌停 [1] - 博纳影业股价跌停 [1]
十一档票房18.27亿回落至2015年水平,主旋律题材红利未消失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32
斑马消费 陈碧婷 今年十一档,比去年更"凉"。 8天长假仅斩获18.27亿票房,不仅较去年7天假期的21.05亿元少卖2.78亿元,更直接回落到十年前的票房水平。 爆款没"爆"、黑马未"突围",这样的结局,从档期供给端的疲软态势来看,似乎早已注定。但凉意中仍有确定性——十一档主旋律题材红利从未消失。未来 的优化方向,正在多元探索与质量提升中明晰。 票价降、观众走 此前,暑期档119亿元票房"稳中有升",叠加十一档影片题材看似丰富、不乏"大片"的表象,曾让市场对这一传统黄金档期抱有期待。 但最终,十一档总票房仅停留在18.27亿元(截止至10月8日20:00),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3.2%,直接回落到2015年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十一档平均票价低至36.6元,较去年的40.3元下降3.7元,进一步降低观影门槛。 即便如此,票房仍未回暖,观影人数同步下滑:今年国庆8天仅吸引0.50亿人次,较去年7天的0.52亿人次减少223万,档期吸引力显著疲软。 深究核心原因,供给端看似"多点开花",实则陷入"无爆款带动,腰部影片乏力"的困境。 作为《志愿军》系列的收官之作,《志愿军:浴血和平》本被寄予厚望,但档期票房 ...
影视股集体下挫 果麦文化跌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09:59
市场表现 - 10月9日早盘影视行业股票集体下挫 [1] - 果麦文化股价跌停 [1] - 华策影视股价下跌超过10% [1] - 横店影视、中国电影、光线传媒、博纳影业股价均下跌超过8% [1]
“双节档”电影票房达18亿元 《志愿军3》摘冠
证券日报· 2025-10-09 00:07
双节档票房表现 - 截至10月8日15时48分,双节档电影市场总票房达18亿元 [1] - 《志愿军:浴血和平》以4.43亿元档期票房成为票房冠军 [1] - 年内电影总票房累计已达437.61亿元 [1] 影片与市场特点 - 双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动画及犯罪剧情等多种题材 [1] - 影片平均票价为36.6元,较去年国庆档的40.6元明显下降,降低了观影门槛 [3] - 档期时长增加一天,但新片最终票房表现低于去年同期 [3] 观众行为与行业挑战 - 观众购票趋向理性和谨慎,会根据电影后期口碑发酵情况再入场 [1][3] - 国庆档缺乏高口碑电影,口碑两极分化影响后续观众入场 [3] - 电影市场面临线上AI及短视频内容冲击,以及线下多样化娱乐选择的分流挑战 [3] 主要出品公司与IP电影 - 《志愿军》系列主要出品公司包括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2] - 《志愿军3》片方分成已达1.7亿元,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约6.82亿元,片方最终分成可能达2.7亿元 [2] - 《志愿军》系列电影片方总分成有望突破10亿元 [2] - 影视公司普遍加强对IP电影的打造,但续集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难以复制前作成功 [2]
“超长版”国庆档电影票房破17.5亿元中国电影、博纳影业等上市公司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0-08 15:39
国庆档票房表现 - 截至10月8日上午11时,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7.58亿元(含预售)[1] - 档期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票房达4.66亿元[1] - 《刺杀小说家2》以约2.84亿元票房暂列第三名[1] - 《浪浪人生》暂列第四,票房为2.07亿元[1] 影片上映情况 - 国庆中秋叠加形成长达8天的档期,为票房增长提供更长时间窗口[1] - 档期内共有十余部新片上映,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等[1] - 《志愿军:浴血和平》为《志愿军》三部曲系列的终章[1] - 《刺杀小说家2》前作在2021年春节档取得超过10亿元票房[1] 上市公司参与布局 - 《志愿军:浴血和平》出品方包括中国电影(600977.SH)、博纳影业(001330.SZ),联合出品方包括华谊兄弟[1] - 《刺杀小说家2》为华策影视(300133.SZ)主投作品,其他出品方包括猫眼娱乐[1] - 《浪浪人生》出品方包括中国电影、横店影视(603103.SH)旗下横店影业、万达电影子公司[1] - 《震耳欲聋》出品方涉及中国电影、猫眼娱乐、横店影视等[2] 节前市场表现与行业观点 - 9月30日节前,横店影视涨停,华策影视上涨5.57%,上海电影、中国电影、光线传媒出现上涨行情[2] - 中原证券认为国庆档影片阵容丰富,有望继续带动观影需求回升[2] - 部分影视内容公司探索基于自有IP的衍生品业务,拓宽商业化路径,降低业绩波动[2]
2025年国庆电影总票房破17亿
央视新闻· 2025-10-07 18:59
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首日票房超3.22亿元,截至10月7日总票房破17亿元 [1] - 国庆档前三名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 [1] - 国庆档为期8天,较往年多出1天,有望通过长尾效应走出满意票房曲线 [1] 电影市场整体热度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2] - 截至8月31日,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票房392.92亿元,海外市场票房超7.7亿元 [2] - 国庆档预计将延续暑期档热度,取得较好成绩 [2] 影片类型与阵容 - 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奇幻、动作、战争、剧情、动画、喜剧、犯罪等多种类型 [1] - 代表性影片包括高工业化大片《刺杀小说家2》、主流商业大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喜剧片《浪浪人生》等 [1] - 影片阵容丰富度有望继续带动观影需求回升 [2]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多部国庆档影片有A股上市公司参与出品,如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参与《震耳欲聋》,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参与《志愿军:浴血和平》,华策影视、中国电影参与《刺杀小说家2》 [3] - 果麦文化主投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3] - A股电影概念股共17只,果麦文化、光线传媒、欢瑞世纪股价年内累计上涨201.13%、107.48%和101.23% [3] 公司业务动态与业绩预期 - 欢瑞世纪已搭建制作全链路人才团队,其抖音短剧账号累计播放量超30亿次,总粉丝量从不足10万提升至230万 [4] - 公司未来将向精品短剧、动漫短剧和AI短剧方向发展 [4] - 机构预测7只电影概念股2025年业绩有望增长,其中光线传媒、上海电影、中国电影、奥飞娱乐净利润有望翻倍 [4] - 光线传媒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达737.83%,上海电影、中国电影、奥飞娱乐预测增长率分别为169.50%、168.66%、142.57% [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部分影视公司探索基于自有IP的衍生品业务,拓宽商业化路径,降低对票房的单一依赖 [2] - “广电21条”政策改善内容创作、引进及制播模式监管,有望提升国产影视吸引力并优化公司盈利能力 [2]
国庆档票房超15亿元,背后上市公司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10-07 07:39
国庆档票房表现 -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超15亿元 [1] - 国庆档首日票房超3.22亿元 [1] - 档期票房前三影片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 [1] - 国庆档为期8天,较往年多出1天,有望通过长尾效应走出满意票房曲线 [3] 重点影片票房数据 - 《刺杀小说家2》累计票房25542.29万元,占总票房16.5%,场均人次39.5,票价11.4元 [3] - 《浪浪人生》累计票房17882.50万元,占总票房11.6%,场均人次37.8,票价12.0元 [3] - 《震耳欲聋》累计票房14073.68万元,占总票房9.1%,场均人次35.4,票价13.2元 [3] - 《风林火山》累计票房6319.83万元,占总票房4.1%,场均人次40.7,票价9.6元 [3] -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累计票房6219.04万元,占总票房4.0%,场均人次38.2,票价8.0元 [3] 电影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4] - 截至8月31日,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票房392.92亿元,海外票房超7.7亿元 [4] - 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奇幻、动作、战争、剧情、动画、喜剧、犯罪等多种类型 [3] - 部分影视公司探索基于自有IP的衍生品业务,拓宽商业化路径 [4] - “广电21条”政策改善监管环境,有望提升国产影视内容吸引力及公司盈利能力 [4] 相关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震耳欲聋》主要出品公司包括中国电影、横店影视等8家 [5] - 《志愿军:浴血和平》主要出品公司包括中国电影、博纳影业等5家 [5] - 《刺杀小说家2》主要出品公司包括华策影视、中国电影等5家 [5] -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由果麦文化主投,光线传媒为出品方之一 [5] - A股电影概念股共17只,果麦文化、光线传媒、欢瑞世纪股价年内分别累计上涨201.13%、107.48%和101.23% [5] 公司业务动态 - 欢瑞世纪已搭建制作全链路人才团队,旗下抖音账号“星恋剧场”和“凤麟剧场”累计播放量超30亿次,总粉丝量提升至230万 [6] - 欢瑞世纪多部短剧播放量破亿,现象级作品超5亿次播放量,未来将向精品短剧、动漫短剧和AI短剧方向发展 [6] 机构业绩预测 - 7只获超3家机构评级的电影概念股2025年全年业绩有望增长 [7] - 光线传媒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737.83% [8] - 上海电影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169.50% [8] - 中国电影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168.66% [8] - 奥飞娱乐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142.57% [8] - 捷成股份、华策影视、博纳影业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3.97%、77.94%和6.71% [8]
国庆档票房破10亿元!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04 17:21
票房表现与档期特征 - 截至10月4日12时40分,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亿元 [1] - 档期长达八天,为票房增长提供了更长的时间窗口 [1] - 国庆档由于叠加中秋节假期,比以往多一天,利于影片走出长尾效应 [6] 影片内容与市场趋势 - 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奇幻、动作、战争、剧情、动画、历史、喜剧、犯罪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3] - 续集化、系列化、IP化成为主流,《志愿军:浴血和平》为系列三部曲最终章,前两部累计票房超20亿元,《刺杀小说家2》前作在2021年春节档票房超10亿元 [3] - 《刺杀小说家2》上映首日IMAX厅排映超700场,四线城市票房占比高达22.7%,下沉市场优势明显 [3] - 《浪浪人生》是档期内唯一一部真人喜剧片,具备较强类型优势 [4] 行业参与与政策环境 - 多部影片背后有上市公司参与出品,如华策影视、猫眼娱乐、中国电影、博纳影业、万达电影、横店影视、果麦文化、光线影业等 [6] - 广东、四川、山东、重庆、辽宁等地已推出电影激励政策,在剧本创作、发行放映、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6] - 多地举办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活动,电影票价下滑,有望吸引更多观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