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医药(002581)

搜索文档
未名医药(002581) - 关于涉及诉讼事项的公告
2025-05-05 15:45
诉讼案件 - 案件再审已受理,公司为再审申请人[3] - 涉及金额3048.02万元[3] - 2024年2月沈祥鑫因缔约过失起诉公司[4] - 2024年9月一审驳回沈祥鑫全部诉求,受理费224,703元原告负担[4] - 二审公司对北大未名不能返还沈祥鑫部分的二分之一担责[4] - 2025年4月30日公司汇款30,480,218.43元被冻结[4] 财务影响 - 2024年度已全额计提预计负债和损失,不影响本期及期后利润[3][8] 其他情况 - 除本案外公司存在其他诉讼及未结案仲裁案件[7]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8] - 公告2025年4月30日发布[10]
未名医药(002581) - 关于股价异动及风险提示的公告
2025-04-29 22:06
业绩数据 - 2024年天津未名营收21,656.83万元、净利润 -1,400.37万元[5] - 2024年度公司营收360,405,014.10元,净利润 -137,313,572.01元[5] - 2025年Q1公司营收35,329,856.70元,净利润 -36,850,397.17元[5] 异常情况 - 2025年4月25 - 29日公司股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超20%[3] - 2025年4月25日天津未名被暂停产销,产品资格被取消[4][5] 未来展望 - 若天津未名三月内无法复产,公司或触发风险警示[2][8] 应对策略 - 成立专项整改小组,争取天津未名尽快复产[7] - 推进产品在其他市场销售,加大产品开拓和开发[7]
未名医药折戟集采:核心子公司遭“停摆”触发ST警报 质量危机暴露医药集采转型阵痛
新浪证券· 2025-04-29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 未名医药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因生产质量缺陷被勒令停产停售,折射医药集采“质量优先”变革,暴露创新药企监管升级下的生存困境,其困局为行业敲响警钟 [1] 质量“黑天鹅”重创经营命脉 - 天津未名是未名医药核心资产,其生产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曾承载公司转型希望,2024年以33.58元/瓶中标29省集采,预计覆盖超半数中国市场 [2] - 该产品因“生物学活性不达标”被八省市暂停采购并触发全面停产令,2024年贡献营收2.2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64.27%,召回直接冲减当期收入2316万元 [2] ST风险叠加集采违约双杀 - 中选企业若出现质量问题可能被取消集采资格并纳入信用黑名单,29省联盟集采已叫停产品供应,公司面临存货减值和潜在违约赔偿 [3] - 未名医药已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1.55亿元,若天津未名停产超三个月触发ST,公司融资渠道将面临冻结风险 [3] 新政前夜的质量警示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政策转向关键期,《优化药品集采方案》要求“高风险品种审慎纳入”,释放从“唯低价”向“重质量”转型信号 [4] - 未名医药产品2024年以低于原价60%的价格中标,因成本压缩导致质量控制失控,凸显“低价中标”与质量保证的矛盾 [4] 沉默式危机公关加剧市场疑虑 - 截至年报披露日,未名医药未公布产品质量问题具体原因,引发投资者不满,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质疑声不断 [5] - 公司年报审计机构连续两年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此次事件恐加剧财务真实性疑虑 [5] - 天津未名生产线全面停摆,占公司60.09%的营收来源中断,集采转向质量优先,企业面临生存模式拷问 [5]
重要子公司遭停产,或影响六成营收,未名医药核心产品再遇难题
贝壳财经· 2025-04-29 09:20
公司核心产品问题 - 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被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生产、销售风险控制措施,因药品生产行为不符合GMP要求[1][3] - 天津未名2024年营收2.17亿元,占未名医药总营收的60.09%,但亏损1400.37万元[3] - 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核心产品)因抽检不合格被内蒙古、西藏暂停采购资格,且公司主动召回全部流通批次[2][4] 财务与业绩影响 - 召回事件直接冲减2024年营收2316.72万元,并对2025年干扰素销售造成负面影响[5]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2023年亏损达3.32亿元,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1.05亿元[7] - 干扰素产品2024年毛利率79.92%,占营收比重60.09%(2023年为70.56%)[7] 集采与市场风险 - 天津未名独家中标干扰素省际联盟集采(29省份),中标价33.58元/瓶,但执行不到一年即被暂停[8] - 集采周期为4年,若因质量问题被取消资格,将影响未来供应及后续投标资格[8][9] - 公司股票可能因生产经营严重受影响被实施ST风险警示[9] 市场反应 - 4月28日公司股价跌停,收盘价6.68元/股,总市值44.07亿元[10]
未名医药(002581) - 关于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4-29 03:14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2025年5月19日下午2:30召开,网络投票9:15 - 15:00[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14日[2] - 会议地点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美大厦27层[3] 选举信息 - 换届选举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应选6人,岳家霖等6人候选人提案获同意[4][18] - 换届选举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应选4人,蔡艳红等4人候选人提案获同意[4][19] 投票信息 - 网络投票代码362581,投票简称"未名投票"[13] - 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2025年5月19日多个时段[14] - 深交所互联网投票系统9:15 - 15:00投票[15] 登记信息 - 登记时间为2025年5月15日8:30-11:30,13:00-16:00[7] - 登记及授权委托书送达地点在齐美大厦27层[7]
未名医药(002581)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9 03:13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4月28日通讯召开,3名监事全参会[2]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2] 股票期权 - 因业绩目标未达成及人员离职,拟注销76人29,715,486份股票期权[3] - 注销在授权范围内,经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无需股东大会审议[4] - 注销议案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4]
未名医药(002581)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9 03:11
会议相关 - 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2] - 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 - 拟于2025年5月19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8] 人事安排 - 第五届董事会任期2025年8月22日届满,拟提前换届[3][5] - 聘任岳家霖等6人为第六届非独立董事候选人[3] - 聘任蔡艳红等4人为第六届独立董事候选人[5] 期权注销 - 拟注销29,715,486份已授予未行权股票期权[6]
未名医药(002581) - 监事会关于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核查意见
2025-04-29 03:09
公司决策 - 公司监事会审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部分股票期权事项[1] - 本次注销事宜符合相关规定[1] - 监事会同意相关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事项[1]
未名医药(002581) - 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公告
2025-04-29 03:09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60405014.10元,较2022年增长0.93%[12] - 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为 - 111071714.23元,剔除影响后仍低于1300万元[12] 股票期权 - 2023年5月29日授予102名激励对象5900万份股票期权[6] - 2024年5月30日注销999.83万份,77名激励对象可行权2450.05万份,行权价21.23元/股[7] - 本次合计拟注销29715486份股票期权[13] 行权条件 - 第一个行权期需2023年度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0%或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10] - 第二个行权期需2024年度营收增长不低于15%或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300万元[10] 审批情况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注销部分股票期权[15] - 监事会认为注销符合规定,程序合法合规[16][17] - 律所认为需履行信息披露及相关手续[18]
未名医药:2025一季报净利润-0.37亿 同比下降32.1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2: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59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33.1% [1] - 每股净资产2.87元,同比下降7.42% [1] - 营业收入0.3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33% [1] - 净利润亏损0.37亿元,亏损幅度扩大32.14% [1] - 净资产收益率-1.93%,同比下降44.03个百分点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0.97元,同比下降18.49% [1] 股东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1149.8万股,占流通股27.82%,较上期减少495.07万股 [1] - 高宝林为第一大股东,持股7382.28万股,占比18.42%,持股数量未变 [2] - 申万宏源证券持股579.3万股,减持2.15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76.06万股至237.85万股 [2] - 陈豪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241.17万股 [2] - 杨晓东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股447万股 [2] 分红政策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