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瑞科技(002937)

搜索文档
兴瑞科技:关于设立泰国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的进展公告
2024-11-12 16:3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4年7月4日同意用不超1100万美元自有资金在泰国设子公司并建生产基地[3] - 泰国子公司已完成设立登记,注册资本500万泰铢[4] - 公司持有泰国子公司99%股权,香港兴瑞企业有限公司持股1%[4] - 泰国子公司正办理增资至1100万美元(等额泰铢)手续[5] - 公司已完成泰国子公司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审批事宜[5] - 泰国子公司以8595.6万泰铢(未含税)购14.82莱工业用地[5] - 购买土地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5] 风险提示 - 泰国生产基地设立、建设及运营存在管理、运营和市场风险[6]
兴瑞科技: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产能稳步推进,看好汽车电子业务在其他客户拓展
开源证券· 2024-11-01 21: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3业绩承压,因汽车大客户宝马销量下滑及新工厂折旧影响利润,但看好镶嵌注塑件在其他客户拓展,维持“买入”评级[2]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能推进落地,汽车电子业务有望延续高增长[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Q1~Q3实现营收14.78亿元,YoY - 0.60%;归母净利润1.92亿元,YoY + 1.33%;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YoY + 0.74%;毛利率26.96%,同比提升0.39pcts [2] - 2024Q3单季度,营收4.74亿元,YoY - 8.63%,环比 - 5.92%;归母净利润0.45亿元,YoY - 39.63%,环比 - 40.27%;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YoY - 39.98%,环比 - 40.53%;毛利率24.42%,同比下降 - 3.8pcts [2] - 下调2024/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7/3.4/4.0亿(前值为3.2/4.0/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4/14.9/12.7倍 [2] 收入下滑原因 - 2024Q3单季度收入下滑主要因汽车大客户宝马销量下滑,当季宝马集团交付汽车54.1万辆,同比 - 13%,中国市场交付14.77万辆,同比锐减29.8% [3] 利润影响因素 - 2024Q3人民币升值,公司大部分收入以外币结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新工厂投产转固后,折旧摊销对利润有负面影响 [3] 产能与业务前景 - 公司持续深化与优质客户战略合作,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装领域获更多定点,国内外产能布局有序推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前景可期 [4] 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67|2,006|2,100|2,458|2,812| |YOY(%)|41.2|13.5|4.7|17.1|14.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9|267|273|336|395| |YOY(%)|93.0|22.0|2.2|23.3|17.3| |毛利率(%)|26.4|26.9|25.9|25.5|25.5| |净利率(%)|12.3|13.3|13.0|13.7|14.0| |ROE(%)|17.3|17.4|15.9|16.9|17.0| |EPS(摊薄/元)|0.74|0.90|0.92|1.13|1.32| |P/E(倍)|22.9|18.8|18.4|14.9|12.7| |P/B(倍)|4.0|3.5|3.1|2.6|2.2|[5]
兴瑞科技: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4-11-01 18:44
现金管理额度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2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2] 投资情况 - 2024年11月1 - 29日,在兴业银行宁波慈溪支行投3000万元结构性存款[3] - 2024年10月11 - 31日,在兴业银行宁波慈溪支行投3000万元结构性存款,收益3.83万元[4] 到期赎回 - 公司已赎回现金管理产品,收回本金及收益[2] - 2023 - 2024年多笔兴业银行存款到期赎回[8][9][10]
兴瑞科技:2024年三季报点评:收入利润短期承压,看好汽车电装业务长期成长
东吴证券· 2024-10-30 1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兴瑞科技2024年三季报显示收入利润短期承压,但看好汽车电装业务长期成长 [1] - 鉴于下游汽车客户销量不确定性,调整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7/3.3/4.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6/13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4.8亿元,同比降0.6%,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1.3%,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0.7% [2] - 2024Q3单季营收4.7亿元,同比降8.6%,环比降5.9%,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降39.6%,环比降40.2%,单季毛利率24.4%,环比降3.06pct [2] - 预测2024 - 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92亿元、24.72亿元、28.53亿元,同比分别为4.29%、18.16%、15.45% [1] - 预测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3.28亿元、3.97亿元,同比分别为1.52%、21.07%、20.97% [1] 影响因素 - 收入层面:2024Q3宝马集团纯电车型全球销量降至20.3万台,环比降5%,中国销量同比降30%,核心客户电车销量下滑致单季收入波动 [2] - 利润层面:新厂房转固后季度折旧金额提升,叠加单季收入降低,影响单季毛利率;2024Q3人民币升值,大部分收入以外币结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Q4相较Q3财务费用环比增加1554万元 [2] 业务发展 - 汽车电装业务:汽车嵌塑件产品技术国内领先,客户从海外拓展到国内,终端车企拓展至新势力;2024年5月新厂房产能投产,规划苏州及海外工厂扩建 [3] - 智能终端业务:2023年业绩短期承压,2024年下游客户技术迭代完成,需求稳步复苏,向卫星发射、Wifi领域新产品线布局,有望触底反弹 [3]
兴瑞科技(002937) - 2024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30 10:47
公司三季度经营情况概述 - 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和智能终端领域的深耕 [4] - 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受到一些短期影响,但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33% [4] - 汽车电子整体占营收比例超过5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超过20%;智能终端占营收比例20%-30%,环比回暖增长 [4] - 公司整体毛利率达26.96%,同比增加0.39个百分点 [4] 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 2021-2023年,公司通过松下进入国际头部车企,实现从单车到平台化系列产品的量产能力,并陆续获得更多国际头部客户的定点 [4] - 2024年公司将重点投入国内头部车企的拓展,同时下一代产品也在持续跟进中 [4] - 展望2025-2026年,公司将在前期国际客户定点积累和国内交付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国际国内市场双轮驱动,以精密嵌件成型技术为核心,深耕从三电系统零组件集成向更多、更高价值量场景的各式应用 [4][5] - 公司将持续加大汽车电装模组研发和产品开发及外延协同和合作机会,提升产品渗透能力和市场份额 [5] 智能终端业务发展 -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终端业务单三季度订单交付增加,环比增速达10%-20%,逐渐回暖 [5] - 未来随着AI技术发展及智能化加速普及,公司将紧跟行业趋势,积极探索业务拓展新机会并获得新客户新品开发 [5] 存货优化 - 公司将国际先进的"阿米巴经营管理"和"精益生产"与自身业务特点相结合,加速存货新鲜度等专项指标优化 [5] - 公司重点投入智能化车间与信息系统,启用智能包装、自动物流仓储等系统,加速物料、产品在各环节的流转,优化存货周转 [5] 产能建设及资本投资 - 公司完成东莞、慈溪、苏州三地及新增泰国产能规划布局,提高越南、印尼的在地化管理能力,为未来两年内生增长确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 - 公司正积极寻找产业链上能在客户、产品、技术或规模等方面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标的或合作机会,促进公司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6]
兴瑞科技(002937)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8 16:4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74,249,770.85元,同比减少8.6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477,902,217.38元,同比减少0.60%[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19,253.96元,同比减少39.6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92,439,434.59元,同比增加1.33%[2]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4.78亿元,上期为14.87亿元[20]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2.60亿元,上期为12.67亿元[20] - 营业利润本期为2.18亿元,上期为2.17亿元[21] - 净利润本期为1.92亿元,上期为1.89亿元[21] 每股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同比减少40.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64元/股,同比持平[2] 资产与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467,632,840.19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562,017,755.85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05%[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1,551,644.08元,较期初增加7,524,718.92元,变动比率53.64%[7] - 预付款项为21,567,781.16元,较上期增加20,284,029.90元,增幅1580.06%[9] - 存货为130,559,642.70元,较上期减少66,028,101.36元,降幅33.59%[9] - 固定资产为727,343,561.17元,较上期增加295,465,496.74元,增幅68.41%[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92,920,803.56元,期初余额为641,344,043.33元[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90,000,000.00元,期初余额为240,000,000.00元[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88,610,613.84元,期初余额为421,259,026.65元[17] - 存货期末余额为130,559,642.70元,期初余额为196,587,744.06元[1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727,343,561.17元,期初余额为431,878,064.43元[17]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56,925,159.84元,期初余额为321,841,484.77元[18] -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期末余额为397,190,386.33元,期初余额为384,717,032.89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562,017,755.85元,期初余额为1,530,578,612.02元[19]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期末余额为2,467,632,840.19元,期初余额为2,528,985,787.40元[1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83,459.43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3,216,231.82元[3][4] 费用与收益变动 - 财务费用本期数为 -7,263,853.4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58,374.56元,变动幅度 -35.27%,主要因可转债利息增加及汇率波动影响[6] - 投资收益本期数为1,059,146.4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65,995.20元,变动幅度 -360.33%,主要因银行结构性存款收益增加[6] - 信用减值损失本期数为 -208,795.4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2,200.26元,变动幅度 -59.92%,主要因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准备减少[6] - 资产处置收益本期数为197,954.5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4,221.20元,变动幅度 -527.86%,主要因处置的固定资产收益增加[6] - 税金及附加本期为1146.02万元,上期为882.78万元[20] - 销售费用本期为2850.63万元,上期为3275.47万元[20] - 管理费用本期为9227.24万元,上期为8760.87万元[20] 现金流量变化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535,662.70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5,897,525.45元,降幅2.14%[11] - 2024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4,278,151.79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02,660,313.11元,降幅84.43%[11] - 2024年1 - 9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2,506,273.54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63,538,554.35元,降幅149.03%[1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3,033,566.93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7,106,613.51元,增幅119.90%[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70亿元,上期为2.75亿元[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427.82万元,上期为 - 4.77亿元[23] - 筹资活动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533.35万元,上期为78.8万元[2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07,660,377.36元[24]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分别为1,000,000.00元和30,595.91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分别为46,333,500.00元和508,478,973.27元[24]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30,000,000.00元[2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分别为107,000,676.17元和61,916,914.06元[24]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分别为91,839,097.37元和5,529,778.40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分别为198,839,773.54元和197,446,692.46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152,506,273.54元和311,032,280.81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55,784,804.30元和115,453,957.48元[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682,368,715.55元和528,108,745.00元[2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638名[12] - 浙江哲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27%,持股数量72,259,670股,质押34,330,000股[12] - 宁波和之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3.72%,持股数量40,848,000股,质押13,000,000股[12] - 前十大股东中,浙江哲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72,259,670股[15]
兴瑞科技: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
2024-10-28 16:41
董事会提名 - 公司董事会提名张海涛为第4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 被提名人资格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无相关股份及任职限制[6] - 被提名人与公司无重大业务往来[6] - 被提名人担任独立董事公司数量及任期合规[6]
兴瑞科技: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10-28 16:41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10月24日发出[3] - 会议于2024年10月28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3] - 应参会监事3名,实际参会3名[3] 议案表决 - 与会监事一致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4] - 该议案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0票[4] 报告评价 - 监事会认为《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兴瑞科技: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
2024-10-28 16:41
独立董事提名 - 张海涛被提名为兴瑞科技第4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 任职资格 - 本人及直系亲属持股、任职等符合规定[6] - 担任独立董事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不超三家[8] - 在公司连续担任独立董事未超六年[8] - 通过资格审查,符合相关任职条件[2][4]
兴瑞科技:关于独立董事任期届满离任暨补选独立董事的公告
2024-10-28 16:41
人员变动 - 独立董事彭颖红连续任职将满六年离任,离任后独董人数低于董事会总人数三分之一[3] - 提名张海涛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4][5] 会议情况 - 2024年10月2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补选独董议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