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晟新材(300169)
icon
搜索文档
天晟新材(300169) - 关于重大诉讼事项的公告
2025-05-19 17:52
诉讼相关 - 公司涉诉,涉案金额4365万元,案件已受理未开庭[3][4][5] - 诉讼请求为支付增资款4365万元及逾期利息并承担费用[10] - 连续十二个月内其他涉诉金额约450万元[11] 投资相关 - 2018年1月合资设中铁轨道,公司持股45%实缴4050万元[5] - 2019年6月中铁轨道增资,公司按比例认缴2.07亿元[6] - 2019年7月需实缴4500万元,仅完成135万元[7]
调研速递|天晟新材接受线上投资者等多家调研 亏损收窄原因及应对策略成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5-15 23:0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经营稳定 部分子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或经营策略调整导致销售收入略降 但毛利额提升 亏损额度大幅收窄 [2] - 亏损主因包括财务费用较重 全年利息费用达3968万元 以及部分子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或经营策略调整 [2] - 公司目前商誉已全额计提减值 因可供分配利润为负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3] 军工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军工领域 因保密义务 相关业务达到披露标准时将依规披露 [2] 土地征收影响 - 土地征收对公司现金流有正向改善 款项按约分期到账 有助于减少有息负债 降低资产负债率 优化资产运营效率 [3] - 2025年3.5亿元土地征收补偿款主要用于偿还存量抵押借款 结清后重建融资结构 置换高利率贷款 降低总体融资规模与有息负债 减轻财务利息负担 [3] 营收与应对措施 - 营收下滑因部分子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或经营策略调整 [3] - 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 拓展市场渠道 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扭转趋势 [3] 研发与产品开发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因材料投入减少 公司保持稳定研发团队 注重投入效率 未来将持续贴近市场前沿产品进行研发投入 [3] - 近年开发多款中高端橡胶软质发泡材料及橡胶功能性零部件产品 满足不同行业需求 [3] 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科技创新"与"市场为先"战略 深化关键材料布局 突破核心技术 整合产业链资源 拓展市场应用 推出高性能产品与解决方案 [3] 孙公司转让进展 - 公司仍实际控制天晟证券有限公司 转让事宜尚无进一步影响披露 [4]
天晟新材(300169) - 2025年0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20:58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经营稳定,销售收入略降但毛利额提高,亏损额度大幅收窄,亏损主要原因是财务费用负担重(全年利息费用3968万元)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873万元 [1] - 公司目前商誉已全额计提减值,可供分配利润为负,拟不对2024年度利润进行分配 [2] - 2025年土地征收补偿款35000万元用于偿还存量抵押借款,实施后总体融资规模将低于2024年,有息负债金额下降,财务利息负担减轻 [4] - 研发费用同比下滑,主要因本报告期材料投入减少,公司仍保持稳定研发团队,注重研发投入效率 [7] 业务与产品 - 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军工领域,因保密暂不披露具体情况 [2] - 开发多款中高端橡胶软质发泡材料,如船用救生衣类专用C140产品等,还开发了家电、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中高端橡胶功能性零部件 [6] 公司发展与规划 - 对部分子公司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或经营策略调整致营收下滑,具体亏损原因及应对措施详见相关公告 [1][3][4] - 秉承“科技创新”与“市场为先”战略,深化关键材料领域布局,突破核心技术,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 [5] - 未来持续保持与市场前沿产品的贴近研发力度,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进行研发投入 [7] 其他事项 - 土地征收对现金流有正向改善,款项按约分期到账,有助于减少有息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运营效率 [2] - 全资孙公司香港天晟证券公司转让事宜如有进展将依法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7]
研判2025!中国高分子发泡材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环保政策趋严,高分子发泡材料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1 08:08
高分子发泡材料行业概述 - 高分子发泡材料具有密度小、气孔结构、保温隔热、吸声等特性,分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多种类型 [3] - 聚氨酯发泡材料成本较高但阻燃抗压性能优异,聚苯乙烯发泡材料(EPS)隔热性能突出,聚乙烯和聚丙烯发泡材料轻质且应用广泛 [3] - 中国EPS产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80-1992年起步阶段,1993-2005年家电包装驱动发展阶段,2006-2015年建筑节能推动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后进入石墨改性等产品创新的转型阶段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高分子发泡材料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较2019年1.2万亿元实现13.9%年复合增长率 [1][14] - 发泡聚丙烯材料销量从2018年5.16万吨增至2024年11.6万吨,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建筑等领域 [16] - 2024年中国包装市场规模达12000亿元,同比增长3.99%,推动高分子发泡材料在缓冲抗震包装领域需求 [1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依赖石油化工行业,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涵盖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领域 [8] - 合成橡胶作为重要原料,2024年中国产量达921.9万吨(同比+1.34%),2025年Q1产量同比增长10.50% [10]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天晟新材(结构泡沫芯材填补国内空白)、祥源新材(聚烯烃发泡材料)、三和塑胶(多品类发泡产品)等 [18][20][22] - 天晟新材2024年上半年发泡材料营收2.3亿元(同比+7.47%),祥源新材IXPE材料同期营收1.83亿元(同比+21.54%) [20][22] 技术发展趋势 - 环保化:通过配方改良或新工艺减少有害物质,满足全球环保法规要求 [24] - 多功能化:添加功能性填料实现阻燃、抗静电、抗菌等特性,突破传统隔热隔音功能 [25] - 智能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推动生产自动化升级 [27]
天晟新材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显著,需关注现金流与债务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4-30 12:25
经营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5亿元,同比下降16.69% [1] - 归母净利润为-2001.43万元,同比下降395.97% [1] - 扣非净利润为-2113.77万元,同比下降355.45% [1]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为20.87%,同比减少10.03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为-19.33%,同比减少481.45个百分点 [2] - 每股收益为-0.06元,同比下降395.16% [2] 成本费用控制 - 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例为33.67%,同比增加33.18个百分点 [3] - 财务费用增加对公司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3] 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 应收账款为1.81亿元,同比下降41.27% [4]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7元,同比改善80.92% [4] - 货币资金为9036.18万元,同比增长221.10%,但仅占流动负债的15.04% [4] - 有息负债总额为5.49亿元,同比增长7.32%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为56.93%,流动比率为0.53 [4] 总结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不佳,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5] - 成本费用控制面临挑战,现金流和债务状况值得关注 [5]
噪声防治概念涨2.20%,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7:06
噪声防治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9日收盘,噪声防治概念上涨2.2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 [1] - 板块内14股上涨,德尔股份、祥源新材、恒大高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52%、6.97%、4.24% [1] - 隆华科技、新莱福、凯伦股份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46%、1.23%、0.09%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PEEK材料以5.60%涨幅居首,超超临界发电以-1.53%跌幅居首 [2] - 噪声防治概念以2.20%涨幅排名第6,表现优于碳纤维(2.20%)和汽车拆解概念(2.17%) [2] 资金流向情况 - 噪声防治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92.56万元 [2] - 德尔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590.99万元居首,天晟新材、维业股份分别净流入1530.74万元、503.14万元 [2] - 维业股份、天晟新材、国创高新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分别为11.62%、9.31%、8.07% [3] - 隆华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2199.71万元,净流出率达20.68% [3]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1.50%,市盈率20.78倍,主力资金净流入248.9万元 [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1.22%,市盈率35.01倍,主力资金净流入3383.3万元 [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微跌0.10%,主力资金净流出21.8万元 [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0.28%,市盈率83.81倍,主力资金净流出142.7万元 [6]
天晟新材(300169) - 关于会计差错更正后的财务报表及相关附注的公告
2025-04-29 01:39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半年度期末货币资金36,202,818.95元,期初186,420,045.62元[3] - 2024年半年度期末应收账款263,900,904.74元,期初349,100,249.75元[3]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流动资产合计446,191,925.20元,期初671,226,012.18元[4]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流动负债合计714,459,221.21元,期初1,014,113,701.55元[5]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252,748,962.65元,2023年半年度246,302,114.94元[7]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259,641,969.12元,2023年半年度274,298,491.31元[7] - 2024年半年度营业利润3,097,279.01元,2023年半年度亏损26,773,684.12元[7]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3744666.33元,上年同期 - 21153124.03元[8]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3359470.48元,2023年半年度 - 9681781.50元[10]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726.720319万元,期初余额1.8642004562亿元[34] - 2024年第三季度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785203503亿元,期初余额3.4910024975亿元[34]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营业总收入401,310,550.97元,上期389,117,741.41元[37]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营业总成本415,443,732.76元,上期436,251,531.12元[37] - 2024年第三季度末净利润7,476,428.09元,上期 - 35,389,909.60元[38] - 2024年第三季度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7,177,147.11元,上期165,962,126.26元[41] 子公司数据 - 2024年常州昊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51,107,738.91元,较2023年同期25,823,358.04元增长97.91%[16] - 2024年常州昊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利润8,265,518.45元,较2023年同期 - 6,207,101.21元增长233.16%[16] - 2024年常州昊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8,262,385.36元,较2023年同期 - 5,289,526.70元增长256.20%[16] - 2024年本期末常州昊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99,149,562.72元,较2023年同期末71,640,794.47元增长38.40%[16] - 2024年本期末常州昊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48,078,641.74元,较2023年同期末39,617,894.50元增长21.36%[16] 其他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计通过《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2] - 公司多家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部分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常州天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3.7495317633亿元、常州新祺晟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2800万元等[32]
天晟新材(300169) - 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2025-04-29 01:39
证券代码:300169 证券简称:天晟新材 公告编号:2025-027 常州天晟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人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本次会计差错更正影响公司 2024 年半年度、2024 年第三季度合并资产负 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本次会计差错更正不会导致公司已披露的定期报告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 3、本次会计差错更正仅涉及 2024 年半年度、2024 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调 整,不涉及公司 2024 年度财务数据调整。 4、本次会计差错更正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审议。 常州天晟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晟新材"或"公司") 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及第六届监事会第八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同意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 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9 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及《深圳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股票 ...
天晟新材(300169) - 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4-29 01:12
其他应收款 - 2024年常州天晟复合材料等多家公司有相应其他应收款数据[6] 应收账款 - 2024年常州天晟复合材料等公司有应收账款相关数据[8] 资金情况 - 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总计为无[6] - 2024年其它关联资金往来有相关余额及发生额数据[8] 应付账款 - 2024年青岛融实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应付账款有期初与偿还额数据[8]
天晟新材(300169)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9 01:12
业绩总结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2,916.71万元[7] - 2024年末资产总计853,923,855.32元,较2023年末下降约26.39%[1] - 2024年末负债合计804,041,752.77元,较2023年末下降约23.34%[2]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49,882,102.55元,较2023年末下降约55.13%[2] - 2024年度合并报表营业收入为531,198,867.82元,较2023年度下降约7.5%[29]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为 - 60,140,990.62元,较2023年度亏损收窄约62.5%[29] - 2024年度公司报表营业收入为52,881,007.60元,较2023年度下降约25.4%[30] - 2024年度公司报表净利润为 - 10,828,916.78元,较2023年度亏损大幅收窄约97.6%[30]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8元,2023年度为 - 0.49元[29] - 2024年度合并报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9,452,143.35元,同比下降146.92%[32] - 公司2022 - 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 18,772.20万元、 - 16,022.91万元、 - 5,865.18万元[48] - 公司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94.16%[48]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 11.24亿元[48] - 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公司所有者权益5,276.44万元[48] - 公司有息债务规模(含利息)达5.23亿元[48] - 公司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4,010.47万元[48]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1,465.83万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为21,268.11万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0,197.72万元[10] - 2024年末货币资金40,104,670.31元,较2023年末下降约78.59%[1]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01,977,159.80元,较2023年末下降约42.14%[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305,898,222.86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6.37%[1] 未来展望 - 公司土地征收总建筑面积66,188.47平方米,土地使用面积122,575.7平方米,补偿款35,000万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49] 会计政策 - 会计期间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次审计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58]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59]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6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份额作为长投初始投资成本[6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确认为商誉[63]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包括公司及子公司,以控制为基础确定[66] 金融工具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89]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91][92][94] - 除特定情况外,公司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95] 资产相关 - 存货包括原材料等,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列示[134] - 固定资产需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成本能可靠计量才能确认[164] - 在建工程按实际发生成本计量[165] - 投资性房地产以实际成本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163] 职工薪酬 - 短期薪酬在职工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179] - 设定提存计划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预期不在12个月内支付全部金额的以折现后金额计量[181] -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分四步,报告期末确认服务成本等三项职工薪酬成本[182][184] - 辞退福利在两者孰早日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按辞退计划条款预计应付职工薪酬[188][190] 其他 - 审计报告认为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4] - 销售产品的收入确认被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7] - 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被作为关键审计事项[10] - 管理层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评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5] - 治理层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过程[16] - 注册会计师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审计报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