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易华录(300212)
icon
搜索文档
易华录(300212):持续战略转型 深耕数据要素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4 65亿元 同比下滑39 24% 归母净利润亏损28 65亿元 同比下滑51 59% [1] - 2025年Q1营收2 04亿元 同比增长5 22% 归母净利润亏损1 2亿元 同比收窄35 51% 符合市场预期 [1]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智能交通业务收入确认滞后 政企数字化项目结算审减 暂停数据湖新增投资 参股公司减值及投资收益占亏损额78% [2] 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 - 公司暂停新增数据湖项目投资 聚焦存量项目结算审减 [2] - 回归智慧交通主业 承建新疆喀什 福建厦门 四川遂宁等多地项目 并拓展"一带一路"及海外市场 [4] - 背靠中电科资源 未来计划通过数据资产服务突破地市级客户 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和授权运营 [4] 数据要素业务进展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方面 打造"公共数据运营平台产品体系" 服务江苏地级市政采贷数据产品及县级市数据资产报告 [3] - 企业数据资产化方面 完成成都金牛城投全国首批数据资源入表案例 落地浙江交投 江苏交控等项目 [3] - 参与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等部委数据资产化工作 前瞻布局有望在订单和收入上逐步体现 [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6年EPS预测从0 09 0 23元下调至-0 13 0 22元 新增2027年EPS预测0 55元 [4] - 维持"买入"评级 看好公司数据资产服务及智慧交通双轮驱动 [4]
易华录:2025一季报净利润-1.2亿 同比增长35.48%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20:0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669元,较2024年同期的-0.2576元改善35.21% [1] - 每股净资产大幅下降至0.85元,同比下滑81.95%,主要因未分配利润恶化至-5.19元(同比降299.23%)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5%至2.04亿元,但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2亿元(同比减亏35.48%) [1] - 净资产收益率恶化至-17.97%,同比扩大237.78个百分点,反映资本效率显著下降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合计42.85%,较上期增加357.12万股 [2] - 华录集团及关联方华录资本控股合计持股35.14%,保持稳定 [3] - 机构投资者出现分化: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增持353.93万股,而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94.8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94.27万股,同时王秋苓和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新进前十大股东 [3] 分红政策 - 本报告期未提出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方案 [4]
易华录(300212) - 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4 19:36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2] - 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 - 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2] -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报告详情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详情见巨潮资讯网[3]
易华录(300212)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4 19:36
| 证券代码:300212 | 证券简称:易华录 公告编号:2025-021 | | --- | --- | | 债券代码:148002 | 债券简称:22 华录 01 |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经审议,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 完整地反映了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经营状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重大遗漏。 具体内容 详 见 公 司 在 创 业 板 指 定 信 息 披 露 平 台 巨 潮 资 讯 网 (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表决结果:同意 9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获得通过。 特此公告。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易华录")第六 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星期四)以现场会议的方式在公司十 楼会议室召开,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4 月 19 日以专人送达、邮件等方式送 ...
易华录(300212)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19: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44亿元,同比增长5.22%[6] - 营业总收入为204,443,311.84元,同比增长5.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2亿元,同比减亏35.51%[6] - 净利润为-122,573,991.14元,亏损同比减少34.0%[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0,168,741.68元,亏损同比减少35.5%[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291,679,702.39元,同比下降3.4%[1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3万元,同比改善139.3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31,158.98元,同比改善139.5%[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4,444,639.99元,同比增长21.4%[22]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0,603,221.76元,同比下降55.8%[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7,977,772.63元,同比减少45.1%[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805,772.63元,同比减少44.6%[2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220,575,782.11元,同比减少23.7%[23]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75,144,564.08元,同比减少39%[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95,720,346.19元,同比减少27%[2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270,024,799.05元,同比增加25.6%[2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60,244,237.35元,同比增加24%[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875,985.69元,同比由正转负[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4,209,290.36元,同比减少832.2%[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9,691,262.90元,同比减少28.3%[2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18,440,344.99元,较期初719,996,156.81元下降28.0%[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42,315,312.72元,较期初1,087,272,998.62元下降4.1%[16]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2,735,969,363.24元,较期初2,829,887,801.76元下降3.3%[1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190,918,268.17元,较期初5,559,962,909.64元下降6.6%[1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595,980,374.71元,较期初3,607,072,539.71元下降0.3%[17]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812,935,323.29元,较期初1,875,176,727.16元下降3.3%[17]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35,956,391.63元,较期初250,405,985.89元下降45.7%[17] 股东权益和投资表现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97%,同比下降12.65个百分点[6] - 投资收益同比改善60%,参股公司亏损规模减少[10] - 资本公积为3,454,116,308.86元[18] - 未分配利润为-3,738,136,404.43元,较上期增加亏损120,168,741.68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8,655,327.31元,较上期减少120,154,596.07元[18] 股东结构 -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1.8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2] -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29,124,004.00股,占比31.8%(按总股本7.19亿股计算)[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098,385.00股,占总股本0.71%[13] - 王秋苓通过信用账户合计持股4,571,706股,占总股本0.64%[13]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110.5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59%[6]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91.52%至2980万元,主要因工程款结算增加[10]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45.71%至1.36亿元,因工程项目履约进度推进[10]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219.82%,因计提减值准备减少[10]
易华录(300212) - 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亏损及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受托管理事务临时报告
2025-04-24 18:43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合并口径净利润 -286,663.75万元,亏损占2023年末净资产比例69.77%[10] - 2024年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 -185,424.70万元,致利润总额减少[15][16] 债券相关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5.50%[6] - 由中国华录集团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7] - 主体信用等级AA,债券信用等级AA+,展望稳定[7] - 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8]
易华录(300212) - 关于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2025-04-22 17:22
财报披露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于2025年4月18日披露[2] 业绩说明会 - 2025年4月25日15:00至17:00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2] - 投资者可登录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参与[2] - 出席人员有董事肖益、周福全、满孝国,独立董事赵卫东[2] 问题征集 - 投资者可于2025年4月25日15:00前访问指定网址或扫码进入问题征集专题页面[3] - 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3]
易华录2024年财报:亏损扩大至28.6亿元,智慧交通与数据要素业务成转型关键
金融界· 2025-04-18 16:0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整体财务表现不佳,但在智慧交通、数据要素和存算一体等领域布局为未来转型和发展提供支撑,未来需提升业务质量应对挑战 [1][7] 财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65亿元,同比下降39.24% [1] - 归属净利润为 -28.65亿元,较2023年的 -18.90亿元进一步恶化,同比下降51.59% [1] - 扣非净利润为 -28.23亿元,同比下降44.87% [1] 智慧交通业务 - 2024年将智慧交通重新定位为核心主业,围绕关键产业方向推动战略转型 [4] - 参与多地智慧交通项目建设,在部分国家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全球化战略 [4] - 业务建设周期长,新签订单收入确认在未来年度,短期内营收贡献有限 [4] - 海外业务拓展面临市场竞争、政策风险和技术壁垒等挑战 [4] 数据要素业务 - 2024年重点发展数据要素业务,围绕数据资产化等提供全流程服务 [5] - 在多地落地数据资产化项目,在平台上架40余款数据产品 [5] - 业务发展较快但基数小、单笔规模有限,对整体收入和毛利率影响小 [5] - 市场竞争激烈,需提升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合作推动规模化发展 [5][6] 存算一体业务 - 完成存算产品与多家企业兼容性互认证,探索技术融合路径 [7] - 通过架构升级等打造自主可控存储新生态,为业务扩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7] - 研发投入大,短期内难以盈利,需持续投入保持领先,优化成本提升效率 [7]
“智慧交通+数据要素”双业务主线战略 易华录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全景网· 2025-04-18 14:26
文章核心观点 易华录2024年短期业绩有波动但业务结构优化、技术储备增强,战略转型注重项目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大,未来有望凭借标准制定权和技术护城河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竞争优势,催生出更具韧性的增长曲线 [1][2] 营收情况 - 2024全年营收4.65亿元,数字化系统及底座实现2.13亿元,数据运营及服务营收2.52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45.86%和54.14% [1] 业务布局 - 聚焦以智慧交通为代表的政务数据治理与运营,提供全套软硬件产品和落地方案,多元化布局海内外交通场景,加大数据要素创新业务投入,加强新老业务融合,形成以数据资产化为主线的新业务体系 [1] 战略转型 - 深层逻辑是对项目质量严苛把控,提高传统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业务承接标准,将客户质量与项目盈利性作为核心指标,主动过滤垫资类项目风险 [1] 业务影响因素 - 智能交通业务建设期长使新签订单收入确认递延至后续年度,制约当期收入增长;数据要素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极有强劲增长力,但单笔规模小、业务基数低,对整体营收贡献仍处培育期 [1] 技术创新 - 全年研发投入1.72亿元,占营收比例达37%,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2] -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6件;授权发明专利47件,实用新型6件,外观设计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6件;发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共14项 [2] - 在存算一体化、数据资产化等前沿领域有技术储备,巩固市场地位,抢占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战略制高点 [2]
易华录(30021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8 08: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4.6479亿元,同比下降39.2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496亿元,同比下降51.59%[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37亿元,同比下降7.65%[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3.9704元/股,同比下降40.1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48%,同比下降71.54个百分点[1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14.6646亿元,同比下降13.8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880亿元,同比下降79.73%[18]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18]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4.5830亿元[1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营业收入为194,299,599.36元,同比增长34.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347,573.27元,亏损同比收窄2.4%[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484,914.79元,同比改善48.5%[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5,048,963.71元,同比减少58.3%[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数字化系统及底座业务收入213,142,663.61元,同比下降54.91%,占营业收入45.86%[89] - 数据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251,653,746.77元,同比下降13.90%,占营业收入54.14%[89] - 解决方案产品收入183,161,449.69元,同比下降56.86%,占营业收入39.41%[89] - 海外地区收入23,358,125.35元,同比增长304.92%,占营业收入5.03%[89] - 数字化系统及底座业务毛利率-78.00%,同比下降53.51个百分点[92] - 数据运营及服务业务毛利率40.50%,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92]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为37%,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87] - 公司经营利润较去年减亏近30%(剔除减值计提等因素)[87] - 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86.27%,同比下降34.65%[9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16,033,862.3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6.48%[99] - 客户一销售额最高,达103,258,883.5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2.22%[9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8,783,122.2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4.89%[99] - 供应商一采购额最高,达27,477,876.1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19%[9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1.92%,从248,219,090.10元降至94,516,376.84元[10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4.61%,从304,470,369.41元降至168,631,536.52元[10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3.33%,从312,008,403.32元降至270,429,562.56元[10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7.11%,从42,876,092.42元降至26,964,186.34元[101]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地区收入23,358,125.35元,同比增长304.92%,占营业收入5.03%[89] - 公司在新疆喀什市承建南疆地区首个综合性智慧交通软件平台项目[47] - 公司在福建省厦门市深化信控建设及服务,承接东渡港片区及主城区交通优化缓堵项目[47] - 公司在四川省遂宁市完成交警智慧交管1期建设项目,为西南市场开拓奠定基础[47] - 公司在塔吉克斯坦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标志智慧交通全球化战略推进[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聚焦智慧交通领域,重点发展"车路云一体化"产业[44] - 公司探索交通数据资产化产品技术创新,实现交通数据价值挖掘与交易闭环[46] - 公司聚焦智慧交通、数据要素、存算一体化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强化与中国电科集团的协同布局[139] - 公司以"重返智慧交通行业领先地位"为目标,强化"数据要素 X 交通"融合,研发行业级交通大模型[140] - 公司围绕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价值化"全链条深化布局,重点突破普惠金融、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等领域[141][142] - 公司加速行业大模型研发,重点突破交通、医疗、低空经济等领域,优化超级智能存储系统[143] - 公司深化蓝光存储与云计算融合优势,打造液冷超算、湖仓一体等创新产品,构建全国化存算资源池[144] - 公司面临财务风险,营业收入及毛利下降,人工成本、折旧摊销等固定费用未同比减少[147] - 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控,压降付现费用支出,推动两金绝对压降,加速项目验收回款[147]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风险,司龄和年龄结构偏年轻,高素质、复合型综合管理人才稀缺[148]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车路云一体化市场规模达62.5亿元,涉及88座城市[31] - 城市智慧交通管理领域整体业绩下滑约10%[31] - 高速公路机电与智慧化领域业绩增长8.9%[31] -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要求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全覆盖[32] - 试点运行车辆需100%安装C-V2X车载终端和车辆数字身份证书载体[32] -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完成[30] - 计划自2024年起通过3年时间支持30个示范区域,推动85%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繁忙普通国道和70%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数字化升级[33] - 2024年7月五部门联合公布首批1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33] - 国家数据局计划到2028年打造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并形成成熟解决方案[37] - 2024年6月明确到2026年新制定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40] - 2024年智慧交通领域AI应用使部分城市高峰通行效率提升20%以上[41] - 全国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37.3 EFLOPS为AI交通应用奠定基础[41] - 2024年底Deepseek崛起推动AI开发成本下降进入普惠化阶段[40] - 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34] - 国家数据局等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34] -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形成"1+3"政策体系破解制度性障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