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入表
搜索文档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5:4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301299 证券简称:卓创资讯 公告编号:2025-047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 扣除数据资产入表和股份支付费用后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11.28万元,较 上年同期增加10.58%;扣除数据资产入表和股份支付费用后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35.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86%。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 ...
稳增长方案驱动运输新需求,兴通股份多举措提升盈利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7:14
近日,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0月28日,兴通股份 (603209)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方案》将为公司带来运输需求增长、高端产品运输与国际 业务拓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公司将通过船队扩张升级、业务结构优化与降本增效 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 受国内需求疲软、石化产业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危化品运价有所回落。兴通股份表 示,第三季度以来国内炼厂开工率已较前期有所提升,随着《方案》的实施以及"反内卷"等相关政策落 地,国内石化化工行业的新增产能将逐步释放,有望带动内贸化学品运输市场回升。 "《方案》强调提升有效供给、拓展市场需求、扩大有效投资,并重点进行现有炼化企业减油增化等举 措,都将直接带动液体化学品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兴通股份表示,公司是国内液体化学品航运龙头 企业,通过与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裕龙石化等新增产能项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望承接更 多的运输业务。 与此同时,《方案》强调提高高端化工产品供给,也被兴通股份视为发展机遇。兴通股份认为,公司船 队具备"大型化、年轻化、绿色化、高端化"特点,能够满足高端化 ...
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0-26 08:05
核心观点 - 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其价值挖掘流程复杂,高度依赖政策明晰的制度框架与实施路径,随着市场化体系健全,地方性数据交易机构与数商为代表的产业模式正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核心[1] - 国内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在政策与产业建设共同作用下逐步完善,行业向更高价值的“政产联动”迈进[2] - 数据产业链价值流通体系的政策性完善与地方性数据体系健全成为国内数据要素价值链流通的重要保障,数字产业进入“质量提升”新阶段[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17年的27.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六年整体规模翻倍,复合增长率约为12.07%[6]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3.49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0%[6] - 国内数据要素行业规模预计将以约20.26%的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6] - 以数据加工与分析为核心的数据处理环节将成为产业规模占比最高的细分产业,预计2028年整体规模达到1440亿元[6] 数据价值链流通体系 数据合规与确权 - “数据二十条”政策明确了公共数据等三大数据源的分类分级确权制度,划分了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与产品经营权[11] - 数据资产的非损耗、非排他与非竞争属性导致传统生产要素分配模式无法套用,建立专属数据资产的权属划分体系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11] - 实践中存在公共数据开放度不够、企业数据流通受阻、个人数据信息边界不清等问题,执行稳定性与刚性更强的数据要素权属法律体系建设成为关键[11] 数据登记 - 数据产权登记是保障数据资产权属划分、促进价值释放的重要环节,根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及数据资产三类形态差异,负责登记机构也存在差别[13] - 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构建起以《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为核心的“1+3”政策体系,通过“一个标准、两级平台”建设路径实现登记资讯互联互通[13] 数据价值评估 - 自2019年《数据资产评估》专家指引发布以来,数据评估的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为公共数据价值评估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体系[16] - 数据资产的非实体性、价值易变性等特征导致实际评估流程难度远高于预期,市场公允价值评估对信息透明度与传输效率提出更高要求[17] 数据资产入表 -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数据资产入表迈入制度化新时代,实现数据资源从“隐性资产”向“显性资产”转化[19] - 从入表资产登记使用场景来看,对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内部降本增效与AI大模型开发成为三大主流应用场景,但选择在数据交易所产品登记、上架的企业比例不高[19] 数据资产交易 - 数据交易所设立数量、产品丰富度、入驻数商数量等多方面表现提升显著,但国内数据交易呈现“内冷外热”分布模式,“点对点”的场外交易依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1] - 《“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从政策角度认可了场外交易对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21] 数据资本化应用 - 数据要素资本化在价值变现路径与释放充分度方面更具优势,通过优化数据密集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拓展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渠道[23] - 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在帮助数据资产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扩大了其负面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23] 数据资产通证化 - 数据资产通证化通过RWA将实物资产数字化,RDA作为锚定实数融合实体资产的“升级版稳定币”,将区块链中流通的普通数据转化为具备稳定收益预期和融资能力的“金资产”[25] - 为保障可信数据资产流通安全,上海数交所提出了以“一桥、两所、两轴”为底层架构的DCB体系[25] 产业实践与规模拆分 - 金融行业预计占据约三分之一的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互联网产业凭借数据流量引入与技术优势占据约20%规模,通讯、制造、政务、医疗、交通等产业也将逐步提升数据产业规模[28] - 金融行业数据要素规模预计以约19.06%的复合增长率,于2028年突破1000亿元[31] - 工业制造业数据要素市场规模预计以约24.22%的复合增长率,由2025年的157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302亿元[34] - 医疗健康业数据要素规模预计以约23.69%的复合增长率稳步提升,2028年将突破250亿元[36] 行业发展趋势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高质量数据集是指将原始数据按照特定标准进行智能化处理后形成的高价值、高密度、标准化数据集合,能够为人工智能训练等场景提供数据资源支持[3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7个数据标注基底已建设数据集524个,规模超过29PB,服务大模型163个[39]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架构体系,数据资源在“可用不可见”前提下实现价值共创[42] - 2025年国家数据局公布了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63个入选试点项目涵盖13个城市、22个行业以及28个企业,2028年全国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数量计划突破100个[42]
亿云信息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数字山东标准应用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 2025-10-20 17:46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公司坚持以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为指导,推动数据资产入表标准化实践应用[1] - 公司开发了“数据资产管家产品”,整合数据资产识别、价值评估、会计核算、披露报告等功能模块[1] - 该产品为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提供全流程专业工具[1] 公司成就与未来规划 - 公司此次入选展现了其在数字化创新与应用方面的领先水平[1] - 公司下一步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1] - 公司将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深度与服务广度[1] - 公司目标是为数字强省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实践样本[1]
医疗数据资产流通交易专家
2025-09-28 22:57
医疗数据资产流通交易专家 20250926 北京市试点医疗数据流通后,2024 年推广至 22 家直属医院,上海国儿 等医院 2025 年跟进,财政部《数字资产全过程管理的试点方案》推动 卫健委数据资产管理,天坛医院和同济医院联合研究产生影响。 大模型厂商积极购买医疗数据训练模型,如 AI 公司购买胸科医院数据开 发手术规划产品通过欧美标准审核,促使医院认识到数据价值并参与流 通,预计年底新数据交易案例将超过去年。 民营医疗机构对数据交易意愿高,包括检测机构、影像中心和专科医院, 需确保匿名化处理保护患者隐私,已有影像中心完成相关服务,检测中 心数据逐步开放。 医疗数据需求方包括大模型厂商、科研单位、药物/器械研发机构、医药 营销机构,互联网头部机构和垂直领域企业需求较高,通过合作、科研 项目等方式获取数据。 医疗数据流通需患者知情同意,对外流通需匿名化处理,通过第三方数 据交易所交易确保流程透明合法,上市公司已通过交易所完成多次交易。 Q&A 请介绍目前国内医疗数据流通的试点情况及典型案例。 摘要 民营医疗机构,包括检测机构、影像中心以及一些专科医院,对医疗数据交易 表现出较高意愿。例如,一些由知名三甲专家 ...
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27 08:05
核心观点 - 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其价值挖掘流程复杂,高度依赖政策明晰的制度框架与实施路径 [1] - 以地方性数据交易机构、数商为代表的产业模式正逐步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核心,通过“政产联动”建立良好的供数、用数生态 [1] - 国内数据要素市场预计将以约20.26%的复合增长率于2028年突破3000亿元 [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17年的27.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六年整体规模翻倍,复合增长率约为12.07% [6]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3.49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0% [6] - 数据要素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 [6] - 以数据加工与分析为核心的数据处理环节将成为产业规模占比最高的细分产业,预计2028年规模达到1440亿元 [6] 数据价值链流通体系 数据合规与确权 - “数据二十条”政策明确了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三大数据源的分类分级确权制度,划分了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与产品经营权 [11] - 数据资产的非损耗、非排他与非竞争属性导致传统生产要素分配模式无法套用,需建立专属权属划分体系 [11] - 实践中存在公共数据开放度不够、企业数据流通受阻、个人数据信息边界不清等问题,需建设执行稳定性与刚性更强的法律体系 [11] 数据登记 - 数据产权登记是保障数据资产权属划分、促进价值释放的重要环节,根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及数据资产三类形态差异,登记机构存在差别 [13] - 国家构建以《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为核心的“1+3”政策体系,通过“一个标准、两级平台”建设路径实现公共数据登记资讯互联互通 [13] 数据价值评估 -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9号——数据资产评估》开启了国内数据资产计量时代,后续《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与《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提升了评估实践性 [16] - 《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为公共数据价值评估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指标体系 [16] - 数据资产的非实体性、价值易变性等特征导致实际评估流程难度高,需进行阶段性评估与价值调整 [17] 数据资产入表 -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数据资产入表迈入制度化新时代 [19] - 数据资源以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存货等形式计入财务报表,实现从“隐性资产”向“显性资产”转化,改善资本负债结构、提升企业融资增信 [19] - 目前入表数据资产的资本化应用程度高于产品端应用,企业间信息披露标准存在差异,数据资产价值可比性分析难度较大 [19] 数据资产交易 - 数据交易所设立数量、产品丰富度、入驻数商数量等多方面表现提升显著,五大头部交易所在交易规模、标准制定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21] - 国内数据交易呈现“内冷外热”分布模式,“点对点”的场外交易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1] - 《“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调整为“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协调发展”,从政策角度认可场外交易意义 [21] 数据资本化应用 - 数据要素资本化通过优化数据密集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拓展低成本、高效率融资渠道,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3] - 资本杠杆作用在提升数据资产价值的同时,也扩大了其负面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 [23] 数据资产通证化 - 数据资产通证化通过RWA将实物资产相关权利转化为区块链中流通的数字资产,实现实体经济在数字经济体系下的价值映射 [25] - RDA作为锚定实数融合实体资产的“升级版稳定币”,将普通数据转化为具备稳定收益预期和融资能力的“金资产” [25] - 上海数交所提出以“一桥、两所、两轴”为底层架构的DCB体系,保障可信数据资产流通安全 [25] 产业实践规模拆分 - 金融行业预计占据约三分之一的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互联网产业凭借数据流量与技术优势占据约20%份额 [28] - 通讯、制造、政务、医疗、交通等产业将随数据交易场景完善与处理技术成熟逐步提升数据产业规模 [28] 金融业实践场景 - 金融行业数据要素规模预计以约19.06%的复合增长率,于2028年突破1000亿元 [31] - 通过打通产业链、公共数据与金融数据壁垒,提升信贷风控、营销拓客、产业投资等业务表现 [30] - 五大数交所上架2060款金融场景数据产业及服务 [31] 工业制造业实践场景 - 工业制造业数据要素规模预计以约24.22%的复合增长率,由2025年的157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302亿元 [34] - 可信数据空间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产业由“规模红利”向“质量红利”和“数据红利”转型 [34] 医疗健康业实践场景 - 医疗产业数据要素规模预计以约23.69%的复合增长率,于2028年突破250亿元 [36] - 医疗数据体系完善推动“三医”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医疗资源配置能力与服务效率 [36] 行业发展趋势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训练、产业数字化升级等场景提供高价值数据资源支持 [3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7个数据标注基底已建设数据集524个,规模超过29PB,服务大模型163个 [39] - 国家着力打造“数据标注+高质量数据集+模型+应用场景+市场化价值化”的闭环生态 [40]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架构体系 [42] - 2025年国家数据局公布首批63个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计划2028年建设数量突破100个 [42]
数据资源入表 要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20
杜坤伦 许余洁 自2024年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以来,数据资产"入表"已从一个前沿 的理论概念,迅速转变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重估的现实命题。然而,广大企业在实践中普遍面 临"想入、盼入,但又怕入、难入"的窘境。数据资产的权属界定、价值计量、成本归集等一系列难题, 构成了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此背景下,江苏省财政厅近日印发的《企业数据 资源入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企业数据资源规范化入表等提供操作手册,标志着地方层面 在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中,迈出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关键一步。 首先,当前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会计核算与传统体系的冲突以及操作流程的缺失。企 业面对"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成本归集与分摊。《指南》第四章系统性地构 建了数据资源成本的归集与分摊框架。它不仅厘清了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开发成本等主要构成,更创 新性地将成本细分为可直接归集的"数据权属鉴证费""质量评估费"等,以及需要分摊的"基础设施成 本""人力资源成本"等间接费用。与此同时,《指南》为间接成本的分摊提供明确的动因指引,如基础 设施 ...
【管理锦囊】 数据资源入表 要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
证券时报· 2025-09-23 05:33
核心观点 - 江苏省财政厅发布《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指南》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操作框架 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从理论转向实践 [1] 会计核算体系构建 - 系统构建数据资源成本归集与分摊框架 明确采购成本 加工成本 开发成本等直接成本及基础设施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等需分摊的间接成本 [2] - 创新细分成本类型 包括可直接归集的数据权属鉴证费 质量评估费 以及按数据处理量或设备使用时间分摊的基础设施成本 按服务人员工时分摊的人力成本 [2] - 将模糊会计原则转化为可执行步骤 降低企业入表技术门槛和操作不确定性 [2] 合规确权与会计确认 - 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解决权属界定模糊问题 要求企业进行主体合规 来源合规 内容合规等全方位自查 [3] - 落地转化"三权分置"理念 通过合同约定 技术手段 登记确权等方式明确数据资源持有权 数据加工使用权 数据产品经营权 [3] - 构建内部法律与技术尽调流程 使会计确认中"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前提成为可审计的客观验证过程 [3] 战略管理与价值创造 - 强调入表方案需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并对数据资源商业价值 财务贡献进行分析 [4] - 要求预估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时关注数据资源相关业务模式 更新频率和时效性 技术迭代等因素 [4] - 鼓励自愿披露数据资源应用场景 价值创造方式等非财务信息 推动数据资产从后台成本向前台价值转变 [4] 政策实践与未来展望 - 结合区域先行先试实践总结提炼 为其他区域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借鉴 [5] - 数据资产公允价值形成仍需跨行业 跨区域的数据流通与价值评估及更高层级制度协调 [5] - 通过地方实践探索构建符合国情且国际接轨的数据资产会计核算生态体系 [5]
上海钢联(300226) - 上海钢联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919.docx
2025-09-19 18:52
业务数据与人员规模 - 产业数据服务业务人员2,827人 [2] - 2025年上半年付费会员数27.38万个 [8] - 数据资源总量超10.4TB,涵盖17,397个细分品种 [10] - 已建设23个大类数据库和82个二类数据库 [10] 财务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回购股份支付金额4,962.80万元(视同现金分红) [2] - 2025年半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1,593.61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 [5] - 钢银电商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64亿元,同比减少36.60% [7] 技术研发与AI应用 - 推出"小钢""小铁"数字智能助手并实现多渠道上线 [5] - 探索AI与EBC平台融合,强化模型训练效果 [5] - 深化数据处理、预测模型和经营决策应用 [5] - 通过AI技术赋能价格预测、预警及数据采集分析 [5]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以新加坡为亚太运营枢纽推进Mysteel价格体系国际化 [3][10] - 合资设立越南孙公司强化东南亚布局 [10] - 东南亚市场以数据采集为核心逐步拓展本地服务 [10] 业务发展战略 - "百链成纲·千帆竞发"战略复制至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领域 [3] - 扩大寄售业务交易规模,延伸钢银生态服务 [6] - 通过供应链创新、仓储物流升级及SaaS服务驱动增长 [6] - 持续扩展产业数据服务覆盖范围及商品种类 [3] 数据资产与治理 - 2025年上半年数据资产入表金额333万元 [10] - 通过标准化数据治理和质控体系保障数据可靠性 [3] - 探索RDA应用场景及数据共享收益分配模式 [4][9]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但暂无回购计划 [4] - 通过技术创新、海外拓展及业绩增长提升公司价值 [4][6] - 2024年完成回购股份注销事项 [6] 风险控制与运营优化 - 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减少长周期工程配送业务 [7] - 加强应收账款催讨清理力度 [7] -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风控能力 [7]
企业数据资产开发运用提质加力,规则制度仍有完善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59
公司动态 - 公司中标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系统平台建设服务采购项目 [1] - 中标代表客户对公司技术和产品实力的认可 [1] - 公司将在完成项目同时积累实施经验 争取未来更广泛参与各地数据资产开发 流通 交易各环节建设 [1] 行业趋势 - 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快 数据资产的战略价值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 [1] - 近期各地密集出台政策 加速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工作 [1] - 各地通过"激励+指引"双重政策发力 精准呼应企业在数据资产化进程中的实际需求 [1] - 政策为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搭建更完善的制度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