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测电子(300567)
icon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8
东吴证券· 2025-08-28 07:30
宏观策略 - 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为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首次,当前美联储理事会中沃勒和鲍曼2位理事由特朗普提名,若新理事米兰获参议院批准且罢免库克后再提名一位新理事,则理事会中将有4人与特朗普立场一致,超过半数 [1][52] - 罢免消息公布后,市场对明年降息预期升温,长端美债利率和黄金价格上行,美元指数下行,黄金价格由3351美元/盎司上涨至3377美元/盎司,美元指数由98.5下跌至98.1 [1][52] -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料将持续发酵,预计黄金价格阶段性维持高位、美债期限溢价走阔 [1][52] 固收金工 - 转债市场分歧正在累积,日均成交量接近千亿,转债价格中位数升至133-135元,百元平价溢价率处于历史90分位数以上,高价标的(130元及以上)占比升至60%以上 [2][53] - 建议维持整体仓位稳健,降低部分高价标的风险敞口,增量资金增配ETF,关注前期回撤较大的银行及基建板块和涨幅较小的地产及公用、化工板块中低价标的 [2][53]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745%上行4bp至1.785%,受股市强劲表现影响,"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2][54] 绿色债券 - 绿色债券一级市场新发行16只,合计发行规模67.90亿元,较上周减少63.41亿元 [3][58] - 二级市场周成交额合计530亿元,较上周减少48亿元,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52亿元、196亿元和41亿元 [3][58] - 估值偏离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折价率前三为22大足国资绿色债(-0.6793%)、22富源绿色债02(-0.4774%)、25水能G1(-0.4666%) [3][58] 二级资本债 - 一级市场无新发行二级资本债,存量余额46,753.85亿元,较上周末减少30.0亿元 [4][60] - 二级市场周成交量合计2162亿元,较上周增加545亿元,成交量前三个券为25工行二级资本债02BC(116.98亿元)、25工行二级资本债01BC(110.37亿元)、25中行二级资本债01BC(100.12亿元) [4][60] - 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小于溢价成交,折价率前三为21长春发展农商二级(-21.5075%)、21九台农商二级(-21.4869%)、22长城华西二级资本债01(-0.4696%) [4][60] 半导体行业 - 新莱应材半导体业务整体保持平稳,持续推进头部客户认证与导入,产品通过美国排名前二的半导体应用设备厂商特殊工艺认证并成为一级供应商 [5][6] - 已开发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大型传输阀、高性能ALD阀、高效率离心泵等新产品,覆盖制程高门槛环节,国产替代能力持续增强 [5][6] - 液冷业务聚焦CDU、流体管路、快接头、Manifold等关键组件,已具备成熟批量加工能力,有望加速切入国产替代核心环节 [5][6] 新能源设备 - 利元亨合同负债21亿元,同比增长55.7%,存货2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4亿元,现金流显著改善 [7] - 已成功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制造工艺,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预计2025Q3完成首条整线交付 [7] - 光伏设备业务聚焦丝网印刷机、硅棒加工、切片自动线等前道环节,已实现多项目交付与验收,积极推进钙钛矿激光类设备研发 [7] 食品饮料 - 劲仔食品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4/3.5/3.9亿元,同比-19%/+47%/+13%,对应PE为25/17/15X,经营基本面在2025Q2基本触底 [8][9] - 青岛啤酒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7.41/52.92/58.23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0/18/16X,升级韧性和股息率提升是抓手 [34] 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 - 安培龙调整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1.52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9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10/79/61倍,机器人业务进展迅速 [10] - 信德新材下修25-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至0.4/0.9/1.1亿元,同比+223%/119%/24%,对应PE为102x/46x/38x,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及副产品价格回暖 [11] - 当升科技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7.0/8.4/11.4亿元,同比+48%/+20%/+36%,对应PE为34x/28x/21x,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7] 风电与重工 - 大金重工25H1营收28.4亿元,同比+109.5%,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214.3%,毛利率28.2%,同比-0.4pct,新增首个风电运输船设计建造合同贡献增量业绩 [13] - 柳工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5/27.6/3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2/8/6x,目标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 [24][26] 水泥与建材 - 海螺水泥25H1水泥及熟料自产品销量1.26亿吨,同比-0.4%,单吨均价/毛利分别为244元/70元,同比+4元/+18元,单吨成本同比-13元至174元 [14][15] - 上峰水泥25H1水泥及熟料合计销量891万吨,同比-4%,吨毛利67元,同比+15元,骨料销量同比+37%至519万吨,毛利率64.3% [36][37] 电力与能源 - 皖能电力25H1营业收入131.85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1.1%,发电业务毛利率+4.92pct至18.63% [16] - 云铝股份25H1营收290.78亿元,同比+17.98%,归母净利润27.68亿元,同比+9.88%,铝产品产量161.32万吨,同比+15.59% [32][33] 光伏行业 - 晶澳科技下调25-26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10.6/30.3亿元,同比+33%/+134%/188%,行业竞争激烈,盈利承压 [17] - 奥特维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7.3/6.1/6.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约18/21/20倍,平台化及全球布局有序推进 [22][23] 消费与零售 - 中国中免25Q2营收114.05亿元,同比-8.5%,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32.2%,毛利率32.4%,同比-1.4pct,离岛免税销售额54.5亿元,同比-4.1% [31] - 布鲁可下调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3/10.1/12.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5/20倍,海外市场增速和高价位产品决定增长斜率 [12] 高端制造与检测 - 中国汽研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1/13.9/17.2亿元,同比增速+23%/+25%/+23%,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L2国标落地带来业绩增量 [20] - 精测电子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0/3.57/5.6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86/53/34倍,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加速放量 [28] 金融与保险 - 中国平安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297/1427/163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PEV 0.73x、PB 1.13x,银保扩张推动NBV快速增长 [38] 其他行业 - 中集车辆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至10.91/15.03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8.78亿元,对应PE为15.59/11.31/9.05倍,北美半挂车市场尚未企稳回升 [27] - 厦门象屿上调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8.5/22.5/25.9亿元,同比+31%/+21%/+15%,对应PE为11/9/8倍,经营拐点确立 [27]
精测电子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23.2%,但归母净利润2766.64万元,同比下降44.4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92亿元,同比下降1.61%,归母净利润-993.03万元,同比下降115.1% [1] - 毛利率44.05%,同比增长8.1%,净利率7.44%,同比增长88.95%,三费占营收比20.36%,同比下降6.78% [1] - 每股收益0.1元,同比下降44.4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64元,同比下降128.77% [1] - 扣非净利润-2544.12万元,同比下降742.46%,货币资金11.08亿元,同比下降19.68% [1] 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2.54%,主要因采购商品支付的现金流出增加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61.6%,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2.88%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36.01%,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68.5%,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48.25% [4] 业务板块表现 - 显示领域销售收入6.71亿元,同比下降13.54%,归母净利润2775.07万元,同比下降66.08%,主要因市场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 [8] - 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4.37%,显示领域研发投入1.30亿元,同比下降3.80%,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2315.52万元,同比下降26.81% [10] - 新能源领域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7.32%,但受验收周期延长和市场竞争影响,盈利承压 [17] 订单与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36.09亿元,其中半导体领域18.23亿元,显示领域14.40亿元,新能源领域3.46亿元 [9] - 半导体检测设备覆盖前道制程、先进封装和后道检测,产品包括存储芯片测试设备、晶圆外观检测设备和探针卡系列,已实现量产和重复订单 [11][12] - 显示领域聚焦AR/VR赛道,与全球龙头达成战略协同,覆盖核心器件-模组-整机全制程检测解决方案,技术领先 [16] 研发与投资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0亿元,同比增长6.31%,占营业收入23.17% [10] - 联营企业湖北星辰和子牛亦东处于快速投入期,投资收益减少4025万元,影响净利润 [8] - 公司通过增资湖北星辰深化先进封装布局,已建成12英寸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研发线,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13] 机构持仓与预期 - 银华基金方建等明星基金经理持有公司股票,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持有595.63万股,增仓操作 [5][6]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2.1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77元 [4]
精测电子(300567) -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子公司向银行申请授信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8-27 20:35
担保事项 - 拟对2025年度子公司银行综合授信提供不超37.8亿元担保[2] - 拟为上海精测银行授信提供最高8.5亿元担保[2] - 与招行签担保书为上海精测担保,额度有效期2025.8.21 - 2026.7.13,最高本金限额5000万元[4][5] 担保数据 - 截至公告日实际对外担保总额73292万元,占2024年末净资产21.16%[6] 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涉诉及败诉应承担的担保事项[6]
全球与中国Review SEM设备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8-27 16:59
Review SEM设备定义与功能 - 属于电子束检测设备类别 也称为缺陷复检设备(DR-SEM) 与电子束缺陷检测设备(EBI)同属一类[1] - 集成传统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功能与自动化缺陷复查系统 应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 光掩模检测及高精密器件生产的质量控制环节[1] - 对检测设备预先标记的微缺陷进行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与自动识别 实现缺陷类型 尺寸 形貌的分类分析和记录[1] - 具备自动导航 高通量图像采集 AI缺陷分类 与FAB生产系统联动等功能 是缺陷源头追溯 工艺优化和良率提升的关键工具[1] 行业背景与发展历史 - 作为半导体制造缺陷分析与工艺监控的关键设备 对制程优化 缺陷分类 良率提升具有核心价值[2] - 在关键尺寸进入亚10nm甚至5nm以下节点时 光学缺陷检测设备空间分辨率受限 Review SEM通过高分辨成像实现精准分析和分类[2] - 初期阶段(1990s前期):基于CD-SEM平台改造 服务于180nm-130nm节点 功能单一且依赖人工操作[3] - 成长期(2000-2010):90nm及以下节点缺陷类型多样化 需求快速增长 与自动光学缺陷检测设备联动成为趋势[3][4] - 高速发展期(2010-至今):10nm 7nm 5nm节点缺陷愈加微小复杂 EUV掩膜缺陷分析成为新增长点[5][6] 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 分辨率达1nm以下 支持低加速电压(0.5-1.5kV)以减少样品损伤 适用于EUV掩膜 FinFET GAA结构等敏感器件[7] - 支持多模成像(SE/BSE/EBAC)提升缺陷识别多样性与准确率[8] -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提升缺陷自动识别能力 与缺陷数据库联动实现缺陷溯源和根因分析[9][10] - 与全流程系统集成化增强 嵌入inline工艺控制平台 与光学缺陷检测机 CD-SEM AFM X-SEM等设备互补联动[11][12] 市场结构与领先厂商 - 市场高度集中 日美两强主导 主要厂商包括Applied Materials 科磊和日立高科等[13] - 中国本土厂商处于早期导入期 聚焦28nm以上成熟节点 高端节点(EUV 7nm以下)全面依赖进口[13] - 2024年全球Review SEM设备市场规模达7.12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11.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06%(2025-2031)[24] - 2024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1.84亿美元 占全球25.8% 预计2031年达3.37亿美元 占全球29.7%[26] -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和韩国是最大消费市场 2024年共占79.24%份额 其中中国台湾占28.2% 韩国占25.1%[26] - 美国和日本是重要生产国 2024年分别占66.4%和28.7%市场份额[26] - 晶圆专用DR-SEM设备占比最大 2024年占90.7%份额 Applied Materials为龙头企业 2024年市场占比超55%[26]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应用材料 日立高科 科磊 爱德万 Holon 上海精测等 2024年第一梯队(应用材料和日立高科)占约75%份额 第二梯队(科磊和爱德万)占19.3%份额[28] 应用需求趋势 - 晶圆厂产能扩张带动需求刚性增长 每座先进晶圆厂一般配置4-8台 Review SEM EUV线体可能更多[14][15] - 光罩EUV化推动掩膜Review SEM升级 EUV mask对缺陷容忍度极低 Review SEM成为标准检测设备[16][17] - 后道工艺(封装)需求上升 先进封装(2.5D/3D封装 TSV 混合键合)中封装层缺陷需Review SEM辅助观测[18] 设备发展趋势 - 从"缺陷观察"向"智能诊断平台"演进 成为集成化 高智能的缺陷分析中枢[19] - 亚纳米级分辨率与低加速电压成像成为发展方向 需在0.5-1kV电压下实现<1nm分辨率[20] - AI驱动缺陷分类与图像识别 主流厂商已集成机器学习模型 无监督学习 多模图像融合识别 跨设备数据共享训练为下一步发展方向[21] - 自动缺陷定位精度需达<10nm级别 与APC系统闭环实现全流程实时控制[22] - 与EDA和制造执行系统深度融合 实现数据驱动制程优化[23] - 多功能模块融合趋势 高端设备开始融合CD SEM和Review SEM功能 未来可能整合EBAC X-SEM 原位加热/偏压测试平台[24]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维持精测电子“推荐”评级,半导体持续发力,在手订单充足
格隆汇APP· 2025-08-27 16: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3.81亿元,同比增长23.20%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44.48% [1]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半年报在手订单总计36.09亿元 [1] -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18.23亿元 [1] - 显示领域在手订单14.40亿元 [1] - 新能源领域在手订单3.46亿元 [1] 行业地位 - 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国产设备供给率较低 [1] - 少数可生产前道量测设备的上市公司,具有稀缺性 [1] 业务布局 - 半导体布局从前道量测设备拓展至制造封装产业链 [1] - 半导体业务持续发力,为未来业绩提供重要支撑 [1]
精测电子(300567):2025年中报点评:显示业务逐步修复,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加速放量
东吴证券· 2025-08-27 14:3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显示业务逐步修复,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加速放量[1] - 半导体量检测业务同比+146%[8] - 先进制程设备批量交付,显示面板业务持续向好[8]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0/3.57/5.60亿元[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81亿元,同比+23.2%[8] - 显示检测业务营收6.71亿元,同比-13.54%[8] - 半导体量检测业务营收5.63亿元,同比+146.4%[8] - 新能源检测业务营收1.2亿元,同比+27.32%[8] - 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44.5%[8] - 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742.5%[8] - 2025Q2单季营收6.92亿元,同比-1.6%[8] - 2025Q2单季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115.1%[8] - 2025H1毛利率44.1%,同比-1.0pct[8] - 2025H1净利率7.4%,同比+3.5pct[8] - 2025H1期间费用率43.5%,同比-7.0pct[8] - 2025Q2单季毛利率46.4%,同比+5.6pct,环比+4.6pct[8] - 2025Q2单季销售净利率10.5%,同比-1.5pct,环比+6.1pct[8] 订单与现金流 - 截至2025Q2末在手订单36.09亿元[3] -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18.23亿元,同比+3.2%[3] - 显示领域在手订单14.40亿元,同比+38.7%,环比+88.48%[3] - 新能源领域在手订单3.46亿元[3] - 合同负债2.34亿元,同比-47.5%[3] - 存货20.40亿元,同比+15.8%[3] - 2025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0亿元[3] 业务进展 - 半导体膜厚系列产品、OCD设备、电子束设备取得国内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8] - 先进制程明场缺陷检测设备正式交付客户[8] - 28nm制程设备在客户端完成验收[8] - 有图形暗场缺陷检测设备处于研发认证过程[8] - 平板显示行业逐渐走出周期性底部,LCD大尺寸/超大尺寸存在扩线需求[8] - OLED屏幕渗透率提升及端侧AI设备放量推动显示面板业务向好[8] - 京东方G8.6 OLED项目投建利好显示业务[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营业总收入33.56亿元,同比+30.84%[1] - 2026E营业总收入41.46亿元,同比+23.54%[1] - 2027E营业总收入52.82亿元,同比+27.41%[1] - 2025E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325.11%[1] - 2026E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62.32%[1] - 2027E归母净利润5.60亿元,同比+57.01%[1] - 2025E EPS 0.79元/股[1] - 2026E EPS 1.27元/股[1] - 2027E EPS 2.00元/股[1] -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86/53/34倍(2025-2027E)[1][8]
精测电子(300567):半导体持续发力,在手订单充足
平安证券· 2025-08-27 11:32
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1] 核心观点 - 半导体业务高速增长 2025H1半导体领域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146.44%) 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2316.39%) [7] - 在手订单充足 截至2025半年报在手订单总额36.09亿元 其中半导体领域18.23亿元 显示领域14.40亿元 新能源领域3.46亿元 [7] - 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膜厚系列/OCD设备/电子束设备等核心产品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先进制程设备已实现交付验收 [7][8] - 显示业务承压 2025H1显示领域销售收入6.71亿元(同比下降13.54%) 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66.08%) [7] - 新能源业务亏损 2025H1新能源领域归母净利润亏损0.31亿元 公司将优化调整业务结构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81亿元(同比增长23.20%) 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44.48%) [3][7] - 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30亿元/3.54亿元/4.95亿元 对应PE 83倍/54倍/38倍 [6][8] - 毛利率回升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48% 净利率从6.9%提升至9.5% [6][10] - 研发投入持续 2025H1研发费用3.2亿元(同比增长6.31%) 营收占比23.17% [7] 业务进展 - 半导体产品突破 14nm明场缺陷检测设备已交付 28nm设备完成验收 7nm制程产品完成交付验收 [7][8] - 产品线布局完善 覆盖半导体前道制程/先进封装/后道检测全领域量检测技术 [7] - 客户拓展取得进展 半导体硅片应力测量设备获多家头部客户重复批量订单 [7] 行业地位 - 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领军企业 前道量测设备具有稀缺性 [8] - 生产线国产设备供给率较低 公司为少数可生产前道量测设备的上市公司 [8]
精测电子(300567):25Q2半导体营收&利润大超预期 重视公司成长弹性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2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收入13.81亿元 同比增23.20% 其中Q2收入6.92亿元 同比降1.61% [1] - 半导体业务收入5.63亿元 同比增146% Q1同比增64% 显示业务收入6.71亿元 同比降13.54% 新能源业务收入1.20亿元 同比增27.32% [1] - 归母净利润0.28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 Q2归母净利润-0.10亿元 同比降115% 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 同比降280% [2] - 毛利率44.05% 同比增0.96个百分点 Q2毛利率46.35% 同比增3.26个百分点 半导体业务毛利率48.69% 同比增8.09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43.53% 同比降6.97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降2.18/1.52/0.11/3.15个百分点 [2] 业务进展 - 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在先进制程取得突破 膜厚/OCD/电子束设备获重复订单 明场设备14nm已交付 28nm已验收 其他主力产品完成7nm交付及验收 [1] - 在手订单总额36.09亿元 其中半导体订单18.23亿元 显示订单14.40亿元 新能源订单3.46亿元 [1] - 半导体业务净利润1.58亿元 上海精测净利润9980万元 精积微净利润6929万元 [2] - 先进封装业务营收2.99亿元 同比增210% 通过增资湖北星辰拓展半导体制造封装产业链 [3] 行业前景 - 半导体量测设备市场规模大 国产化率低 美系高度垄断 是弹性最大的细分赛道之一 [3] - 数据中心/超算/AI行业驱动中国大陆先进封装行业快速发展 [3] - 公司实现前道/先进封装/后道检测全领域布局 后道ATE/老化设备获一线客户重复订单 CP/FT设备已实现交付 [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2.47/40.95/52.81亿元 同比增26.6%/26.1%/29.0%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4.41/7.31亿元 同比增339.2%/88.9%/65.8% [4] - 对应EPS分别为0.83/1.58/2.61元 当前股价67.83元对应PE分别为81.29/43.03/25.95倍 [4]
机构风向标 | 精测电子(300567)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15.55%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18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30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精测电子A股股份4746.2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6.9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15.55% 较上一季度下降0.06个百分点 [1] - 前十大机构包括银华集成电路混合基金/南方信息创新混合基金/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等银行系基金产品 以及景顺长城国寿股份资管计划/易方达创业板ETF等机构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7只公募基金增持 持股增加占比0.26% 主要增持基金包括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易米远见价值一年定开混合A/银华惠享三年定开混合等 [2] - 本期5只公募基金减持 持股减少占比0.47% 主要减持基金包括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股票A/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银华乐享混合A等 [2] - 新披露10只公募基金持仓 主要包括南方中证500ETF/交银慧选睿信一年持有混合(FOF)A等产品 [2] - 16只公募基金未再披露持仓 主要包括景顺长城旗下多只混合型基金产品 [2] 保险资金持仓情况 - 险资方面仅瑞众人寿保险自有资金账户出现增持 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调研速递|武汉精测电子接受114家机构调研,民生证券等关注业绩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22:56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108.41万元,同比增长23.2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6.64万元,同比下降44.48% [2] - 公司总资产为1,002,120.65万元,较期初减少0.5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80,331.28万元,较期初增长9.80% [2] 各板块业务表现 - 显示检测领域销售收入下降13.54%,归母净利润下降66.08% [2] - 显示检测领域毛利率提升,核心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获批量订单 [4] - 半导体检测领域获批量重复订单,部分产品取得先进制程重复订单 [4] - 新能源设备领域优化业务结构削减低效赛道,营业收入提升但客户验收节奏放缓 [4] 订单与研发投入 - 公司在手订单金额总计约36.09亿元,其中半导体领域约18.23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1,999.90万元,同比增长6.31%,占营业收入23.17% [3] - 半导体检测领域研发投入16,650.78万元,同比增加24.37% [3] - 显示检测领域研发投入13,033.60万元,同比下降3.80% [3] - 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2,315.52万元,同比下降26.81% [3] 业务发展进展 - 子公司武汉精鸿在老化产品线获批量重复订单,CP/FT产品线实现产品交付 [4] - 上海精测膜厚系列等核心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4] - 通过增资湖北星辰布局先进封装,已建成研发线并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4] - 在AR/VR赛道与行业龙头战略协同,构建全制程检测解决方案并获得订单 [4] 业绩影响因素 - 联营企业湖北星辰和子牛亦东处于快速投入期,投资收益同比共减少4,025万元 [2] - 显示领域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及客户下单节奏影响 [2] - 为应对人才竞争优化人才梯队,增加了研发、销售及管理费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