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研设计(301167)
搜索文档
建研设计(301167)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8 18:30
会议信息 - 会议于2025年9月18日15:0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15 - 15:00[3] - 公告日期为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九日[10] 股东出席情况 - 62名股东及代表出席,代表股份39,105,337股,占比34.9155%[5] - 现场11名,代表股份38,200,100股,占比34.1072%[5] - 网络投票51名,代表股份905,237股,占比0.8082%[5] 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票39,009,557股,占比99.7551%[6] - 中小股东同意票2,514,077股,占比96.3301%[6]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票39,008,957股,占比99.7535%[7] - 中小股东同意票2,513,477股,占比96.3071%[7] 决议效力 - 律师认为股东会相关事宜合规,决议合法有效[8]
建研设计(301167) -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关于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8 18:30
股东会信息 -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刊登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通知[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8日15:00召开,由董事长主持[2]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9月18日[3]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会人员62人,代表股份39,105,337股,占比34.9155%[4] - 现场参会11人,代表股份38,200,100股,占比34.1072%[4] - 网络参会51人,代表股份905,237股,占比0.8082%[4] 议案表决 - 《关于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39,009,557股,占比99.7551%[9] - 中小股东同意2,514,077股,占比96.3301%[9]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39,008,957股,占比99.7535%[10] - 中小股东同意2,513,477股,占比96.3071%[11]
建研设计(301167) - 301167建研设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23:26
竞争策略与差异化优势 - 聚焦五大专项建筑设计领域:医养建筑、教育建筑、高品质住宅、产业园区、城市更新 [2] - 围绕双碳目标开展技术研究:光伏建筑一体化、低碳园区、储能技术、充电站设计等领域 [2] - 通过并购拓展业务范围:新增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能源管理、数字孪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多元化业务 [2] - 完善全国服务网络布局:设立皖南分公司、重庆分公司、南京分公司等分支机构覆盖上海、重庆、成都、南京市场 [2] 新兴业务发展状况 - 新兴设计与咨询业务占比12.99%但毛利率达22.31% [3] - 新兴业务营收增速高于常规建筑设计业务 [3] - 核心方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 [3] - 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拥有9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和18项软件著作权 [4][5] 投资者关系管理措施 - 2021-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持续提升:23.80%、24.30%、40.56%、43.17% [4] - 实施市值管理制度并细化执行流程 [4]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内未减持股份 [4] - 控股股东两次延长限售期 [4] 技术创新与资质优势 - 获得多项资质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 [4] - 参与标准制定:参编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主编47项安徽省地方标准 [5] - 建立专业研究平台: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建筑消防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重点实验室 [4] 业绩改善计划 - 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数智建造等政策导向业务 [6][7] - 拓展产业链延伸业务:设计牵头EPC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合同能源管理等 [6][7] - 强化设计主业竞争力:提升作品品质、科研创新能力和全链条服务水平 [6] 业务分类与统计方式 - 项目按业务类型划分:常规建筑设计、新兴设计与咨询、EPC业务、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 [7] - 未按政策支持领域(西部开发、乡村振兴等)进行项目统计 [7]
建研设计: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在持续开拓储能和充电桩业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21:41
业务布局 -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持续开拓储能和充电桩业务 [1] - 子公司承接项目包括合肥杉杉奥特莱斯光伏/充电场站项目(总充电功率1760kW)、卓越节能科技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总充电功率900KW含120KWH储能)、蚌埠金黄山凹版印刷储冷储热能源站项目及建院检测风光储充微电网项目 [1] 项目进展 - 上述储能和充电桩项目均已进入运营期并开始产生收入 [1] - 截至2025年8月底相关业务累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较小 [1] - 当前业务规模尚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1]
建研设计(301167) - 关于参加2025年安徽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9-10 16:00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参加2025年安徽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2]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于9月15日15:00 - 17:00举行[2]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等参与[2] - 公司高管将在线与投资者就业绩等问题交流[2]
建研设计: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9:12
核聚变领域项目参与情况 - 公司曾承接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但该项目多年前已实施完毕且未对近年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近期联合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BEST设备水冷系统采购与集成项目 但各方尚未签订正式合同 未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申报的《聚变能实验装置氚包容负压通风系统技术路径研究》课题获安徽省住建厅批准立项 该项目系通风系统技术研究 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安徽省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 [1]
建研设计:数字化业务涵盖设计、造价、施工、运维全过程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9:12
数字化业务现状 - 数字化业务涵盖设计 造价 施工 运维全过程 应用场景包括BIM正向设计 设计算量一体化 BIM施工管理 BIM+数字孪生等 [1] - 数字化业务规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小 尚未达到5% [1] 技术研发进展 - 基于BIM+GIS建立桐城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CIM平台1.0版 属于科研课题 未对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1] - 将继续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数字化正向设计 数字孪生等领域研究 推进数智化发展 [1]
建研设计(301167) - 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并注销部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公告
2025-09-05 16:45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0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26.33元,募资总额5.266亿元,净额4.679316亿元[3] 账户变更 - 注销杭州银行合肥分行营业部和中国银行合肥政府广场支行专户[2][4] - 新开立中国光大银行合肥胜利路支行专户[7] 账户余额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光大银行专户余额9598.688282万元[7] - 2021年12月29日,民生银行专户余额10741.50万元,2025年8月27日为18353.943931万元[9][10] 资金用途 - 杭州银行和光大银行专户用于设计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项目[5][6][7] - 中国银行专户用于新兴业务拓展及设计能力提升项目[5][6] 其他要点 - 2025年8月18日审议通过变更部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议案[1] - 协议修改、效力及备查文件相关规定[11][12]
建研设计(301167.SZ):过往承接过“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格隆汇· 2025-09-05 15:15
核聚变领域项目参与情况 - 公司过往承接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但该项目多年前实施完毕且未对近年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近期联合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BEST设备水冷系统采购与集成项目 但各方尚未签订正式合同且未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申报的《聚变能实验装置氚包容负压通风系统技术路径研究》课题获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立项 该项目系通风系统技术研究且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1]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安徽省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 [1]
建研设计:过往承接过“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2:44
可控核聚变领域项目参与情况 - 公司过往承接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但项目已于多年前实施完毕且对近年经营业绩无影响 [1] - 近期联合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BEST设备水冷系统采购与集成项目 但各方尚未签订正式合同 未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申报的《聚变能实验装置氚包容负压通风系统技术路径研究》课题获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立项 该项目系通风系统技术研究 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安徽省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