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姆研究(LRCX)
icon
搜索文档
Can Advanced Packaging Boost Systems Sales at Lam Research in FY26?
ZACKS· 2025-09-09 22:36
先进封装业务增长 - 公司视先进封装为2026财年系统部门销售主要增长动力 在2024日历年先进封装相关收入突破10亿美元[1] - 先进封装收入预计在2025年增长两倍至超过30亿美元 将显著推动2026财年系统部门收入[5] - 系统部门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8.8%至114.9亿美元 受AI工作负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推动[2][11]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从2.5D向3D系统级芯片架构转型 高带宽内存堆叠从8层向12层甚至16层发展[3] - 先进封装需要更精确的硅通孔和先进互连技术 高度依赖公司的刻蚀和沉积工艺技术[3] - 每代先进封装技术升级既需要改造现有设备也需要采购新工具 创造持续性业务机会[4] 市场竞争格局 - 应用材料公司在沉积和刻蚀技术领域直接竞争 提供新材料和封装解决方案应对HBM复杂性[6][7] - KLA公司通过工艺控制和检测工具参与竞争 其设备对确保封装良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6][8] - 两家竞争对手在高带宽内存应用扩展过程中都具备独特优势[6]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45.4% 超越行业26.9%的涨幅[9] - 远期市盈率23.38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5.98倍[12] - 2026财年系统部门收入共识预期为125.7亿美元 预计同比增长9.3%[5] 盈利预期 - 2026财年盈利预计同比增长6.8% 2027财年预计增长9.2%[15] - 最近30天内2026和2027财年盈利预期均获上修[15] - 当前季度(2025年9月)每股收益预期1.21美元 较90天前大幅上调[16]
These 3 Dividend Stocks Just Raised Their Payouts. Are They Buys Here?
Yahoo Finance· 2025-09-09 07:3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季度 公司营收51.7亿美元 毛利率50.1% 均高于上一季度[1] - 季度净利润增至17.2亿美元 摊薄后每股收益1.35美元 较上季度1.03美元显著提升[1] - 下季度营收指引约52亿美元 每股收益预期1.20美元 显示核心业务持续走强[1]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跃升13%至2.71亿美元 调整后营业利润2.73亿美元[11] - 每股收益大幅增至2.99美元 去年同期为2.22美元[11] - 第三季度销售额7.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调整后每股收益跃升13%至2.73美元[17] - 净利润达1.26亿美元 摊薄后每股收益2.22美元[17] 股息政策 - 提供0.94%股息收益率 连续11年提高股息 派息率23.38%表明可持续性[2] - 季度股息从0.23美元增至0.26美元 将于2025年10月15日支付[6] - 季度派息增至每股0.82美元 较先前0.80美元提高0.02美元 2025年10月1日支付[5] - 季度股息提高5%至0.82美元 标志连续第62年增长 2025年9月25日支付[5] - 提供2.5%股息收益率 连续15年增加股息 派息率低于28%[10] - 提供1.04%股息收益率 连续63年增加股息 派息率低于30%[16] 估值水平 - 远期市盈率21.97倍 略低于科技行业平均22.92倍 显示相对同业估值合理[2] - 远期市盈率11.31倍 显著低于消费品行业平均16.35倍 可能存在低估[10] - 远期市盈率21.96倍 略高于工业部门平均20.63倍 反映稳定股息增长的适度溢价[16] 股价表现 -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34.72% 2025年迄今强劲上涨41% 反映对尖端芯片需求信心增强[3] - 过去一年股价下跌5.17% 今年迄今下跌7% 反映市场面临挑战[9] - 过去一年股价下跌8.85% 但今年迄今上涨7.42% 显示早期下跌后有所复苏[15] 业务发展 - 推出采用钼材料的ALTUS Halo工具用于先进芯片生产 已获领先芯片制造商测试[7] - 投资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公司Zettabyte 聚焦支持增长中的AI市场[7] - 扩大与Univar Solutions合作 在比荷卢地区分销植物基和清洁标签成分[12] - 投资5000万美元扩大Cedar Rapids设施 提高用于包装和造纸的特种淀粉产量[12] - 电子解决方案部门推出面板级封装技术 助力半导体制造良率超99%[18] - 医疗部门出售部分合同制造产品线 专注于高价值专有医疗组件[18] 分析师观点 - 32位分析师给予"适度买入"共识评级 平均目标价112.50美元暗示10.4%上行空间[8] - 6位分析师给予"适度买入"共识评级 平均目标价150.40美元暗示17%上行空间[13] - 11位分析师全部给予"适度买入"共识评级 平均目标价256.44美元暗示15%上行空间[19] 行业地位 - 半导体设备行业重要力量 为智能手机到AI数据中心提供先进芯片制造工具[3] - 全球配料公司 为食品饮料和工业应用供应甜味剂淀粉和蛋白质等产品[9] - 全球科技公司 为电子制造医疗设备和工业应用设计精密系统设备[14] 现金流与资本配置 - 将180%净利润转化为自由现金流 反映运营效率卓越[17] - 董事会批准新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显示对未来增长信心[17] - 将全年盈利预测上调至11.25-11.75美元区间 显示业绩信心[11]
芯片设备大厂,营收大增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7 10:06
行业收入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五大晶圆厂设备制造商收入同比增长20%,主要受尖端工艺、HBM及先进封装需求驱动,中国成熟节点投资亦有贡献 [1] - 同期晶圆代工收入占比66%,内存占比34%,但内存收入环比下降13%,因消费电子市场疲软拖累DRAM和NAND设备销售 [1] - 2025年上半年ASML、Lam Research和KLA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29%和26%,东京电子因服务收入强劲增长12%,应用材料增长7% [1] - 上半年净收入同比增长21%,系统收入增22%,服务收入增20%,主因客户升级、自动化及设备智能解决方案应用 [3] 技术驱动与市场展望 - 蚀刻、沉积、光刻及工艺控制工具发布将支持代工/逻辑与内存客户技术路线图,先进封装及FinFET向GAAFET过渡助推2025年下半年增长 [3] - 2025年全球WFE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0%,五大厂商增速超越整体市场,因代工/逻辑、DRAM及NAND领域关键技术变革 [3] - 美国暂缓对华半导体设备关税上调短期缓解需求压力,但长期战略脱钩风险仍存 [3] 战略多元化趋势 - 设备制造商优先推进全球业务多元化,以减少关税和出口管制负面影响,并加速先进封装解决方案出货 [4] - 厂商投资近客户供应链设施以最小化关税冲击,虽短期盈利影响有限,但为长期全球增长奠定基础 [5] - 印度成为战略替代市场,已宣布超100亿美元晶圆厂和OSAT投资,政府批准10家晶圆厂并提供约100亿美元补贴 [6] 印度市场机遇 - 短期(1-2年)印度市场通过研发合作、试点项目及初期设备销售贡献增量收入 [6] - 中长期(3-5年)随本地生态成熟,设备销售及服务收入将显著增长,覆盖沉积、蚀刻、清洁、检测等多类工具 [6][7] - 印度从基础封装向高价值扇出、2.5D/3D及芯片级封装转型,推动设备商扩大技术组合与生态合作 [9][10] - 印度研发中心扩张助力全球创新,涉及AI驱动工艺控制、智能工厂及供应链本地化等领域 [9][10] 先进封装增长引擎 - 先进封装成为行业战略重点,弥补传统工艺缩放放缓,推动性能、功耗及集成度创新 [8] - 代工厂、IDM和OSAT将先进封装作为核心竞争领域,通过系统级创新提升良率并降低成本 [8] - 设备商通过材料工程、集成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布局端到端先进封装流程,强化代工与OSAT协同优化 [9] 厂商战略布局 - 应用材料聚焦材料沉积、CMP及封装集成平台,在印度扩大研发以加速产品开发并优化供应链 [9] - Lam Research专注GAAFET原子级处理及智能工厂自动化,在印度设立AI中心并本地化供应链 [9] - 东京电子强化后端工具生态及先进封装,在印度建立全球服务中心支持新兴晶圆厂 [9] - KLA推动前后端AI驱动工艺控制与良率优化,在印度扩展远程诊断及AI故障分析服务 [9]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LRCX) Presents At Citi's 2025 Global 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9-04 01:07
会议背景 - Citi Global TMT会议上Lam Research公司高管参与问答环节 [1] - 公司首席财务官Doug Bettinger和执行副总裁Ram Ganesh出席交流 [1] - 半导体资本设备及专业半导体分析师Atif Malik主持会议 [1] 参会人员 - Atif Malik担任花旗半导体设备及专业半导体分析师 [1] - 覆盖领域包括美国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及网络设备类股票 [1] - Lam Research公司由首席财务官Doug Bettinger代表参与会议 [1][2]
Lam Research (LRCX)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3 21: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半导体设备 公司为Lam Research 专注于蚀刻和沉积设备[1][5][7]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Halo金属化工具 Akara导体蚀刻工具 Vantex电介质蚀刻工具[9]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驱动因素与市场展望** - 晶圆厂设备(WFE)市场规模预计为1050亿美元 下半年持平[6] - 蚀刻和沉积设备占WFE比例从当前低30%升至2028-2029年的高30%[8] - 公司目标占据该增长市场的50%份额[10] - 三大技术驱动:全环绕栅极(GAA)每10万片晶圆产能带来10亿美元市场 先进封装 背面供电(明年起量)[7][20] **2 各细分领域表现** *内存领域* - NAND投资远未达201亿美元峰值 未来几年转换相关支出约400亿美元[26][28] - 公司在转换支出中占比约2/3[27] *代工领域* - 代工占系统销售额52%(2022年底为50%) 主因GAA和先进封装需求[22] - 在中国成熟制程代工市场份额提升[21][22] *先进封装* - 业务从去年10亿美元增至今年超30亿美元(含GAA)[31] - 占WFE比例从1%升至6% 驱动因素为HBM堆叠(8-16颗)和CoWoS封装[30][31][32] **3 财务与运营** - 毛利率从46%(2022年底)提升至50% 主因近客户制造策略[36][37] - 预计12月毛利率降至48% 因客户组合和关税影响[37][58] - 客户支持业务(CSBG)从预期下滑转为小幅增长 因设备利用率提升[45] - 干法光刻业务(Aether)未来五年累计收入机会达15亿美元 已获两家客户认证[50][51] **4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需求6月季度国际客户增长强劲 9月季度加强 12月季度预计回落[12][14][15] - 全年中国占支出比例大致持平[17] - 美国商务部撤销豁免后 需与客户共同申请许可证 预计获批[18] **5 资本分配与战略** - 承诺将85%自由现金流返还股东(股息+回购)[60] - 季度股息提高0.03美元/股(增幅13%)[60] - 6月季度启动加速股票回购 持续至9月季度[61]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制造布局覆盖美/亚/欧七地 可灵活调整应对关税[57] - 成熟制程逻辑芯片库存周期接近尾声 投资逐步恢复[56] - 领先制程客户的服务和备件需求更高[52]
Lam Research: Driving AI-Led Growth With Innovation And Resilient China Momentum
Seeking Alpha· 2025-09-03 19:31
分析师专业背景 - 拥有超过13年跨行业金融分析经验 覆盖汽车、工业和IT等多个领域[1] - 曾在福特和卡特彼勒财务部门工作 并管理过一家市值约25亿美元的上市IT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和战略财务[1] - 早期担任股票研究分析师 在市场分析、估值模型和投资策略方面具备深厚专业积累[1] 核心能力优势 - 擅长将公司战略与行业特定知识相结合 深入理解业务增长驱动因素[1] - 具备跨行业财务分析能力 能够建立有效的估值模型和投资策略框架[1] 披露声明 - 分析师未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期权或类似衍生品头寸[2] - 未来72小时内无任何相关头寸建立计划[2] - 文章内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外任何形式的报酬[2]
奥本海默:动量因子短期回调提供买入良机 看好工业、金融及科技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2:07
核心观点 - 近期动量因子表现不佳被视为看涨的自上而下信号 是买入高动量股票的机会 [1] - 动量因子在晚期周期中仍具有吸引力 未来几个月应继续表现出色 [1] 行业动量表现 - 工业 金融和科技行业在动量排名中表现出最高行业得分 [1] - 医疗保健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能源行业动量排名最低 [1] - 资本货物 航空航天和国防 建筑以及工程和电气设备重新确立动量得分地位 [1] 银行业动量分化 - 大型银行和经纪商相对于保险公司持有优先地位 [1] - 区域性银行因小盘股复苏而有所上涨 [1] 半导体与科技板块 - 半导体板块已扩大到选定的超大市值股票之外 [2] - 等权重行业突破标志着有意义的强势 [2] 高动量推荐股票 - 资本货物领域:通用动力公司 派克汉尼汾公司 联合租赁公司 赛莱默公司 [1] - 银行业:美国银行 花旗集团 摩根大通公司 摩根士丹利 [2] - 半导体领域:科天公司 拉姆研究公司 万代半导体公司 恩智浦半导体公司 [2]
美股异动|政策冲击与评级下调双重发力拉姆研究股价连跌6.78%创年内新低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02
股价表现 - 拉姆研究股价在9月2日下跌3.12% 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6.78% 股价跌至2025年8月以来最低点 [1] 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于9月1日宣布收紧对华芯片设备出口禁令 取消对三星和SK海力士的豁免资格 [1] - 新禁令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潜力产生直接影响 未来在华业务增长可能面临挑战 [1] 分析师评级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评级下调至低配 目标价从94美元下调至92美元 [1] - 评级调整反映对公司2026财年业绩展望的谨慎态度 担忧收入增长放缓 [1] 市场反应 - 股价下跌是外部政策变化和内部预期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2] - 公司长期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仍值得关注 [2]
Why Lam Research Stock Crumbled by 3%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9-03 07:19
股票评级下调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Shane Brett将Lam Research评级从持有下调至卖出 目标股价从94美元降至92美元 [2] - 股价在周二下跌3% 表现显著差于标普500指数0.7%的跌幅 [1] 业务增长担忧 - 中国市场占有率增长面临挑战 难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5] - NAND内存业务前景黯淡 尽管过去增长强劲但终端市场潜力不足 [5] - 公司可能无法将超预期表现延续至2026年 [4] 基本面评估 - 公司管理层和业务基本面未被认为存在重大缺陷 [6] - 主要担忧集中于客户基础和NAND细分市场前景恶化 [6] - 公司自去年起因超预期的运营和财务表现成为投资者青睐标的 [4]
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中国晶圆厂设备是把双刃剑
2025-09-01 00:21
**全球半导体资本设备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研究覆盖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WFE)市场及主要设备供应商[1] * 重点公司包括美国应用材料(AMAT)、泛林集团(LRCX)、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TEL)、Screen、Kokusai、Lasertec、迪斯科(DISCO)、爱德万测试(Advantest)[5][7] * 中国半导体设备商北方华创(NAURA)、中微公司(AMEC)、拓荆科技(Piotech)[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WFE市场预测调整** * 2025年全球WFE支出预测上调至1140亿美元(原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6%(原+2%)[2][17] * 2026年WFE预测上调至1200亿美元(原1190亿美元),同比增长5%(原+7%)[2][17] * 2027年WFE预计1150亿美元,同比下滑3%,主因中国先进逻辑投资正常化[2][17] * 中国WFE 2025年预计同比-5%(原-13%),2026年持平(原+5%),2027年同比-19%[2][17][21] * 非中国WFE 2025年同比+13%(原+14%),2026年+8%,2027年+5%[2][17] **细分市场动态** * 逻辑/晶圆代工WFE 2025年上调至710亿美元(原660亿美元),同比+7%(原-7%),主因中国晶圆代工支出超预期及三星/台积电资本支出增加[3][17] * DRAM WFE 2025年下调至290亿美元(原310亿美元),同比+6%(原+13%),主因中国支出放缓及HBM生产良率提升[3][17] * NAND WFE 2025年微调至90亿美元(原91亿美元),同比+50%(原+52%),仍远低于2021/22年峰值200亿美元[17][32] **中国市场需求** * DeepSeek加速中国AI芯片产能扩张,推动先进逻辑投资[6][37] * 成熟逻辑产能扩张持续且超预期,支撑本地设备商订单[6][37] * 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预计同比-12%(原-23%),主要设备商中国收入占比指引趋稳[39][42] **公司评级与估值** * AMAT(跑赢大盘,目标价195美元):受益先进制程需求、服务业务增长及资本回报,估值仅17.8倍远期市盈率[4][41][49] * LRCX(跑赢大盘,目标价105美元):受益NAND升级周期,估值22.6倍远期市盈率[4][41][47] * TEL(跑赢大盘,目标价29,400日元):预计随DRAM扩张收复中国份额,日元贬值提升竞争力[5][9] * Kokusai(跑赢大盘,目标价3,570日元):批量ALD设备领先,但22%收入复合增长率指引过高[5][10] * Screen(同步大盘,目标价12,000日元):清洗设备竞争激烈,中国收入下降拖累利润率[5][11] * Lasertec(跑输大盘,目标价10,900日元):收入增长放缓至5%,KLA切入actinic检测构成威胁[5][12] * 中国设备商NAURA(目标价400元)、AMEC(目标价300元)、Piotech(目标价280元)均获跑赢大盘评级,受益国产替代及份额提升[6][14][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日本设备商短期受中国需求拖累,但长期地位稳固且估值低廉[5][60] * ASML因先进逻辑资本支出改善而更受看好,但中国问题及光刻强度抑制乐观情绪[5] * 中国设备商2025年订单指引强劲:NAURA订单470-490亿元,AMEC收入及订单均增30%+,Piotech收入存在上行风险[71][73][76]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全球WFE市场2024年基数约1080亿美元[19] * 中国WFE 2024年同比增长55%,2023年同比增长39%[22] * 非中国WFE 2024年同比增长8%[27] * 内存WFE中DRAM占比显著高于NAND(2025年DRAM 290亿 vs NAND 90亿)[32] * 逻辑/晶圆代工WFE规模远超内存(2025年710亿 vs 内存合计380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