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医美行业动态点评:双十一落下帷幕,港股美妆名列前茅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2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研报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双十一大促期间综合电商平台与直播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综合电商平台同比增长20.1%直播电商同比增长54.6%按品类划分综合电商平台(含点淘)中个护美妆销售额达963亿元同比增长22.5%在10个品类中排第四 [2] - 国货品牌在本次双十一继续保持热度产品聚焦从面膜向保湿水面霜类目扩展热门单品包括珀莱雅早C晚A双抗精华3.0红宝石面霜3.0以及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美妆产品还联合多种IP打造限量联名产品 [2] - 珀莱雅在天猫抖音京东国货美妆成交金额均排第一 [3] - 建议关注巨子生物和上美股份巨子生物旗舰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线上全渠道全周期GMV分别同比增长80%+和150%+上美股份韩束销售总额同比增长超44%成交人数同比增长超42%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分析 - 双十一大促期间美妆销售情况良好综合电商与直播电商销售额增长明显个护美妆销售额在综合电商平台(含点淘)中有增长且排名前列国货品牌热度持续产品类目有所扩展并通过联名吸引消费者珀莱雅在多平台国货美妆成交金额居首巨子生物和上美股份表现值得关注 [2][3][4] 相关港股股份 - 巨子生物旗舰品牌业绩增长可复美在多个榜单排名前列新产品也有较好成绩上美股份韩束销售总额和成交人数增长新品销售情况佳旗下安敏优销售总额增长超154% [4]
携程集团-S:3季度净利润超预期;看好2025年稳健增长前景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2 0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季度净利润超预期,看好2025年稳健增长前景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净利润超预期 - 3Q24净收入159亿元,同比/环比增16%/24%,略超预期1%/2% [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59.6亿元,同比增22%,较预期高40%/25% [2] 业务分部亮点 - 住宿预订:国内酒店ADR同比降幅收窄至低个位数,供给同比增约7% [1][2] - 交通票务:收入增速较前两个季度明显加速 [2] - 旅游度假收入15.6亿元,同比/环比增17%/52%,恢复至3Q19的95% [2] - 商旅管理收入6.6亿元,同比/环比增11%/4% [2] 国际业务维持高增速 - 出境酒店及机票预订较2019年增超20% [1][3] - 国际OTA平台Trip.com的酒店及机票预订同比增超60%,亚太地区占比约70% [3] - 入境游酒店预订同比增100% [3]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16%,经调整净利润有望维持30%以上水平 [3] - 基于16倍2025年市盈率,上调目标价至571港元/73美元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 2022-2027年收入预测:20,055-77,150百万元,同比增长0%-12% [5] - 2022-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1,294-25,921百万元,调整后净利润率6.5%-33.6% [5] - 2022-2027年市盈率预测:NM-11.7倍,市销率15.1-3.9倍 [5] 财务预测更新 - 2023-2027年各季度收入及业务分部预测 [9] - 2022-2027年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预测 [17] - 2022-2027年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17]
吉利汽车:业绩超预期,对极氪与领克进行战略整合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2 08:19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9.0港元[4][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收1676.8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130.5亿元,同比增长358%。业绩增长与盈利改善得益于销量的稳步增长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看好吉利各大品牌在新技术的赋能下,不断升级迭代,带动销量与业绩增长[1][2][4] 业绩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收1676.8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130.5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603.8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92%。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3%,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1-10月公司累计销量171.6万辆,同比增长28.9%。已完成全年销量目标200万辆的85.8%,预计24年公司会超额完成销量目标,达到220万辆[2] 技术创新总结 - 正式推出雷神EM-i超级电混,搭载雷神EM-i的首款A级电混星舰7将在11月份上市。雷神EM-i技术实力出众,在燃油经济性、电驱效率、电混系统智能化能效管理方面表现优秀[3] 战略整合总结 - 吉利控股将向吉利汽车转让其所持有的11.3%极氪智能科技股份,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将增至约62.8%。同时,对领克汽车进行股权结构优化,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其余49%领克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整合之后,吉利汽车可减少在各细分市场的重复投入,并在多方面强化协同,从而利用其规模效益,致力在销量、收入、利润方面产生协同效应[3] 财务预测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393.44亿元、2887.45亿元、3386.9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21%、17%;净利润分别为15779亿元、13774亿元、1843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7%、-13%、34%;毛利率分别为15.5%、16.1%、16.5%;净利润率分别为6.6%、4.8%、5.4%[5]
腾讯控股:Q3利润超预期,后续增长有望持续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2 08:19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496.8港元,对应2024年/2025年预计PE分别为19.4x与17.7x,较最近收市价格有23.0%的涨幅[3][6] 报告核心观点 - 受益于游戏业务强势表现,以及微信商业化的顺利推进,公司的利润率水平预计将会持续保持高位[3] 业务经营数据 总体经营数据 - 2024财年Q3财季,期间收入同比增长8%至1671.9亿元,综合毛利率企稳53%水平,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598.1亿同比增长33%[1] 业务矩阵数据 - 2024Q3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3.82亿,同比增加3%;QQ的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62亿,同比增加0.7%;小程序交易生态活跃,2024Q3的交易额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十几个百分点[2][8][9] 游戏业务数据 - 2024Q3,网络游戏业务收入为51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4%至373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45亿元,同比增长9%创季度新高[2][11] 广告业务数据 - Q3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299.9亿元;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为530.9亿元,同比增长2%[3][16]
联想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增长迅猛,人工智能成关键驱动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2 08:1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 [4] - 6 个月目标价:11.0 港元 [4] - 当前股价(2024-11-15):9.17 港元 [4] - 总市值:113,750.7 百万港元 [4] - 流通市值:113,750.7 百万港元 [4] - 总股本:12,404.7 百万 [4] - 流通股本:12,404.7 百万 [4] - 12 个月股价区间:7.7 港元至 11.7 港元 [4] 核心观点 - 联想集团 2024/25 Q2 总收入为 17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 [1] - 归母净利润为 3.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 1.8 个百分点至 15.7%,主要受低毛利率的 ISG 业务收入增长影响 [1] - 三大业务板块(IDG、ISG、SSG)均实现增长,分别增长 17.4%、65.1% 和 12.9% [5] - 人工智能成为关键驱动因素,推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 [5] 业务板块分析 智能设备业务(IDG) - IDG 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 17.4% [5] - PC 出货量同比增长 3 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接近 24% [5] - PC 收入同比上升两位数,主要得益于平均售价提升 [5] -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营业额分别增长 43% 和 19% [5] - 尽管毛利率有所下行,运营利润率仍保持在 7.3 个百分点 [5]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ISG) - ISG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5%,连续第二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5] - 云基础设施业务推动增长,海神液冷服务器营业额增长超过 48% [5] - 运营亏损持续收窄,预计下半财年订单将陆续落地,明年上半财年有望扭亏 [5] 方案服务业务(SSG) - SSG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3%,达到 21.6 亿美元 [5] - 连续第 14 个季度录得双位数增长 [5] - 尽管收入占比仅 12%,但贡献了集团 32% 的运营利润 [5] - 未来三年,全球 IT 服务市场预计将保持双位数增长,人工智能服务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5]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4/25 财年和 2025/26 财年净利润分别为 12.5 亿美元和 14.7 亿美元 [5] - 按 2024/2025E 预计市盈率 14.0x,给予公司 11.0 港元的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 20.0% 的涨幅 [5] 股东结构 -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33.0% [4] - 杨元庆持股 6.1% [4] -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持股 5.0% [4] - 其他股东持股 55.9% [4]
龙源电力:风资源改善,收购控股股东优质新能源资产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1 11:02
投资评级 - 未有投资评级 [3] 核心观点 - 龙源电力2024年前3季度业绩较上半年边际改善,3季度净利润增长29.9%,增速环比上半年大幅改善,扣除非经常损益,3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仍超过10%,3季度公司利润边际改善趋势明显;公司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及处置火电资产;Q3发电量同比提升,10月风电发电量维持提升趋势;公司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发电资产;目前龙源电力2025年估值约为7倍PE,公司积极把握风电建设窗口期,并有国家能源集团资产注入预期,估值有提升空间 [9][10] 公司概况 基本信息 - 总市值(百万港元)119,577,H股市值(百万港元)22,363,总股本(百万股)8,360,H股股本(百万股)3,318,12个月低/高(港元)4.42/8.29,平均成交(百万港元)283.42,股价2024-11-20为6.79港元 [6] - 股东结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占58.72%,其他占41.28% [7] 经营数据 - 2024年3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减少9.8%至74.7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同比增加13.3%至28.9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9%至16.5亿元;1-3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减少6.4%至263.5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同比减少10%至100.4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1.4%至56.7亿元 [10] - 至9月30日,公司控股装机为37GW,其中风电控股装机为28.4GW,火电控股装机为660MW,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为8GW;1-9月,公司新增投产控股装机量2.7GW,其中风电626MW,光伏2GW;公司已完成江阴苏龙热电公司产权转让,控股火电装机减少1215MW,光伏26MW;公司目前控股火电660MW [10] - 1-3季度,公司发电量同比增2.4%至56846.6吉瓦时,受风资源影响,风电发电量同比降1.8%至43861.5吉瓦时;单看3季度,公司发电量同比增6.4%至16764.7吉瓦时,发电发电量同比增6.2%至12276.9吉瓦时;3季度风资源环比改善,公司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0月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8.2%至5897吉瓦时,其中风电同比增长24.35%至5245吉瓦时,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比增67.7%至652.8吉瓦时;1-10月公司累计发电量同比增2.9%至62743.9吉瓦时 [10] 收购资产 - 公司公告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藤县能源发展、甘肃风电、武威新能源等八家新能源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为2.03GW,其中已投运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45GW,在建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为0.58GW;包括风电装机1.75GW及光伏装机0.28GW;项目收购对价为16.9亿元人民币 [10] 行业 - 行业为新能源电力行业 [2]
同程旅行:核心OTA利润率提升显著;上调目标价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1 10:45
报告投资评级 - 评级:买入[7] - 目标价:22.5港元[7]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OTA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带动公司整体净利润超预期[2] - 用户花费增长及整体变现能力提升趋势有望延续[3] 报告各部分总结 经营数据亮点 - 住宿预订:ADR同比降幅<5%,整体间夜量在高基数下维持同比增长,15天交叉销售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12%[3] - 交通票务: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20%,增值服务需求增长[3] - 国际业务: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超110%,酒店间夜量同比增超130%[3]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4季度核心OTA收入同比增21%,预计度假业务季节性环比回落至5.6亿元,维持全年收入预测[4] - 展望2025年,预计核心OTA收入增18%,预计经调整净利润率同比提升至17%[4] - 将估值基准调整至2025年,给予14倍2025年市盈率,上调目标价至22.5港元(前值:18.8港元),较现价有27%的涨幅,维持"买入"评级[4]
小米集团-W:汽车业务加速增长,Q3业绩表现超预期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0 20:38
报告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Q3小米集团总收入达925.1亿元,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并略超市场预期。各业务板块均录得稳健增长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智能手机与IoT - 2024Q3智能手机录得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9%,出货量4310万台,同比增长3.1%,ASP每部1102.2元,同比增长10.6%,在中国大陆地区出货量排名上升至第四,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14.7%,连续3个季度实现市占率提升。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达20.1%,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智能手机毛利率由于内存价格上涨和产品发布周期影响,环比机继续下滑至11.7%。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26.3%,毛利率达20.8%,创历史新高,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2] 互联网业务 - 2024Q3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8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1%,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3%至人民币27亿元,占比为32.5%,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2024年9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685.8百万,同比增长10.1%。互联网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至77.5%,利润率依旧高企 [2] 汽车业务 - Q3 SU7系列交付新车达39,790辆,产能持续爬坡,于2024年11月13日实现累计生产100,000辆新车的目标。2024年10月单月新车交付量突破20,000辆。Q3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97亿元,分部毛利率为17.1%,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亏损幅度依旧可控 [2]
IPO点评:顺丰控股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0 20: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综合考虑给予此次IPO评分5.6分,建议投资者申购[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顺丰控股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全球202个国家及地区,拥有亚洲最大航空货运机队和全球最大的陆运车队,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中国物流业务等[1] - 全球物流市场规模大,第三方物流渗透率逐步提升,直营模式以及综合物流的优势会引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物流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公司未来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2] - 公司拥有完善的独立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可实现盈利提升、降本增效以及加快海外市场发展[3] 公司相关总结 公司概览 - 顺丰控股是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服务涵盖多种物流服务,为不同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1] - 在2021/2022/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072/2675/25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7%;实现归母净利润47.4/6.3/8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1] - 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99架货运飞机,186,000辆车辆[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2023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5.24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规模将会达到6.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2%,其中亚洲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同期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仅为4.4%[2] - 按2023年收入计算全球前五大物流服务供应商市占率仅为6.2%,公司排名第四;在中国市场,公司市占率为2.6%,在国内及海外市场均呈现市场高度分散的市场格局,公司在各主要物流细分市场占有率不同[2] 优势及机遇 - 公司拥有完善的独立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市场份额[3] - 通过数字智能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3] - 加快海外市场布局[3] 投资建议 - 公司此次IPO发行价为32.3 - 36.3港元/股,总发行金额为54.91 - 61.71亿港元,发行后预计总市值为1610.54 - 1809.99亿港元,发行基石投资者有多家国内外机构参与,合计申购占比27.30%,公司已在A股上市,招股价较A股折价约为25%,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PE(TTM)为14.93 - 16.78,估值合理[3]
巨子生物:双11再创佳绩,首个发酵人参粉领域团队标准发布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0 19:22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58.5港元[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双11再创辉煌,可复美和可丽金GMV分别同比增长80%+和150%+,夯实行业龙头地位,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50.6亿元/68.4亿元/85.9亿元,对应增幅43.7%/35.0%/2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24.4亿元/28.7亿元,对应增幅32.4%/26.9%/17.7%,对应PE分别为24.0x/18.9x/16.1x,维持“买入”评级[5][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总市值512.57亿港元,总股本10.28亿股,12个月低/高为29.3/56.85港元,平均成交215.52百万港元,股东结构为创始人夫妇57%,其他43%[3][4] 双11业绩 - 可复美线上全渠道全周期GMV同比增长80%+,分平台来看,在天猫,GMV同比增长50%+;在抖音,GMV同比增长100%+;在京东,GMV同比增长200%+;在唯品会,GMV同比增长100%+。明星大单品胶原棒获抖音液态精华类目TOP1并蝉联天猫面部精华类目、液态精华类目、修复精华热卖榜TOP1。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蝉联天猫伤口敷料类目、医用敷料热卖榜、京东医用美护类目TOP1。携手Swisse推出限定款联名礼盒,曝光量高达400+万次。另外,可复美全系列妆品登陆中国香港万宁,进军香港市场,拓展业务版图[8] - 可丽金线上全渠道全周期GMV同比增长150%+,分平台来看,在天猫,GMV同比增长100%+;在抖音,GMV同比增长500%+;在京东,GMV同比增长200%+;在唯品会,GMV同比增长100%+。新品胶卷系列热卖,胶卷面霜荣登抖音滋养面霜爆款榜TOP1,胶卷眼霜获抖音精华眼霜超值爆款榜国货TOP2。胶原大膜王获天猫涂抹面膜热卖榜TOP1、抖音免洗面膜人气榜TOP1[9] 行业标准 - 巨子生物主导制定的《发酵人参粉》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此前在重组胶原蛋白、人参皂苷等领域,已参与起草1项行业标准,牵头制定5项团体标准,填补领域空白[6][10] 财务及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50.6亿元/68.4亿元/85.9亿元,对应增幅43.7%/35.0%/2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24.4亿元/28.7亿元,对应增幅32.4%/26.9%/17.7%,对应PE分别为24.0x/18.9x/16.1x[10][11] - FY2023A - FY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3,524、5,064、6,839、8,592(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49.0%、43.7%、35.0%、2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2、1,922、2,440、2,872(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44.9%、32.4%、26.9%、17.7%;毛利率分别为83.6%、82.0%、81.1%、80.2%;每股盈利分别为1.49、1.93、2.45、2.89(元);市盈率分别为31.2、24.0、18.9、16.1(x)[11] 股价表现 - 2024 - 11 - 18股价为49.85港元,6个月目标价58.5港元,相对收益一个月为2.14%、三个月为12.12%、十二个月为34.89%;绝对收益一个月为 - 3.76%、三个月为23.54%、十二个月为47.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