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维昇药业-BIPO点评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6 2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IPO 专用评分 "5.3"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昇药业是处于研发后期、产品接近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特定内分泌疾病治疗方案 拥有一款核心产品及两款其他在研候选药物 均由合作伙伴及控股股东之一 Ascendis Pharma 授权引入[1] - 公司尚无商业化产品且未盈利 2022 - 2024 年 9 月 30 日其他收入分别为 576.4 万元、1,135.6 万元和 864.7 万元 亏损总额分别为 2.9 亿元、2.5 亿元和 1.3 亿元[2] - 中国人生长激素市场规模增长显著 2018 - 2023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23.9% 预计 2030 年将达 286 亿元 2023 -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13.7% 成长驱动力包括治疗需求增加、治疗方案涌现、对疾病认识提高及患者负担能力增强[3] - 公司有竞争优势 研发后期管线确定性高 隆培促生长素 BLA 申报已获受理 其他在研产品有序推进 拥有一流管理团队且获股东和投资者支持[4] - 发行所得款约 84.0%用于核心产品 BLA 注册及商业化 7.6%用于帕罗培特立帕肽相关工作 1.8%用于那韦培肽相关工作 6.6%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5] - 五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 7,200 万美元[6] - 本次 IPO 招股价 68.4 - 75.3 港元 对应上市市值 77.0 - 84.7 亿港元 对比行业龙头 A 股长春高新估值相对偏高[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览 - 维昇药业是专注特定内分泌疾病治疗方案的生物制药公司 有一款核心产品及两款其他在研候选药物 均由 Ascendis Pharma 授权引入[1] 财务状况 - 截至目前无商业化产品未盈利 2022 - 2024 年 9 月 30 日其他收入分别为 576.4 万元、1,135.6 万元和 864.7 万元 亏损总额分别为 2.9 亿元、2.5 亿元和 1.3 亿元[2] 行业状况及前景 - 中国人生长激素市场规模 2018 - 2023 年从 40 亿元增至 116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 23.9% 预计 2030 年达 286 亿元 2023 -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 13.7% 成长驱动力为治疗需求增加、治疗方案涌现、对疾病认识提高及患者负担能力增强[3] 竞争优势 - 研发后期管线确定性高 隆培促生长素 BLA 申报已获受理 其他在研产品有序推进 拥有一流管理团队且获股东和投资者支持[4] 发行所得款用途 - 约 84.0%用于核心产品 BLA 注册及商业化 7.6%用于帕罗培特立帕肽相关工作 1.8%用于那韦培肽相关工作 6.6%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5] 基石投资者 - 五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 7,200 万美元[6] 投资建议 - IPO 招股价 68.4 - 75.3 港元 对应上市市值 77.0 - 84.7 亿港元 对比行业龙头 A 股长春高新估值相对偏高 给予 IPO 专用评分 "5.3" [7] IPO 点评 - 上市日期 2025/3/21 发行价范围 68.44 - 75.28 港元 发行股数绿鞋前 990 万股 总发行金额绿鞋前 6.78 - 7.45 亿港元 净集资金额绿鞋前 6.03 亿港元(以招股价中位数计) 发行后股本绿鞋前 11244 万股 绿鞋后 11393 万股 发行后市值绿鞋前 76.96 - 84.65 亿港元 绿鞋后 77.97 - 85.76 亿港元 备考每股有形资产净值 8.48 - 9.06 港元 备考市净率 8.07 - 8.31 倍[9]
力鸿检验:关键业务进行AI赋能,提质增效高速高质发展-20250315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5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3.18港元,对应2024/2025/2026年PE分别为16.5倍/12.5倍/9.4倍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力鸿检验在AI应用布局可提升业务效率,叠加海外业务亮眼,未来发展前景好 [1][3] - 自主研发“力鸿AI系统”,实现AI大模型与能源检测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增强盈利能力 [2] - 海外业务表现优异,营收占比提升,未来预计继续释放业绩弹性,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务数据 |指标|FY2022A|FY2023A|FY2024E|FY2025E|FY2026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千HKD)|944,014|1,118,514|1,368,108|1,667,055|2,049,958| |增长率(%)|15.3%|18.5%|22.3%|21.9%|23.0%| |归母净利润(千HKD)|69,397|80,048|89,045|120,230|162,879| |增长率(%)|16.9%|16.5%|11.2%|35.0%|35.5%| |毛利率(%)|43.4%|42.9%|41.8%|42.2%|42.6%| |净利润率(%)|7.4%|7.2%|6.5%|7.2%|7.9%| |ROE,平均(%)|22.9%|23.1%|21.5%|23.6%|25.7%| |每股盈利(元)|0.131|0.151|0.164|0.222|0.301| |每股净资产(元)|0.825|1.051|1.247|1.511|1.870| |市盈率(x)|10.90|9.47|8.70|6.44|4.76| |市净率(x)|1.73|1.36|1.15|0.95|0.76| |股息收益率(%)|3.13|3.53|3.84|5.19|7.03| [4] 财务报表预测 - 综合损益表:营业额、毛利、经营溢利等指标呈现增长趋势,销售成本、费用等也相应增加 [10] - 综合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有不同变化 [10] - 综合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净资产增长,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有相应变动 [11] 盈利能力及收益质量 - 毛利率、经营溢利率、净利率等指标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保持较好水平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资本支出/折旧和摊销等指标反映公司经营和投资情况 [11] 营运能力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相对稳定 [11] - 总资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反映公司营运效率提高 [11]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下降,权益乘数、产权比率降低,资本结构更稳健 [11] - 带息债务/全部投入资本%、净负债比率%等指标显示公司债务压力减小 [1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上升,偿债能力增强 [11] - EBITDA/流动负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等指标反映公司偿债保障程度提高 [11] 杜邦分析 - ROE受经营溢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有效税率等因素影响 [11] 公司动态分析 AI应用成果 - 力鸿检验公布AI技术应用阶段性成果和技术性突破,将在报检、作业、检测业务场景落地AI应用 [1] - 自主研发“力鸿AI系统”,部署智能电子报检员系统、AI标准化作业指导系统、实验室智能审核体系 [2] - 首创“业务语言解码器”技术、构建行业首个多模态知识图谱、开发动态风险预警演算法 [2]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H1大中华地区业务营收3.4亿港元,同比增长5.8%;海外地区业务营收2.7亿港币,同比大幅增长47.2% [3] - 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提升至47%,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开拓顺利,产能爬坡迅速 [3]
力鸿检验:关键业务进行AI赋能,提质增效高速高质发展-20250314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4 2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3.18 港元,对应 2024/2025/2026 年 PE 分别为 16.5 倍/12.5 倍/9.4 倍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报检、作业、检测三大业务场景进行 AI 应用落地,依靠“力鸿 AI 系统”赋能业务全链条,提升业务效率,叠加海外业务亮眼,上调目标价并维持“买入”评级 [1] - 部署“力鸿 AI 系统”,实现 AI 大模型与能源检测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供多样客制化服务,增强盈利能力 [2] - 2024 年 H1 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47.2%,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47%,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进展顺利,看好未来海外发展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务数据 - 销售收入:2022 - 2026 年分别为 944,014 千港元、1,118,514 千港元、1,368,108 千港元、1,667,055 千港元、2,049,958 千港元,增长率分别为 15.3%、18.5%、22.3%、21.9%、23.0% [4] - 归母净利润:2022 - 2026 年分别为 69,397 千港元、80,048 千港元、89,045 千港元、120,230 千港元、162,879 千港元,增长率分别为 16.9%、16.5%、11.2%、35.0%、35.5% [4] - 毛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3.4%、42.9%、41.8%、42.2%、42.6% [4] 估值数据 - 市盈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0.90、9.47、8.70、6.44、4.76 [4] - 市净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73、1.36、1.15、0.95、0.76 [4] - 股息收益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3.13%、3.53%、3.84%、5.19%、7.03% [4] 公司动态分析 AI 应用成果 - 公司公布 AI 技术应用阶段性成果和突破,将在报检、作业、检测业务场景落地 AI 应用,用“力鸿 AI 系统”赋能业务 [1] - 部署智能电子报检员系统、AI 标准化作业指导系统、实验室智能审核体系,首创“业务语言解码器”技术等 [2]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 年 H1 大中华地区业务营收 3.4 亿港元,同比增长 5.8%;海外地区业务营收 2.7 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 47.2%,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47% [3] - 新加坡油品团队业务开拓顺利,产能爬坡迅速,为海外战略布局提供基础,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 [3] 附表:财务报表预测 综合损益表 - 营业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944,014 千港元、1,118,514 千港元、1,368,108 千港元、1,667,055 千港元、2,049,958 千港元 [10] - 销售成本:2022 - 2026 年分别为 -534,648 千港元、-638,384 千港元、-796,852 千港元、-963,643 千港元、-1,177,491 千港元 [10] - 毛利: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09,366 千港元、480,130 千港元、571,255 千港元、703,412 千港元、872,467 千港元 [10] 综合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76,365 千港元、175,109 千港元、266,644 千港元、282,620 千港元、378,829 千港元 [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7,045 千港元、-120,055 千港元、-58,359 千港元、-67,927 千港元、-71,856 千港元 [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 - 2026 年分别为 -36,972 千港元、-40,069 千港元、-95,814 千港元、-99,273 千港元、-116,465 千港元 [10] 综合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2022 - 2026 年分别为 760,088 千港元、894,535 千港元、994,065.30 千港元、1,173,824.58 千港元、1,426,465.32 千港元 [11] - 总负债: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73,063 千港元、325,257 千港元、300,382.57 千港元、315,281.01 千港元、348,351.98 千港元 [11] - 净资产: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87,025 千港元、569,278 千港元、693,682.73 千港元、858,543.57 千港元、1,078,113.34 千港元 [11] 盈利能力及收益质量 - 毛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43.4%、42.9%、41.8%、42.2%、42.6% [11] - 经营溢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4.8%、15.6%、13.2%、14.5%、15.8% [11] - EBITDA 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0.9%、21.3%、18.0%、18.5%、19.3% [11] 营运能力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22 - 2026 年分别为 59.4、62.2、60.3、60.2、60.2 [11] - 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8.4、27.3、28.0、28.0、26.3 [11] - 总资产周转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3、1.4、1.4、1.5、1.6 [11]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35.9%、36.4%、30.2%、26.9%、24.4% [11] - 权益乘数: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56、1.57、1.47、1.43、1.41 [11] - 产权比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0.56、0.57、0.44、0.39、0.34 [1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37、1.89、2.53、3.11、3.65 [11] - 速动比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35、1.88、2.52、3.10、3.64 [11] - EBITDA/流动负债: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09、0.86、0.98、1.16、1.32 [11] 杜邦分析 - ROE(平均,年化):2022 - 2026 年分别为 22.9%、23.1%、21.5%、23.6%、25.7% [11] - 经营溢利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4.8%、15.6%、13.2%、14.5%、15.8% [11] - 总资产周转率:2022 - 2026 年分别为 132.4%、135.2%、144.9%、153.8%、157.7% [11]
信义光能:期待2025边际改善-20250312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2 0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未有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信义光能业绩倒退,受光伏玻璃行业周期底部拖累,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2025年组件端需求好转、价格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回升,目前估值有提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信义光能收入同比下降9.3%至2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3.8%至10.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15.8%,净利率下降11.3个百分点至4.6%,因H2业绩亏损拟不派发末期股息 [1][2] 产能情况 - 2024年底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为总日熔量23200吨,2025年计划在国内复产4条日熔量为1000吨的产线,印尼两条生产线预期2026年Q1投产 [3] 市场需求与价格情况 - 2025年组件端需求好转,3月光伏玻璃价格提升,主流2.0mm产品行业均价提价1.75元/平米、提价15%,3.2mm产品行业均价提价2.5元/平米、提价12.5% [4] 投资建议 - 公司目前估值为2025年PE14.4倍,在港股光伏产业链企业中属较低,也是历史PE较低水平,有提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 [4] 股东结构 - 信义玻璃持股23.2%,董事权益持股26.5%,其他持股50.3% [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2.52%、绝对收益 -2.76%,三个月相对收益 -4.22%、绝对收益8.3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51.28%、绝对收益 -40.44% [10] 同业估值比较 - 报告列出港股、美股、A股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的市值、股价、市盈率、每股盈利增长、股息率、市净率、净负债比率、ROE、ROA等数据,并给出各板块平均及总平均数据 [17]
信义能源:业绩好于预期,维持稳定派息-20250311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1 15: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未有,维持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义能源业绩好于预期,维持高派息,虽受新能源行业限电及电价下滑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但项目储备充裕,多分布在电力需求较好区域,目前估值有提升空间 [1][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 7%至 24.4 亿元人民币,主要因 2023 年并购 636.5MW 及 2024 年并购 860MW 光伏电站发电收入贡献;净利润同比下降 12%至 7.9 亿元人民币,受新能源行业限电及市场化交易电价下滑影响,2024 年限电率达 5%,毛利率由 67.9%降至 65.6%,净利率由 39.5%降至 32.4% [2] - 拟派发末期股息 2.7 港仙/股,全年派息比率 49%,股息率约 5.1% [1][2][6] 项目情况 - 2024 年向母公司信义光能收购 7 个大型太阳能电站,装机容量合计 860MW;至 2024 年底,持有及运营 46 个大型太阳能电站,总计装机容量 4510.5MW [3] - 持有光伏电站中,平价项目装机容量为 2776.5MW,占比 61.6%;带补贴光伏电站项目总计 1734MW,约 1GW 进入第一批新能源合规清单,2024 年合计回收补贴 4.84 亿元人民币 [3] - 母公司信义光能持有 1.2GW 储备项目可供收购,其中 890MW 为平价项目,预期会在合适时间窗口收购 [3] 财务情况 - 目前以人民币计值贷款的比例提升至 80%,2024 年财务成本下降至 3.5%(2023 年全年为 6.1%,2024 年上半年平均为 4.7%),贷款置换涉及一次性税务成本 7500 万,预期 2025 年财务成本有明显降幅 [4] 未来展望 - 2025 年限电及电价下调影响有望好转,安徽电力需求增速快,2024 年社会用电量增速 11.9%,公司项目参与市场电力交易效果较好;湖北 2025 年政策微调,利好市场交易电价 [5] - 通过合资公司在马来西亚取得 100MW 光伏电站资源,预期年内动工,2026 年投运 [5] 投资建议 - 2025 年净利润预期为 9.4 亿元人民币,目前估值为 2025 年 PE8.1 倍,新能源发电项目储备充裕,在手项目以平价项目为主,主要分布在电力需求较好省份,目前估值有提升空间 [6] 股东结构 - 信义光能持股 51.6%,创办人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 21.5%,上海宁泉资产持股 8.0%,信义玻璃持股 5.5%,其他持股 13.4% [10]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 29.33%、绝对收益 24.05%,三个月相对收益 2.77%、绝对收益 15.29%,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25.62%、绝对收益 -14.78% [11] 同业估值比较 - 与港股上市发电企业相比,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2024 年市盈率 10.4 倍、2025 年预期 8.1 倍等 [14]
信义光能:期待2025边际改善-20250311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1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未有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信义光能业绩倒退,受光伏玻璃行业周期底部拖累,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2025年组件端需求好转、价格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回升,目前估值有提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信义光能收入同比下降9.3%至2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3.8%至10.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15.8%,净利率下降11.3个百分点至4.6%,因H2业绩亏损拟不派发末期股息 [1][2] 产能情况 - 2024年底信义光能光伏玻璃产能为总日熔量23200吨,2025年计划在国内复产4条日熔量为1000吨的产线,印尼两条生产线预期2026年Q1投产 [3] 市场需求与价格情况 - 2025年组件端需求好转,3月光伏玻璃价格提升,主流2.0mm产品行业均价提价1.75元/平米、提价15%,3.2mm产品行业均价提价2.5元/平米、提价12.5% [4] 投资建议 - 公司目前估值为2025年PE14.4倍,在港股光伏产业链企业中属较低,有提升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 [4] 股东结构 - 信义玻璃持股23.2%,董事权益持股26.5%,其他持股50.3% [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2.52%、绝对收益 -2.76%,三个月相对收益 -4.22%、绝对收益8.3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51.28%、绝对收益 -40.44% [10] 同业估值比较 - 报告列出港股、美股、A股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的市值、股价、市盈率、每股盈利增长、股息率、市净率、净负债比率、ROE、ROA等数据,并给出各板块平均及总平均数据 [17]
中烟香港:净利率持续提升-20250311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11 07: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29.2 港元,较当前股价有 19%上涨空间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烟香港 2024 年收入 13,074.2 百万港元,同比增长 10.5%;年内利润 902.8 百万港元,同比增长 30.4% [1]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净利润为 9.6/10.2/10.8 亿元,对应每 EPS 收益为 1.32/1.40/1.48 港元 [1][5] - 烟叶价格可能触顶回落,对进出口业务有压力,但卷烟出口、新烟出口和巴西业务将保持收入和利润率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情况 - 烟叶进口业务:2024 年营业收入 82.54 亿港元,同比增长 2.2%,毛利润 8.26 亿港元,同比增长 12.7%,毛利率 10.0%,同比提高 0.9pct;进口数量 111,980 吨,同比下降 4.5%,单位销售价格 73726 港元/吨,同比上涨 6.9% [2] - 卷烟出口业务:2024 年营业收入 15.74 亿港元,同比增长 30.2%,毛利润 2.77 亿港元,同比增长 69.1%,毛利率 17.6%,同比提高 4.0pct;销量 33.4 亿支,同比增长 19.1%,销售均价 9.42 港元/20 支,同比上涨 9.3% [3] - 烟叶类产品出口业务:2024 年营业收入 20.62 亿港元,同比增长 24.8%,毛利润 0.84 亿港元,同比增长 85.8%,毛利率 4.1%,同比提高 1.4pct;销量 83,487 吨,同比增长 18.4%,销售均价 24698 港元/吨,同比上涨 5.4% [3] - 新型烟草制品出口业务:2024 年营业收入 1.35 亿港元,同比增长 4.0%,毛利润 0.07 亿港元,同比增长 23.2%,毛利率 5.2%,同比提升 0.8pct;销量 7.6 亿支,同比增长 12.5%,销售均价 3.55 港元/20 支,同比下降 7.6% [4] - 巴西业务:2024 年营业收入 10.50 亿港元,同比增长 37.0%,毛利润 1.84 亿港元,同比增长 30.2%,毛利率 17.5%,同比降低 0.9pct;销量 31,627 吨,同比下降 2.4%,销售均价 33187 港元/吨,同比上涨 40.3% [4] 股息情况 - 公司派发期末股息,每股 0.31 港元,叠加中期股息,全年共发放每股股息 0.46 港元,派息率 37%,对应当前股价的股息率为 1.9% [4] 股东结构 - 截止 2024 - 6 - 30,中烟国际持股 72.3%,其他股东持股 27.7% [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 -23.26%,绝对收益 -7.28%;三个月相对收益 -28.02%,绝对收益 -6.05%;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116.18%,绝对收益 164.35% [9] 财务及估值摘要 |项目|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8,324|11,836|13,074|13,140|13,671|14,155| |增长率(%)|/|42.19%|10.46%|0.50%|4.04%|3.54%| |净利润(百万港元)|464|692|903|960|1,021|1,076| |增长率(%)|/|49.16%|30.39%|6.38%|6.32%|5.39%| |毛利率(%)|10.14%|9.19%|10.54%|11.21%|11.41%|11.57%| |净利润率(%)|5.58%|5.85%|6.91%|7.31%|7.47%|7.60%| |每股收益(港元)|0.54|0.87|1.23|1.32|1.40|1.48| |每股净资产(港元)|3.24|3.90|4.61|5.54|6.53|7.56| |市盈率|45.2|28.3|19.8|18.6|17.5|16.6| |市净率|7.6|6.3|5.3|4.4|3.8|3.2| |股息率|1.8%|3.3%|1.9%|2.0%|2.1%|2.2%| |净资产收益率(%)|21.99%|28.07%|30.69%|27.37%|24.48%|22.09%|[11] 财务报表预测 |项目|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主营业务收入(百万港元)|8,324|11,836|13,074|13,140|13,671|14,155| |YoY|/|42.2%|10.5%|0.5%|4.0%|3.5%| |营业成本(百万港元)|-7,480|-10,748|-11,697|-11,667|-12,111|-12,517| |毛利(百万港元)|844|1,088|1,378|1,473|1,560|1,638| |毛利率|10.1%|9.2%|10.5%|11.2%|11.4%|11.6%| |管理费用(百万港元)|-187|-153|-158|-210|-219|-226| |占收入比例|-2.2%|-1.3%|-1.2%|-1.6%|-1.6%|-1.6%| |财务费用(百万港元)|-85|-167|-224|-197|-205|-212| |占收入比例|-1.0%|-1.4%|-1.7%|-1.5%|-1.5%|-1.5%| |其他收入/支出(百万港元)|44|91|120|121|126|130| |占收入比例|0.5%|0.8%|0.9%|0.9%|0.9%|0.9%| |除税前溢利(百万港元)|616|859|1,116|1,187|1,262|1,330| |所得税(百万港元)|-151|-167|-213|-226|-241|-254| |所得税率|24.6%|19.4%|19.1%|19.1%|19.1%|19.1%|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权益)(百万港元)|464|692|903|960|1,021|1,076| |净利率|5.6%|5.8%|6.9%|7.3%|7.5%|7.6%|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港元)|89|94|49|49|51|53| |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权益)(百万港元)|375|599|854|911|970|1,023| |每股收益 (港元)|0.54|0.87|1.23|1.32|1.40|1.48| |市盈率 (倍)|45.2|28.3|19.8|18.6|17.5|16.6|[13] 估值分析 - 采用可比公司和 DCF 两种方法估值 [14] - 可比公司 2025 年预测 PE 平均值 23.2x,考虑公司特许经营地位和行业前景,给予 22x PE,2025 年预测 EPS 为 1.32 港元,对应股价测算为 29 港元 [14] - DCF 方式估算,给予 WACC 为 8.3%,长期增速 2%,合理市值为 203 亿港元,对应价格为 29.4 港元 [14] - 综合两种估值方法,认为公司目标价为 29.2 港元,较最新收盘价有 19%上涨空间 [14]
协合新能源:保持高比例派息,筹备新加坡第二上市-20250306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05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协合新能源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受建成出售电站交易周期影响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 [2][4]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24年全年派息维持2023年水平,派息比率超30%,股息率7% [4] - 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量持续增长,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超70%,海外市场有望获优质项目落地 [4] - 公司目前估值为2024年PE4.6倍,行业内较低,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 [2][4] - 2024年已投运电站出售50MW,较2023年的102MW大幅下降,资产出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 公司装机情况 - 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4.6GW,同比增加565MW,其中风电权益装机3732MW,光伏权益装机883MW,平价项目装机容量3189MW,占69.1% [2] - 在建项目1996MW,约1GW将在2025年完成投产,全年涉及资本开支40亿人民币 [2] 发电业务情况 - 2024年风电及光伏项目利用小时同比下降超10%,风电项目限电率9.5%,光伏项目限电率18.5%,限电对利润影响超2亿,平均电价下滑,风电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2.7%,光伏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12.4% [3] - 2024年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5%至7515GWh,发电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5.2亿元人民币,控股电厂及合联营电厂合计利润同比增0.3%至9.56亿元人民币 [3]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筹备新加坡第二上市,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第二上市,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及投资者基础,且公司总部在新加坡,正加大海外市场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 [3] 公司派息情况 - 公司拟保持派息每股0.035港元,与去年持平,派息比率32%,股息率达7% [2] 股东结构情况 - 管理团队持股23.5%,华电新能源持股11.0%,其他持股65.5% [8] 股价表现情况 - 一个月相对收益9.49%,绝对收益4.21%;三个月相对收益 -17.34%,绝对收益 -4.8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35.84%,绝对收益 -25.00% [9] 同业估值比较情况 - 协合新能源2024年PE4.6倍,行业平均为8.0倍,在行业内属较低 [12]
协合新能源:保持高比例派息,筹备新加坡第二上市-20250305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05 2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协合新能源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公司拟筹备新交所第二上市利于发展,重视股东回报,派息比例32%,股息率达7%,2024年PE4.6倍,行业内属较低,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 [2][4] - 2024年已投运电站出售50MW,对比2023年出售102MW,资产出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 - 2024年派息每股0.035港元,与去年持平,派息比率32%,股息率达7% [2] 装机情况 - 2024年底,公司持有的新能源发电装机为4.6GW,同比增加565MW,其中风电权益装机3732MW,光伏权益装机883MW,平价项目装机容量3189MW,占69.1% [2] - 在建项目1996MW,约1GW将在2025年完成投产,全年涉及资本开支40亿人民币 [2] 发电业务 - 2024年,风电及光伏项目利用小时同比下降超10%,风电项目限电率达9.5%,光伏项目限电率达18.5%,限电对利润影响超2亿,风电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2.7%,光伏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12.4% [3] - 2024年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5%至7515GWh,发电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5.2亿元人民币,控股电厂及合联营电厂合计利润同比增0.3%至9.56亿元人民币 [3] 上市计划 - 公司拟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进行主板第二上市,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及投资者基础,加大海外市场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 [3] 股东结构 - 管理团队持股23.5%,华电新能源持股11.0%,其他持股65.5% [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9.49%,绝对收益4.21%;三个月相对收益 -17.34%,绝对收益 -4.8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35.84%,绝对收益 -25.00% [9] 同业估值比较 - 协合新能源2024年PE4.6倍,行业平均为8.0倍,在行业内属较低 [12]
吉利汽车: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推动智能驾驶平权和安全平权-20250305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05 21: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提升目标价至22.0港元,对应25年的15.1倍预测市盈率,距离现价有23%上涨空间[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在AI智能化的多重布局,智驾平权将提升产品销量,重塑估值[1][4] 报告摘要 - 2月公司总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83.9%,环比下降23.2%;1 - 2月累计总销量47.2万辆,同比增长45.2% - 2月新能源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193.8%,环比下降18.7%,渗透率48.0%;1 - 2月新能源累计销量22.0万辆,同比增长121.0%[2] 全域AI智能化布局 - 智能架构:GEA架构支持融合多模态AIGC、AI数字底盘等技术,用AI赋能汽车制造体系 - 智能座舱:包括微信车管家、模糊指令车控、大模型创作等,覆盖用车全场景;智驾领域自研AIDrive大模型,布局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等 - 智能能源:雷神EM超级电混技术以46.5%的全球量产最高热效率引领行业,通过融合星睿AI云动力实现全局寻优的智能决策,将电混轿车和SUV的亏电油耗分别降低至2L和3L时代;星睿AI云动力2.0版本进一步降低5%油耗,提升15%电池寿命 - 联合科技生态伙伴打造“智能汽车算力联盟”,算力达23.5EFLOPS,居中国车企第一[3] 浩瀚智驾上车 - 千里浩瀚包含H1/3/5/7/9五层级性能规划,H1具备高速NOA功能,H3具备城市通勤NOA功能,H5及以上均具备城市无图NOA功能,H9是面向L3的智驾方案,采用双Thor芯片,算力超1000TOPS - 25年3月将推出D2D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 - 25款吉利银河E8和银河星耀8EM车型已率先搭载智驾系统,支持360°全姿态泊车、无图城市NOA等功能 - 今年下半年银河改款车型及新车都会搭载不同等级智驾方案,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安全平权[4] 财务数据 历史与预测数据 |项目|FY2022A|FY2023A|FY2024E|FY2025E|FY2026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147,965|179,204|239,344|288,745|338,698| |增长率(%)|46|21|34|21|17| |净利润(百万元)|5,260|5,308|15,779|13,774|18,430| |增长率(%)|9|1|197|-13|34| |毛利率(%)|14.1|15.3|15.5|16.1|16.5| |净利润率(%)|3.6|3.0|6.6|4.8|5.4| |ROE,平均(%)|7.3|6.8|17.9|13.6|16.1| |每股盈利(元)|0.53|0.52|1.56|1.36|1.82| |每股净资产(元)|7.60|7.93|9.44|10.56|12.04| |市盈率(x)|31.3|31.8|10.7|12.3|9.2| |市净率(x)|2.2|2.1|1.8|1.6|1.4| |股息收益率(%)|1.1|1.2|1.4|2.0|2.2|[5] 财务报表预测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公司22 - 26年实际及预测情况,包括收入、毛利、费用、盈利、资产、负债等项目[12] 公司基本信息 - 6个月目标价22.0港元,2025 - 3 - 3股价17.9港元,总市值1,803.49亿港元,流通市值1,803.49亿港元,总股本100.75亿股,流通股本100.75亿股,12个月低/高为13.3/19.4港元,平均成交1,252.64百万港元 - 股东结构:李书福占41.5%,其他占58.5%[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11.42%,绝对收益25.17%;三个月相对收益6.46%,绝对收益24.13%;十二个月相对收益73.28%,绝对收益11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