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电力运营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正式发布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9 10: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力运营行业持积极态度,推荐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电力企业,如华润电力 836 HK、龙源电力 916 HK、新天绿色能源 956 HK 等 [1][2] 核心观点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建成期(2024-2025 年)、全面建成期(2026-2029 年)、完善提升期(2030-2035 年) [2] - 至 2025 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跨省区市场与省/区域市场有效衔接,电力市场化规模显著提升,新能源储能等市场交易机制初步形成 [2] - 至 2029 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及监管统一,市场设施联通,实现省级现货市场全覆盖,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2] - 至 2035 年,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全国统一规则标准,多层次市场全面融合,电价反应各类资源价值,电力资源全国优化配置 [2] - 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建多元化电力交易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电力商品属性回归,利于保障发电企业的利润水平 [2] - 新能源发电市场交易机制预期将逐步完善,2029 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2023 年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 6845 亿千瓦时,占全部新能源发电的 47 3% [2] - 2024H1 全国绿电交易电量达到 1519 3 亿千瓦时,交易绿证 1 6 亿个,新能源入市能更好的解决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 [2] 行业动态分析 - 报告重点关注华润电力 836 HK、龙源电力 916 HK、新天绿色能源 956 HK 等电力运营企业 [3][4][5] - 港股电力运营商板块整体估值仍属较低,多个股票的股息率超过 6%,建议投资者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电力运营商 [2] 公司财务数据 - 华润电力 836 HK 市值 99503 百万元,股价 19 22 元,市盈率 8 4 倍,股息率 6 08% [8] - 龙源电力 916 HK 市值 112421 百万元,股价 6 73 元,市盈率 8 5 倍,股息率 3 55% [8] - 新天绿色能源 956 HK 市值 26127 百万元,股价 3 56 元,市盈率 6 5 倍,股息率 6 83% [8]
越疆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3 17:31
公司概览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自有全栈技术,产品组合丰富,包括CR系列、Nova系列、Magician系列和M系列等,负载能力介于0.25千克至20千克,轴型包括四轴和六轴,满足制造、零售、医疗健康、STEAM教育、科研等众多领域的使用场景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直销和经销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制造业企业、研究实验室、教育机构等,生产设施位于中国,部分生产外包,原材料及部件供应商稳定,主要提供芯片、印刷电路板、电机壳体、减速器及传感器等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凭借自有全栈协作机器人开发技术以及关键部件的自研设计与开发,在协作机器人技术领域不断创新 [1] 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74亿元、2.41亿元、2.87亿元,2021-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3%,2023H1和2024H1收入分别为1.09亿元及1.21亿元,主要得益于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增长迅速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1-2023年及截至2024H1毛利率分别为50.5%、40.8%、43.5%、39.1%及43.9%,2021-2023年以及2024H1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180万元、5250万元、1.03亿元及5990万元,主要原因是协作机器人行业新兴,前期研发和市场投资大,产品推出时间短,市场推广成本高 [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尤为突出,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健康、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2019-2023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从4.7亿美元增长至1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2%,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6% [1]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相对集中,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较大,2023年按出货量计算,五大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份额约为46.3%,其中四家为中国制造商,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全球市场排名前列,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2023年按全球协作机器人收入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第七,全球市场份额为3.6%,收入从2021年到2023年以复合年增长率28.3%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优势与机遇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按2023年出货量计,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二,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达13.0%,按收入计,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七,市场份额为3.6%,且收入增长迅速,2021-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掌握协作机器人开发全周期关键环节技术,包括关键部件设计与开发、通用控制平台、安全技术、机器人技术和AI技术等,技术成果体现在产品性能上,如高精度定位、安全高效运行等,提高产品竞争力 [1] 投资建议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IPO发行价为18.8-20.8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为75.2-83.2亿港元(不包括超额配售),募集资金约在7.52-8.32亿港元(不包括超额配售和上市费用),公司过往业绩期间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收入为2.87亿元,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收入经计算为2.99亿人民币,按招股中位数79.2亿港币估值市销率约为24.6x,综合考虑给予IPO专用评级"5.1" [2]
小菜园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3 11:23
公司投资评级 - 此次IPO发行价为8 5港元 发行后总市值约为100亿港元 根据23年及24年前八月净利润计算 PE-TTM为18 6x 和当前市场估值较为近似 但是从历史上看处于相对低估的水平 近期港股市场打新热情较为高涨 综合考虑给予IPO专用评级"5 7" [5] 公司核心观点 - 小菜园是一家主打性价比的中餐连锁餐厅 客单价在100元以下 2022 2023全年和2024年前八个月 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2 1亿元 45 5亿元和35 4亿元 同比增长21 5% 41 5%和15 3% 净利润分别为2 4亿 5 3亿 4 0亿元 同比增长4 6% 124% 1 3% 公司在消费环境承压的情况下保持着正向增长 [1] - 门店布局以江苏和安徽为核心 21年底为379家 截止24年8月门店数量达到636家 增长了67% 门店全部为直营 安徽是其大本营 在636家门店中 259家位于江苏省 136家位于安徽省 上海和浙江各有69家和62家 [1] - 高性价比策略 SKU丰富 小菜园的定价较为平价 2024年人均消费59 5元 2021年人均消费为66 1元 下降了10% 门店的菜单较为丰富 每季度提供45-50种菜品 会根据季节和地区口味设计菜单 [1] - 24年同店收入下滑 22年至23年同店收入增长了20 8% 主要是疫情之后消费的快速恢复 24年前八个月相比23年同期的同店收入下滑11 4% 主要是23年上半年的高基数影响带来 客流量的下滑和客单价的下滑都对同店收入有影响 [1] - 外卖贡献重要收入 24年前八个月小菜园的外卖收入占比达到36 8% 而21年时占比仅为15% 外卖将为公司贡献越来越多的收入 [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巨大 发展潜力大 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规模达到5 2万亿 在疫情以前的增速超过9% 但是疫情之后增长恢复较为疲软 18至23年的年复合增速为4 4% 未来伴随着收入预期的稳定和消费信心的恢复 增长有望修复 中餐中约88%的市场为大众便民市场(客单价100元以下) 市场规模庞大 连锁化程度较高 占比达到19 2% 并且未来有渗透率继续提升的趋势 [2] - 竞争格局分散 餐饮的入行门槛极低 因此行业天然分散度高 在50-100元客单的大众中餐市场中 小菜园市占率排名第一 占比0 2% [2] 优势与机遇 - 性价比极高的品牌定位 公司定价比较平价 菜品和用餐环境都很舒适 同等价位中性价比较高 给消费者营造了"好吃不贵"的品牌心智 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优势 [3] - 标准化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 公司在菜品的标准化 服务的标准化 培训的标准化和食品安全标准化上积累了大量经验 同时在餐厅选址也沉淀出了一支专业团队 和标准化的流程 公司管理经验丰富 充分利用股权激励 薪酬激励 成长激励带动一线员工积极性 [3] - 强大的供应链管理 公司自建全冷链仓储物流供应链体系 实现了优质健康食材的标准化集中采购机制 工业化的高效加工 全部门店精准日配送 安全稳妥的品控 强有力的成本控制 [3] - 财务状况稳健 公司截止24年8月末有息负债占净资产比率为3 7% 流动比率1 8 [3] 弱项与风险 - 行业门槛较低 竞争激烈 对于公司的持续高效运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4] - 消费者尝鲜意愿强烈 用户粘性不高 对于公司菜品迭代 门店环境迭代要求更高 [4] - 门店表现对于选址的依赖度较高 有一定选错的概率 [4]
IPO点评报告:小菜园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3 1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小菜园的IPO专用评级为"5.7"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菜园是一家主打性价比的中餐连锁餐厅,客单价在100元以下,2022、2023全年和2024年前八个月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2.1亿元、45.5亿元和35.4亿元,同比增长21.5%、41.5%和15.3% [1] - 小菜园的门店布局以江苏和安徽为核心,2024年8月门店数量达到636家,全部为直营 [1] - 小菜园的定价较为平价,2024年人均消费59.5元,门店菜单丰富,每季度提供45-50种菜品 [1] - 2024年前八个月同店收入下滑11.4%,主要是23年上半年的高基数影响带来,客流量的下滑和客单价的下滑都对同店收入有影响 [1] - 外卖收入占比在2024年前八个月达到36.8%,2021年时占比仅为15% [1] - 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巨大,2023年达到5.2万亿,中餐中约88%的市场为大众便民市场(客单价100元以下),连锁化程度较高,占比达到19.2% [2] - 小菜园在50-100元客单价的大众中餐市场中市占率排名第一,占比0.2% [2] - 小菜园的品牌定位性价比极高,标准化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完善,供应链管理强大,财务状况稳健 [3] - 小菜园的IPO发行价为8.5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为100亿港元,PE-TTM为18.6x,处于相对低估的水平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览 [1] - 小菜园是一家主打性价比的中餐连锁餐厅,客单价在100元以下 - 2022、2023全年和2024年前八个月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2.1亿元、45.5亿元和35.4亿元,同比增长21.5%、41.5%和15.3% - 净利润分别为2.4亿、5.3亿、4.0亿元,同比增长4.6%、124%、1.3% - 门店布局以江苏和安徽为核心,2024年8月门店数量达到636家,全部为直营 - 定价较为平价,2024年人均消费59.5元,门店菜单丰富,每季度提供45-50种菜品 - 2024年前八个月同店收入下滑11.4%,外卖收入占比达到36.8% 行业状况及前景 [2] - 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巨大,2023年达到5.2万亿,中餐中约88%的市场为大众便民市场(客单价100元以下) - 连锁化程度较高,占比达到19.2%,未来有渗透率继续提升的趋势 - 竞争格局分散,小菜园在50-100元客单价的大众中餐市场中市占率排名第一,占比0.2% 优势与机遇 [3] - 品牌定位性价比极高,菜品和用餐环境都很舒适,同等价位中性价比较高 - 标准化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完善,供应链管理强大,财务状况稳健 - 公司自建全冷链仓储物流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优质健康食材的标准化集中采购机制、工业化的高效加工、全部门店精准日配送、安全稳妥的品控、强有力的成本控制 投资建议 [5] - 小菜园的IPO发行价为8.5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为100亿港元,PE-TTM为18.6x,处于相对低估的水平 - 近期港股市场打新热情较为高涨,综合考虑给予IPO专用评级"5.7"
美国消费回顾及美股消费ETF分享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2 18:35
美股消费板块表现 - 2024年以来,消费板块整体上涨16%,跑输标普500指数的28%涨幅[5][11] - 细分板块中,日常用品零售板块上涨45%,烟草板块上涨32%,均跑赢标普500指数[11] - 表现较弱的板块包括个人护理用品板块下跌18%,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饮料板块表现也落后[11] 美国消费宏观 - 尽管消费增速逐月放缓,但CPI保持在温和通胀水平,未出现通缩,消费基础仍然稳健[18] - 消费者信心指数从6月的低谷逐渐回升至12月的74分,表明消费者信心边际改善[20] - 10月CPI同比增长2.6%,较上月略有抬升,预计明年下半年消费增速将回升[20] - 10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6%,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个人储蓄率略升至4.4%,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23] - 10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0.4%,线上零售增速保持在7%左右[26] 美股消费ETF推荐 - 推荐关注XLP日常消费品精选行业ETF,覆盖宝洁、开市客、沃尔玛等龙头企业,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仍合理[2] - XLP过去十年年化收益率为8%,尽管跑输标普500,但表现仍较优秀[31] - XLP前十大持仓占比61.7%,主要跟踪标普500日常用品指数,估值PE-TTM为26.2x,处于历史较高位置[36][39] - 日常消费指数夏普比率较高,业绩相对稳定,股价波动较小,对投资者更为友好[44] 重点持仓公司分析 - 宝洁公司2024财年收入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毛利率52%,净利率18.3%,ROE为30.6%[48][51] - 开市客2024财年收入2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7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12.6%,净利率2.9%,会员费收入48.3亿美元[55][58] - 沃尔玛2024财年前三季度收入5004亿美元,同比增长5.41%,净利润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24.4%,净利率3.0%,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62][65] - 可口可乐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118亿美元,同比下降0.8%,净利润28.5亿美元,同比下降7.7%,毛利率61.4%,净利率23.7%[69][73] - 百事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233亿美元,同比下降0.5%,净利润29.3亿美元,同比下降5%,毛利率55.4%,净利率12.6%[78][83]
汇量科技:算法持续更新迭代,带动业绩亮眼增长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2 11: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8港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量科技的算法持续更新迭代,带动业绩亮眼增长,2024Q3实现营收4.16亿美元,同比增长54.6%,经调整净利润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4% [1][2] - 公司预测2024/2025/2026年EPS为0.02/0.04/0.05美元,给予2025年PS 1.5x,目标价12.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法更新迭代,垂类持续突破 - 2024Q3实现营收4.16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其中程序化广告平台Mintegral录得收入4.02亿美元,同比增长57.6% [2] - Mintegral的智能出价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验证,ROAS的智能出价模式成为开发者的主流选择,推动了Mintegral的增长 [2] - 游戏品类作为基本盘,Q3录得收入2.95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占Mintegral收入的73.2%,非游戏品类录得收入1.08亿美元,同比增长98.5%,占Mintegral收入的26.8% [2] - 非程序化广告业务录得收入994万美元,同比下降0.5%,营销技术业务收入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 [2] 毛利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 广告技术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9pp至20.6%,营销技术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3.5pp至68.9%,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5pp至21.1%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7%,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7%,但在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的影响下,Q3录得经调整净利润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4% [2] - 自22Q4扭亏以来,公司已实现连续多个季度盈利,规模效应持续显现 [2] 财务及估值摘要 - 预测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1.5/1748.4/2084.9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33.9%/23.9%/19.2% [3] - 预测2024/2025/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6.9/63.2/82.9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93.0%/71.4%/31.1% [3] - 预测2024/2025/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0.6%/20.7%/20.7%,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2.6%/3.6%/4.0% [3] 利润表 - 预测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1.5/1748.4/2084.9百万美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120.2/1387.1/1652.9百万美元 [7] - 预测2024/2025/2026年毛利分别为291.3/361.3/432.0百万美元,销售费用分别为69.2/80.4/93.8百万美元,研发费用分别为128.4/157.4/185.6百万美元 [7] - 预测2024/2025/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1.4/52.9/69.9百万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60.9/80.3百万美元 [7] 资产负债表 - 预测2024/2025/2026年总资产分别为849.9/1014.8/1198.5百万美元,总负债分别为549.2/658.9/770.1百万美元 [7] - 预测2024/2025/2026年股东权益分别为413.4/466.3/536.2百万美元 [7] 现金流量表 - 预测2024/2025/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3.4/163.4/183.2百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6.4/-89.1/-92.4百万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3/3.6/3.9百万美元 [10] - 预测2024/2025/2026年期末持有现金分别为220.7/298.9/394.0百万美元 [10] 重点财务数据 - 预测2024/2025/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0.6%/20.7%/20.7%,净利率分别为2.6%/3.5%/3.9% [10] - 预测2024/2025/2026年ROE分别为7.6%/11.3%/13.0%,ROA分别为3.7%/5.2%/5.8% [10]
25年汽车行业策略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2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自动驾驶是核心竞争力,不同时代车企代表不同,智能时代特斯拉估值高于传统车企 [2] - 2024年是智驾元年,特斯拉技术突破,国内蔚小理、华为等推出端到端智驾,高阶智驾成车型主要配置且价格带下沉 [2] - 智驾重点在整车板块,通过技术降本将产品带入主流价格带,率先实现成熟好用城市NOA的车企将享受智能化红利,看好部分车企及耐世特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 -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NOA功能是全自动驾驶演进重要里程碑 [7] - 中国是全球最大乘用车市场,2023年智能汽车销量1240万辆,渗透率57.1%,预计2026年和2030年销量分别达2040万辆和2980万辆,渗透率分别达81.2%和99.7%,2023年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12%,到2030年将超80% [10] - 我国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框架,覆盖商业化发展三阶段,国内政策对L3上路较保守,车企多在L2基础上发展 [15] - 自动驾驶感知方案有纯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目前多传感器融合在搭载NOA功能车辆中占主导,特斯拉、华为、小鹏等减配感知硬件降本,2023年新能源车高速NOA功能渗透至10 - 20万区间,城市NOA功能下探至20 - 30万区间,2025年城市NOA功能将下探至20万元以内区间 [19] 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技术变革 - 端到端有望成高级别自动驾驶最终方案,能整合算法提升性能和效率,2023年8月特斯拉端到端AI自动驾驶系统亮相,2024年无图方案落地,华为及小鹏推出端到端大模型方案,NOA进入成熟阶段,端到端算法更侧重数据驱动 [21] 公司推荐 - 智驾重点在整车板块,率先实现成熟好用NOA的车企将享受智能化红利,关键事件驱动如特斯拉FSD入华、L3政策落地,推荐特斯拉、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及耐世特 [25] - 特斯拉预计2025年销量增长20%-30%,主要增量来自Model Q,需扩张上海与墨西哥工厂,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突破,预计2025Q1 FSD入华,明年在加州和德州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2026年开始生产L4级别自动驾驶产品 [27] - 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销量达50万辆,主要增长来自新车,高管团队调整,渠道结构优化,自动驾驶实力雄厚,24年底XNGP实现“门到门”体验,25年推类L3智能辅助驾驶,26年做到L4级自动驾驶 [29]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有竞争优势,预计2024年和2025年销量达400万和480万辆,2025年推新品,加速全球化布局,预计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加大智驾投入,计划2 - 3年内低价位车型标配自研智驾系统,2025年为旗下车型推智驾版本 [31][32] - 吉利汽车开启新一轮强产品周期,2024年进行大规模整合,智驾方案多,2024年底基于无图技术的城市NZP开始交付,2025年下半年全场景车位到车位的城市NZP+开启交付 [33] - 长城汽车坦克与出口是增长核心,国内深化新能源转型,海外加速出海,智驾布局多维度,魏牌蓝山智驾版已实现全国好开 [35] - 耐世特承接特斯拉Model Q北美订单,线控转向即将商业化,美墨关税对其影响较小 [37]
宏观策略:中央救市 行情能否延续至2025年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10 16:21
中国宏观经济 - 2024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增速较第二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4] - 2024年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4.8%,第四季度需达到5.5%才能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4] - 工业增速从第二季度的5.6%回落至4.6%,服务业增速从4.2%加快至4.8%[4] - 2024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9.9万亿元,同比增长3.5%,10月单月增速为4.8%[8] - 1-1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37,123亿元,同比下跌32.9%,跌幅逐步收窄[11] - 10月和11月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分别上升14.2%和37.3%[13] - 1-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1万亿元,企业贷款增加13.59万亿元[16] - 11月制造业PMI升至50.3%,连续2个月处于荣枯线上,非制造业PMI为50.0%[20] - 10月出口金额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12.7%,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3%[21] 救市政策 - 央行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24] - 9月24日央行再次降准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27] - 财政部计划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化债,累计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8]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累计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合计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28] - 9月下旬至10月4日,恒生指数升幅高达23%,恒生科技指数升幅高达39%[30] - 外资在10月转空为多,做多中国市场的占比为14%,但11月因特朗普胜选降至低于5%[33] 市场展望 - 2025年中国经济预期反复向好,政策发力将支持市场回暖[38] - 港股和A股估值相对美国和日本市场仍有较大折让,吸引资金配置[38]
波司登:品类创新带来新增量,期待销售旺季表现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03 18:28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波司登"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5 6港元 基于2024/25财年16倍PE [1][3] 核心观点 - 波司登FY25H1业绩表现亮眼 收入同比增长17 8%至88 04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11 3亿元 超出预期 [1][2] - 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 7%至60 6亿元 其中波司登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长19 4%至52 8亿元 主要受益于新品类防晒衣和冲锋衣羽绒服的热销 [2] - 公司持续优化渠道质量 线下形成以官方旗舰店为主 细分类目及区域Top店为主轴的火箭型渠道矩阵 线上积极拓展抖音等新兴平台 探索销售新模式 [2]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财年EPS分别为0 32/0 36/0 41元 [1][3] - 2024/25财年预计营业收入266 48亿元 同比增长14 8% 归母净利润36 01亿元 同比增长17 1% [3][8] - 2024/25财年预计毛利率59 2% 净利率13 5% ROE 25 4% [8][11] 业务分析 - 品牌羽绒服业务中 雪中飞收入同比增长47 1%至3 9亿元 毛利率提升6pp至50 1% 冰洁收入同比增长61 7%至0 21亿元 但毛利率下滑7 6pp至19 1% [2] - OEM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 4%至23 2亿元 毛利率下滑0 3pp至20 1% 公司聚焦核心客户拓展品类并持续新增高质量客户 [2] - 女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1 5%至3 08亿元 毛利率下滑5 9pp至61 8% 主要受行业低迷影响 [2] - 多元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 3%至1 17亿元 毛利率提升1 3pp至27 6% 其中飒美特校服覆盖超过500所小学 年供应量超百万件 [2] 渠道与运营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羽绒服业务门店数较上一财年末减少29家至3188家 其中自营净增加18家 经销净减少47家 [2] - 公司持续优化渠道质量 提升运营效率 线下形成以官方旗舰店为主 细分类目及区域Top店为主轴的火箭型渠道矩阵 线上积极拓展抖音等新兴平台 [2]
毛戈平:IPO点评:中国民族高端美妆明星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2-03 1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 IPO 专用评分 "6.5",建议申购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高端美妆行业二十余年,是中国国货高端美妆品牌的领导者 [3] -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其是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按 2023 年零售额计排名第七 [3] - 根据上半年业绩,若预计今年净利润以 20%的增速增长,则公司 PE 约 14.5-16.5 倍 [3] - 参考港股美妆标的巨子生物、上美股份的估值情况,公司估值水平合理 [3] 公司概览 - 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0 年由中国美妆界著名化妆师毛戈平先生创立,是中国国货高端美妆品牌的领导者 [1] - 公司旗下拥有两大美妆品牌——旗舰品牌 MAOGEPING 和至爱终生,护肤品主要包括面霜、眼部护理和精华液等,彩妆主要包括粉底、高光和阴影等 [1] - 公司在全国创办九所化妆艺术机构,提供从基本的化妆技巧到先进的美学理念的多类培训课程 [1] 财务状况 - 公司总收入从 2021 年的 15.8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8.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5.3% [1] -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实现收入 19.7 亿元,同比增长 41.0% [1] - 净利润从 2021 年的 3.3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6.6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41.6% [1] -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实现收入 4.9 亿元,同比增长 41.0% [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化妆品可分为五类: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彩妆、香水及其他 [1] -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资料,中国美妆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4,026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5,798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7.6% [1] - 预计市场规模于 2023 年至 2028 年将以 8.6% 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到 2028 年,有望达到 8,763 亿元 [1] 竞争优势 - 凭借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中国美妆界著名化妆师毛戈平广泛的影响力,用美学理念及企业家精神打造公司品牌 [1] - 深耕高端美妆行业二十余年,已成为市场先行者 [1] -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按 2023 年零售额计排名第七 [1] - 运用经典产品设计和东方美学的全面产品组合,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美妆需求 [1] - 以销售网络提供体验式的购物体验,提升品牌形象 [1] 发行所得款用途 - 25.0%将用于扩大销售网络 [2] - 约 20.0%将用于品牌建设活动 [2] - 约 15.0%将用于海外扩张及收购 [2] - 约 10.0%将用于加强生产及供应链能力 [2] - 约 9.0%将用于增强产品设计及开发能力 [2] - 约 6.0%将用于化妆艺术培训机构 [2] - 约 5.0%将用于运营及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 [2] - 约 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 基石投资者 - 六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 1 亿美元,分别是 CPE Investment、LVC、Seraphim Advantage、常春藤、Brilliant Partners Fund LP 及 China Core Fund 和 Mega Prim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