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推全球最轻大折叠,电池容量尴尬
观察者网· 2025-07-10 13:03
当地时间7月9日,三星电子在纽约推出三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7国行预售起步价为13999元, Galaxy Z Flip7为7999元,Galaxy Z Flip7 FE为6499元。 在纸面参数上,Galaxy Z Fold 7合屏厚度为8.9毫米,展开厚度4.2毫米。它比上一代要轻得多,重215 克。屏幕方面,Fold 7外屏升级至6.5英寸,内屏则达到8英寸。 作为对比,荣耀上周推出的全球最薄折叠屏手机Magic V5的折叠厚度为8.8毫米,而在重量上,荣耀 Magic V5和vivo的X Fold5的机身重量均为217克,比Galaxy Z Fold 7略重。 然而,新一代Galaxy Z Fold 7有个难以忽视的缺点,其电池容量仅为4400mAh,远低于竞赛对手荣耀 Magic V5的6100mAh电池、vivo X Fold5的6000mAh电池或OPPO Find N5的5600mAh电池。 影像系统方面,Galaxy Z Fold 7包括2亿像素的主摄、1200万像素超广角和1000万像素长焦镜头,外屏 配备1000万像素自拍镜头,内屏则采用400万像素屏下摄像头。 三星G ...
7月10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10 13:02
联合精密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930万元至5300万元,同比增长46.61%-57.61% [1] - 扣非净利润4910万元至5280万元,同比增长48.58%-59.78% [1] - 主营业务为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家电零部件行业 [1] 映翰通股东减持 - 股东德丰杰拟减持2.21%股份(162.91万股),南山阿斯特拟减持0.51%(37.58万股) [1] - 董事韩传俊拟减持0.07%(50万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研发,所属其他通信设备行业 [2] 埃夫特子公司股权出售 - 全资子公司WFC拟以600万欧元出售GME 22%股权,持股比例降至19.76% [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买方与实际控制人存在关联 [2] - 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所属机器人行业 [2] 华大九天终止资产重组 - 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2] - 承诺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预计不影响现有经营 [2] - 主营业务为EDA工具软件开发,所属垂直应用软件行业 [3] 山科智能控制权变更 - 实控人筹划股权转让及控制权变更,交易对手方将获至少5%股份及24.99%表决权 [3] - 股票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对手方属电子设备制造行业 [3] - 主营业务为智能水表及水务系统,所属仪器仪表行业 [5] TCL科技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826亿至906亿元,同比增长3%-13% [5] - 归母净利润18亿至20亿元,同比增长81%-101% [5]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及光伏材料,所属面板行业 [6] TCL中环业绩预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40亿至4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6] - 主营业务为光伏硅片及组件,所属硅料硅片行业 [8] 泸天化业绩预降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00万至5000万元,同比下降62.64%-73.85% [8] - 扣非净利润200万至1700万元,同比下降73.05%-96.83% [8] - 主营业务为化肥生产销售,所属氮肥行业 [9] 中科金财业绩预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7500万至1.05亿元,同比下降51.43%-112% [9] - 主营业务为金融科技及数据中心服务,所属IT服务行业 [11] 中航重机业绩预降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57.51亿元,同比下降4.5% [11] - 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下降33.29% [11] - 主营业务为锻铸及液压环控,所属航空装备行业 [13] 江波龙股东减持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持股比例降至4.99998%,不再是5%以上股东 [13]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存储产品,所属数字芯片设计行业 [14] 二六三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李小龙拟减持1%股份(1375万股),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4] - 主营业务为云视频及企业邮箱服务,所属通信应用增值服务行业 [15] 健之佳股东增持 -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蓝心悦拟增持5万至10万股,已增持3.14万股(0.0203%) [16] - 主营业务为健康产品零售,所属线下药店行业 [17] 金石资源诉讼终止 - 天赐材料撤诉,原告诉求赔偿9000万元及维权费用80.2万元终止 [18] - 主营业务为萤石矿开发,所属氟化工行业 [18] 申科股份要约收购 - 深圳汇理以16.13元/股要约收购57.73%股份(8658.75万股) [21] - 主营业务为滑动轴承生产,所属金属制品行业 [22] 宿迁联盛股东减持 - 股东方源智合拟减持3%(1256.9万股),沿海投资等拟减持3.03%(1269万股) [22]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所属其他化学制品行业 [23]
如何让科技赋能机器人产业?山东使出这些实招、硬招!
齐鲁晚报· 2025-07-10 13:01
主持人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7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三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机器人领域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省科技厅系统布局建设了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跨平台智能控制技术等7个细分领域省重 点实验室,以及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等2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机器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正加快建设智能机器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逐步打 造"建模-仿真-规划-运维"全周期数字化平台,支撑机器人领域相关技术验证和设计优化。 四是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汇聚机器人领域高校院所研究成果1500余项,挖掘企业技术需求 51项,举办机器人领域成果对接、洽谈交流活动4场,技术成交超过500万元。强化科技金融支持,近两年在机器人领域,以科技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项目8 个,投入资金近1亿元。今年以来引导银行为123家机器人相关领域中小企业授信超7亿元,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5.23亿元,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 王洪国表示,下一步, ...
山东印发《行动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7-10 13: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7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记 者从发布会获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总体目标中提到,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 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 地。 政策注重前瞻性布局。推动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准制定各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任务清单",比如,在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 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青岛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 注重梯度化培育。围绕整机、关键零部件和智能系统,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 业,做强头部领航企业,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形成梯度培育、 ...
美国忌惮俄罗斯,日本关税战强势反击,七艘准航母显露真实目的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过去美国一直忌惮俄罗斯,却没发现,日本早已不是那个日本。 这次关税战,日本表现却让人意外,不仅不妥协特朗普,还公开回怼回去,可谓是十分硬气。 日本这几年来,一声不吭的造了7艘准航母,美国悄然发现:日本已经不只是一个棋子,而是有算计的操盘手! 日本闷声干大事 长久以来,美国始终将战略重心聚焦于俄罗斯,毕竟,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庞大的军事遗产,拥有着足以令美国忌惮的核武库,在军事领域的强硬态度和一系 列地缘政治举措,使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时刻保持着对俄罗斯的高度警惕。 从北约东扩引发的地缘政治危机,到双方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角逐,美俄之间的战略博弈从未停歇。 前言 美国不断在东欧地区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则以加强西部军区军事力量作为回应,双方你来我往,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没想到,一直以来在美国手底下"苟住"的日本,却在悄然布局,闷声干大事儿!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过去的几年里,海上力量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准航母的建造速度和隐形护卫舰的快速发展,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支看似低调的海 上自卫队。 从2019年起,日本开始了一项被称为"海上自卫队再造计划"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大幅提升海军装备,进一步巩固在东亚地区的海洋力量。 而在这个 ...
特朗普狂收100亿“保护费”,韩国跪了还是掀桌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美韩军费争议 - 特朗普要求韩国将美军驻军费用从2024年的11.3亿美元大幅提升至每年100亿美元 否则威胁撤走4500名驻韩美军 [1][3] - 韩国舆论强烈反弹 认为现有费用已过高 新要求形同"抢钱" 并提及费用足以购买首尔半数资产 [1][3] 经济施压手段 - 美国计划自8月1日起对韩国半导体 汽车 化妆品等关键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 除非韩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3] - 特朗普声称韩国烤肉店 泡菜厂 夜店等商业受益于美军存在 应计入军费分摊范围 [3] 军事战略调整 - 拟撤出的4500名驻韩美军可能转移至关岛 强化针对台海的军事部署 但关岛反导系统尚未完善 战时存活率模拟显示不足40% [3][5] - 美国国防部计划分散部队至天宁岛 塞班岛等第二岛链基地 降低被集中打击风险 [3] 地区连锁反应 - 韩国国内出现自主核武研发讨论及反美游行 首尔出现"美军撤离"标语 [5] - 日本加速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签署新防务协议 显示盟友对美国承诺的信任度下降 [5] - 朝鲜可能借机进行核试验 韩国统一部警告半岛或陷入新军备竞赛 [5] 地缘政治意图 - 美国试图迫使韩国在半导体 5G领域完全倒向美国 遏制中国技术发展 [5] - 通过激化日韩矛盾及朝韩对立 阻碍RCEP区域自贸协定对美元霸权的挑战 [5] - 驻韩美军调动被视为未来干预台海冲突的兵力铺垫 同时胁迫韩国在相关议题上保持沉默 [5] 战略前景评估 - 韩国面临两难选择:支付巨额费用换取不确定保护 或承受美军撤离后果 [7] - 分析认为美国霸权衰落导致其依赖胁迫手段 可能加速亚太盟友体系瓦解 [7]
石破茂代表日本摊牌,要和美国斗上一场,他无法忍受被特朗普看扁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石破茂代表日本摊牌,要和美国斗上一场,他无法忍受被特朗普看扁。 于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了这番空前强硬的言辞。而且石破茂还想让特朗普知道,自己和安 倍不一样。 日本这边,想要对美强硬的,不止石破茂一个,自民党这边似乎也统一了口径,认为特朗普"欺人太 甚",在关税谈判中使出了相当恶劣的手段。 收到特朗普的关税通牒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终于下定决心,他在一次街头演讲的时候,措辞前所未有的 强硬,说关税谈判是一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怎么能忍受"被对方看扁"。 其实早从上个月开始,石破政府就开始有意识地在关税议题上对美国示强,如今只是进一步摊牌了而 已。 美日谈判毫无进展,主要是特朗普的要价,远超日本的承受限度,石破茂只有摆出一副强硬姿态,才有 继续讨价还价的余地,真要退让了,后果不只是被吃干抹净那么简单。 更何况,日本很快就要举行参议院选举,石破茂必须确保自公联盟拿下过半议席,上个月的民调好不容 易有所回升,要是在关税谈判中对美国示弱,指不定又要一泻千里。 【从上个月 开始,石破政府就有意识地对美国示强】 由此可见,石破政府对特朗普很有怨言,在他们看来,日本是美国最大投资国,持续为美国创造大量工 作岗位,这 ...
美国高校现状,因特朗普政策损失9亿美元,如何走出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美国高校收入影响 - 特朗普政府移民和教育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高校在2025学年损失近9亿美元收入 [1] - 国际学生是美国高校重要收入来源 顶尖院校如哈佛和斯坦福依赖外国学生学费 [3] - 政策收紧导致国际学生流失 高校面临财政收入和学术声誉双重压力 [4] 政策具体措施 - 特朗普政府限制特定国家学生入境 加强留学生签证审查 [3] - 公开批评外国学生比例过高 哈佛大学三分之一学位被外国学生占据 [3] - 提议削减高校拨款资助 要求公开外国学生名单审查 [3] 教育体系根本问题 - 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教育成本上升 学费负担加重 国内学生数量稳定等问题 [6] - 政策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反而加剧国内教育体系危机 [6] - 美国高校全球竞争力下滑 打压外国学生进一步恶化形势 [6] 全球人才流动影响 - 美国留学吸引力下降 学生转向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等国 [6] - 全球人才流动格局变化 其他国家高校受益 美国智力资源流失 [7] - 政策可能影响全球科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加剧教育资源不平衡 [9] 全球化与教育对立 - 特朗普政策体现民族主义倾向 与全球化趋势形成对立 [9] - 教育作为全球化桥梁被削弱 国际学生流失影响知识共享 [9] - 美国高校需平衡全球化吸引力与本土改革 避免陷入民族主义泥潭 [10] 高校发展战略调整 - 短期减少国际学生比例缓解本土入学压力 长期损害全球竞争力 [10] - 需改革教育体制减轻学费负担 吸引更多本土学生弥补损失 [10] - 必须融入全球化趋势 而非局限于民族主义政策 [10]
新突破、新变化竞相迸发积蓄澎湃动能 “数”看中国经济增长“成色”↓
央视网· 2025-07-10 13:00
中国经济总量增长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左右 [1] -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超越长三角地区一年经济产出和全球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体量 [1]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增加值每年保持在30万亿元以上,连续15年蝉联全球制造业第一 [2] - 工业品领域拥有超过220项产量世界第一的纪录 [2] - 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飞行等重大突破 [2] 新经济发展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突破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和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 [1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10.4% [1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4]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151项减至106项 [4] - 医保跨省域直结、网购跨平台支付等便民措施实施 [4] 重大工程建设 - 102项重大工程预计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6] - 已建成贵阳至南宁高铁、中老铁路等重大项目 [6] - 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稳步推进 [6] -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6] -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97% [6] 科技创新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万亿元,占GDP比重2.68% [8][11]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 [11] - 在研创新药达4000余款,约占全球30% [13]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 [13] -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 [13] 民生改善 - 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8] - 推动707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 [8] - 新增学生宿舍床位超50万张 [8] - 支持208万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8] - 超过170万人次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 [8] 能源与电力 - 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最高达20% [6] - 工业设备更新等领域支持民营资本项目占比超八成 [6]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63% [6]
剖析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智元机器人投资方布下“投退双赢”大棋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3:00
交易方案 - 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合伙将分三步收购上纬新材约69.99%股权,总交易金额约21.02亿元 [2] - 第一步股权协议转让:智元恒岳受让24.99%股份,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定价均为7.78元/股,总价款9.41亿元 [2][3] - 第二步表决权放弃:转让方放弃53.62%表决权,交易后收购方合计持有29.99%股权及表决权 [4] - 第三步要约收购: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股份,总价款约11.61亿元 [5][6] 收购主体架构 - 智元恒岳出资结构:智元机器人全资子公司持股49.5%,邓泰华通过恒岳鼎峰出资49.5%(未来由核心团队及产业方持有),智元云程和致远新创各出资0.5% [7] - 架构优势:预留二级市场增值空间给原投资人,采用"先锁价再募资"模式降低收购成本,锁定交易价格避免股价波动风险 [9] 业务协同性 - 上纬新材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产品应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 [10] - 公司表示树脂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已有相关产品在测试中但占比不大 [11][12] 借壳上市争议 - 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称本次交易仅为控股权收购,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3] - 未来资产注入路径:12个月后可能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或采用"小额-渐进式"装入方式 [15][18] 投资方布局 - 智元机器人成立2年多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 [19] - 交易方案设置三年业绩承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 [21] - 股份锁定期安排:协议转让股份锁定18个月,实控人承诺36个月内维持控制权 [20]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上纬新材股价连续两个20%涨停,最新价11.21元较转让价7.78元上涨44% [22] - 市场将上纬新材视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预期后续可能继续涨停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