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唯赞(688105.SH)子公司取得两项医疗器械注册证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17:14
此外,公司胶体金平台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系列已涵盖甲/乙流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腺病毒抗 原、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可满足基层医疗机构、海关、机场等多场景下快速检测的需求。 智通财经APP讯,诺唯赞(688105.SH)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 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名称分别为: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 法)、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 公司上述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证的获批,是对公司现有呼吸道病原体快检解决方案的有效补充,可 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临床用途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在量子点平台上,结 合已获证的甲/乙流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搭配公司全自动荧光免疫 分析仪,可实现5大核心呼吸道病原体的全自动、高灵敏、量值化检测,真正做到样本进、结果出,满 足等级医院批量化全自动检测的需求。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通过量值化检测,实现病程周期可视 化,可更好地满足精准治疗、精准用药等临床需求。 ...
重庆建工(600939.SH)子公司联合中标江湾项目(一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17:14
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主要为高品质住宅及配套商业和车库,占地面积约30 亩,项目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中标价7.81亿元,项目工期1020日历天。 智通财经APP讯,重庆建工(600939.SH)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住建公 司")和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市设计院")组建联合体,收到江湾项目(一期)EPC总承包项目的《重 庆市建设工程中标通知书》,确认其中标该项目。 ...
智元机器人全场景助力2025进博会 具身智能加速迈向多元商用场景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17:13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开幕。作为 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携全系列产品矩 阵深度参与本届盛会,以"两大主题展区+多点位服务"的整体布局,在开幕首日便凭借灵犀X2现场"献 舞"非遗"手狮舞"等亮点表演,展现出技术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实力,成为此次进博会的关注焦点。 在中国馆,智元机器人远征A2成为"文化传播使者":在国家馆入口大屏前,它通过语音讲解与大屏内 容联动,为中外宾客详解展馆设计理念与展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出口处,它挥毫书写"福"字并现场裱框 赠送,传统书法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中华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向全球观众。 走进上海馆,智元机器人远征A2与灵犀X2化身为导览讲解员与互动表演者。远征A2通过自主导航的方 式,为观众详细介绍上海馆的特色展品与文化内涵。灵犀X2则进行拍照互动与精彩表演,让观众在感 受海派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在新闻中心,智元机器人打造"全流程服务矩阵":远征A2凭借海量知识库,快速响应媒体关于参展公 司介绍、展区分布的咨询;灵犀X2在媒体外宣品展区详解 ...
长虹美菱: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3.93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6 17:13
证券日报网讯 长虹美菱11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 入253.93亿元,同比增长11.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下降8.2%。受市 场竞争加剧等影响,公司三季度业绩有所下滑。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 加速技术创新,深化产业协同,强化内外协同等举措,持续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 资,注意投资风险。 (编辑 袁冠琳) ...
业绩回暖未掩“弱弱联合”底色,湘财股份大智慧抱团难复制东财神话
搜狐财经· 2025-11-06 17:13
2025年前三季度,湘财股份(600095)和大智慧(601595)盈利双双大幅改善:湘财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超2倍;大智慧也呈现净利大 幅扭亏的现象。表面繁荣之下,两家公司仍面临营收下滑、现金流承压与持续亏损的深层困境。 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三季报发布一周前,湘财股份发布公告,表示与大智慧的吸收合并交易已获上交所受理。若将两家公司业绩简单相加,合并后实体在 规模上有望跃居互联网券商第二把交椅,但与行业龙头东方财富(300059)相比,两者组合也仅及其零头。从现实来看,这场"弱弱联合"的突围之路挑战远 多于机遇。 繁荣表象下的弱弱联合 一直以来,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吸收合并都被认为是一场典型的"弱弱联合",湘财股份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92亿元,同比减少5.56%,归母净利润仅 1.09亿元,同比减少8.59%。无论是营收还是资产规模,湘财股份都排在行业50名之后,属于中小型券商。大智慧则连续多年处于亏损,市值和业务规模远 不及昔日的竞争对手东方财富和同花顺(300033)。 从三季报来看,虽然两家公司的业绩均有所改善,但仍未走出"弱弱联合"的困局。 从表面数据看,湘财股份2025年 ...
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粤字号”品牌擦亮大湾区名片(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6 17:12
"我们通过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机制与农户共享产业升级成果。"王汉桥算了一笔账,新模式已累计 带动农户超6000户,实现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而从全区看,效益更为可观。 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副科长吴泽锋透露:"目前丝苗米产业已带动3.4万户农户就 业,年产量达4.4万吨,核心区产值近19亿元,产品价格实实在在提升了,农民的腰包也更鼓了。" 在增城,地理标志不仅是富民兴农的"金种子",更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新杠杆"。增城区立足农业 资源禀赋,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工程,目前已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8件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总量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 要让品牌立得住,品质是生命线。为了守护这份"地道风味",王汉桥和他的团队建立了全链条质量 管控体系。"我们专门建立了检验室,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超20项检测。"他拿起一包增城丝苗 米说,"产品包装上都有溯源码,只要扫一下,就能了解这包大米从种植到货架的全流程信息。" 岭南大地,沃野千里,孕育出众多风物特产。从一颗荔枝、一粒米,到一片陈皮、一叶茶,这些承 载着特定水土与人文的"家乡味道",正日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 ...
激发创新源动力 知识产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6 17:12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知识产权系统努力打通知 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积极助力粤港澳三地发挥各自优势、释放协同效应,共 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10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广州举办"知识产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 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 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跃居全球首位,澳门—珠海集群连续两年进入全球百 强。 衡付广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珠海、广州三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116.9 件、73.1件和41.4件,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对于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衡付广表示,在知识产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做了以下五方面 的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建设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田;二是全面加强保护,提升国际一流营商环 境软实力;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良好生态;四是优化公共服务,打造内地与港澳 深度合作示范窗 ...
从“专利成果”到“生产力引擎”:知识产权事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6 17:12
展会现场,创新的"火花"在各展区竞相闪耀。 在重点产业与专利技术展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带来了"智能化工大模型"——这是我 国化工领域首个行业级智能研发平台。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化工新技术的传统开发依赖逐级放大, 投资大、周期长,是制约行业创新的关键瓶颈。为突破困局,我们通过化工大模型与虚拟工厂,实 现'从实验室一步到工厂'的颠覆式研发。智能化技术还可赋能工艺优化、智能排产与产业规划。" 上海智元新创的"远征A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与"Omnihand O12"灵巧手,展现出人工智能与机械控 制的完美融合;上海微创医疗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则展示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精密创新……在高端制造 展区,各式前沿科技产品突出体现了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驱动作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 度融入,使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必然趋势。 10月13日至15日,以"专利转化运用 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 易会(以下简称"专交会")在大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17家展商 齐聚一堂,共襄创新盛会。 作为观察中国创新活力与产业转型的重要窗口,今年的专交会不仅展示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有效发明专利达81.7万件(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6 17:12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在发布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 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深圳—香 港—广州集群首次跃居全球首位,澳门—珠海集群连续两年进入全球百强。 截至今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和有效注册商标分别达到81.7 万件和852.4万件,均占国内总量的约1/6。今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湾区内创新主体提交的 PCT国际专利申请1.35万件,同比增长超三成。 衡付广表示,知识产权系统将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 护、高品质服务和高水平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聚集、加速转化,为推进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提供 知识产权有力支撑。 (记者 焦磊 任妍) 记者从10月31日举行的"知识产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 月,粤港澳大湾区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和有效注册商标分别达到81.7万件和852.4万 件,均占国内总量的约1/6。 ...
深港创新双向赋能 知识产权护航大湾区经济腾飞(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6 17:12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正以强劲的创新动能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 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数据显示,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连续21年位居全国城 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24年提升至42.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110件。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深圳以知识产权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创新的生动实践。 "我们在海外诉讼高发地区建立了监测机制,一旦发现涉深企业被起诉,会第一时间同步信息,帮 助企业快速反应。"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宋洋介绍,针对缺乏诉讼经验的中小微企业,中心还 提供公益性应对指导,邀请欧美律师等海外专家提供实操咨询,助力企业稳妥应对跨国知识产权纠纷。 与此同时,中心通过高频原告分析、商标监测预警和产业风险研判,提前向企业发布"风险提示"。 目前,境外商标抢注的常规化预警体系已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布局咨询服务常态化开展。得益于这些举 措,深圳企业在海外专利诉讼中由被动防御逐步转向主动维权,原告比例已接近40%,成效初显。 如果说护航"出海"是深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面",那么服务湾区、双向赋能则是其"区域面"的深 度实践。在深圳知识产权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