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恒立液压- 挖掘机为主要驱动力,美国关税影响有限
花旗·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恒立液压的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非挖掘机业务持平,但恒立液压目标在2025年实现营收和盈利同比增长超10%,主要受挖掘机零部件营收同比增长20%驱动 [1] - 墨西哥工厂将于2025年6月扩大生产以支持美国客户,预计该工厂2025年营收贡献为2 - 3亿元 [1][4] - 由于主要美国客户可通过非美国工厂采购产品再运往美国,恒立液压未因美国互惠关税出现大量提前采购需求 [1] 各业务板块总结 挖掘机业务 - 预计2025年挖掘机泵阀营收同比增长30%,油缸营收同比增长10%,主要因在中国大型挖掘机泵阀市场份额增加 [2] - 预计2026年恒立液压挖掘机泵阀产品可打入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 [2] - 2025年3 - 5月生产满负荷运转,6月产量可能环比下降(同比仍增长),因处于淡季 [2] 非挖掘机业务 - 2025年营收可能持平,主要因高空作业平台需求疲软,该业务在非挖掘机业务中占比最大,2024年约占总营收10% [3] - 非挖掘机油缸营收同比个位数下降,泵阀营收仍可能同比增长 [3] 墨西哥工厂 - 2025年6月为美国扩大生产,利用墨西哥对美国的零关税政策,预计营收贡献达2 - 3亿元,占2025年美国营收约50% [4] - 预计2026年营收翻倍至6 - 7亿元,未来最终可达30亿元 [4] 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业务 - 2025年滚珠丝杠、直线导轨和电动执行器营收合计可达2.5亿元 [5] - 预计2026年营收翻倍至5 - 6亿元,毛利率/净利率可达30%/10% [5] - 初期聚焦中国国内塑料注塑机和机床行业客户,目标打入在华外资企业工厂 [5][8] 估值 - 恒立液压目标价85元,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40倍,等于自2023年以来平均市盈率加2倍标准差 [15] 预期收益 - 预计股价回报率26.1%,股息收益率1.0%,总回报率27.2% [6] 市值 - 市值903.58亿元(125.57亿美元) [6]
摩根士丹利:比亚迪汽车的影响
摩根· 2025-05-31 0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保持一致 [4][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日本公司计划持续拓展日本市场,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型,2026年开始销售PHEV,下半年推出日本专属规格的迷你电动汽车,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6] - 日本迷你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大,多家日本OEM计划推出相关车型,比亚迪进入该市场有望刺激市场发展,同时也促使日本零部件供应商重视降低成本 [8][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比亚迪日本市场增长策略 - 4月15日开始销售第四款车型海豹7,续航540 - 590公里,建议零售价495万 - 572万日元,2024年在日本市场总销量2223辆,预计2025年1 - 5月销售1120辆 [3] - 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型,解决BEV在降雪地区的弱点,安装高效热泵系统和直冷直热机制 [3] 比亚迪PHEV在日本市场的推出 - 目标是到2027年左右建立7 - 8款BEV和PHEV的产品线,2026年推出PHEV,全球约65%的比亚迪乘用车销售为PHEV,希望凭借整体质量吸引日本消费者 [7] 比亚迪进入日本迷你电动汽车市场 - 2026年下半年推出迷你电动汽车,采用日本专属平台和相关技术,可能在常州工厂生产 [8] - 认为日本迷你电动汽车市场将因日本OEM的举措而受到刺激,正在研究竞争对手价格,以平衡性能和价格 [8][9] 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 - 日本迷你电动汽车销售扩张的潜力,凸显日本零部件供应商降低成本(包括电动汽车组件)的重要性 [10] 公司评级情况 | 公司(代码) | 评级(截至日期) | 价格(2025年5月29日) | | --- | --- | --- | | Aisin(7259.T) | O(2024年10月16日) | ¥1,818 | | Denso(6902.T) | O(2022年9月13日) | ¥1,982 | | EXEDY(7278.T) | U(2024年7月9日) | ¥4,310 | | F.C.C.(7296.T) | E(2024年9月10日) | ¥2,799 | | Koito Mfg.(7276.T) | U(2023年9月13日) | ¥1,766 | |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7220.T) | O(2024年7月9日) | ¥2,925 | | NHK Spring(5991.T) | O(2024年7月9日) | ¥1,625 | | Nifco(7988.T) | O(2024年3月6日) | ¥3,479 | | NOK(7240.T) | O(2025年3月6日) | ¥2,133 | | Stanley Electric(6923.T) | E(2025年3月6日) | ¥2,707 | | TOKAI RIKA(6995.T) | U(2024年7月9日) | ¥2,184 | | Toyoda Gosei(7282.T) | O(2024年3月6日) | ¥2,789 | | Toyota Boshoku(3116.T) | E(2024年3月6日) | ¥2,049 | | Toyota Industries(6201.T) | E(2024年7月9日) | ¥18,080 | | TS Tech(7313.T) | U(2025年3月6日) | ¥1,604 | | Unipres(5949.T) | U(2024年6月4日) | ¥982 | [57]
摩根大通:潍柴动力- 成长股定位为可负担的周期性股票
摩根·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潍柴动力H股和A股均维持“增持”评级,H股目标价为22.00港元(截至2026年12月31日),A股目标价为24.00元人民币(截至2026年12月31日) [3][4][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潍柴动力作为重型卡车和发动机市场的领导者,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产品拓展保持领先地位,聚焦新能源解决方案和产能扩张有望在未来一年带来积极催化因素 [3] - 中国国四重型卡车置换计划将从6月/7月起推动国内重型卡车销售,潍柴预计剩余月份月度销售将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全年重型卡车销售(国内外合计)有望达约100万辆 [2][3] - 潍柴在大口径发动机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发动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计划扩大产能以满足增长需求 [2][7] - 潍柴推进新能源能力建设,与比亚迪合作利用技术和客户资源,在电动重型卡车市场谋求增长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重型卡车市场 - 国四重型卡车置换计划6月/7月起生效,多数省会城市实施,其他城市推进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国内重型卡车销售,潍柴预计剩余月份月度销售同比增长15 - 20%,全年销售(国内外合计)约100万辆,但目标实现有一定不确定性 [3] - 2025年计划纳入LNG卡车,潍柴在国内LNG重型卡车发动机市场占约60%份额,将受益于LNG卡车需求增长,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3] 大口径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市场 - 2025年大口径发动机(含非数据中心相关)目标销量10,000 - 12,000台,应用于发电、船舶和采矿领域 [7] - 2025年AIDC用发电大口径发动机目标销售1,000 - 1,200台,在中国占约10%份额、全球占约5%份额(2024年为400台),一季度产量近200台,同比大幅增长,约55%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7] - 大口径发动机每台售价约20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高,潍柴已将年产能扩大到2000台,海外制造商预计2026 - 2027年才扩产,潍柴长期计划将年产能增至4000台,目标全球市场份额达25 - 30% [7] 新能源领域 - 潍柴预计中国电动汽车渗透率中期将达约30%(目前年初至今约20%),长途电动汽车在能源补充和续航方面存在技术挑战,短途电动汽车替换进展迅速,目前短途运输车队60 - 70%已完成替换 [7] - 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投产,将为轻型卡车、客车、工程机械和重型卡车生产电动解决方案 [7] - 潍柴与比亚迪合作,比亚迪提供技术,潍柴提供客户资源,合资企业中潍柴持股49%,专注动力总成和电动机控制,预计贡献可观收入,标志着潍柴战略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7] 国内工程机械发动机市场 - 2024年潍柴销售工程机械发动机11万台,在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和起重机机械领域有较强影响力,但挖掘机市场份额较低(个位数),主要供应山东重工集团内部原始设备制造商 [10] - 工程机械发动机毛利率略低于重型卡车发动机,但高于轻型卡车发动机和客车发动机,潍柴认为该领域国产替代机会大,计划利用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推进高端转型战略,拓展高吨位挖掘机市场 [10] 中国VII排放标准升级和电动重型卡车展望 - 未来几年预计引入中国VII标准,将影响市场动态和潍柴产品的监管合规性,潍柴积极推进电动重型卡车解决方案,以应对长途运输挑战 [10] - 潍柴与比亚迪的合作对开发有竞争力的电动重型卡车产品至关重要,潍柴在价格上相比外国品牌有优势,战略重点是国内市场增长 [10] 投资分析 - 潍柴是领先的重型卡车发动机供应商,国内市场份额约40%,估值具有吸引力,未来在重型卡车周期中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生成有望改善,新能源解决方案、液压部件、挖掘机发动机和大口径发动机等新举措取得进展,尽管替换周期时间有变化,但潜在卡车替换周期仍存在,有逢低买入机会 [8][13] - H股2026年12月目标价22.00港元基于DCF估值,关键假设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9.4%(不变)、股权成本9.6%、贝塔系数0.9倍、债务成本5%、税率25%、目标债务资本比0%(公司有净现金头寸)、终端增长率0% [9][11] - A股2026年12月目标价24.00元人民币基于DCF估值,关键假设与H股类似,对A股应用8%的A - H溢价(此前为10%) [14][16]
高盛:中国太阳能-追踪盈利能力拐点 - 5 月盈利能力将降至抢装前水平,价格稳定举措为关键观察点
高盛·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最偏好Cell & Module和Film,建议买入隆基绿能、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 [4] - 最不偏好Glass、Poly、Wafer和Equipment,建议卖出福莱特玻璃A/H、信义光能、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和麦格米特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上游价格因需求疲软和二三线企业低价去库存策略而快速下降,太阳能主要价值链环节盈利能力可能降至低于抢装前水平,6月领先企业的价格稳定措施是关键看点 [2] - 预计2025 - 2026年行业产能削减,未来太阳能资本支出下降、产能利用率降低,价格前景疲软,盈利能力曲线趋于平缓 [4] - 最新IRA草案对中国企业不利,美国对四个东盟国家的AD/CVD将于6月16日生效,仅马来西亚产能在最终税率下可能盈利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行业情况 - **价格方面**:截至5月15日,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玻璃/胶膜/逆变器现货价格较月初平均变化-2%/-14%/-3%/-3%/-6%/-3%/-1%,较抢装前水平(2月底)平均变化-8%/-17%/-7%/-2%/+8%/+1%/-1%;海外组件价格总体平稳,国内多晶硅期货中位报价月内上涨5%;中国N型M10硅片表现不佳,月内价格下跌15% [19][20] - **盈利能力方面**:现货价格隐含的一级企业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玻璃/胶膜现金毛利率较月初平均变化持平/-1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持平,较抢装前水平平均变化-3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覆盖企业5月平均现金盈利能力可能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水平 [2] - **生产方面**:5月产量因平均开工率下降1个百分点而环比平均下降4%,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玻璃/组件产量环比变化-4%/-5%/-5%/+5%/-12%至47GW/51GW/50GW/58GW/46GW [12] - **库存方面**:库存天数(相对于需求)可能从4月的25天反弹至5月的30天,除硅片库存基本稳定外,各环节库存均继续增加,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玻璃/组件库存环比变化+15%/-4%/+50%/+8%/+23% [13] 4月需求情况 - **国内**:4月中国太阳能装机量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215%至45GW,1 - 4月累计装机量同比增长75%至105GW,可能受中部地区分布式商业和工业需求推动 [41] - **海外**:4月中国组件出口值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26%,1 - 4月累计出口值同比下降31%;估计4月中国组件出口量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11%至24.6GW,1 - 4月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9%至95.1GW;4月中国逆变器出口值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17%,1 - 4月累计出口值同比增长9% [42][43] 6月展望 - 预计库存压力将继续增加,但幅度可能好于预期(玻璃除外),上游企业减产和下游企业开拓海外需求的积极举措将提供支撑 [14] - 预计5 - 6月多晶硅开工率无大幅上调计划,若价格持续疲软可能提前进行检修和维护;6月组件初步生产计划环比可能下降高个位数(与2021年以来的平均季节性情况类似),而5月环比下降10% - 15% [2] - 玻璃供应持续增加,5月环比增长5%,6月预计环比增长中个位数,库存将从目前的28天快速回升至超过35天,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价格将从当前水平下调10%至12元/平方米 [3][14]
摩根大通:人形机器人-2025 年全球中国峰会要点 - 具身人工智能的应用
摩根·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中两场人形机器人小组讨论受投资者关注,探讨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主题,强调了机器人在自动化未来的战略重要性及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 [1][2] - 机器人行业发展显著,多功能机器人不断进步,需求受其适应特殊环境能力驱动,技术创新聚焦具身智能,中国供应链支持行业目标 [6][7] - 人形机器人仓储和服务应用前景好,中国企业注重商业化,中美在该领域有竞争与合作,自动化有风险也有机遇,中国企业靠创新和合作建立优势 [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趋势和机遇 - 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多功能机器人能执行多种任务,适用于消费和特定行业场景,可降低人类在危险环境的风险,融入人类基础设施有望改变全球机器人格局 [6] 需求情况和市场潜力 - 机器人因能在不适宜人类的环境中工作,在企业对企业应用中需求大,预计将融入服务机器人领域,从工业场景逐步扩展到家庭场景 [6] - 仓储和人形机器人应用市场将显著增长,企业需开发轻便、灵活、易部署的机器人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逐步在半结构化工业环境中应用并扩展到一般场景 [9] 技术进步和未来方向 - 技术创新聚焦具身智能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控制技术从运动控制向复杂认知功能发展,与知名机构合作推动多场景应用,中国供应链支持机器人替代人类的目标 [7] - 中国机器人公司现阶段注重商业化,利用成熟供应链创建硬件平台和训练特定模型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开发人形机器人需克服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挑战 [9] 中美贸易动态与合作 - 人形机器人领域是中美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美国注重创新,中国强调分阶段商业化和闭环商业模式,尽管存在地缘政治紧张,但两国企业有合作,利于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 [9] 自动化的风险与机遇 - 自动化虽引发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的担忧,但重点是增强人类能力和提高安全性,在劳动力短缺的环境中,机器人可提高稳定性和效率,为社会创造价值 [10] 核心竞争优势和未来方向 - 中国机器人公司通过创新和战略伙伴关系确立竞争优势,开发人形机器人注重标准化应用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探索多种技术途径提升机器人能力,以满足应用场景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开发 [10]
高盛:TechNet China 2025_ 黑芝麻-AD - 中国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上升趋势将推动未来增长
高盛·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地平线机器人的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黑芝麻管理层对2025年持积极态度,借助中国AD/ADAS趋势,目标实现两位数营收增长 [1] - 中国ADAS/AD趋势将持续增长,地平线机器人芯片组会是早期受益者,预计2025/26财年营收同比增长50%/121%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黑芝麻是AD/ADAS SoC供应商,提供多种产品,其ADAS/AD SoCs已被吉利和东风采用,并持续拓展新客户 [3] 2025展望 - 2025年5月,黑芝麻宣布A1000 SoC搭载于东风新款车型东风eπ 007 2025版,该车型具备20+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等 [4] - 借助中国AD/ADAS趋势及与主要OEM的紧密合作,管理层目标进入更多主要OEM供应链,2025年实现两位数营收增长 [7] 竞争动态 - 管理层对汽车芯片组实力持积极态度,认为车企自研芯片不易,因开发耗时且成本难覆盖 [8] - 公司在软件方面与合作伙伴开发算法,通过第三方软件供应商了解市场,客户选择软件/算法更灵活 [8]
高盛:新洁能-TechNet China 2025_ 功率半导体需求复苏;竞争仍是主要不利因素
高盛·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斯达半导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80.89元人民币 [2][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洁能多数终端市场需求增加,功率半导体需求呈复苏态势,但国内外同行竞争激烈且关税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拓展高端应用领域 [1] - 新洁能对需求复苏的积极态度与对斯达半导的预期一致,斯达半导2025年营收有望在2024年低谷后稳健复苏,但短期运营面临定价压力、竞争以及研发和折旧高支出等挑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新洁能是功率半导体供应商,提供IGBT、Trench Power MOSFET等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3] 关键要点 - 功率半导体需求复苏,自去年起呈恢复趋势,库存改善,代工厂利用率回升,新洁能管理层看好2025年销售增长,尤其SGT - MOSFET、IGBT和Trench - MOSFET产品,但面临同行竞争和关税风险 [4][7] - 为应对竞争,新洁能拓展高端市场和更多客户,未来几年重点关注汽车领域,加速产品在800V / 48V EV平台应用,在工业控制的新兴无人机、eVTOL和机器人应用有增长潜力,还将围绕AI服务器用例开发更多产品 [8]
高盛:中微公司-刻蚀、沉积、计量与检测产品拓展;提升人均销售额;买入
高盛·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AMEC的评级为买入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看好中国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将继续投入研发和扩大产能以把握市场机会 [1] - 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和先进技术投资增加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公司产品线加速扩张将有力推动其增长 [1] - 公司目前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历史平均12个月远期市盈率,估值具有吸引力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研发与扩张 - 持续投入研发进行产品扩张,涉及蚀刻、沉积、外延和先进封装工具等领域 [2] - 蚀刻技术方面,CCP蚀刻机可支持90:1的纵横比,较上一代产品的60:1有所提升 [2] - 沉积工具从MOCVD扩展到ALD和LPCVD,研发管线中有40多种LPCVD/ALD/PVD沉积工具 [2] - 公司还在进行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氮化镓功率器件、氮化镓微发光二极管和砷化镓材料的MOCVD研发项目 [8] - 在用于平板显示器的PECVD工具方面取得快速进展,满足OLED大规模生产要求 [8] 员工情况 - 自2016年以来员工总数年均同比增长22%,到2024年达到2480人 [3] - 员工平均销售额超过400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350万元人民币),管理层认为这一表现可与国际领先设备供应商相媲美 [3] 产能情况 - 2024年工厂总面积为34.8万平方米,随着临港总部大楼投入运营,预计2025年将达到45.3万平方米 [4] - 计划在上海、广州和成都增加产能,预计到2028年达到75万平方米以上,约为原金桥工厂的25倍 [4] 财务预测 - 12个月目标价为275元人民币,基于2029年预期市盈率29倍,按10%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 [10] - 给出了2024 - 2027年的营收、EBITDA、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股息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预测 [12]
高盛:星环科技行_ TechNet China 2025-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软件强化基础模型
高盛·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对报告研究的公司的投资评级,仅给出高盛全球投资研究股票评级分布,买入占49%,持有占34%,卖出占17%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企业倾向将更多支出分配给能产生准确结果和高投资回报率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对人工智能软件月活用户增长和付费率上升保持积极态度 [2] - 报告研究的公司从大数据软件拓展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为企业客户提供基础模型解决方案,其基础模型具有高精度和安全性,还推出了集成基础模型解决方案 [1][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交流情况 - 5月22日在上海举办的TechNet Conference China 2025上与报告研究的公司董事长交流,讨论围绕数据库能力、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产品、集成基础模型解决方案和公司客户群等方面 [1]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公司是本地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软件公司,2024年基础数据软件收入占比55%,技术服务占22%,数据应用占20%;客户方面,金融企业收入占比40%,政府占29%,电信占9%,能源占7%,制造业占3%;公司自主研发了高精度人工智能模型“Transwarp Infinity Intelligence” [3] 关键要点 - 企业级高精度安全基础模型:报告研究的公司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基础模型解决方案“Transwarp Infinity Intelligence”,基于大数据专业知识,该模型具备精确问答能力,依靠向量索引技术和自有向量数据库Hippo进行信息检索,还能帮助企业建立专有知识库以确保数据安全 [4][7] - 集成基础模型解决方案推出: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研究的公司基于自有Sophon LLMops平台推出集成DeepSeek基础模型解决方案(TxData - LM),集成了6710亿参数的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可用于模型训练、知识库集成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智能体开发,目标客户包括金融、制造、能源等行业企业和政府客户,助力企业进行人工智能部署 [8]
摩根士丹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磁体与国家安全
摩根·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目标价格为$410.00,2025年5月22日收盘价为$341.04,当前市值为$1,200,802百万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依赖磁铁,高端磁铁需稀土,中国控制65%的开采和88%的精炼,关税时期使美国国家安全暴露脆弱性 [1] - 人形机器人增长将带来关键矿物供需变化,增加对关键矿物尤其是稀土的需求,到2050年累计将带来8000亿美元的增量需求 [14] - 美国短期内可能仍依赖中国稀土,新矿平均前置时间增加,满足关键矿物需求面临挑战,且替代资源存在质量、经济和环境敏感性问题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磁铁的重要性 - 消费和工业应用广泛依赖磁铁供应,任何移动或涉及电力的事物可能都依赖磁铁,高价值设备用的永磁体需稀土 [3] - 一家美国全球OEM公司的汽车中,EV电机及多种部件使用192个小磁铁 [3] 永磁体的问题 - EV电机用的永磁体需轻、重稀土,重稀土用量少但占磁性能70%,高温下轻材料会失磁,重材料可优化性能 [4] - 轻稀土加工问题不大,重稀土加工更具挑战性,有铀和钍副产品需处理,且含重稀土的矿体较少 [4] 中国的地位 - 中国或中资企业控制65%的稀土开采供应和88%的精炼供应,促使西方生产商急需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5] - 中国近期对稀土出口实施许可证制度 [5] 美国的应对 - 中国供应出现中断和干扰,汽车公司向多级供应商采购永磁体,正收集供应情况信息并寻找替代方案 [6]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美国电池制造再工业化有帮助,但过去几年行动较少,近期有所改变 [11] 短期内的替代方案 - 美国短期内可能仍依赖中国稀土,新矿平均前置时间从2020 - 2024年达到约17.8年,满足需求有挑战 [12] 国家安全担忧 - 替代永磁体和关键精炼稀土材料增加时,需考虑质量、经济和环境敏感性问题,这可能是一个数十年的问题 [13] 人形机器人带来的供需风险 - 平均每个人形机器人约含0.9千克稀土金属,从2035年起人形机器人需求加速,到2040/2045/2050年,相对于2030年钕镨需求,将分别额外增加40%/110%/167% [14] 人形机器人对磁铁市场需求的影响 - 人形机器人主要需磁铁的部件是执行器,平均含28个旋转和线性执行器用于关节,12个执行器用于手 [19] - 旋转/线性执行器需无框架扭矩电机,手部执行器需无芯直流电机,两种电机都需钕铁硼磁铁 [21] - 加入人形机器人需求后,到2050年磁铁需求可能是当前伍德麦肯兹预测的2倍以上,占磁铁需求的62% [23][24] 所需的稀土 - 关键的磁铁稀土是钕和镨(NdPr),每个人形机器人可能需2 - 4千克钕铁硼磁铁,对应0.6 - 1.3千克NdPr,而目前每辆EV使用0.6 - 2千克NdPr [25] 对NdPr贸易平衡的影响 - 伍德麦肯兹当前需求模型未含人形机器人需求,加入后从2035年后不久,NdPr市场将从持续过剩转为严重短缺 [31] - 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可能占总预测需求的41 - 61%,市场短缺从2039年占供应的1 - 14%上升到2050年的16 - 35% [34] 供应链风险 - NdPr开采和精炼集中在中国,到2050年中国仍占精炼供应的72%以上,人形机器人NdPr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36] 地缘政治紧张对稀土供应链的影响 - 过去18个月中国收紧对稀土和永磁体供应链的控制,历史上曾将稀土作为地缘政治工具,近期采取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 [37][39] - 美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出口限制未放松,不过已向部分生产商发放下游磁铁出口许可证 [40] 额外供应的来源 - 到2040年可能累计额外需要8 - 74千吨NdPr,到2050年增加到347 - 1031千吨,西方国家可能需建立供应链和支持项目 [46] - 额外供应可来自硬岩开采、原地浸出和副产品加工等,美国地质调查局显示全球稀土储量超9亿吨,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有大量可开发储量 [47] 可能出错的地方 - 一些制造商探索用铈替代磁铁中的部分NdPr,会降低成本但可能影响性能 [50] - 长期来看,研究致力于消除磁铁中稀土的使用,铁氮(FeN)磁铁是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但需不同转子设计 [51] 特斯拉估值方法 - 特斯拉目标价格$410由五部分组成,包括核心汽车业务、网络服务、特斯拉出行、能源和第三方供应商业务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