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色金属行业报告(2025.10.27-2025.10.31):下游需求向好,碳酸锂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中邮证券· 2025-11-04 14:0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评级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下游需求向好,碳酸锂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3] - 建议关注大中矿业、中矿资源、盛达资源、兴业银锡、赤峰黄金、紫金黄金国际、招金黄金、神火股份、紫金矿业等公司 [5] 板块行情 - 根据长江一级行业划分,有色金属行业本周涨幅为2.6%,排名第3 [12] - 本周有色板块涨幅排名前5的是大中矿业、中钨高新、国城矿业、永兴材料、方大炭素 [15] 金属品种观点与价格表现 - **贵金属**:建议坚定持有,等待下一轮主升浪,长期去美元化进程不会转向,建议在3950美元/盎司左右做多黄金;本周COMEX黄金下跌2.75%,COMEX白银下跌0.33% [3][17] - **铜**:供给扰动有望提升价格中枢,调整即为买点,建议逢低做多;因自由港和泰克资源26年产量预期下调,预计26年出现供需紧张局面;本周LME铜下跌0.51% [4][17] - **铝**:供给端刚性支撑价格中枢,冰岛世纪铝业因故障减产约20万吨电解铝产能,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录得62.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本周沪铝上涨0.35%,LME铝上涨1.10% [4][17] - **钨**:钨价持续上涨,出口需求有望恢复,商务部发布出口资质管理政策 [5] - **锂**: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好于预期,碳酸锂价格底部支撑较强,预计11月下游需求延续景气;10月碳酸锂月度产量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55%;本周碳酸锂价格上涨6.83% [5][17] - **其他基本金属**:本周LME锌上涨1.01%,铅上涨0.42%,锡上涨1.49% [17] - **其他贵金属**:本周NYMEX铂下跌8.56%,钯金持平 [17] - **新能源金属**:本周LME镍下跌0.49%,钴价格持平 [17] 库存变化 - **基本金属库存**:本周全球显性库存铜累库10613吨,铝累库82623吨,锌去库375吨,铅去库16478吨,锡累库232吨,镍累库5826吨 [33][35]
大消费组十一月消费金股:提高消费率,布局消费股
招商证券· 2025-11-04 13:3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行业核心观点与规模 - 报告核心观点为提高消费率,布局消费股 [1]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为1217只,占市场总数23.6% [2] - 行业总市值为18007.3十亿元,占市场总市值16.9% [2] - 行业流通市值为16508.7十亿元,占市场流通市值17.0% [2]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1.5%,近6个月18.2%,近12个月22.3% [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相对表现1.2%,近6个月-5.2%,近12个月2.7% [3] 食品饮料行业 - 白酒板块产业出清、需求激发、批价企稳是积极信号,板块买点可能在年底出现 [7] - 大众品板块中饮料、休闲食品等延续高景气,保健品板块边际改善 [7] - 西麦食品25Q3实现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8.92%,扣非归母净利0.4亿元,同比增长86.30% [7] - 卫龙美味魔芋产品25Q3维持25H1增速,辣条业务10月维持低正整数增长,海外泰国市场11月开始供货 [8] - 新乳业25Q3业绩略超预期,低温业务延续双位数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 [8] 轻工纺织服装行业 - 海外服装需求稳定,零售及批发库存处于相对偏低位置,服装制造龙头订单有望持续改善 [9] - 国际龙头品牌服装表现相对优于鞋类,服装订单改善确定性更强 [9][10] - 重点推荐申洲国际、晶苑国际、九兴控股、裕元集团等纺织制造龙头 [9][10] - 个护板块建议关注双十一个大促数据,推荐线上运营能力强且线下有优势的登康口腔 [12] - 出口链推荐具备海外产能布局的匠心家居、裕同科技,建议关注浩洋股份 [12] 家用电器行业 - 华宝新能受益于移动家储和阳台光储需求,2025年前三季度欧洲市场同比增长132%,北美市场增长40.5% [14] - 华宝新能备电家储规模突破2亿元,25/26年有望实现3-4亿/10+亿元新增量,预计25/26年业绩重回6/10亿元 [14] - 极米科技国内投影行业竞争格局改善,DLP投影份额中极米等四家占比高达94% [15] - 极米科技与当贝达成核心部件光机战略合作,越南工厂投产支撑海外业务,26年业绩有望重回5亿+ [15][16] 零售行业 - 量贩零食头部企业万辰月均开店从400家提速至500家,鸣鸣从700-800家提速至1000+家 [18] - 万辰Q3净开店约1200家,鸣鸣Q3净开店2700家,行业市占率向头部集中 [18] - 行业同店数据预计Q3环比改善,随着运营优化及基数下降,有望逐步转正 [18] 医药行业 - CXO龙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三季报超预期并上调业绩指引 [20] - 海外进入降息通道,生物制药并购活跃带动研发复苏,国内BD交易及港股IPO火热激发研发热情 [20] - 推荐关注创新上游的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等,以及CDMO/原料药领域的药明康德、博腾股份等 [20] 商贸社服行业 - 外卖补贴力度自8月起相较于6-7月有所收窄,茶饮品牌同店持续高增长 [22] - 推荐关注高增长低估值餐饮股,包括古茗、绿茶,关注小菜园 [22] - Q3出行景气度稳步上行,长白山景区实现客流202万人次,同比增长20% [22] - 推荐关注OTA及景区标的,包括携程集团、同程旅行,关注长白山 [22][23] 农业 - 生猪养殖产能持续去化,2025年Q3末能繁母猪产能环比下滑0.2%至4035万头 [25] - 政策引导叠加行业亏损,产能去化有望加速,首推牧原股份,其次德康农牧、温氏股份等 [25] - 极端气候威胁粮食安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25][26] - 禽养殖中白羽鸡受海外引种下降影响供给偏紧,黄羽鸡父母代存栏降至低位,重点推荐立华股份、德康农牧 [26]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报告:核聚变产业化提速,聚焦链主及核心供应公司
招商证券· 2025-11-04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6]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产业化进程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迈向工程示范,材料性能突破是技术路线可行性的核心瓶颈[2] - 核聚变关键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超96%,核心部件如钨基偏滤器、高温超导带材等实现高度自主化[2] - 行业步入“多路线竞速+资本共振”新阶段,BEST装置计划2027年进行发电演示(Q>1),EAST刷新长脉冲纪录[2][6] - 建议聚焦链主及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2][6]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118只,占比2.3%,总市值2114.6十亿元,占比2.0%,流通市值1755.9十亿元,占比1.8%[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3.2%,相对表现-0.5%;近6个月绝对表现27.0%,相对表现2.4%;近12个月绝对表现26.1%,相对表现6.9%[5] 技术全景与产业化进程 - 可控核聚变是终极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实现氘-氚聚变需等离子体温度达1亿度、粒子数密度达10²⁰粒子/m³、能量约束时间超3秒[13][15]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主导产业化)、惯性约束及聚变-裂变混合路线,托卡马克装置如ITER、EAST技术成熟度最高[19][20][33] - 国际投资活跃,全球私营聚变企业近60家,近五年累计融资超百亿美元,美国目标2035年并网,英国目标2040年商用[34][38] -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大,BEST装置2027年目标发电演示,EAST实现1亿℃稳态运行1066秒,供应链国产化率持续提升[46][47][49][52] 前沿材料创新 - 第一壁/偏滤器材料需抵抗>20 MW/m²稳态热流,钨铜梯度结构将耐热性能提升至≥25 MW/m²,热应力降低40%[57][60][63] - 超导材料从低温超导(NbTi/Nb₃Sn)向高温超导(REBCO)升级,临界电流密度超500A/cm²,磁场强度提升至20T以上[64][67] - 抗辐射结构材料如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钢)硬度在压下率50%时从200HV提升至280HV,降低韧脆转变温度[71] - 氚增殖包层材料实现燃料闭环循环,钛酸锂包覆铍球方案使产氚效率提升20%,阻氚渗透率降至10⁻¹³g/(m²·s)[73][76] 产业链与公司分析 - 产业链多环节迎增量市场,能源装备龙头、新材料企业、精密制造企业及军工企业均积极布局[6][80][86] - 超导材料企业如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线材市占率超95%)、联创光电(REBCO集束缆线稳态电流超1.5kA)技术领先[6][86] - 第一壁/偏滤器企业如安泰科技(累计供应超5000件钨铜零件)、国光电气(偏滤器交付量同比增长220%)实现国产替代[6][87][92] - 精密制造企业如合锻智能(8万吨级真空等温锻造设备)、派克新材(电力锻件)具备高精度配套能力[6][91]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研究
联合资信· 2025-11-04 13:31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整体投资评级 [1] - 行业总体运行基本平稳 在扩内需 促消费等政策措施助力下 行业景气度有望企稳回升 [1] - 食品饮料行业有望呈现市场规模扩容与竞争格局重构的特征 头部企业加速整合 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 个性化经营获得发展空间 [1] 行业概况 - 食品饮料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 产品具有一定需求刚性 周期性相对较弱 行业进入壁垒较低 竞争激烈 [3] - 2024年及2025年1-8月 受消费信心不足影响 行业需求较为疲弱 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和5.1% 增幅略低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 - 报告主要选取白酒 屠宰及肉类加工 乳制品 休闲食品和软饮料子行业进行分析 [3] 细分行业运行分析:白酒 - 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2025年上半年产量191.6万千升 同比下降5.8% [4]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至887家 较2017年(1593家)大幅减少 2024年销售额前10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约58% 同比上升约2个百分点 [5][6]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7963.84亿元和3304.2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30%和0.19% 收入增幅快速下降 [6] - 2025年上半年 20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中仅6家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14家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经营者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8] - 未来行业总供给仍将下降 逐步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点 在政策带动下需求有望缓慢复苏 产业集中度提高 企业间两极分化的局面仍将持续 [9] 细分行业运行分析:屠宰及肉类加工 - 2024年中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9663万吨 同比增长0.2% 其中猪肉产量5706万吨 同比下降1.5% 2025年上半年总产量4863万吨 同比增长2.8% 猪肉产量3020万吨 同比增长1.3% [12] - 行业集中度仍低 2024年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比例为48.1% 竞争激烈 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弱 [15] - 2024年 肉制品行业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同比下降2.79% 销售毛利率均值提高1.92个百分点至13.18%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均值同比增长2.79% 销售毛利率均值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 仍处于较低水平 [16] - 未来行业将向规模化 集约化发展 政策推动产业链向"集中屠宰 冷链运输 冰鲜上市"方向发展 [17] 细分行业运行分析:乳制品 - 2024年中国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2.7% 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3.6% 供需关系失衡 [19][20] - 2025年上半年 19家乳制品上市公司中有10家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9家同比下降 营业收入均值同比增长2.13% 利润总额均值同比下降3.54% [23] - 常温奶以45%的市场份额稳居乳制品消费首位 高端巴氏奶在一线城市渗透率提升 伊利股份的低温白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 [24] - 行业呈现"两超多强"竞争格局 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57.80亿元和886.75亿元 营收规模断层领先 [25] - 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 未来伴随经济增长恢复和健康意识增强 行业景气度有望恢复 [26] 细分行业运行分析:休闲食品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9330亿元 同比增长4.6% [28] - 细分市场规模前五的品类分别是炒货食品及坚果(17.3%) 香脆休闲食品(10.9%) 面包蛋糕和糕点(10.9%) 肉制品以及水产动物制品(10.5%) 糖果(10.0%) [28] - 行业向"高端性价比"销售模式发展 渠道呈现多样化 融合化态势 线下销售渠道仍占据超过80%的份额 [29][30] - 具备多元渠道布局且品牌影响力强的企业存在提升市场份额的机会 [31] 细分行业运行分析:软饮料 - 2024年中国软饮料总产量同比增长7.5%至1.88亿吨 2025年1-7月产量同比增长3.0%至1.11亿吨 2015-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0.71% [32] - 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销售额突破600亿元 较上年的520亿元有明显增长 功能性饮料和减糖饮料需求提升 [35] - 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4年CR5超过60% 市场份额前五为农夫山泉 康师傅 可口可乐 统一和百事可乐 [36] -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创新 渠道深耕和品牌价值强化巩固市场地位 [36] 发债企业信用分析 - 截至2025年10月底 食品饮料行业存续债发行人共27家 存续债券余额合计1335.78亿元 其中可转债余额94.71亿元 [37] - 2024年样本企业营业总收入平均值同比下降2.78%至356.04亿元 利润总额平均值同比下降8.13%至35.50亿元 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均值和利润总额均值同比分别下降4.33%和6.14% [39] - 2024年样本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值为38.43亿元 同比增长7.20% 2025年1-6月均值为18.33亿元 同比增长57.91% [40] - 截至2024年底 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算术平均值为54.91% 带息债务/全部投入资本平均值为43.35% 截至2025年6月底变化不大 [42] 行业政策与未来展望 - 国家出台一系列扩内需 促消费政策 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有利于国内消费需求逐步企稳 [43] - 中国粮食总产量稳定 2024年首次达到1.4万亿斤 农产品供应较充裕 食品饮料行业成本端压力不大 [43] - 行业将呈现"哑铃型"发展格局 高端化 个性化产品与普惠性 功能性产品并存 健康化 场景化 文化赋能成为产品策略核心 [44][45] - 头部企业加速整合 例如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后门店数突破4000家 中小企业可通过聚焦细分市场或区域并购实现差异化生存 [46]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MIN2025Q3锂精矿权益产量环比减少5%至13.7万吨,权益锂精矿出货量环比增长5%至14.2万吨
华西证券· 2025-11-04 13: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的投资评级为“推荐” [4] 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分析了MinRes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运营和财务表现,核心观点显示公司在锂矿和铁矿石业务板块均展现出积极的运营改善和财务韧性 [1] - 锂精矿业务方面,尽管权益产量环比小幅下降,但销量和销售价格实现显著增长,同时关键项目的回收率优化项目已完成 [1] - 铁矿石业务方面,新项目Onslow Iron产量和出货量大幅提升,成本控制良好,市场需求强劲 [7] - 公司财务状况稳定,成功完成债务再融资,流动性保持充裕 [12] 锂矿业务运营总结 - 2025Q3,两个运营项目折SC6锂精矿权益总产量为13.7万吨,环比减少5%,权益锂精矿出货量环比增长5%至14.2万吨 [1] - 折SC6锂精矿加权平均实际售价为849美元/吨,环比大幅上涨31% [1] - Mt Marion和Wodgina项目的回收率和产能优化项目均已成功完成,Wodgina项目的平均回收率达到67% [1] Mt Marion项目(100%基础) - 2025Q3锂精矿产量为14.6万吨,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主要得益于选矿厂原料量增加,平均回收率为59% [2] - 锂精矿销售量为14.2万吨,环比增长4%,同比减少36%,折SC6销售量为11万吨,环比增长2%,同比减少27% [2] - 折SC6锂精矿平均销售价格为797美元/吨,环比上涨31%,同比下跌2% [2] - 锂精矿单位成本为796澳元/吨(SC6,FOB),环比上涨11%,同比下跌22%,低于2026财年预期范围,但预计2026财年下半年将因原料质量下降而上涨 [2] - 浮选厂详细工程设计正在进行中,旨在处理细尾矿并提高回收率,预计2026Q3完成 [2] Wodgina项目(100%基础) - 2025Q3锂精矿产量为17.6万吨,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73%,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回收率提高至67% [5] - 锂精矿销售量为19.4万吨,环比大幅增长45%,同比增长111%,折SC6销售量为17.6万吨,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110% [5] - 折SC6平均实现价格为881美元/吨,环比上涨31%,同比上涨5% [5] - 锂精矿单位成本为733澳元/吨(SC6,FOB),环比上涨14%,同比下跌40%,处于2026财年预期范围下限 [5] - 现有露天尾矿库堤坝建设工程已于2025年8月启动,预计2026年上半年末完工,将使储存能力延长至2030年 [6] 铁矿石业务运营总结 Onslow Iron项目 - 2025Q3季度产量为844.5万吨,环比大幅增长37%,季度出货量为863.5万吨,环比增长50% [7] - 铁矿石离岸成本为54美元/湿吨,处于预期价格区间下限,平均实际售价为92美元/吨,相当于普氏62%铁矿石指数的90% [7] - 融资贷款余额在本季度减少5200万澳元,降至7.14亿澳元,由于大部分资本支出已完成,预计余额仅会略有增加 [7] Pilbara Hub项目 - 2025Q3季度产量为242万吨,环比减少12%,季度出货量为274万吨,环比增长9% [8] - 实现铁矿石平均价格为87美元/吨,环比上涨12%,为普氏62%铁矿石指数的85% [8] - 离岸价成本为83澳元/湿吨,环比下降8%,虽然高于2026财年预期,但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成本将下降 [10] 采矿服务与财务情况 - 采矿服务季度产量为8100万吨,与上一季度持平 [1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性为11亿澳元,净债务为54亿澳元,与上一季度持平,本季度资本支出约为4亿澳元 [12] - 公司成功以7亿美元、7.000%的新票据对其将于2027年5月到期的7亿美元8.125%票据进行了再融资 [12] - Onslow Iron融资贷款余额降至7.14亿澳元,铁矿石预付款余额降至5.56亿澳元 [12] - MinRes于2025年9月23日收购了Resource Development Group Limited的资产,包括Lucky Bay石榴石矿 [13]
Lynas202503REO产量同比增长47%至3,993吨,NdPr产量同比增长19%至2.003吨,实现镝铽产量9吨
华西证券· 2025-11-04 13:30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生产经营表现强劲,稀土氧化物(REO)和氧化镨钕(NdPr)产量同比大幅增长,销售收入显著提升 [1][9] - 公司多个增长项目进展顺利,包括Mt Weld选矿厂扩建完成、美国及韩国市场战略合作取得突破,为未来产能扩张和供应链建设奠定基础 [10][11][13]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期末现金充裕,为后续资本开支和项目发展提供支持 [9][16]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Mt Weld(稀土氧化物 REO)**:2025Q3 REO产量为3,993吨,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7%;销量为3,691吨,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30%;平均实现价格为54.3澳元/公斤,环比下跌10%,同比上涨28% [1] - **Mt Weld扩建**:团队已完成培训,预计2025年四季度开始运营二期工厂 [1] - **能源供应**:混合动力电站建设接近尾声,2025年9月太阳能发电厂已全面投运,当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74%,剩余风力发电机预计四季度投入使用 [2] - **混合碳酸稀土(MREC)**:采矿作业持续进行,自9月起改为白班作业,以优化成本;Kalgoorlie工厂的工艺改造已完成,预计效益在四季度显现 [3] - **氧化镨钕(NdPr)**:2025Q3产量为2,003吨,环比减少4%,同比增加19% [4] - **重稀土**:马来西亚工厂镝(Dy)和铽(Tb)产量稳步提升,本季度实现产量9吨;公司计划在四季度启动重稀土分离回路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产出钐产品 [5][8] 财务业绩指标 - **销售收入**:2025Q3实现销售收入2.002亿澳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66% [9] - **销售回款**:2025Q3销售回款为1.713亿澳元,上一季度为1.527亿澳元 [9] - **现金状况**:期末现金和短期存款为1.664亿澳元,上一季度末为2.689亿澳元;2025年9月季度末现金及短期存款为10.60亿澳元,主要由于收到9.147亿澳元的股权融资净收益 [9][16] - **资本开支**:2025Q3现金资本开支为6,570万澳元 [14] 增长项目进展情况 - **Mt Weld扩建**:选矿厂建设已完成且未超预算,调试接近尾声,新选矿厂计划于10月下旬开始商业化生产 [10] - **美国市场**:公司与Noveon Magnetics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构建美国国内稀土永磁体供应链;与美国战争部在德克萨斯州Seadrift建设重稀土加工厂的项目因许可问题存在不确定性 [11] - **美国承购协议**:公司继续与陶氏化学洽谈产量承购协议,强调任何协议需符合其可接受的商业条款 [12] - **韩国市场**:2025年7月与韩国永磁体制造商JS Link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马来西亚建立可持续的稀土永磁体价值链 [13]
Greenbushes 锂矿 2025Q3 产销量分别环比-6%、- 27%至 32 万吨、30.1 万吨,2025Q3 单位现金生产成本环比增长 6%至 388 澳元/吨
华西证券· 2025-11-04 13: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Greenbushes锂矿及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等核心资产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运营表现 Greenbushes锂矿产销量因矿石品位短期下降及强降雨影响而环比下滑 但锂精矿平均实现价格环比微升 CGP3项目按计划推进 Kwinana工厂产量和销量显著提升 加工成本下降 同时 Nova镍项目产量下降但铜价实现小幅上涨 公司整体营收环比下降 但基础EBITDA有所改善 [1][2][3][5][6][7] 锂业务运营总结 Greenbushes锂矿 (100%基础)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精矿生产量为32万吨 环比减少6% 同比减少21% 产量下降主要由于矿石品位短期下降及强降雨影响 [1][9]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精矿销售量为30.1万吨 环比减少27% 同比减少23% 销量下降归因于产量下降及上一季度库存消耗的影响 [1][9]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精矿平均实现价格为730美元/吨(澳大利亚离岸价) 环比上涨1% [1][9] - 2025年第三季度单位现金生产成本为388澳元/吨 环比上涨6% 同比上涨40% 成本上升反映了原料品位和回收率的下降 [2][9] - 2025年第三季度用于维持、增长和资本化剥离的支出为1.211亿澳元 环比减少26% [2][9] - CGP3项目仍按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 [1] 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 (100%基础) - 2025年第三季度氢氧化锂生产量为2,775吨 环比增长31% 同比增长85% 工厂产能利用率达到46% [2][10] - 2025年第三季度氢氧化锂销售量为2,921吨 环比增长68%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吨加工成本为14,177澳元 环比下降18% 加工成本降低是由于产量增加 [3][10] - 2025年第三季度工厂实现收入3,340万澳元 环比增长54% [5][10] - 2025年第三季度EBITDA亏损为1,960万澳元 较上一季度亏损2,870万澳元有所收窄 [5] - 2025年第三季度工厂一期项目的维持和改进资本支出为830万澳元 环比增长84% [3][10] 镍业务运营总结 (Nova项目) - 2025年第三季度镍产量为3,429吨 环比减少33% 同比减少7% [6][10] - 2025年第三季度镍销量为3,320吨 环比减少5% 同比减少1% [6][10] - 2025年第三季度镍的单位现金成本为6.84澳元/磅 环比上涨72% [6][10] - 2025年第三季度镍的平均实现价格为22,830澳元/吨 环比下跌2% 铜的平均实现价格为14,717澳元/吨 环比上涨1% 钴的平均实现价格为50,656澳元/吨 环比下跌1% [6][10] 公司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053亿澳元 环比下降17% 同比下降26% 主要原因是铜出货量减少以及镍实际价格走低 [7][10] - Nova项目2025年第三季度EBITDA为2,490万澳元 环比下降50% [7][10] - TLEA净利润权益占比为20万澳元 上一季度为2,230万澳元 [7] - 2025年第三季度基础EBITDA为1,930万澳元 上一季度为490万澳元 去年同期为-290万澳元 改善主要受上市投资按市值计价的积极变动抵消了TLEA净利润占比下降和Nova EBITDA贡献降低的影响 [7]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 集团持有现金2.865亿澳元 较上一季度末的2.797亿澳元有所增加 [7][12] 2026财年生产指引 - Greenbushes锂矿锂精矿产量指引为150-165万吨 单位现金生产成本指引为310-360澳元/吨 资本支出指引为5.75-6.75亿澳元 [15] - Kwinana氢氧化锂工厂产量指引为9,000-11,000吨 加工成本指引为16,000-20,000澳元/吨 维持和改进资本支出指引为7,500-8,500万澳元 [15] - Nova项目镍产量指引为15,000-18,000吨 现金成本指引为5.90-6.90澳元/磅 [15] - 集团勘探预算指引为3,500-4,000万澳元 [15]
计算机2025年11月研究观点:中美科技博弈缓和,算力应用链迎加速拐点-20251104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13:1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计算机板块“优于大市”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中美科技博弈出现阶段性缓和,为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带来一年缓冲期 [4] - 英伟达新一代算力平台加速全球部署,从芯片制造商向AI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4] - 全球AI算力发展呈现“国际合作”与“自主可控”双轨并行格局 [4] - 国内AI GPU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摩尔线程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AI芯片企业 [4] - 投资重点关注两大方向:受益于出口管制缓和的半导体供应链及国产算力链,以及受技术突破驱动的AI应用商业化落地 [4]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2025年10月26日中美经贸磋商在科技领域达成关键对等让步 [4] - 美方同意暂停实施原定于9月29日生效的“50%穿透性规则”,缓解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压力 [4] - 中方决定暂缓执行10月9日公布的涉及稀土的出口管制措施 [4] - 双方就暂停海事物流领域的301调查措施达成一致,为科技关键元器件、芯片及稀土材料的跨国流动创造确定性 [4] 英伟达GTC大会技术突破 - 推出下一代Vera Rubin超级芯片,FP4推理算力达3.6 Exaflops,较前代提升3.3倍 [4] - 计划在2027年推出性能再提升14倍的Rubin Ultra芯片 [4] - 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共同开发AI原生6G技术栈 [4] - 推出延迟低至4微秒的NVQLink技术以打通量子与经典计算 [4] - 与优步达成合作,计划从2027年起在全球部署超过10万辆基于其技术的Robotaxi [4] - Blackwell芯片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实现量产,并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建造配备10万块Blackwell GPU的Solstice超级计算机 [4] 全球AI算力合作与自主化进展 - 英伟达与韩国政府及三星电子、SK集团等企业达成协议,将供应高达26万块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PU,将韩国AI算力总规模推升至30万块GPU以上 [4]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注册申请于10月30日正式获批,计划募资8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等研发项目 [4] 推荐标的 - 推荐标的包括:日联科技、金山办公、合合信息、海康威视、新大陆、道通科技、汉得信息、海光信息 [4] - 相关标的:中科曙光 [4]
25Q3电子行业卫星电子、半导体、AI供应链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快:——电子行业2025年三季报总结
光大证券· 2025-11-04 13:14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电子行业整体业绩表现强劲,A股65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1637.0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20%[1][11] - 卫星电子、半导体和AI供应链是增长最快的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13%、89%和84%[1][11] - AI算力产业链已形成商业闭环,北美算力龙头估值处于安全区间,国产算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建议在波动中把握投资机会[4][36] 子行业业绩表现 - 卫星电子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长113%[1][11] - 半导体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21.1亿元,同比增长89%[1][11] - AI供应链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20.6亿元,同比增长84%[1][11] - 英伟达供应链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172.3亿元,同比增长80%[12] - PCB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82.3亿元,同比增长78%[12] - 消费电子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310.7亿元,同比增长38%[12] - 苹果供应链子行业25Q3归母净利润为236.6亿元,同比增长37%[12] 细分领域业绩亮点 - LED-LED电源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644%[2][13] - LED-LED显示屏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431%[2][13] - 显示-设备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50%[2][13] - 半导体-数字GPU和CPU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242%[2][13] - 半导体-模拟细分领域25Q3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218%[2][13]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电子行业市值前五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寒武纪-U(5.67亿元,扭亏)、海光信息(7.60亿元,+13%)、立讯精密(48.74亿元,+32%)、海康威视(36.62亿元,+20%)[2][17] - 半导体子行业市值前五公司:寒武纪-U(5.67亿元,扭亏)、海光信息(7.60亿元,+13%)、北方华创(19.22亿元,+14%)、中微公司(5.05亿元,+28%)、豪威集团(11.82亿元,+17%)[3][23] - AI产业链市值前五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寒武纪-U(5.67亿元,扭亏)、中际旭创(31.37亿元,+125%)、海光信息(7.60亿元,+13%)、新易盛(23.85亿元,+205%)[3][33] - 英伟达供应链重点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中际旭创(31.37亿元,+125%)、胜宏科技(11.02亿元,+261%)、生益科技(10.17亿元,+131%)、沪电股份(10.35亿元,+46%)、天孚通信(5.66亿元,+76%)[3][26] - 苹果供应链市值前五公司:工业富联(103.73亿元,+62%)、立讯精密(48.74亿元,+32%)、蓝思科技(17.00亿元,+13%)、鹏鼎控股(11.75亿元,-1%)、歌尔股份(11.71亿元,+5%)[4][28] 投资建议方向 - 北美算力核心龙头:工业富联、中际旭创、胜宏科技、新易盛[4][36] - 北美算力PCB和光模块主线:沪电股份、生益科技、深南电路、德福科技、剑桥科技等[4][36] - 北美算力液冷技术主线:英维克、思泉新材、胜蓝股份、奕东电子、鼎通科技等[4][36] - 北美算力OCS主线:光库科技、腾景科技等[4][36] - 国产算力产业链: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兴通讯、芯原股份、灿芯股份等[4][41] - 存储产业链:德明利、香农芯创、普冉股份、兆易创新、佰维存储等[4][41] - 苹果产业链:立讯精密等[4][41]
医药生物行业25Q3业绩总结:创新药业绩持续高增,CXO表现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现拐点,为四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收入同比正增长 [2] - 虽板块整体业绩不及年初预期,但创新药和CXO等子板块业绩持续超出预期 [2] - 创新药板块在国内外业务共振下展现出高成长性,CXO板块迎来底部趋势反转 [2][11] - 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及业绩边际向好的医疗设备、CXO及上游板块 [2] 医药板块25Q3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医药生物板块47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64亿元,同比下降1.9%,实现归母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5.1%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004亿元,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0.4%;实现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18.2%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毛利润1,891亿元,同比增长0.5%,环比下降1.7%;整体毛利率为31.5%,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9%/5.6%/0.7%/4.4%,整体费用率为23.5%,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 [2][5]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为591亿元,同比增长17.9%,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 [2][7]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归母净利率为6.8%,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2][8] 子板块业绩表现 - 创新药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实现36%的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5亿元转为盈利15亿元,且季度环比持续增长 [2][11] - CXO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1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47.7%,预计明年仍能维持中高速增长 [2][11] - 其他生物制品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6%;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4% [12] - 线下药店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8% [12] - 医疗设备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6% [12] - 疫苗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9.3%,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7.2%;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4%,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7.2% [12] 投资分析意见与关注标的 - 持续推荐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及业绩边际向好的医疗设备、CXO及上游板块 [2]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科伦药业、恩华药业、和誉-B、复宏汉霖、迈瑞医疗、福瑞股份、祥生医疗、华康洁净、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普蕊斯、汉邦科技、纳微科技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