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养生
icon
搜索文档
立冬养生启新 “膏” 海派膏方开炉熬制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09:26
行业概况与市场趋势 - 膏方养生是适应冬季气候环境的中医养生方法 主要作用是扶正补虚 作为中国冬令进补的传统保健药剂在冬令闭藏时节对多系统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2] -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膏方进补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养生方式 膏方兼具滋补强身、延缓衰老、防治疾病等多重功效[2] - 近年来 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 长期劳累等因素导致身体虚弱的亚健康状态者越来越多 膏方适用人群广泛 包括慢性病患者 术后产后体虚者及亚健康人群[4] 公司运营与产品特色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坚守古法炮制工艺 使用紫铜锅煎煮 流程包括配方 浸药 提取 浓缩 收膏 分装 晾膏七个步骤 耗时一天半到两天 确保一人一方 原汁原味[1]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膏方剂型上大胆创新 推出传统青花瓷罐 便携小包装 "棒棒糖"膏方等新型制剂形式 以吸引各年龄阶段消费者[2] - 曙光医院于2013年率先成立相关工作室 "海派膏方文化"被列入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年来持续开展该文化的调查 挖掘 收集 整理工作[3] 品牌活动与消费者反馈 - 曙光医院举办第四届上海市民冬令养生节暨膏方养生节系列活动 提供冬季健康咨询 答疑 并展示传统冬令养生八段锦功法以吸引民众参与[3] - 有消费者反馈因工作忙 作息不规律导致失眠 通过尝试膏方调理后效果不错 并计划继续调理[3] - 医院方面希望民众重视秋冬时令养生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 从而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发展[4]
直播预告:听懂“脾语” 备战“冬藏”
人民网· 2025-11-05 10:12
直播活动核心信息 - 直播主题为如何通过健运脾胃科学备战冬藏 旨在解读饭后易胀 食欲不振 身体困重等脾胃发出的信号 [1] - 直播定于11月7日16:00举行 主讲嘉宾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杜宏波与昆中药全国老药工 非遗传承人阮云 [1] 行业专家背景 - 杜宏波担任北京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导 并在多个中医药学会脾胃 肝病 传染病分会担任常务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 [3] - 阮云为昆中药全国老药工 非遗传承人 拥有33年药品生产经验 并建立《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担任指导老师 [3]
拔罐并非“万能术”,这些误区应知晓
科技日报· 2025-11-04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 拔罐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并非万能养生术 存在特定适应症和禁忌症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严重损伤如截瘫案例所示 [1][2][5] - 科学安全拔罐需系统学习训练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遵循专业操作规程 避免常见四大误区 [1][2][10] 拔罐适应症与禁忌症 - 拔罐适应症有456种 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 咳嗽 颈肩腰痛慢性疲劳综合征 消化不良等病证 [2] - 抽搐 痉挛 皮肤过敏 溃疡 水肿 大血管分布处 体质虚弱者如老人儿童孕妇久病体虚者不宜拔罐 [2][9][10] - 对于感冒初期 疼痛类疾病 高血压等实证 寒证 湿证 拔罐能发挥良好效果 [2] 常见拔罐操作误区 - 误区一:拔罐能改善各种不适 实际有其特定适应症 并非万能疗法 [2] - 误区二:身体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 需根据经络循行 穴位特性及疾病性质综合选位 而非简单头痛医头 [3] - 误区三:拔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一般留罐时间应控制在5至15分钟 过长可能导致皮肤充血水肿水疱 [4][5][6] - 误区四:罐印越深代表排毒越好 罐印颜色主要反映局部血液循环及病理状况 而非治疗效果或毒素排出 [7] 科学拔罐操作规范 - 留罐时间根据体质年龄病情部位而定 初次拔罐者年老体弱者或儿童宜5至10分钟 冬季可稍长但不宜超15分钟 [4][6] - 拔罐治疗频率每周1至2次即可 不宜过于频繁 需给身体足够恢复时间 [5] - 罐具可选择传统火罐或抽气罐 居家拔罐建议抽气罐相对安全易于操作 [8] - 拔罐时应在温暖避风室内进行 拔罐后需注意保暖 避免立即吹风或接触冷水 建议间隔4至6小时再洗澡 [8][10] - 起罐时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 传统火罐需使空气缓缓进入罐内自然脱落 抽气罐直接打开气阀即可 [8] - 拔罐后出现小水疱可不处理自然吸收 若水疱较大需消毒刺破涂抹消炎软膏覆盖敷料防感染 [9]
天气转寒,老年人该如何养生防病?(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31 07:22
老年健康核心问题 - 老年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多种慢性病共存、功能减退以及衰弱综合征三方面[3] - 中医认为老年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气血虚损,特别是肾精不足和脾胃功能减弱[3] - 中医对老年健康管理秉持积极态度,目标是通过整体治疗让老年人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3] 秋冬季节养生防病 - 老年人预防秋冬感冒的关键在于益气固表,可采用黄芪炖鸡汤、山药粥等平补方式进行食疗调理[4] - 除药食调理外,适度运动可激发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同时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和稳定情绪[4] - 中医强调内外兼修增强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帮助体弱老年人安稳度过流感高发季节[4] 腰腿疼痛缓解方法 - 缓解腰腿疼痛可采用穴位按摩方法,如按摩肾俞穴、足三里穴等,每穴按摩1-2分钟[5] - 艾灸通过温热效应能深入经络驱散寒湿,适合遇寒加重的疼痛,每穴施灸10-20分钟[5] - 老年人应特别重视腰腿肌肉锻炼,如进行脚尖伸勾、抬腿等温和锻炼方式防治腰腿痛[5]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 调节老年人情志的方法在于疏通肝气和补益心脾,核心要素是爱与陪伴[6] - 老年人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舒缓情绪低落问题[6] - 家庭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支持和陪伴来维护其心理健康[6] 阴虚干燥问题改善 - 老年干燥症状归结为阴虚津亏,主要原因是肝肾阴虚、脾胃虚弱及不良生活习惯[7][8] - 改善阴虚干燥的正确思路是滋阴润燥,可选用沙参麦冬玉竹茶、银耳百合羹等食疗方[9] - 起居方面应避免熬夜,尽量在晚11点前入睡,居住环境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9] 失眠问题解决方案 - 老年人失眠发生率约30%-50%,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反映了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11] - 中医治疗失眠从补虚和安神两方面入手,推荐桂圆莲子羹、百合枣仁茶等食疗方[11] - 按压内关穴和神门穴3-5分钟有宁心安神之效,家人呵护支持对老年人睡眠很重要[11] 运动养生原则 - 老年人运动养生须遵循不伤为本适度为要的原则,选择早晨或下午三点到四点运动[14] - 运动以微汗舒畅不觉疲劳为度,切忌大汗气喘,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动作[14] - 老年人运动应注重精神调养,集中意念于动作与呼吸,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14] 饭后行走注意事项 - 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应因人而异,身体素质较好者适宜饭后缓步慢行[12] - 脾胃功能较弱易积食的老人,饭后休息30分钟再慢走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12] -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下垂及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老年人不宜饭后立即行走[12][13]
九九重阳至,中医支招老年人养生防病
新华网· 2025-10-29 15:48
中医药在老年健康领域的核心理念 - 中医药将老年健康问题视为人体自然规律中“老”阶段的整体状态失衡,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气血虚损,特别是肾精不足和脾胃功能减弱[1] - 中医药主要围绕肾精不足和脾胃虚弱进行整体治疗,目标是让老年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1] - 中医药在维护老年人健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强调积极的健康管理[1] 针对具体老年健康问题的中医药方法 - 针对脾胃功能减弱,建议老年人饮食定时定量、每餐七分饱、细嚼慢咽,可食用山药薏苡仁粥、山楂麦芽茶,并采用按揉足三里穴、按摩腹部等方法[2] - 针对腰腿疼痛,可采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和委中穴一两分钟,或艾灸肾俞、大肠俞、阳陵泉等穴位10至20分钟,也可用中药热敷包,同时应重视锻炼腰腿肌肉[2] - 针对失眠问题,调理宜从“补虚”和“安神”入手,如选用桂圆莲子羹、百合枣仁茶,按压内关、神门等穴位,并建议按时作息、避免睡前看手机、下午3点后不饮浓茶,子女的陪伴和聊天比药物更有效[2] 应对季节性健康问题的中医药策略 - 针对秋冬季节易感冒的问题,老年人应以益气固表的方法预防,如服用黄芪炖鸡汤补中益气,食用山药粥健脾养肺,通过大枣茶调和营卫[3] - 针对秋季情绪低落,调节方法在于疏通肝气和补益心脾,老年人可选择听古典民乐、参加社区活动,家庭和社会应给予足够支持和陪伴[3] 老年人养生方法的个性化应用 - 养生方法应因人而异,例如“饭后百步走”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饭后立即走路可能导致供血不足,易引起头晕、乏力、心绞痛等意外[4] - 针对“三高”老年人,宜清淡饮食,可选用山楂、冬瓜、洋葱等具有化痰活血作用的食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食用核桃、黑芝麻,运动宜温和舒缓且持之以恒[4]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1016
艾瑞咨询· 2025-10-16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统一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消费趋势变革,核心驱动力是健康化、功能化与便捷化 [1][4][5][8] - 年轻消费群体(Z世代)的“轻养生”、“朋克养生”需求催生了新的百亿级赛道,如中式养生水、健康化传统食品 [1][4][16][17] - 行业竞争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产品创新、供应链效率、品牌年轻化与数字化运营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5][10][13][16][18] - 预制菜、蛋白饮料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依赖于明确的行业标准、食品安全管控和技术创新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1][4][8] 行业趋势 - **健康养生潮流**:年轻人推崇“轻养生”,以灵活、碎片化方式将健康融入日常,如自制养生饮品,18-35岁人群占健康消费的83.7% [1][4] - **产品中医化**:月饼市场呈现“健康化”趋势,低糖、药膳月饼受追捧,“五行学说”与“药食同源”理念契合年轻人对中医文化的追求 [1][4] - **预制菜发展启示**:日本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超60%,其成功基于明确的定义、严格的添加剂控制(禁用防腐剂)和完善的法规体系,为中国市场提供借鉴 [1][4] - **蛋白饮料市场增长**:2023年中国蛋白饮料市场规模达1586亿元,未来将向高端化、功能化发展,注重低糖低脂及特定人群定制 [8] - **方便面行业挑战**:行业面临“不促不销”困境,受替代品增多、外卖冲击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亟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8] - **袋装饮料新蓝海**:袋装饮料市场销量暴增,被视为饮品行业新蓝海,竞争焦点集中在需求洞察、供应链实力和品牌心智占位 [5] 头部品牌动态 - **瓶装水市场格局生变**: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净利润同比增长22%,茶饮料业务首破百亿;华润怡宝净利润暴跌28.7%,传统包装水收入下滑24.1%,竞争转向水源地、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 [5] - **三元股份聚焦低温鲜奶**:三元重启“北京鲜牛奶”品牌,强调72度巴氏杀菌工艺和100%自有奶源,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33%,在北京鲜奶市场占有率达58.3% [10] - **IP联名驱动增长**:TATA与IP“黄油小熊”联名,线上销售增长53%,新增粉丝提升343%,Z世代占比显著增加,通过情感共鸣实现品牌年轻化 [10] - **足力健跨界饮料成功**:足力健跨界卖饮料,吸引9万付费会员,饮品销量近60万瓶,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捕捉老年人健康需求及高性价比策略 [11] - **康师傅方便面高端化**:康师傅推出“特别特鲜泡面”,通过技术突破提升品质,旨在将产品从“快餐饱腹”升级为“品质正餐” [14] - **洽洽食品智能制造**:洽洽入选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管控体系 [15] - **绝味鸭脖供应链优势**:绝味构建覆盖全国的24小时高效运营体系,冷链网络配送半径达500-800公里,通过数智化管理形成核心竞争力 [16] - **李子园甜牛奶细分市场领先**:李子园2023年营收达14.12亿元,甜牛奶单品贡献97.78%的收入,市占率高达49.6%,全国终端网点超50万个 [18] 产品技术与创新 - **新品聚焦健康与跨界**:近期新品包括盒马HPP益生元果汁饮料、喜茶联名牛肝菌冰淇淋、海河月饼味酸奶等,聚焦健康、地域特色和跨界创新 [9] - **肯德基科技赋能体验**:苏州肯德基“车速取”车道餐厅突破100家,通过环形车道设计和与理想汽车A2A智能点餐合作,提升“车行生活”便捷性 [13] - **中式养生水赛道崛起**:中式养生水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88%,2028年规模将突破百亿元,以药食同源食材满足“朋克养生”需求 [16][17]
当年轻人爱上中医养生(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行业趋势 - 中医养生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例如晨起八段锦、午间养生茶和睡前艾草泡脚 [1] - 年轻人因熬夜、久坐、饮食不规律导致的亚健康问题,是推动其接受中医“治未病”理念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主要动力 [1] - 中医养生催生出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医药文化潮流集市和医院中药膳食厨房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消费场景 [1] 市场与产品 - 商家将中药材与食品结合,开发出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如医院推出“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药膳面包 [1] - 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 [1] 行业发展建议 - 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需强化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解码,开发更多符合现代需求的产品 [2] -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提升行业准入标准,优化市场环境,为产业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2]
山东各地推出各类促消费举措,催生假日消费新热点
搜狐财经· 2025-10-05 12:49
假日消费新场景 - 枣庄市通过举办齐鲁足球超级联赛等大型赛事,有机串联全市优质景区、特色市集、非遗项目与夜间经济业态,推出五大系列共120余项活动,吸引超一万名球迷观赛并带动城市漫游[4] - 赛事经济带动文旅消费,酒店为外地球迷提供八折优惠并附赠景点联票,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提升消费体验[4] - 日照市推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一级能效家电提供20%补贴且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例如一台标价3200元的电视,消费者在享受国补和直播代金券后实际支付2530元[5][6] - 凌云家电等企业积极配合政策,自筹资金发放消费券并与抖音直播等线上渠道结合,开展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多品类促销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6] 新兴消费业态 - 无棣古城的中医养生馆创新商业模式,将传统中医问诊、理疗与药膳、茶饮、文创产品相结合,打造复合消费空间,精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7] - 中医药养生服务呈现年轻化趋势,通过推出季节性和个性化配制的香囊、药膳馒头(如五黑养生馒头、红枣枸杞补气馒头)以及竹蔗茅根枇杷饮等产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消费热点[7] - 邹平市在"黄河大集"等活动中推广中医药膳和茶饮,显示地方政府正积极培育将传统文化与假日经济相结合的新消费增长点[7]
上新又上心 消费焕活力!山东各地推出各类促消费举措,催生假日消费新热点
搜狐财经· 2025-10-05 09:35
赛事经济与文旅融合 - 枣庄市通过举办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吸引一万多名球迷,并以此为核心吸引物串联全市文旅资源[4] - 赛事带动城市漫游经济,为外地球迷提供酒店八折优惠并附赠景点联票,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4] - 围绕赛事推出五大系列共120余项活动,涵盖美食、美景等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4] 家电消费与政策刺激 - 日照市实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一级能效家电提供20%补贴,单件商品最高补贴2000元[5] - 零售商凌云家电自筹资金发放消费券,例如20元抵50元代金券可与国补叠加使用,刺激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品类消费[5][6] - 政策带动居民消费升级,例如一台标价3200元的电视,通过补贴和优惠券后实际支付2530元,降幅达21%[5] 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消费 - 无棣古城中医养生馆创新商业模式,融合免费问诊、理疗、药膳、文创产品,精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7] - 中医药产品多元化,包括根据季节和体质配制的香囊、花草茶及“五黑养生馒头”等药膳食品,满足健康消费需求[7] - 邹平市“黄河大集”推出中医药膳和茶饮,如“竹蔗茅根枇杷饮”等饮品受到市场欢迎,反映传统文化消费热潮[7]
同仁堂医养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医医疗服务营收占比约八成
智通财经· 2025-10-01 14:22
上市进展 -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30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1]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同仁堂旗下战略性聚焦于中医医疗服务的附属公司,结合“医”与“养”,提供现代化、定制化的中医医疗服务 [5] - 按2024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为1.7% [5] - 按2024年医疗服务总收入计,公司在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0.2%,其市场规模占同年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总规模的46.5% [5] - 公司已建立分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一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5] 收入构成与增长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中医医疗服务、管理服务及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 [6] - 中医医疗服务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8.15亿元增加22.1%至2023年的人民币9.95亿元 [6] - 管理服务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19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960万元 [6] - 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8770万元增加57.0%至2023年的人民币1.38亿元 [6] 财务业绩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9.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11.53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1.75亿元 [7] - 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4.77亿元 [7] - 公司期内利润从2022年亏损人民币923.3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人民币4263.4万元,2024年盈利增至人民币4619.7万元 [7] - 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306.2万元 [7]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1.4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2.17亿元,2024年达人民币2.22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