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搜索文档
一到秋天就郁闷?可能是身体“缺水”了
北京青年报· 2025-10-28 13:20
中医药对秋季情绪问题的解读 - 秋季气候干燥易致秋燥 燥邪侵袭肺脏导致其宣发肃降功能失调 进而影响津液布散并耗伤人体津液 [4] - 肺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亏虚无法充分濡养脏腑 特别是心和肝 肺金虚弱无法制约肝木易致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 津液不足无法滋养心神则导致心神不宁 [4] - 秋季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急躁 焦虑易怒 心慌 失眠 多梦 情绪低落等 根源在于燥邪影响了肺 肝 心等脏腑的协同平衡 [4] 润燥生津的食材方案 - 梨可清热化痰或滋阴润肺 冰糖炖雪梨是润燥止咳佳品 [5] - 百合可养阴润肺并清心安神 银耳富含胶质能滋阴润肺且养胃生津 [6] - 山药能补益脾肺肾之气阴 兼固护津液不流失 莲藕生食可清热生津 熟食则健脾开胃并益血生肌 [7][8] 宁心安神的食材方案 - 莲子可补脾止泻并养心安神 对于失眠和心悸有良效 [10] - 小米色黄入脾且富含色氨酸 有养心安神及助眠作用 龙眼肉能补心脾益气血并安心神 但燥热体质者不宜过量 [11] - 酸枣仁可养心补肝并宁心安神 用于治疗虚烦不眠 [12] 调和肝气的食材方案 - 玫瑰花可行气解郁 和血止痛 其芳香能醒脾并舒缓肝郁 改善紧张焦虑情绪 [14] - 菊花能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 缓解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和烦躁 [15] - 陈皮可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其芳香气味有助于舒缓情绪并助肝气条达 [15] 秋季食疗食谱方案 - 秋梨膏以秋梨 红枣 百合及川贝粉文火慢熬而成 每日1至2勺温水冲饮可缓解口干和喉痒 [15] - 百合银耳莲子羹集润肺 生津 安神于一体 可作甜品食用 [15] - 沙参玉竹老鸭汤使用滋阴润肺的经典药对 老鸭性凉能滋阴补虚 适合津液耗伤较重人群 [15] - 甘麦大枣粥以甘草 小麦 大枣与大米同煮 能养心安神并和中缓急 对情绪低落和睡眠不安有奇效 [15] - 菊花玫瑰枸杞茶含菊花 玫瑰花和枸杞 适合长时间用眼及情绪紧张的上班族 [15] 辅助调理的生活方式建议 - 起居应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收敛 并保证充足睡眠 [16] - 运动选择散步 太极 瑜伽等平缓项目 避免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津液 [17] - 需主动排解不良情绪 多接触阳光并与亲友交流以培养平和心态 同时注意适度的腹部和脚部保暖 [18]
新城控股旗下平潭吾悦广场--逛供销集市、购八闽好物!
搜狐财经· 2025-10-27 23:50
24日,新城集团旗下平潭吾悦广场人头攒动,"福建供销集市——助农销售、便民消费"系列活动(平潭专场)在此开启。上百种来自八闽大地的特色好物 齐聚岚岛,为市民搭建起"一站式"购齐全省各地特色农产品的优质平台。 走进集市,仿佛置身于一场八闽风味的盛宴。福州匠心慢炒的猪肉酥香气扑鼻、三明建宁颗粒饱满的莲子圆润诱人、莆田传统熬制的枇杷膏色泽浓郁、南 平顺昌精心制作的灌蛋口感嫩滑、平潭新鲜制作的鲍鱼丸弹性十足……上百种农渔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市民们穿梭其中,纷纷品尝购买,现场热闹非凡。 集市里,平潭本地的海货与来自内陆的山货琳琅满目,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购买需求。福建供销百农汇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龙岩市的花生、泡鸭爪、豆腐 干等特色产品,备受市民欢迎。"平潭的海产品比较多,而我们龙岩农产品比较丰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平潭市民认识和品尝到我们的特色农 产品。"该公司工作人员梁艳艳说。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全省各地的好货。"市民饶莹说。 据悉,此次活动由福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和实验区供销合作社联合主办,将持续至10月26日。活动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的方式,不仅让 市民朋友在家门口 ...
霜降“养生秘诀”来了
每日商报· 2025-10-27 10:06
饮食养生 - 养生重点在于保暖和防燥 为入冬做准备 [1] - 饮食需结合温补与润燥 适宜食用银耳、百合、蜂蜜、黑芝麻等温润食材 [1] - 需增强脾胃功能 适宜食用山药、南瓜、糯米、莲子、芡实等食物 [1] - 禁忌食用冰饮、生鱼片、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 以免损伤脾胃引发腹泻腹痛 [1] - 禁忌食用辣椒、油炸食品等辛辣食物 以免加重燥气导致口干咽痛便秘 [1] 起居保暖 - 需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寒气入侵身体 避免引发头痛感冒等症状 [1] - 洗头后需及时吹干 避免湿发睡觉 外出建议佩戴针织帽防止头部受凉 [1] - 脚部保暖尤为关键 寒冷天气穿衣应避免露脚踝 [1] - 睡前可用40至45摄氏度温水泡脚约20分钟 泡脚后需擦干保暖 [1] 运动锻炼 - 需避免高强度运动 建议采取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温和锻炼方式 [2] - 运动前必须充分热身 运动后切忌立即减少衣物以防受风寒着凉 [2]
副高重振旗鼓 本周最高气温重回35℃
每日商报· 2025-10-09 10:37
天气状况与趋势 -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现异常高温,中秋节当天杭州气温高达37.1摄氏度[1] - 寒露节气(10月8日)后气温通常快速下降,但今年受强势副热带高压影响,杭州高温天气持续[1] - 台风"夏浪"的生成和移动导致北风南下,使10月8日高温暂时缓解[1] - 预计从10月10日起副热带高压将再次增强,最高气温将维持在35摄氏度左右直至下周二[1] - 根据预报,气温降至30摄氏度以下需等待下周五之后[2] 中医养生建议 - 寒露时节养生要点为防范秋燥和保暖御寒,以应对秋乏加重和免疫力下降[3] - 饮食方面建议食用滋阴润燥的温性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麦冬、玉竹[3] - 为缓解秋燥导致的食欲下降,可食用山楂、柚子、石榴、乌梅、葡萄等水果[3] - 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冰饮、凉拌菜、西瓜、螃蟹,以防腹泻腹痛[3] - 需减少辣椒、花椒、羊肉等辛辣燥热食物的摄入,以免引起口干咽痛和便秘[3] - 为调节"悲秋"情绪,建议与家人朋友散步喝茶聊天,并可按摩太冲穴与太渊穴以缓解烦躁伤感[3]
朝“问”健康丨寒露节气 饮食调理需注意哪些方面?
央视新闻· 2025-10-08 09:22
寒露节气气候特点 - 寒露是深秋节气 气温明显降低 与白露相比寒冷特点更加明显 [1][3] - 从白露到寒露 "燥"是贯穿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 [4] - 部分地区寒露时节气温多在12~22摄氏度 湿度较高 容易让人感觉"湿凉" [10] 饮食调理核心原则 - 秋季饮食调理核心是"减辛增酸 润燥养肺" [4] - "减辛"指减少辣椒 花椒 生姜等辛辣刺激及煎炸熏烤类食物摄入 避免助燥伤肺 [4] - "增酸"指适当食用橘子 石榴 葡萄等 有助于收敛肺气 顺应秋令 [5] - 银耳 百合 莲子等润肺食材可作为整个秋季的"饮食标配" [6] - 寒露节气还需注重"滋阴养肾" 可适当食用莲子 栗子 红枣等食材 帮助身体储存能量 [6] - 若需"贴秋膘" 需以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如山药炖排骨 红枣小米粥 避免油腻加重肠胃负担 [7] - 煮银耳时可加杏仁 沙参 冰糖 对老年人适合 润肺止嗽化痰 [11] 锻炼与补水要点 - 寒露后锻炼最好在上午10点前后或下午3点前后 锻炼时间20分钟到半个小时 [8] - 寒流来时可适当增加衣物 避免外出锻炼 [8] - 寒露后部分地区空气湿度常低于40% 干燥易导致口干 皮肤干等不适 [9] - 补水核心是"滋润身体 减少燥邪影响" 优先喝温白开水 避免冰水刺激 [9][10] - 白天每1~2小时喝1次水 每次150~200毫升 晨起空腹喝1杯温白开水 睡前1小时可少量喝水约100毫升 [10] - 在湿凉地区补水需"清润不滋腻 辅助排湿" 可适量喝陈皮水 淡竹叶水 避免冰镇饮料和凉茶 [10] - 饮食上可搭配冬瓜 山药等食材 补水的同时帮助脾胃运化湿邪 [10] 科学添衣与防寒 - 寒露时节寒邪易从足底 头颈 腰腹 关节侵入身体 引发感冒 头痛 关节痛等不适 [12][13] - 需重点保护足部 腰腹和膝关节 洗头后及时吹干头发 避免头颈受凉 [12][13] - 当气温持续两周在15摄氏度以下时需适当添加衣物 气温骤降要及时添衣 [13] - 通过揉按三阴交穴位 每天1~2次 每次3~5分钟 可健脾益肾补肝 调和气血 提高自身防寒能力 [13]
秋分养生重在“防秋燥”
每日商报· 2025-09-25 11:01
秋分养生核心观点 - 秋分时节养生重点在于润燥养肺和防寒保暖 [1] 饮食调理 - 需注重滋阴并防止寒凉伤脾胃 建议食用银耳、百合、梨、蜂蜜、莲藕等滋阴养肺食物 [1] - 可食用山药、莲子、芡实、核桃、芝麻等温润滋补食物 [1] - 建议食用石榴、葡萄、柚子、山楂等酸味食物 [1] - 需避免生冷食物如冰饮凉菜 否则易导致腹泻或消化不良 [1] - 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生姜、羊肉 否则易上火加重秋燥症状 [1] 作息调整 - 需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 保持早睡早起 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 早上6-7点起床 [2] - 需注意保暖防护 晚上睡觉要盖好肚子避免腹部受凉影响消化 [2] - 睡前可用温水泡脚 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促进睡眠 [2] 情绪管理 - 秋季易产生低落伤感情绪 建议多出门走走缓解情绪 [2] - 建议多晒太阳让心情更愉悦 [2]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更健康?
每日商报· 2025-09-08 10:45
饮食养生 - 白露节气后需重点遵循润燥养阴原则 通过食用银耳 百合 梨 蜂蜜 莲子 麦冬等食物应对秋燥 [1] - 中医认为肺主秋 秋燥易伤肺 建议通过山药 莲藕 白萝卜 杏仁 白果等食物进行调理 [1] - 秋季宜补充酸味食物如山楂 葡萄 柚子 橙子 乌梅等 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物(辣椒 生姜 花椒 白酒)及生冷食物(冷饮 生鱼片 凉拌菜 西瓜)以防止加重干燥或导致腹泻 [1] 生活作息与运动 - 建议适当提前入睡并早起以规避秋困现象 同时需加强腹部保暖(如夜间盖薄被)防止脾胃虚寒引发腹泻或消化不良 [2] - 运动方面需避免剧烈活动(如快跑) 推荐温和锻炼方式包括散步 慢跑 太极拳 八段锦 且运动时段应避开清晨夜晚 优选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2] - 运动后需及时擦汗并更换干衣 避免吹风受凉 建议饮用温水替代冰饮以维持体温平衡 [2]
白露时节 多吃这些白色食物滋补润燥
央视新闻· 2025-09-07 11:21
白色食物行业概述 - 白色食物行业在初秋时节因具有润燥、健脾作用而受到推荐 [1] - 行业涵盖莲子、百合、银耳、茭白等多种食材,可融入一日三餐 [1] 莲子产品分析 - 莲子产品富含淀粉、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多酚等营养素 [3] - 莲子碱是核心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烦失眠 [3] - 产品加工需注意去芯煮烂或碾碎,以避免呛到并减少对特定人群的肠胃刺激 [3] 百合产品分析 - 百合产品具有清热润燥作用,常与莲子搭配,可通过煮粥、炖汤、炒菜等方式食用 [3] - 鲜百合产品口感脆嫩,适合沙拉、甜品和清炒,维生素C等活性成分保留更全面 [5] - 干百合产品经过脱水处理,口感软糯更适合炖煮,核心营养成分如淀粉矿物质未被破坏且更易储存 [5] 银耳产品分析 - 银耳产品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特别是银耳多糖活性成分,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7] - 产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可增加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 [7] - 干制产品需泡发后食用,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银耳多糖流失,食用方式包括汤羹、清炒和凉拌 [7] 茭白产品分析 - 茭白产品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通过物流发展已进入北方市场 [7] - 产品能量极低,每100克含26千卡能量,是减脂人群的理想食物,能提供饱腹感且能量负担小 [9] - 产品含有蔬菜中少有的B族维生素胆碱,是维持大脑功能、组成细胞膜和神经传递的重要物质 [9] - 产品食用前需去除老根并焯烫1至2分钟,以有效去除草酸并缩短烹饪时间 [9]
处暑:润肺解暑,且慢进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11:35
节气特征与气候影响 - 处暑标志着暑气渐消 天气转向凉爽 呈现典型秋老虎特征 白天炎热早晚清凉 空气日渐干燥 [1] - 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 暑热天气有所延长 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交困局面 [1] 健康调养重点 - 着重养护肺脏抵御秋燥 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功能恢复 [1] - 饮食以滋阴润燥健脾和胃为主 兼顾清热解暑 [1] - 推荐食用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梨等滋阴润肺之物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1] - 山药芡实薏米莲藕有助健运脾胃 消化功能较弱者宜煮至软烂食用 [1] - 绿豆苦瓜黄瓜鸭肉能清热解暑 高尿酸人群食用鸭肉需适量 [1] - 减少辣椒生姜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避免过度贪凉 控制高盐高脂食物 [1] - 处暑后进补不宜过早 建议白露节气前后暑热完全消退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开始适度进补 [1] 运动养生建议 - 运动选择轻松平缓适度出汗方式 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 [2] - 晨晚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有助增强体质 [2]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宜 [2] - 运动前15-20分钟饮用适量温开水 运动中每15分钟左右补充一次水分 避免猛喝冰水 [2] 情绪调节管理 - 处暑时节秋气通于肺易使人肺气旺盛滋生悲秋情绪 [2] - 推荐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念冥想专注于当下身心感受 [2] - 记录情绪波动识别触发因素 通过绘画音乐等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 [2] - 保持适度社交互动避免自我孤立 [2] - 老年人需格外防范孤独感与悲秋情绪 保持规律社交活动适度接触阳光 [2] -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维护身心平衡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 [2]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
人民日报· 2025-08-18 10:15
中医秋季养生核心观点 - 秋季需防燥防散防寒以应对湿邪困脾和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 [1] 防燥措施 - 燥为秋季主气易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需用润法保护津液 [1] - 建议食用养阴润肺食物包括百合银耳莲子和南瓜 [1] 防散措施 - 秋季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 [1] - 建议食用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和葡萄 [1] - 需减少辛味食物摄入如葱姜蒜韭以防肺气过盛导致上火便秘 [1] 防寒措施 - 天气转凉时空调不宜过低需关窗保暖遵循阳气内收原则 [1] - 避免空调或冷风直吹脖子后背和脚部这些部位宜暖不宜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