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搜索文档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更健康?
每日商报· 2025-09-08 10:45
饮食养生 - 白露节气后需重点遵循润燥养阴原则 通过食用银耳 百合 梨 蜂蜜 莲子 麦冬等食物应对秋燥 [1] - 中医认为肺主秋 秋燥易伤肺 建议通过山药 莲藕 白萝卜 杏仁 白果等食物进行调理 [1] - 秋季宜补充酸味食物如山楂 葡萄 柚子 橙子 乌梅等 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物(辣椒 生姜 花椒 白酒)及生冷食物(冷饮 生鱼片 凉拌菜 西瓜)以防止加重干燥或导致腹泻 [1] 生活作息与运动 - 建议适当提前入睡并早起以规避秋困现象 同时需加强腹部保暖(如夜间盖薄被)防止脾胃虚寒引发腹泻或消化不良 [2] - 运动方面需避免剧烈活动(如快跑) 推荐温和锻炼方式包括散步 慢跑 太极拳 八段锦 且运动时段应避开清晨夜晚 优选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2] - 运动后需及时擦汗并更换干衣 避免吹风受凉 建议饮用温水替代冰饮以维持体温平衡 [2]
白露时节 多吃这些白色食物滋补润燥
央视新闻· 2025-09-07 11:21
白露时节的餐桌上,最为推荐白色的食物。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白色食物具有润燥、健脾的作用,适合大家在初秋时节于日常食用以缓解秋燥。白色的食物 有很多,信手拈来均能够融入到一日三餐当中。 目前市场上除了干百合以外,还有新鲜的百合可供选择。脆嫩的鲜百合口感更佳,适合做沙拉和甜品,清炒也不错,并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原味。干百合 经过了脱水处理,口感软糯,更适合炖煮,如百合莲子枸杞粥。 从营养的角度上,鲜百合因为没有经过高温和脱水加工,其所含维生素C、植物化学物等活性成分保留得更加全面,营养流失少。干百合在加工过程中会损 失不耐热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但淀粉、矿物质等核心营养成分没有被破坏,也更容易储存。若想追求爽脆的口感和食材的新鲜,可以选择鲜百合,钟爱 便捷存储和软糯的口感可以选择干百合,两者在核心的营养素方面差别并不大。 莲子 白露时节,熬粥或做羹时不妨加入莲子。 莲子的营养价值体现在丰富的营养素组合上。除了富含淀粉,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外,莲子还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植物 多酚、莲子碱等成分,莲子的苦味就来自于莲子碱。现代研究表明,莲子芯中富含莲子碱,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烦、 ...
处暑:润肺解暑,且慢进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11:35
节气特征与气候影响 - 处暑标志着暑气渐消 天气转向凉爽 呈现典型秋老虎特征 白天炎热早晚清凉 空气日渐干燥 [1] - 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 暑热天气有所延长 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交困局面 [1] 健康调养重点 - 着重养护肺脏抵御秋燥 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功能恢复 [1] - 饮食以滋阴润燥健脾和胃为主 兼顾清热解暑 [1] - 推荐食用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梨等滋阴润肺之物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1] - 山药芡实薏米莲藕有助健运脾胃 消化功能较弱者宜煮至软烂食用 [1] - 绿豆苦瓜黄瓜鸭肉能清热解暑 高尿酸人群食用鸭肉需适量 [1] - 减少辣椒生姜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避免过度贪凉 控制高盐高脂食物 [1] - 处暑后进补不宜过早 建议白露节气前后暑热完全消退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开始适度进补 [1] 运动养生建议 - 运动选择轻松平缓适度出汗方式 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 [2] - 晨晚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有助增强体质 [2]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宜 [2] - 运动前15-20分钟饮用适量温开水 运动中每15分钟左右补充一次水分 避免猛喝冰水 [2] 情绪调节管理 - 处暑时节秋气通于肺易使人肺气旺盛滋生悲秋情绪 [2] - 推荐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念冥想专注于当下身心感受 [2] - 记录情绪波动识别触发因素 通过绘画音乐等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 [2] - 保持适度社交互动避免自我孤立 [2] - 老年人需格外防范孤独感与悲秋情绪 保持规律社交活动适度接触阳光 [2] -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维护身心平衡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 [2]
秋天养生做好“三防”
人民日报· 2025-08-18 10:15
中医秋季养生核心观点 - 秋季需防燥防散防寒以应对湿邪困脾和燥邪伤肺的双重困扰 [1] 防燥措施 - 燥为秋季主气易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需用润法保护津液 [1] - 建议食用养阴润肺食物包括百合银耳莲子和南瓜 [1] 防散措施 - 秋季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 [1] - 建议食用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和葡萄 [1] - 需减少辛味食物摄入如葱姜蒜韭以防肺气过盛导致上火便秘 [1] 防寒措施 - 天气转凉时空调不宜过低需关窗保暖遵循阳气内收原则 [1] - 避免空调或冷风直吹脖子后背和脚部这些部位宜暖不宜寒 [1]
看见美丽中国丨共同守护一泓清水 在藕花深处看生态蝶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3 12:40
白洋淀生态修复成果 - 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标准[3][6][12] - 生态清淤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约3500个标准足球场)[12] - 南水北调等工程累计补水超89亿立方米[12] 生物多样性恢复 - 野生鸟类增至29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90种)[14] - 青头潜鸭稳定栖息数量约百只[14] - 鱼类恢复至48种(增加21种)[16] - 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清洁水质指示物种)[18] 生态经济转型 - 荷花产业链形成(荷叶茶/莲子/藕粉等产品热销)[3] - 淀区23万居民从渔业转向旅游/环保等产业[18][22] - 王家寨等淀中村建立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系统[18] 系统性治理措施 - 实施五大工程(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科学补水/严密防洪)[12][15] - 水产养殖业全面退出淀区[16] - 居民自发参与环保志愿工作[20] 文旅产业升级 - 夏季荷花节与龙舟赛吸引游客[23] - 淀区景点开发带动快艇/游船等服务业[4] - 芦苇画等手工艺品成为特色产业[23]
水上、水下、天空、岸上……多视角解锁“华北之肾”生态蝶变 | 看见美丽中国
央视网· 2025-08-12 11:40
白洋淀生态修复成果 - 白洋淀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III类,生态健康状况显著改善[12][14] - 实施清淤疏浚、百淀连通等五大工程,清淤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约3500个标准足球场)[23][24] - 南水北调、引黄入冀等工程累计补水超89亿立方米,水域生态持续恢复[24] 生物多样性恢复 - 野生鸟类增至29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90种,包括极濒危物种青头潜鸭[30] - 鱼类恢复至48种,新增21种,自然渔业替代水产养殖[34] - 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印证水质清洁与生态系统复苏[36][38] 文旅与产业转型 - 荷花经济带动荷叶茶、莲子等产品热销,形成特色产业链[10] - 淀区村民转型为导游、生态管护员等,就业结构从传统渔业转向绿色产业[49][46] - 王家寨等淀中村实现垃圾清运与污水处理专业化,推动生态旅游发展[44] 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协同 - 芦苇画等手工艺品成为生态文化载体,展现四季生态资源价值[56] - 村民从"靠淀吃淀"转为"靠淀护淀",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57]
夏日丰收季:特色农业结硕果 乡村振兴添活力
央视网· 2025-07-27 17:10
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发展 - 江西省彭泽县太平关乡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推广种植经济作物 莲子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 产量同比增长20% [1][3][5] - 彭泽县太平关乡永乐村通过开荒扩大种植面积 解决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问题 [5] - 贵州省三都县将石漠化荒山改造为水晶葡萄园 种植面积超9.6万亩 成为全国水晶葡萄单品类种植规模最大地区 [5][7][9] - 三都县利用山区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特点发展水晶葡萄产业 技术团队驻点指导农户种植 [7][9] -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采用无人机吊运晚熟荔枝 单次运载量120斤 一公里航程仅5分钟 解决丘陵地带运输难题 [11][12] - 梧州市农业农村部门搭建"企业+农户"合作平台 引入无人机等科技力量提升鲜果运输效率 [11]
浙江建德:“莲子之乡”迎来收获季
环球时报· 2025-07-18 16:56
行业概况 -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莲子种植面积达9516亩,年产量748吨,全产业链年产值3亿元 [1] - 全镇从事莲子种植农户共2300多人,形成规模化产业基础 [1] - 联动金华兰溪诸葛镇和衢州龙游横山镇三地共同发展莲子种植,推动区域经济协同 [1] 产品与供应链 - 鲜食莲子通过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网络每日配送超1万盒,覆盖全国市场 [3][5] - 莲蓬采摘后当天完成分拣、包装并发往各地,供应链效率高 [5][7][8][10] - 发布"浙硒莲"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1] 经营模式 - 设立"西湖果莲共富工坊",集中加工莲子并带动村民就业 [3][5] - 以荷为媒发展"荷花经济",结合旅游与农产品销售实现多元化收益 [1] - 鲜食莲子产季为每年6月底至10月初,季节性生产特征明显 [3][5]
三伏天如何科学防暑祛湿?中医专家张声生支招
人民网· 2025-07-17 15:35
夏季养生健康风险 - 夏季过度依赖冷饮、冰镇食物和空调等"冰式降温"方式容易带来健康危害,如湿气阻滞、胃肠道黏膜损伤等 [2] - 湿气侵入人体表现为头重如裹、四肢酸懒、舌苔厚腻、食欲减退、手脚冰凉等症状 [2] - 大量摄入冰水会导致湿气增加,引发腹泻、腹痛,空调房内毛孔关闭不利于排湿 [2] 防暑祛湿方法 - 防暑祛湿药物以藿香为主,具有芳香化湿、提神醒脾功效 [2] - 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荷叶、赤小豆等)、健脾升阳气中药和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温水、情绪平衡)是主要方法 [2] - 不同人群需针对性选择药物:上班族用藿香正气类,脾胃虚弱人群避免寒性食物,旅行人群备藿香正气、人丹等 [2] 中暑识别与处理 -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头晕、乏力)、轻度中暑(体温升高、恶心呕吐)和重度中暑(意识丧失、高热) [3] - 轻度中暑可通过藿香正气口服液、人丹等药物干预,并脱离高温环境 [3] - 重度中暑需紧急就医,同时解开衣扣散热并喂水 [3] - 无药物时可按压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缓解中暑症状 [3][4]
晨曦采莲悟农辛,青春调研谋振兴
中国食品网· 2025-07-10 10:58
农业现状与挑战 - 姚西村白莲种植面临湖南病威胁,初步分析显示与土壤中氮磷钾含量长期超标、化肥残留过多密切相关[2] - 土壤检测发现当前蚜虫数量较少,但土壤环境失衡已对白莲生长造成威胁,往年化学药剂残留隐患可能长期影响土壤生态与白莲品质[2] - 劳动力结构问题突出,务农群体以老人为主,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流转政策推进中面临技术培训不足、设备适配性差等难题[3] - 粮食种植困境严峻,稻谷价格低迷(每斤仅九毛多钱),种粮收益难以覆盖成本,农户种稻积极性受挫,区域粮食储备量不足[3] - 白莲种植因长期单一耕作、忽视轮作休耕及减少化肥使用,亩产仅150公斤,远低于周边地区200公斤的平均水平[3] 解决方案与建议 - 针对白莲病害与土壤污染,建议建立"莲田轮作休耕指数",推行"莲-稻-紫云英"轮作模式,配合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改善土壤[3] - 针对劳动力与机械化难题,提出推广"土地托管+职业莲农"模式,由合作社统一组织机械化耕作,并联合农保公司推出针对新农人的保险补贴政策[3] - 面对粮食种植困境,建议发展"白莲+水稻"复合种植,争取粮食价格补贴,同时探索订单农业模式[3] - 为提升白莲附加值,规划莲子饮品、莲蓉馅料、莲心茶等深加工产品方案,结合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打造特色品牌[3] 实践与调研成果 - 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土壤检测等方式深入了解姚西村莲业发展现状,发现并分析问题[2][3] - 实践队与村干部、莲农展开多轮研讨,凭借专业知识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3] - 实践活动拉近了队员与土地、农民的距离,未来将持续关注姚西村莲业发展,完善解决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