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
搜索文档
开放发展的中国,世界的机遇和信心 ——从进博会到自贸港
人民日报· 2025-11-14 06:05
进博会与自贸港建设成就 - 第八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1] - 进博会吸引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 [1] - 进博会累计成交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 [1]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 [1]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 [2]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每年消费规模近50万亿元,进口规模逾20万亿元 [4] - 海南自贸港近5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00多家,年均增长43.7% [4] - 海南自贸港鼓励外资进入养老、医疗、职业教育等服务业领域 [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高技术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1708.4亿元 [5]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跃升至第十位 [5] - 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5] - 西门子能源在海南设立创新中心并签约海上风电制绿氢绿醇项目 [5] 营商环境与政策稳定性 - 中国已对全球7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9] - 奥地利攀时集团在进博会后"加码"上海临港产业区,三期工厂已开工 [9] - 上海海关开通"进博直通车",货物从保税仓到场馆最快仅需35分钟 [9] - 中国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社会安定,被公认为全球最安全国家之一 [9]
辽宁大学林木西教授来湖南科技大学讲学 经济拔尖班学子参会学习
搜狐财经· 2025-10-26 02:07
讲座核心观点 - 辽宁大学资深教授林木西受邀作题为“‘十五五’:‘中国规划’与‘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1][3] - 讲座旨在搭建学术前沿与商科教学的桥梁,引导师生掌握国家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 [9] 中长期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 中长期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对“中国之治”具有重要作用,其成功源于“重要优势、重要支撑、集中体现”等多个深层原因 [3] - 五年规划是“中国之治”的重要载体,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关键战略导向 [5] - “中国规划”与“中国特色”的有效融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3] 规划的实施路径与宏观经济治理 - 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理性布局应与市场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均衡 [5] - 结合规划流程图可系统阐述“中国规划”的实施路径 [3] - 呼吁广大师生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共同落实国家五年规划发展目标,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与社会发展动力 [5]
从五年规划看“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PPT
搜狐财经· 2025-10-25 22:46
五年规划的制度优势 - 五年规划构建了以目标设定科学性、目标实施系统性和目标调适灵活性为特征的“目标治理”体制 [3] - 五年规划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3] - 五年规划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既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5] 五年规划的战略定力与历史意义 - “一张蓝图绘到底”彰显了着眼长远的战略定力,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通过坚定不移实施规划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5] - 五年规划作为中国未来五年的顶层设计,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1] - 五年规划深嵌于中国特社会制度之中,其形成的制度优势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7]
蕴含“中国之治”密码的宏伟蓝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5 15:15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核心观点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1] - 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已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重要地位 [3] 经济发展成就与目标 - 中国经济总量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5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十四五”规划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1] “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与重点产业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位居第一 [4] - 战略任务之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4] - 将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6]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未来5年预计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 [6]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6] 对外开放与合作 - 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专章部署,强调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6] - 具体路径包括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6] - 当前中国开放旨在“领跑”,为世界带来更稳定发展预期 [6]
国际锐评丨蕴含“中国之治”密码的宏伟蓝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5 13:34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 [1] - 科学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已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3] 经济发展成就与目标 - 中国经济总量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五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规划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三个五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产业发展重点与市场空间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位居第一 [5]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位居“十五五”战略任务之首 [5]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未来5年预计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 [7]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7] 新兴经济增长点 - 规划明确将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7] - 这些产业必然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增量 [7] 对外开放与合作 - 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专章部署,强调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7] - 具体路径包括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7] - 跨国公司负责人表示投资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7]
外交部: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4 16:09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 [4] - 关税总水平降至7.3% [4]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4]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 [4] - 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创新中心 [4] 政策与规划方向 - 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4] - 对外传递出中国政策的稳定性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发展预期的稳定性 [4] - 展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毅力 [4] 对外开放与合作 - 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4] - 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4] - 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4]
外交部: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源增长极
新浪财经· 2025-10-24 16:09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 [1]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关税总水平降至7.3% [1]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 [1] - 中国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创新中心” [1] - 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政策方向与对外开放 - 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传递政策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稳定性 [1] - 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1] - 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之治 稳定之锚——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发展进步力量
新华社· 2025-10-22 14:07
经济规模与增长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40万亿元[3] - 经济年均增速达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3] -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约17%[3] 制造业与创新实力 -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3] -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4]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成运营、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飞、首座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转入常态化运营[4]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4] -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巴伊亚州正式下线[5] - 人形机器人迭代、人工智能模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显著[4] 对外开放与合作 - 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同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6] - 进博会已连续举办7届,海南自贸港2025年年底封关运作[6] -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7] 基础设施与全球互联互通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是“一带一路”合作成果[7] - “冰上丝绸之路”新航线首艘货船从宁波舟山港抵达英国,为优化全球供应链增添稳定力量[6] - 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和过境运输走廊,不断延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6] 多边机制与全球治理 - 上海合作组织在天津举行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再次扩员[8] - 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等多项多边活动[8] - 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8]
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22 08:55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2] - 以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秘诀 [2] - 五年规划通过分阶段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 指引政府 市场 社会和全体人民朝着长远战略目标奋进 [2] 规划编制的核心作用 - 规划编制是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形成共同目标的社会动员过程 [3] - 规划通过调动全党 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广泛民主参与 明确共同发展目标 [3] - 扩大社会参与有助于增强各类主体对规划的认同感 形成推动规划落地见效的强大合力 [3] 规划编制的实施方法 - 编制五年规划需深入基层 走好群众路线 把基本情况摸清 基础工作做扎实 [4] - 应让社会各界有序参与议题设置 目标设定 方案设计等各阶段各环节 [4] - 需就发展环境 关键问题 重点任务等表达意见和建议 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方案 [4] “十五五”时期的谋划与执行 - 谋划“十五五”需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基础 为实现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5] - 需前瞻研判“十五五”时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 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5] -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需通过建立规划落实责任体系和实施评估机制以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 [5]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以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
新华网· 2025-10-17 20:10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五年规划被描述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机制 [1] - 该规划体系集中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成功模式 [1] - 该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