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越来越同质化的城市,该去村里找灵感
虎嗅· 2025-07-11 21:30
如果要充分讨论城市,我们很难完全绕过乡村。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段志飞,编辑:陆一鸣,题图来自:AI生成 6月初,Award360°年度设计奖展览在北京Ramp坡创意空间举办,展出了2024年度100件最佳设计作品。其中有一本名叫《大南坡:共振村声》的书籍,获 得了"年度书籍"设计奖。作为这本书的内容主编,左靖串联起了这场书籍与展览、乡村与城市、人与空间的因和果。 左靖是一名策展人,也是安徽大学的教师,不仅在各地进行乡村调研、策划乡土文化展览、出版地方文化书籍、开设实体空间,还主编了《碧山》系列图 书。2007年,左靖开始把"乡村建设"作为自己的志业。此后近20年时间,他几乎都在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扎根乡村,把"总体性的乡村社会设计"作为努 力的方向。 《大南坡:共振村声》书籍封面。(图/受访者提供) 策展人左靖在大南坡村调研。(图/受访者提供) 从2011年的"碧山丰年庆",到2017年的"碧山工销社",再到2020年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大南坡村的"美学综合体",左靖在他的实践版图上,开辟了一个又 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并陪伴至今。然而,在总结和反思自己这些年工作中的经 ...
西藏斯定咔村:高原湖畔的美丽蝶变
新华网· 2025-07-11 16:31
??斯定咔村原有115户467人,房屋多为自建房,存在设计不合理、抗灾能力弱、人畜混居等问题。为 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嘉黎县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300万元、"十四五"援藏资金9039万元和群众自筹资 金966万元,实施美丽宜居项目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近年来,西藏那曲市嘉黎县阿扎镇斯定咔村,通过总投资1.43亿元的美丽宜居项目建设,一改往日 房屋布局混乱、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蜕变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现代化新农村。 ?? ?? ??斯定咔村街道景观。新华网发 刘蒙青摄 ??美丽宜居项目规划建设滨水文旅区、幼儿园区、现代化居住区、公共活动区、集中高寒棚圈区、文 艺表演区和产业园区七大功能区,全面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项目额外投资1336万元建设文艺活动区,包括文化排练场和演绎厅,为传承 当地传统舞蹈提供专业场地。产业园区则通过集中管理汽修厂、铁器厂等,促进村域经济与县城经济联 动发展。 ?? ??斯定咔村产业园区。新华网发 刘蒙青摄 ??村民赞拉家中的传统藏式客厅。新华网发 刘蒙青摄 ??村民在排练场跳锅庄。新华网发 彭玮希摄 ?? ??新建成的斯定咔村航拍图。新华网发 彭玮希 ...
“在家门口月入过万”,惠州“共富联盟”带领乡村工匠增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54
乡村建设工匠培育与管理 - 惠州通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和管理,2023年成立市级乡村建设工匠协会,并在龙门县、博罗县建立县级协会 [1] - 2024年5月成立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乡村建设工匠共富联盟,由市县镇村四级共5家协会组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 [1] - 共富联盟通过"培训+实践"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培训3440名乡村建设工匠,其中2867名取得《广东省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 [2] 工匠就业与收入提升 - 联盟推动博罗县、龙门县乡村建设工匠协会成立劳务公司,对接项目参建单位,通过清单制组织工匠承接项目 [2] - 乡村建设工匠平均月收入稳定在7000元,技术骨干月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较之前零散务工收入提高约35% [3] - 联盟梳理出20个项目,可承接劳务分包合同金额约1137万元,预计参与建设的乡村建设工匠人数可达470余人 [3] 工匠参与项目建设 - 联盟组织6258人次参与"小披檐"改造项目,实现工匠队伍培育与就业增收"双赢" [2] - 惠州将继续举办技能竞赛和培训,引导政府投资项目、国企承建项目优先选用乡村建设工匠 [3] - 计划推动其他县区成立乡村建设工匠协会或依托建筑业协会成立分会,并成立工匠劳务公司吸纳更多工匠 [4] 工匠技能提升与竞赛 - 共富联盟举办技能竞赛及示范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并搭建模拟工地开展实操演练 [2] - 2025年惠州市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竞赛在博罗县举行,72名选手参赛 [1] - 传统乡村工匠从非正式组织转向接受系统性培训和企业化管理 [2]
强化主体责任 深化专项整治 构建长效机制 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郑州日报· 2025-07-04 09:15
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 - 登封市正推进农文旅融合与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并传承乡土文化[1] - 当地计划通过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将和美乡村打造为城市居民的休闲目的地[1] - 特色产业培育被视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核心,目标促进农村发展、农业提效与农民增收[1] 青年与基层干部参与 - 强调年轻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性,需凝聚青年力量推动乡村振兴[1] - 基层党员干部在座谈会上交流了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进展,体现对作风建设的基层执行[2] 作风建设与长效机制 - 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被定位为深化自我革命、转变作风的关键抓手,要求强化以案示警[2] - 提出构建常态化机制以激发党员干部自律性,形成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2] - 领导干部需以身作则,通过党风带动政风民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2]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因地制宜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9:46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 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但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仍需提升以达成2035年战略目标 [1] 差异化建设策略 - 重点生态功能区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推出生态产品 [1] - 农产品主产区应聚焦现代农业主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 [1] - 城乡统筹发展区需促进城乡融合 改善人居环境 支撑高质量工业品与服务供给 [1] 示范引领与空间规划 - 美丽乡村先行区需在生态环境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挥标杆作用 [2] - 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风貌引导 梯次推进全域覆盖 [2] - 重点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 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业发展 打造名优特产品品牌 [2] 系统性工程协同 - 建设需跨部门协作 整合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资源 [2] - 强化规划目标协同 整合涉农资金 形成项目支撑合力 [2] 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 - 需保留村庄历史风貌 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提升品牌价值 [3]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化水平 [3]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促进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研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装备 推广数字化基础设施 [3] - 构建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 建设绿色智慧数字乡村 [3] 长效机制构建 - 建立县级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任务清单 明确部门分工 [4] - 争取财政与绿色金融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渠道 [4] - 健全农业激励政策 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4]
河南洛阳:“荒山沟”上建起的“全电景区”
新华财经· 2025-06-23 14:16
景区发展 - 龙凤山景区从6年前的"荒山沟"蜕变为占地5000余亩的国家4A级景区,依托沟域地形打造洛阳近郊生态文旅胜地 [1] - 景区采用"以电代气、全域电气化"方案,灯光、水系、锅炉、炊具等全部由电能驱动,成为"全电景区" [1] - 2021年投入运营后新增摩天轮、空中飞船等游乐设施,多样化项目吸引游客,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2] - 2024年1至5月景区用电量达249.94万度,同比增长5.28%,累计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 [2] - 灯光夜景成为最大亮点,夜间客流占比超过70% [2] 电力配套 - 电力部门将景区配变总容量从4320千伏安提升至5540千伏安,实施"双电源"升级改造 [2] - 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节假日对重点点位开展特巡保障电力平稳运行 [2] - 因地势高低落差大,初期便设计整体亮化方案,克服山路崎岖等施工困难 [1][2] 经济效益 - 景区容纳300多个商户,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7个村上千名村民就业 [2] - 利用沟域地形建设39家特色民宿,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2] - 文旅兴村模式将传统村落转变为文旅地标,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 [3]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西部村民:不再羡慕城里人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8:34
乡村生活改善 - 村民刘翠英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家中已安装自来水、抽水马桶、洗衣机和淋浴设施,与城市生活无异 [1] - 村民从砖房搬入楼板结构房屋后,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注重健康饮食和居家环境 [1] - 68岁的刘翠英和老伴将土地流转,每年领取租金,生活重心转向居家整理和锻炼身体 [2] 文化娱乐与消费升级 - 纳林希里村文化活动丰富,包括乡村旅游活动和乌兰牧骑演出,村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 [2] - 村民收入增加,普遍购置小轿车,周末驱车周边游玩成为新消费习惯 [2] 乡村经济发展 - 村集体经济已超过100万元,计划通过"政府+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村集体+农牧户"模式发展特色养殖和蔬菜大棚项目 [4] - 村党支部书记张鑫计划实施土地整合项目,发展德州乌驴养殖和蔬菜大棚,丰富城乡"菜篮子" [4] 社会保障与未来规划 - 预计年底前为年龄较大村民缴纳部分保险,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3][4] - 纳林希里村环境改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整洁,整体焕发生机与活力 [4]
扬州市江都区:监督整治护航美丽乡村建设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整治行动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纪委监委发现宜陵镇团结村存在半夜偷埋垃圾现象,实地走访确认小河滩附近有强烈异味但无法直接确认填埋行为[1] - 针对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隐蔽性强特点,区纪委监委联合检察、公安、环保等多部门开展实地督查,区委巡察办牵头对宜陵镇进行固体废物处置机动巡察[1] - 在全区范围开展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填埋专项整治,发现5个镇存在固废非法处置问题,共挖掘14条问题线索并对17人进行党纪政务立案[1] 协同治理机制建设 - 建立"纪检+环保+住建+城管+属地政府"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向问题突出的3个镇制发监察建议[2] - 通过微信公众号对违纪违法干部进行实名通报,制作《正风》等警示教育片强化震慑效果[2] - 形成生态环境局等四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建立"定点值守+流动巡查"双线监督机制,实施域内外垃圾闭环管理规范[2]
山东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
大众日报· 2025-06-16 09:17
《通知》适用范围为村庄规划范围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设农村村民住房和乡镇企业、公共服务设 施、公益事业、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等项目(以下简称"乡村建设项目")以及其他符 合使用集体所有土地法定条件的新建、翻建、改建、扩建行为。 《通知》明确,进行农村村民住房和乡村建设项目建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内容应包括地块位置、 用地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等内容,并附经审定的主要设计图纸。进行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的,还应 重点审查四至范围、建设占用现状地类、相邻关系等事项。对于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 落等需要加强保护的区域及周边的建设行为,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建筑色 彩等内容提出进一步要求。 《通知》对乡村建设项目从申请、受理、审查、核发各个环节要求予以规范,并对延期、变更、注 销业务作了明确规定,列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申请材料清单、申请审批表、办理流程图,进一步推进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 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范我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
《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全区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 [1] - 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1] 重点任务 - 梯次推进整县美丽乡村建设 [1] - 有序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到2027年治理(管控)率达到48% [2] - 有效治理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提升治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 - 综合治理乡村水土流失 [1] - 长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天然草原保护修复 [2] - 加强农膜科学使用处置 [1] - 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 [1] 具体措施 - 因地制宜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包括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等 [2] - 加强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 [2] - 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 [2] - 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2] - 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2] - 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 [2] - 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等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2] - 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2] 组织保障 - 加强组织领导 [1] - 强化成效评估 [1] - 完善支持政策 [1] - 推动智慧支撑 [1] 实施思路 - 按照"全面铺开、梯次推进,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的思路推进 [2] - 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