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为澜湄合作蓄好“人才活水”
人民日报· 2025-08-02 03:20
澜沧江—湄公河水系蜿蜒4880公里,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六国,"同饮一江 水,命运紧相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 机制。2025年,澜湄合作机制迈入第十年。作为第一个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区域合作机制,澜湄 合作既得益于六国紧密相连的地理位置,又立足于六国发展的现实诉求。今天,从柬埔寨的田间地头到 泰国的工业园区,从老挝的山村学校到缅甸的电商直播间,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澜湄合 作注入动能。 中文学习热潮涌动 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正凭借要素集聚形成强"磁场效应",吸引更多资源向区域汇聚。企业投资选址时, 区域技能劳动力的可得性是优先考量因素——这不仅能降低培训成本,其集聚态势更会带动配套科研资 源优化与金融资本区域配置,进而推动产业扩容,构建经济带发展的良性生态。 在云南,依托澜湄职业教育基地,中方为周边国家务工人员提供了语言和技能培训。"澜湄青年创业者 论坛""澜湄青年创新大赛""澜湄印象短视频大赛"等活动相继举办,吸引各国青年共同参与到澜湄合作 中。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澜湄合作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 ...
跨越山海的相会 把四川故事带到德国和塞舌尔
四川日报· 2025-07-18 08:24
中欧班列蓉欧速达专列首发 - 中欧班列(杜伊斯堡—成都)蓉欧速达专列在德国杜伊斯堡港举行首发仪式,标志着四川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化 [2] - 四川正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国际竞争新基地,展示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 [2] 四川与德国、塞舌尔的合作基础 - 四川省与德国北威州自1988年建立友好省州关系,联合培养200多名多领域进修生,并举办多次文化交流活动 [4] - 2023年四川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正式建立友好省州关系,深化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合作 [4] - 四川与塞舌尔自2018年开启人文交流,2024年成都至塞舌尔包机首航,架起空中文化桥梁 [5] 经贸合作成果 - 四川与德国、塞舌尔签署49项协议或合作备忘录,涉及33个经贸项目,金额达90.8亿元 [5] - 西门子与达州市签署新型工业化合作备忘录,与五粮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 - 成都市与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并赠送彩绘大熊猫雕塑 [5] 文旅品牌海外推广 -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首次海外亮相,展示蜀锦蜀绣、川酒川茶、川药中医等文化名片 [7] - 成都至塞舌尔马埃岛季节性直航开通,两地互访时间缩短至9小时,促进文旅合作 [7] 未来合作展望 - 四川与塞舌尔签署教育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更多塞方青年来川游学 [8] - 川剧、川菜、大熊猫等四川元素通过国际赛事和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 [8]
以球会友,中美青少年交流再添新纽带
新华社· 2025-07-07 23:53
中美青少年交流 - 习近平主席回复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口信,鼓励他们做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 [1] - 访华团由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教育局体育部主任杰弗里·沙利文带领,包含当地13所学校的44名师生 [1] - 访华团于今年4月访问中国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与中国青少年建立友谊 [1] 匹克球运动 - 匹克球成为中美青少年交流的新纽带,具有包容性特点 [4] - 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在美国率先将匹克球纳入校际联赛 [4] - 该学区已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北京中学教育集团等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 [4] 文化交流成果 - 美国学生通过微信与中国伙伴保持长期联系 [3] -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学生见证体育跨越国界的凝聚力量 [5] - 美国学生首次体验乒乓球并参观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了解"乒乓外交"历史 [6] 合作拓展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代表团曾作为"5年5万"倡议参与者访华 [7] - 美国艾奥瓦州友好人士肯定人文交流重要性 [5] - 中美青少年正通过人文交流增进了解、缔结友谊 [7]
国际观察:金砖国家的共同使命及合作方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4 13:42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2025年7月6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大金砖合作"网络的扩大及方向选择 [1] -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新兴国家合作的成功探索,推动了全球治理机制的局部改革,但面临国际环境演变和金砖"朋友圈"扩大的新变量 [1] 经济发展诉求 - 经济发展是金砖国家的首要诉求,金砖国家代表新兴经济体第一梯队,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和地区经济拉动效应 [2] - 金砖国家合作可减少对发达市场的过度依赖,需通过挖掘内部合作活力保持综合国力上升趋势 [2]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新开发银行成为重要多边金融机构,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增强 [3] - 金砖国家合作将促进国际大变局演化,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全球事务的局面,应对"逆全球化"回潮和保护主义挑战 [3] 合作重点领域 - 维护国际安全和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4] - 深化科技合作,利用新工业革命机遇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成果 [4] - 促进人文交流,构建面向"全球南方"的开放性合作网络,覆盖教育、体育、艺术等多领域 [4] "全球南方"战略定位 - 金砖国家需深化与"全球南方"的利益融合,坚持共同利益合作原则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代表性 [5]
金砖青年聚巴西里约热内卢开“故事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4:26
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活动 - 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专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主题为"拉紧金砖人文交流纽带 赋能全球南方光明未来",吸引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等金砖国家的300余名专家学者、知名运动员及青年代表参加[3][5][7] - 活动包括金砖国家友好故事会,会上"互助""友谊""未来"成为高频词,展现了金砖国家人民之间的相识、协作与互学共进[3][7] 中巴文化交流与合作 - 中国海油巴西公司在巴西《文化激励法》框架下捐款资助巴西科帕卡巴纳要塞管弦乐团,帮助该乐团渡过难关,该乐团曾面临解散危机[3] - 巴西科帕卡巴纳要塞管弦乐团的发起人玛西亚帮助了众多贫民窟孩子通过音乐步上人生正轨,23岁的巴西女孩伊莎·阿莫林是该乐团成员,曾在中国演出并现身金砖会场[1][3]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青年学者埃琳娜·基里纳指出,中药混搭俄式桑拿的排毒疗法在俄罗斯风靡,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开设了中医课程,俄罗斯的"预防医学"政策与中医理念契合[5] - 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方芳表示,巴西中医药的未来在于智慧医疗及加强国际合作,她见证了中医药在巴西落地规范化的过程[5] 金砖国家青年交流 - 巴西青年洛蕾娜·斯蒂芬妮投身金砖国家青年交流服务,曾在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参与文化交流活动,认为金砖青年有潜力成为连接国与国、文化与文化的桥梁[5] - 南非国家青年发展中心执行主席特别顾问纳莱迪·恩科博正在推进南非规模最大的青年带薪服务项目,期望建立持久的金砖伙伴关系,开拓新机遇,推动青年赋能发展[7]
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泰国曼谷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7 13:42
中国—东盟视听周开幕 - 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泰国曼谷开幕,由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泰国文化部、泰国媒体发展基金会、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活动出席嘉宾包括泰国文化部副部长普洛蓬·维帕迪蓬密帕贴、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帆等高层领导 [1] - 中泰两国视听媒体主管部门、主流媒体机构以及各东盟国家驻泰国使节参加了开幕式 [1] 活动意义与目标 - 泰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媒体领域合作,视该活动为推广泰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2] - 中国—东盟视听周已成为双方在广电视听领域共叙友谊、共商合作的年度盛会 [2] - 活动旨在促进政府、企业及民间各界互动对话,推动媒体与文化领域务实合作深化拓展 [2] 合作成果与展望 -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视听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前六届视听周已促成近50个合作项目 [3] - 建议以人文交流为基础、视听传播为纽带、山水风光为媒介,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3] - 计划共同把握视听行业发展新机遇,推动AI技术在广电视听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3] 活动特色与创新 - 开幕式创新采用"数字+艺术""文化+科技"等多元形式 [3] - 活动以"影视音乐"为主题线索,邀请中国和东盟青年创作者参与,展现跨文化合作成果 [3] - 本届视听周首次实现全系列活动落地东盟国家 [4] 活动长期影响 - 中国—东盟视听周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媒体领域互联互通的机制性平台 [4] - 第七届活动聚焦人文、产业、科技、青年四个维度,围绕"新丝路、新交流、新视听"主题展开 [4] - 活动将持续发挥作为广电视听区域合作公共产品的作用,服务区域内各国视听产业发展 [4]
中印重启朝圣通道的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50
中印恢复朝圣通道 - 中印双方经外交沟通达成共识,恢复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 [1] - 中方决定体现对地区文化传统与民众信仰的尊重,彰显宗教文化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框架下有序开展 [1] - 西藏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被印度教、藏传佛教尊为"宇宙中心"和"圣湖",朝圣传统已延续千年 [1] 历史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 - 中印通过佛教传播、商旅往来形成深厚文化互联,恢复朝圣是对文明对话历史的延续 [1] - 中方修缮普兰县朝圣通道、设立接待中心,保障朝圣活动有序进行并展现对文明遗产的保护责任 [1] - 朝圣活动纳入"高原丝绸之路"人文交流框架,促进民心相通并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氛围 [2] 务实合作与主权管理 - 中印通过外交协商恢复朝圣,中方提供签证便利、交通保障和医疗支持,严格限定朝圣路线与时间 [1] - 中方明确规定朝圣活动的地理范围、人数规模及管理规则,所有流程在中国法律及西藏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框架下运行 [2] - 西藏公安、外事部门联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展示"开放而不失序"的管理模式 [2] 区域稳定与地缘启示 - 重启朝圣通道有助于区域稳定和人文交流,印度香客可接触当地发展实际,消解西方虚假叙事 [2] - 中印恢复朝圣通道为处理复杂邻国关系提供启示,将领土问题与人文议题分别处理 [2] - 中方既坚守主权底线,又展现文明互鉴胸怀,通过具体成果推动整体关系改善 [2]
《中国-新西兰领导人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发布
快讯· 2025-06-20 19:49
中国-新西兰合作领域 - 双方在食品安全、海关、农业、林业、气候变化、贸易和经济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及绿色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1] - 首轮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取得进展 [1] - 旅游、文化、地方政府、体育、科学创新等人文交流对双边关系至关重要 [1] 中新近期活动 - 近期举行中新市长论坛 [1] - 即将举行中新二轨对话 [1]
记者手记丨伏尔加格勒:英雄之城的坚韧与新生
新华社· 2025-06-14 13:44
历史与城市发展 - 伏尔加格勒始建于16世纪,曾名察里津和斯大林格勒,现为俄罗斯南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1] -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城市人口从50万锐减至3.2万,战后重建成为人口超百万的大都市 [3] - 城市拥有现代化设施如"伏尔加格勒竞技场",曾举办2018年世界杯赛事 [3] 文化遗产与旅游 - 马马耶夫山岗上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高达85米、重8000吨,融合了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与苏联宣传画元素 [1] - 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景博物馆展示高16米、长120米的360度环形巨画,再现1943年苏军反攻场景 [3] - 伏尔加河畔的BK-31装甲艇展厅展示打捞出水的二战文物,包括武器、遗骸及生活用品 [2] 经济与贸易合作 - 2024年伏尔加格勒州与中国贸易额同比增长67%,占该州对外贸易总额的14.8%,位列104个外贸伙伴之首 [4] - 中国技术与经验助力伏尔加格勒州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现代化,该州向中国出口优质农产品并提供物流支持 [4] 教育与人文交流 - 394名中国学生在伏尔加格勒州高校就读,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是文化交流重要窗口 [4] - 当地学生通过学习汉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部分毕业生计划从事双语教学工作 [4]
刘建超访问挪威并出席第二十二届奥斯陆论坛
快讯· 2025-06-12 19:08
中挪合作领域 - 加强党际交流对话,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 [1] - 促进经贸、海洋海事、绿色转型等领域合作 [1] - 扩大人文交流,密切国际地区事务沟通协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