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

搜索文档
窃取华为芯片技术!14人被判刑,罚款超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21:39
记者丨李香香 编辑丨吴桂兴 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前华为海思员工共14 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总计罚款1350万元。 据此前警方通报,经查,2021年2月,华为海思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离职后设立 某科技公司,以支付高薪、股权利诱等方式,诱导多名原公司研发人员跳槽至其公司,并指使这些人员 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权利公司芯片技术信息,抄袭并运用于张某公司设计的同类型 芯片上,企图以此非法牟利。经鉴定,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原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 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据悉,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简称"尊湃科技")创始人为张琨,原为华为海思员工,曾在 Wi-Fi芯片领域深耕多年。2019年,他离开华为,2021年创立尊湃通讯,迅速集结了多名华为旧部,声 称要打造"国产Wi-Fi 6/7芯片"。创业故事背后,却被察觉有异常,尊湃科技的产品开发速度迅猛,技术 路径与华为的一些内部项目高度相似。 在官方介绍中,尊湃通讯成立一年就完成了总额超3亿人民币的融资。2022年5月,尊湃 ...
14名前海思员工剽窃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证券时报· 2025-08-02 16:04
记者最新获悉,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简称"尊 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前海思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总 计罚金1350万元。被告人张某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余13名涉 案员工分别被判处2至5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 企查查APP显示,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约330万元,曾用名为"上海尊 湃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专业设计服务、集成电路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等。 此前,2023年12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公众号"上海经侦ECID"曾发布通报称,近 期,在公安部的指挥部署下,在江苏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侵犯芯片技术商业秘密 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通报称,经查,2021年2月,权利公司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离职后设立某科技公 司,以支付高薪、股权利诱等方式,诱导多名原权利公司研发人员跳槽至其公司,并指使这些人员在离职 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权利公司芯片技术信息,抄袭并运 ...
重罚!窃取华为芯片技术!14人被判刑,罚款超千万
券商中国· 2025-08-02 15:42
事涉窃取华为芯片技术,科技公司被"一锅端"了。 8月1日,据观察者网消息,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7月28日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 前华为海思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总计罚款1350万元。 窃取华为芯片技术被重罚 参与主导和被诱导跳槽参与到尊湃科技公司的人员,涉嫌侵犯华为商业秘密,被重罚。 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具体判决如下: (7)被告人张某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期2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 元; (8)被告人王某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缓期1年9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 元; (9)被告人赵某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1)被告人张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 (2)被告人周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 (3)被告人刘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万元; (4)被告人周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
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 前海思14名员工获刑 被罚135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14:34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14名前海思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余13人刑期2至5年不等,罚金20万至150万元不等 [1][6] 财产保全措施 - 2023年8月上海海思申请冻结尊湃通讯及关联公司银行存款9500万元或等值财产,法院裁定执行 [3] 尊湃通讯融资情况 - 成立一年内完成超3亿人民币融资,包括2022年5月数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小米集团、湖杉资本等参与)及2021年5月近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高榕资本领投) [4] 商业秘密侵权细节 - 侵权芯片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密点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8] - 张某团伙通过高薪利诱原华为研发人员非法获取芯片技术信息,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 [5] 警方行动与小米声明 - 2023年4月上海警方抓获14名涉案人员,在侵权芯片量产前查处 [10] - 小米声明其投资尊湃通讯仅为财务投资,未参与管理或技术合作,否认涉商业秘密窃取 [10][11]
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前海思14名员工获刑,被罚135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14:31
案件判决与处罚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14名前海思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余13人刑期2-5年不等,罚金20-150万元不等 [1][6] - 法院裁定冻结尊湃通讯及其关联公司银行存款9500万元或等值财产 [3] 侵权行为细节 - 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8] - 前华为高管张某等人设立科技公司,通过高薪股权诱导研发人员跳槽并窃取芯片技术信息 [5] - 窃密行为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损失按研发成本和商业收益计算 [8] 公司融资情况 - 尊湃通讯成立一年完成超3亿人民币融资,包括Pre-A轮数亿元融资 [4] - 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湖杉资本、天际资本等20多家机构 [4][10] - 2021年完成近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 [4] 执法行动与影响 - 上海警方2023年4月在沪苏两地抓获14名涉案核心成员,在侵权芯片量产前及时查处 [10] - 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灭失,对芯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警示意义 [8][10] 小米集团声明 - 小米澄清其投资尊湃通讯仅为财务投资行为,不参与公司管理运营 [10][11] - 强调与尊湃通讯无任何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反对窃取商业秘密行为 [10][11] - 指出参与尊湃融资的还有多支政府产业基金和20多家财务投资机构 [10][11]
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总计罚金1350万
搜狐财经· 2025-08-02 00:17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14名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主犯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他被告刑期从1年至5年不等,罚金从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 [4] 案件背景与细节 - 2021年2月,前海思高管张某、刘某等人离职后设立科技公司,通过高薪和股权诱导多名原公司研发人员跳槽 [3] - 涉案人员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华为芯片技术信息,并用于同类芯片设计 [3] - 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3] - 窃密行为导致华为商业秘密灭失,损失根据研发成本和商业收益认定 [3] 案件调查与抓捕 - 上海警方在公安部和江苏警方配合下侦破案件,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查扣7台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 [3] - 张某、刘某等4名主犯被逮捕,其余10人被取保候审 [3] 涉事公司信息 - 媒体指出涉事公司为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5]
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遭重罚 前海思14名员工获刑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25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前海思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总计罚金1350万元 [1] - 被告人张某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1] - 其余13名涉案员工分别被判处2至5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20万元至150万不等 [1]
最高法:竞业协议对非涉密员工无效
第一财经· 2025-08-01 11:07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新规 核心观点 -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规范竞业限制协议滥用问题 明确不属于竞业限制范围的劳动者即使签订协议也无约束力 [1] - 新规平衡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 要求竞业限制条款需与劳动者实际接触的保密事项相匹配 [1] 条款效力界定 - 用人单位与真正接触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竞业限制条款仍具法律效力 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 [1] - 劳动者未接触保密事项则竞业限制条款自动不生效 即使已签署协议也不受约束 [1] 条款内容限制 - 竞业限制范围/地域/期限必须与劳动者实际知悉的商业秘密程度相适应 超出合理范围的部分无效 [1] - 新规明确禁止企业通过高额违约金等条款无差别限制普通劳动者择业权 [1] 实施时间 - 司法解释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 将影响企业现有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效力评估 [1]
重磅!华为商业秘密案宣判!尊湃创始人获刑6年,9000万被冻结
搜狐财经· 2025-08-01 09:48
案件判决结果 - 上海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公司9965万元资金被冻结[1] - 13名前华为员工分别获刑2-4年并处罚金[5] - 法院强调此案彰显中国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零容忍态度[5] 窃密手段与技术影响 - 员工通过截屏、拍照、手抄等方式系统性窃取华为Wi-Fi 6芯片技术文档,涉及40个关键技术点,与华为技术重合度超90%[1] - 采用"分段加密传输"将文件拆分为<10MB压缩包通过私人邮箱发送[3] - 伪装窃取的技术文件为开源项目存入私有GitLab仓库[3] - 直接套用华为内部测试用例验证芯片,射频指标误差<0.5dB[3] 经济损失与行业影响 - 华为Wi-Fi 6/7技术研发投入超9亿元,若尊湃芯片量产年专利费损失或达1-2亿美元[5] - 华为被迫提前公开关键专利,削弱其在Wi-Fi 7标准谈判中的议价能力[5] - 此案促使VC更严格审查创业团队技术来源,避免"带血融资"[7] 公司背景与行业意义 - 尊湃通讯成立于2021年3月,创始人张琨曾为华为海思技术总监[1] - 张琨离职后从华为挖走2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1] - 此案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创新"的转折点[7]
独家丨IPO 关口,全球第三储能公司海辰储能技术高管被批捕背后
晚点LatePost· 2025-07-29 20:33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纠纷事件 - 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警方批捕,宁德时代已提交完整证据[2] - 该事件与8月开庭的不正当竞争诉讼是两起独立事件,均涉及宁德时代维权行动[5] - 海辰储能2024年营收129亿元,净利润2.88亿元,储能电池年复合增长率达167%[5][13] - 公司正在港股IPO关键阶段,拟募资5亿美元,估值250亿元[5][13] 海辰储能发展概况 - 成立仅两年即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厂商[4] - 核心团队来自宁德时代,4名董事中3人有宁德时代任职背景[5][8] - 2023年推出业内首款1000Ah+长时储能电池,2024年发布循环超2万次的钠离子电池[15] - 587Ah电芯与宁德时代专利产品能量密度偏差仅4.4%,循环寿命多2000次[5][15] 吴祖钰创业历程 - 1986年出生,曾为宁德时代技术骨干,主导复合集流体技术研发[6][7] - 2018年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复合集流体专利,获数千万股权激励[7] - 2019年离职创立海辰储能,挖角多名宁德时代前员工[8] - 2023年因违反竞业协议支付宁德时代100万元违约金[15] 宁德时代技术保护措施 - 2020年后加强竞业协议执行,追查2016-2020年离职员工[20][21] - 竞业名单覆盖电池材料/制造/整车领域,竞业期3个月至2年[20] - 核心区域实行电子设备封条管理,工作信息限公司电脑处理[20] - 曾起诉塔菲尔/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竞争对手[20] 行业技术泄露特征 - 电池核心技术(配方/参数/know-how)易通过少量文档泄露[18][19] - 2010年代行业扩张期技术盗窃频发,竞争对手高薪挖人[17][21] - 2023年后行业陷入价格战,技术同质化降低人才价值[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