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网建设

搜索文档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人民日报· 2025-09-30 08:13
去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 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 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五"以来,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水库防洪库 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水文测站13.3万处,战胜了 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有效应对了长江、珠江等流域 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趋势,也是发展方向。"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十四 五"以来,水利部门系统谋划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 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 ...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制图:汪哲平 去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到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十 四五'时期,预计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将达到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李国英说。 "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 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 利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五"以来,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水库防洪库容 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水文测站13.3万处,战胜了 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有效应对了长江、珠江等流域 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趋势,也是发展方向。"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十四五"以 来,水利部门系统谋划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
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5:58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 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更好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去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到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十 四五'时期,预计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将达到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李国英说。 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十四五'时期,水利部门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3'是指城乡 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1'是指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 管护。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一半 经济增长情况下实现用水总量零增长 李国英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 大台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如何做到?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实施黄河流域 深度 ...
今年底中国国家水网覆盖率预计将达80.3%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1:55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29日在北京表示,"十四五"以来,中国国家 水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预计今年底国家水网覆盖 率达到80.3%。 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李国英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 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提供了稳定优质水源,有效改善了南水北调受水区缺水局面。南北输排 水通道调水能力达到819亿立方米,东西输排水通道调水能力达到734亿立方米。 他指出,"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等15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引江济淮一 期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规划纲要明确的40条骨干输排水通道已建和在建34条。新建和改造2150处灌 区,完成7.3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以具有控制性地位、控制性功能的调蓄工程为"结",开工建设35 项重要结点工程,建成26座大型水库,规划纲要明确的588个重点结点已建和在建465个。 李国英透露,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024年达13529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 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 ...
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1:48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 国家之一。"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 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 元,是"十三五"的1.6倍,预计到今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到80.3%。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 质量发展成就。 数据来源:水利部、西部证券(002673)研发中心、西南证券 杨靖制图 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像引江济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建成通水。对此,李国 英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锚 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建设目标,在优化布局、结构、 功能和系统集成上取得重要进展。 再次,强化农业节水增效,提效率。水利部门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用水计量监测、农业水价政策、 节水市场制度、节水技术及服务等农业节水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今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将达到80.3%
新华社· 2025-09-29 18:09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魏弘毅)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十四五"以来,国家水网建设成效 显著,预计今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到80.3%。 优化结构方面,"十四五"以来全国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等15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引 江济淮一期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建和改造2150处灌区,完成7.3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以具有 控制性地位、控制性功能的调蓄工程为"结",开工建设35项重要结点工程,建成26座大型水库。 这是记者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李国英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锚定"系统完备、安 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建设目标,在优化水网布局、结构、功能和系 统集成上取得重要进展。 优化布局方面,"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各级水利部门坚持近期、中 期、远期系统规划,统筹存量和增量,聚焦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重点生 态功能区布局了一批重大工程。 系统集成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水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进一步提 ...
水利部长李国英:“十四五”完成投资预计超5.4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4:24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 得新进展,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 元,是"十三五"的1.6倍。 "'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 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李国英表示。 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耕 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 ...
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
北京商报· 2025-09-29 10:24
此外,我国实施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 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 河湖面貌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较"十三五"末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 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并 答记者问。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预计"十四 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 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大台阶、粮食产量连 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
东宏股份(603856):25H1经营承压,资产质量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9 19: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3.50元人民币[1][7] 核心观点 - 尽管2025年上半年经营承压 但资产质量改善 在手订单充足 受益于国家水网和天然气管网建设政策 工程管道需求长期向好[1][2][4] - 2025年H1营收10.61亿元 同比下滑32.78%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下滑32.31%[1] - Q2营收5.39亿元 同比下滑42.23% 环比增长3.37% 归母净利润5903.94万元 同比下滑40.00% 环比增长37.84%[1]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3/1.77/2.24亿元 下调幅度分别为25.18%/23.90%/16.24%[5][13] - 基于25倍2025年PE估值 上调目标价至13.5元[5] 财务表现 - 管材管件销售营收8.81亿元 同比下滑33.2% 管道工程安装营收0.04亿元 同比下滑59.8%[2] - 2025年H1毛利率20.08% 同比提升0.55个百分点 管材管件销售毛利率23.4% 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2] - Q2毛利率19.23% 同比下滑2.87个百分点 环比下滑1.72个百分点[2] - 期间费用率12.34% 同比上升2.93个百分点[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 同比增长125.60%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5.27%[3] - 资产负债率27.14% 较期初下降9.27个百分点[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国家大规模规划建设国家水网和天然气管网 城市管网更新改造政策为管道行业带来发展机遇[4] - 公司推进"国家大型长输管线和城市生命线"双线发展战略 利用复合管道全产业链系统化优势[4] - 采用直销和经销双驱动销售模式 地处华东区域 受益于中央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资金支持[4] - 公司前瞻性布局氢能管道[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2.58/25.68/29.12亿元[11][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3/1.77/2.24亿元 对应EPS 0.54/0.63/0.79元[5][11] - 2025年预测PE 21.74倍 PB 1.35倍[11]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16倍[12]
青龙管业:聚焦主业稳经营 战略拓展启新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1: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7.48万元 [1] - 受部分订单延后执行和高毛利率产品发货节奏影响,业绩同比有所调整 [1] - 公司在手结转合同金额达25.1亿元,为后续营收释放奠定基础 [1][2] 业务结构与市场拓展 - 新签合同金额8.0亿元,其中混凝土管道2.6亿元、塑料管材3.4亿元、复合钢管1.1亿元、风电塔筒0.9亿元 [2] - 结转合同金额25.1亿元中,混凝土管道18.7亿元、塑料管材2.8亿元、复合钢管3.2亿元、风电塔筒0.4亿元 [2] - 围绕国家"两重"项目和城市管网更新改造政策深化布局,7.29亿元重大订单完成前期筹备并进入发货周期 [2] - 针对国家发改委规划的60万公里城市管网更新改造(总投资4万亿元)完成前期政策跟踪与业务布局 [2] 生产与运营管理 - 固定资产同比增加15.91%,在建工程顺利转固以保障大型项目集中供货能力 [3] - 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改造,全链条优化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3] - 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快项目回款速度并完善合同风险控制机制 [3] 新业务与技术研发 - 正式切入风电混凝土塔筒市场,与金风科技子公司天杉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研发费用2465.81万元,同比增长34.13%,新增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4] - 累计拥有专利权25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34项),参与制定标准34项 [4] - BCCP管、PE-RTⅡ型保温复合供热管材等产品持续应用于重大水利项目 [4] 行业环境与竞争优势 - 水利行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城市管网更新和风电新能源领域需求释放 [5] - 公司拥有全国12个省份19家子分公司的生产布局和全品类产品优势 [5] -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研发体系 [5][4] 未来发展策略 - 整合主业优势与新赛道机遇,推进风电塔筒业务和重大订单落地 [6][2] - 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增强综合竞争力 [6][4] - 服务国家水利建设与新能源发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