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周免疫耐受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诺奖科技Treg,能否点燃美妆新赛道?
36氪· 2025-10-13 11:35
诺奖科学核心与皮肤健康关联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免疫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与坂口志文,表彰其对"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突破性发现 [1] - 获奖成果揭示了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解员",能主动抑制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防止对自身组织的误伤,革新了免疫学基础理论 [1][4][6] -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其健康与外观直接受免疫平衡影响,Treg细胞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方式精确调控效应T细胞活性,为皮肤免疫反应安装"可变刹车" [4][7] Treg细胞在皮肤中的功能与研究 - 研究发现,在健康人体皮肤中,CD4、Foxp3、Treg细胞优先与毛囊密切相关,在毛囊密度高的区域(如头皮和面部)最为丰富 [7] - Treg细胞展现出超越传统免疫调节的功能,通过分泌双调蛋白和CCN3等因子直接参与组织修复,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分化,加速屏障功能恢复 [7] - 关于Treg守护皮肤稳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向:调节皮肤免疫微环境以抑制慢性炎症、靶向清除衰老细胞以切断炎症恶性循环、强化皮肤屏障与免疫系统的对话 [9] 化妆品行业对免疫学原理的应用与挑战 - 资生堂基于皮肤免疫思路开展研究,直接激活皮肤自身的免疫监视机制——CD4+细胞毒性T细胞,该细胞能精准识别并清除衰老细胞 [12][14] - 资生堂通过专研的微生物发酵山茶花精粹激活CXCL9趋化因子通路,实现对衰老细胞的定向清除,思路从"延缓衰老"跨越到逆转衰老细胞负担 [14] - PDRN(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皮肤免疫调节的"天然校准剂",可通过双重机制调控免疫平衡;优时颜的拉帕乔提取物也被研究发现可通过调节免疫抑制缓解皮肤光老化 [15] - 行业面临关键技术挑战包括活性成分的渗透性,以及如何精准实现"免疫平衡"而非一味抑制免疫 [16] 产业研发趋势与诺奖角色转变 - 顶尖美妆企业早在诺奖肯定前已在皮肤免疫学领域深耕多年,例如资生堂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的CBRC皮肤科学研究中心已持续运营30余年,在权威期刊发布19篇研究成果 [24] - 化妆品头部企业通过自建研究院、与顶尖学术机构深度合作,建立起强大研究能力,创新生态从学术"输血"转变为产业与学术双向驱动 [24] - 诺奖角色正从过去的产业前瞻指引,逐渐转变为对产业已有探索的"后置认证",这标志着化妆品产业正在走向成熟,成为科学前沿的贡献者 [17][25]
诺奖科技Treg,能否点燃美妆新赛道?
FBeauty未来迹· 2025-10-11 21:58
诺奖科学核心与皮肤免疫稳态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免疫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与坂口志文,表彰其对"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突破性发现 [3] - 诺奖成果揭示了调节性T细胞作为免疫系统"调解员"的关键作用,能主动抑制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防止对自身组织的误伤 [10] -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其健康状态与免疫系统的精细平衡高度相关,Treg细胞通过调控免疫稳态从根本上延缓皮肤老化并促进自我修复 [6][8][12] Treg细胞的皮肤特异性功能与机制 - 在健康人体皮肤中,CD4、Foxp3、Treg细胞优先与毛囊密切相关,在毛囊密度高的区域(头皮和面部)最为丰富 [11] - Treg细胞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β)等方式,精确调控效应T细胞的活性,为免疫反应安装"可变刹车" [12] - 皮肤Treg细胞展现出超越传统免疫调节的功能,通过分泌双调蛋白和CCN3等因子直接参与组织修复过程,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分化 [12] 基于Treg研究的化妆品研发新方向 - 化妆品研发正经历从传统"抗炎"思路向更根本的"免疫稳态调节"的转变,核心是认识到健康皮肤是免疫系统处于精密平衡的状态 [12] - 目前关于Treg守护皮肤稳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调节皮肤免疫微环境增强Treg功能、靶向衰老细胞清除、强化皮肤屏障与免疫系统的对话 [13] - 研究表明长期低度炎症是驱动皮肤老化的重要因素,Treg细胞的精确调控可能为延缓这一过程提供新思路 [13] 产业应用现状与领先企业布局 - 资生堂早已率先布局皮肤免疫研究,其抗衰思路不局限于延缓细胞老化,而是直接激活皮肤自身的免疫监视机制——CD4+细胞毒性T细胞(CD4+CTL) [16] - 资生堂通过专研的微生物发酵山茶花精粹激活CXCL9趋化因子通路,实现记忆T细胞对衰老细胞的定向清除,实现从"延缓衰老"到逆转衰老细胞负担的跨越 [18] - 资生堂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的CBRC皮肤科学研究中心运营30余年,在权威期刊发布19篇研究成果,记忆T细胞抗老机制研究刊载于《细胞》期刊 [28] 其他具有免疫调节潜力的成分与技术 - 功效成分PDRN(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皮肤免疫调节的"天然校准剂",可通过双重机制调控免疫平衡:释放腺苷抑制促炎因子,同时通过核苷酸补救途径加速免疫微环境修复 [18] - 优时颜的拉帕乔提取物可通过调节免疫抑制缓解皮肤光老化,提升皮肤免疫力,单细胞测序显示其能纠正UVR引起的细胞比例失衡,减少ROS表达,保护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免受损伤 [19][21] - 德之馨的SymRelief(红没药醇加姜根提取物)组分、玉泽的青蒿素等舒缓类成分都能直接或间接调节炎症因子,间接调节免疫反应 [22] 产业与科研关系演变及技术挑战 - 诺贝尔奖正从过去的前瞻指引逐渐转变为对产业已有探索的"后置认证",顶尖美妆企业早在诺奖颁发前就在皮肤免疫学领域深耕多年 [23][30] - 化妆品头部企业通过自建研究院、与顶尖学术机构深度合作建立起强大研究能力,创新不再单一依赖学术界,形成产业与学术双向驱动的良性生态 [28] - 行业面临关键技术挑战包括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免疫平衡的精准调控(需考虑皮肤在不同情况下的免疫需求),以及复杂免疫学概念向消费者可共情语言的转化 [22]
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如何防止攻击自身的? |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 2025-10-11 08:04
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挑战 - 免疫系统通过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区分敌我,防止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自身免疫病 [1] - T细胞受体具有极高多样性,理论上可生成超过10¹⁵种不同受体以识别多样病原体 [7] - T细胞受体广泛识别能力存在潜在风险,可能误伤自身组织,需免疫安全机制调控 [7] 调节性T细胞的发现与机制 - 中枢耐受机制在胸腺中清除识别自身蛋白的T细胞,但存在漏网之鱼,需外周调控机制补充 [9] - 坂口志文发现一类携带CD4和CD25蛋白质的T细胞能够平息免疫系统,定义为调节性T细胞 [11][12] - 布伦科与拉姆斯德尔发现Foxp3基因突变导致小鼠免疫系统失控,揭示该基因为调节性T细胞发育关键 [15] - 坂口志文进一步证实Foxp3基因控制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与功能,对维持外周免疫耐受至关重要 [15] 调节性T细胞的医学应用前景 - 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正研究通过抑制肿瘤周围的调节性T细胞,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 [16] -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研究尝试使用白细胞介素-2促进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增殖 [16] - 细胞工程疗法测试从患者体内提取调节性T细胞,体外扩增后回输,或通过抗体标记引导至移植器官精准抑制免疫攻击 [16]
别整天喊科学没突破了,今年诺奖全是高手
虎嗅APP· 2025-10-10 17:44
诺贝尔奖获奖情况概述 - 2025年诺贝尔奖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陆续公布,除和平奖外其他奖项已全部揭晓[5][6][7] - 日本在25年内已拿下22个诺奖,距离其50年内获30个诺奖的目标接近[9] - 谷歌在两年内已有5名科学家获得3个诺贝尔奖,历史上仅贝尔实验室和IBM等少数企业超过此成就[9] 生理学或医学奖 - 获奖者为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获奖原因是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开创性发现[12] - 坂口志文于1995年发现调节性T细胞,该细胞能监督并阻止其他免疫细胞误伤人体正常细胞[14] - 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团队后续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的总开关Foxp3基因[14] - 该发现已在医学上取得实际应用,如通过提升调节性T细胞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在癌症治疗中设法抑制肿瘤附近的调节性T细胞以使免疫系统全力攻击癌细胞[16] 化学奖 - 获奖者为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理查德·罗布森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吉,获奖原因是发展了金属有机框架,开创了分子建筑学[18] - 金属有机框架是在分子尺度上构建结构,理查德·罗布森于1974年提出利用分子间吸引力搭建结构的构想,并在10多年后实现[19][21] - 北川进于1997年研制出"舌槽式"结构,可在室温下可逆地吸收和释放甲烷、氮气和氧气,使材料具备商用潜力[24][25] - 奥马尔·亚吉研发的MOF-5材料耐高温且具有极大的内部比表面积,几克MOF-5粉末的内部孔隙展开面积可媲美一个标准足球场,其气体吸附能力超越当时大部分材料[25] - 该领域已吸引大量投资,新材料正逐步推广至日常生活,例如用于在干旱地区捕获水蒸气生产饮用水,以及直接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促进碳中和[26][27][28] 物理学奖 - 获奖者为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获奖原因是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31] - 他们通过1984-1985年的一系列实验证明,在合适条件下宏观系统也能发生量子隧穿现象,即粒子可穿过势垒[33][35] - 实验证实宏观系统可拥有量子力学特性,约翰·马蒂尼斯将具有量子化能级的超导电路用作信息单元,即量子比特,从而衍生出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37] - 该发现为未来量子传感、量子计算等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38] 奖项趋势与意义 - 相比于2024年多个奖项涉及人工智能,2025年诺贝尔奖全面回归基础科学,显得更为纯粹[39] - 奖项更多反映过去技术突破的积累,而非当下科技实力的直接体现,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1][40][41]
别整天喊科学没突破了,今年诺奖全是高手
虎嗅· 2025-10-10 07:44
诺贝尔奖获奖情况概述 - 2025年诺贝尔奖(除和平奖外)已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公布 [1][2][3] - 日本在25年内获得第22个诺贝尔奖,距离其50年拿30个奖的目标进展迅速 [6] - 谷歌在两年内有5名科学家获得3个诺贝尔奖,在企业获奖历史上仅次于贝尔实验室和IBM [7] 生理学或医学奖 - 获奖者为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获奖原因是关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开创性发现 [9] - 坂口志文于1995年发现“调节性T细胞”,该细胞负责监督免疫细胞,防止误伤正常细胞 [12] - 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的团队找到了调节性T细胞的总开关Foxp3基因 [13] - 该发现已应用于医学领域,如通过提升调节性T细胞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在癌症治疗中管理肿瘤附近的调节性T细胞 [16] 化学奖 - 获奖者为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理查德·罗布森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吉,获奖原因是发展金属有机框架并开创分子建筑学 [18] - 金属有机框架是在分子尺度上构建结构,类似于土木工程 [20] - 北川进于1997年研制出“舌槽式”结构,可在室温下可逆地吸收和释放甲烷、氮气和氧气,使材料具备商用潜力 [26] - 奥马尔·亚吉研发的MOF-5材料耐高温且具有极大的内部比表面积,几克粉末的孔隙面积可媲美一个标准足球场,其气体吸附能力超越当时大部分材料 [28] - 该领域已吸引大量投资,新材料正逐步推广至日常生活,例如用于沙漠地区集水、捕获二氧化碳以促进碳中和等 [30][32][33] 物理学奖 - 获奖者为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获奖原因是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35] - 他们的实验证明在合适条件下,宏观系统也能发生量子隧穿等量子现象,颠覆了量子效应仅存在于微观尺度的传统认知 [37][41][44] - 基于此研究,约翰·马蒂尼斯将具有量子化能级的超导电路用作信息单元(量子比特),进而衍生出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 [46] - 该技术为未来的量子传感、量子计算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4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2025年诺贝尔奖全面回归基础科学,相较于去年与人工智能的关联,显得更为纯粹 [50] - 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如金属有机框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量子技术的突破,被视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共同智慧结晶 [52][53]
特殊材料助力脱碳、为量子技术辟新路、发现免疫系统“密码”,诺贝尔自然科学三大奖出炉
环球时报· 2025-10-09 07:13
化学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亚吉,表彰其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开创性工作 [1] - 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种多孔材料,内部布满微孔,每克材料的表面积堪比一个足球场,可高效分离、回收和储存特定气体分子 [2] - 该材料制造简单且可定制设计,已在保持水果新鲜(吸附乙烯气体)、半导体制造、从水中分离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以及处理剧毒气体等领域实现实用化 [2] - 该材料在脱碳领域被寄予厚望,有望通过从工厂废气或空气中分离回收二氧化碳来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2] 物理学奖:宏观量子现象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特和约翰·M·马丁尼斯,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现象” [3] - 获奖科学家在一个“足以握在手中”的宏观电回路中观察到了量子隧穿等通常只在微观领域出现的量子现象 [3][4] - 其实验构建了包含两个超导体的电路,系统通过量子隧穿效应从零电压状态“逃离”并产生可观测的电压,证明了量子效应的宏观显现 [4] - 该成果为下一代量子技术(如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 生理学或医学奖:免疫耐受机制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坂口志文、玛丽·E·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的研究贡献 [5] - 坂口志文于1985年发现并证明了调节性T细胞的存在,该细胞能有效阻止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防止自身免疫疾病 [5] - 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在2001年找到了与调节性T细胞相关的基因,促使科学界普遍接受该概念 [6] - 该研究加深了对免疫系统运作的理解,为自身免疫疾病、过敏、癌症治疗及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新疗法开发开辟了道路 [5][6]
20小时才联系上!妻子报喜惊呼,诺奖得主以为碰到熊
观察者网· 2025-10-08 16:44
获奖者与获奖情况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玛丽·布伦科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3] - 获奖原因为三位科学家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取得开创性发现 坂口志文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 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则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基因[3] - 三名科学家将均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7万美元)的奖金[3] 获奖者拉姆斯德尔的个人情况 - 拉姆斯德尔现年64岁 获奖时正在落基山脉度假 手机处于离线状态导致诺贝尔委员会未能第一时间联系上[1] - 拉姆斯德尔在蒙大拿州利文斯顿的酒店才与诺贝尔委员会秘书长佩尔曼通上电话 此时距离首次尝试联系已过去约20小时[5][6] - 拉姆斯德尔表示喜欢远离电子设备沉浸在大自然中 会尽可能多花时间待在山里[5]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怎么评?评委揭秘内部流程
新华社· 2025-10-08 14:56
奖项授予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 [2] - 获奖原因为表彰其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的开创性发现 [2] 评选流程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评定 [2] - 奖项评委包括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临床免疫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潘嫱 [2]
在山里露营的诺奖得主,联系上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8 14:22
获奖者信息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的开创性发现 [3] - 三名科学家将均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7万美元)的奖金 [3] - 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生于1960年,目前任职于美国索诺马生物治疗公司,于1983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学位 [3] 获奖者联系过程 -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布获奖者后无法联系上获奖者之一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因其正在靠近黄石国家公园的山区露营,遭遇大雪且手机处于飞行模式,与外界失联 [2] - 拉姆斯德尔最终通过其妻子恢复网络的手机得知获奖消息,当时收到了约200条祝贺短信 [2] - 诺贝尔委员会在试图联系另一位获奖者玛丽·布伦科时也遇到障碍,布伦科起初误认来自瑞典的号码为垃圾信息而忽略电话,后从一位美联社摄影师处得知获奖消息 [4]
“正在偏远地区徒步旅行”,外媒:弗雷德·拉姆斯德尔至今不知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环球网· 2025-10-07 14:39
获奖事件概述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1] - 颁奖机构为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时间为10月6日[1] - 获奖者之一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因正在进行远离网络的徒步旅行,诺贝尔委员会至今未能与其取得联系[1][5] 获奖者研究贡献 - 三名获奖者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取得开创性发现[1][5] - 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发现了可以阻止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的调节性T细胞[5] - 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找到了与调节性T细胞相关的基因[5] - 这些成果加深了对免疫系统运作的理解,并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5] 奖金与联系情况 - 三名科学家将均分11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117万美元[5] - 拉姆斯德尔的朋友兼实验室联合创始人杰弗里·布鲁斯通表示,其可能正在爱达荷州的偏远地带徒步,目前也无法联系上他[5]